“外接電源穩定供應中……”
“10%!”
“30%!”
“70%!”
“100%!”
“溫度提升正常!”
“等離子體……”
隨著一項一項的數據被報出來,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就連李未來也是一樣。
沒辦法,這可是可控核聚變啊!
雖然他腦子裏存了這方麵的知識,甚至還是“真50年”後的商用版核聚變反應堆技術,但是他並沒有往外掏。
因為在他理解了那些技術之後,發現繁星現在走的路子是對的,隻是有些問題無法解決,所以隻能在門口徘徊。
而有了金屬氫製作的“磁籠”之後,最起碼鑰匙是有了,就剩下把鑰匙捅進去,然後再擰一下開門了。
哪怕鑰匙生鏽,鎖頭也有點生鏽,但好歹費些力氣能打開鎖。
第一代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嘛,能用就行。
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還是挺重要的。
就比如近些年繁星的經濟發展太快了,可精神文明建設卻跟不上,所以出了很多亂子。
想著這些,小“磁籠”裏的等離子溫度就穩定到了1.2億攝氏度。
“開始了!”
金總小聲說了一句。
“等離子體穩定運行中……”
“1秒、2秒、3秒……”
控製室裏有很多監控設施,工作人員各司其職,死死的盯著數據。
“東方超環”所在的地方叫科幻島,可見人們對它寄予的厚望,而這個地方就在綠城,距離繁星科大也不遠,隻有11公裏左右,李未來過來這裏非常的方便。
為了保證這裏的實驗,這裏的電量供應是單獨從電廠拉了一根線,而且不是一根。
科幻島周邊有三個電廠,它每個電廠都拉了一根線,為的就是保證“核聚變電廠”的巨量用電。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去年的時候“東方超環”進行了一次技術升級,然後就搞了一個長達101秒的1.2億攝氏度穩定燃燒記錄,現在的測試裝置雖然小了點,但燃燒溫度是真的,新記錄在朝他們招手。
當它的燃燒時間接近100秒的時候,在場的人們就開始下意識的小聲數數。
“98秒!”
“99秒!”
“100秒!”
他們喊著喊著就攥緊了拳頭,看著大屏幕上的數字喊道:“101秒!”
“102秒!”
“太好了!太好了!”
“等離子體運行穩定,非常穩定!”
“不可思議,不可思議,金屬氫真是太棒了!”
“完美,金屬氫跟可控核聚變太契合了!”
“安靜,安靜!”
金總可聽不得這吵吵嚷嚷的模樣,直接嗬斥他們:“一個個的都多大歲數了,能不能矜持一點,你們這個樣子怎麽給學生們做表率?”
眾人一愣,閉嘴了。
但卻在心裏嘀咕:‘您老人家是看不到自己的表情啊,您的嘴角也快咧到耳朵根了。’
不過他們也確實覺得自己不穩重了,之前的數據計算就表明金屬氫絕對沒問題,現在剛剛超過上次的記錄1秒鍾,而且還是小模型上超過,怎麽就沉不住氣了呢?
於是他們趕緊恢複了穩重的表情。
而後邊的學生們一副憋得很難受的樣子,想笑都不敢笑。
其實他們理解老師們的情緒,就像你跟現在的孩子說小時候很苦、吃不飽飯、沒什麽玩的、繁星還經常被外國欺負等等,那孩子們肯定會一臉問號。
但你要跟上了年紀的人說這個,他們肯定會感同身受。
老師們從事這個行業幾十年了,一直伴隨著“50年”的口號走過來,知道這個數字代表了什麽。
而到了他們這一代,“50年”已經變成一個梗了,並且還沒等他們真正體驗什麽叫“50年”的時候,可控核聚變項目就這麽有了重大突破,他們確實沒有那種“苦盡甘來”的淚目感。
要想讓他們感覺到震驚,這次測試怎麽也得平穩的挺過1000秒吧?
也就是一次性通過三個大階段,1.2億攝氏度穩定燃燒100秒、400秒和1000秒。
於是16分鍾之後……
“997秒!”
“998秒!”
“999秒!”
“1000秒!!”
“ohhhhhhh!”
“成了!”
“真的堅持了1000秒!”
“真的可以!”
“太好了!”
在一片歡呼聲中,有工作人員跑到金總旁邊說道:“金總,測試還繼續嗎?”
“電廠那邊為我們準備的用電額度已經不多了,我們之前沒想到這個測試會持續這麽長時間。”
金總一愣:“這……”
這是幸福的煩惱。
“東方超環”這邊每次做測試的用電量都非常大,這次設備雖然小,但持續的時間太長了,如果要繼續實驗,那麽電廠那邊給其他地方的供電就要受影響了。
不過好不容易有一次這麽成功的實驗,這邊自然希望實驗時間可以長一點,好盡量多的獲取數據,為之後的大規模實驗保駕護航。
“大概還能堅持多久?”
“3分18秒!”
“足夠了。”
工作人員一愣,以為金總要在最後一刻結束實驗,沒想到金總走向了旁邊的電話。
“足夠我再打個申請多調集一些用電額度了。”
這次實驗確實太重要了,哪怕讓電廠從其他市、其他省調集一些電過來,也得堅持住。
等這次實驗做完之後,想來用過不了幾年,繁星就再也不用為缺電而煩惱了!
李未來在旁邊觀察了全程,這個小實驗裝置一直穩定工作了1個多小時!
最後停止實驗不是金屬氫不夠給力,而是小實驗裝置的外部保障結構不穩定了,再運行下去很可能出危險,所以才停止了實驗。
等實驗結束之後,這個好消息很快就通過專線傳到了上邊的耳朵裏。
當然,這裏的人沒有傻乎乎的搞各種詳細數據讓上邊看,而是非常通俗易懂。
之後上邊也打來了一個電話,問的更是言簡意賅:“大約多長時間之後可以建設正式的核聚變發電廠?”
金總想了一下堅定的說道:“5年,5年之後就可以建設商用核聚變發電廠了!”
在場的人都聽到了這個數值,從“50年”瞬間縮到5年!
這個數字聽起來很離譜,但在場人沒有人覺得金總是在跟上邊吹牛要經費,相反,很多人都舉得……保守了。
隻要金屬氫的產量能跟上,其他的問題不大,畢竟他們做可控核聚變工程不是一天兩天了,各種測試設備攢了一大堆。
其他的不說,就隔壁的那台完整版的“東方超環”,隻要把它的環流器內壁材料換成金屬氫,它立刻就能變成了一座簡配版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當然,之所以說是簡配,因為它就是一個實驗堆,主要目的在於研究等離子體穩態約束的實驗可行性,為未來能發電的示範堆建設積累經驗與數據。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cc">小書亭</a>
而且這還不算完,更進一步的、介於實驗堆和真正能進行商業發電的示範測試堆已經在建設中了。
“10%!”
“30%!”
“70%!”
“100%!”
“溫度提升正常!”
“等離子體……”
隨著一項一項的數據被報出來,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就連李未來也是一樣。
沒辦法,這可是可控核聚變啊!
雖然他腦子裏存了這方麵的知識,甚至還是“真50年”後的商用版核聚變反應堆技術,但是他並沒有往外掏。
因為在他理解了那些技術之後,發現繁星現在走的路子是對的,隻是有些問題無法解決,所以隻能在門口徘徊。
而有了金屬氫製作的“磁籠”之後,最起碼鑰匙是有了,就剩下把鑰匙捅進去,然後再擰一下開門了。
哪怕鑰匙生鏽,鎖頭也有點生鏽,但好歹費些力氣能打開鎖。
第一代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嘛,能用就行。
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還是挺重要的。
就比如近些年繁星的經濟發展太快了,可精神文明建設卻跟不上,所以出了很多亂子。
想著這些,小“磁籠”裏的等離子溫度就穩定到了1.2億攝氏度。
“開始了!”
金總小聲說了一句。
“等離子體穩定運行中……”
“1秒、2秒、3秒……”
控製室裏有很多監控設施,工作人員各司其職,死死的盯著數據。
“東方超環”所在的地方叫科幻島,可見人們對它寄予的厚望,而這個地方就在綠城,距離繁星科大也不遠,隻有11公裏左右,李未來過來這裏非常的方便。
為了保證這裏的實驗,這裏的電量供應是單獨從電廠拉了一根線,而且不是一根。
科幻島周邊有三個電廠,它每個電廠都拉了一根線,為的就是保證“核聚變電廠”的巨量用電。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去年的時候“東方超環”進行了一次技術升級,然後就搞了一個長達101秒的1.2億攝氏度穩定燃燒記錄,現在的測試裝置雖然小了點,但燃燒溫度是真的,新記錄在朝他們招手。
當它的燃燒時間接近100秒的時候,在場的人們就開始下意識的小聲數數。
“98秒!”
“99秒!”
“100秒!”
他們喊著喊著就攥緊了拳頭,看著大屏幕上的數字喊道:“101秒!”
“102秒!”
“太好了!太好了!”
“等離子體運行穩定,非常穩定!”
“不可思議,不可思議,金屬氫真是太棒了!”
“完美,金屬氫跟可控核聚變太契合了!”
“安靜,安靜!”
金總可聽不得這吵吵嚷嚷的模樣,直接嗬斥他們:“一個個的都多大歲數了,能不能矜持一點,你們這個樣子怎麽給學生們做表率?”
眾人一愣,閉嘴了。
但卻在心裏嘀咕:‘您老人家是看不到自己的表情啊,您的嘴角也快咧到耳朵根了。’
不過他們也確實覺得自己不穩重了,之前的數據計算就表明金屬氫絕對沒問題,現在剛剛超過上次的記錄1秒鍾,而且還是小模型上超過,怎麽就沉不住氣了呢?
於是他們趕緊恢複了穩重的表情。
而後邊的學生們一副憋得很難受的樣子,想笑都不敢笑。
其實他們理解老師們的情緒,就像你跟現在的孩子說小時候很苦、吃不飽飯、沒什麽玩的、繁星還經常被外國欺負等等,那孩子們肯定會一臉問號。
但你要跟上了年紀的人說這個,他們肯定會感同身受。
老師們從事這個行業幾十年了,一直伴隨著“50年”的口號走過來,知道這個數字代表了什麽。
而到了他們這一代,“50年”已經變成一個梗了,並且還沒等他們真正體驗什麽叫“50年”的時候,可控核聚變項目就這麽有了重大突破,他們確實沒有那種“苦盡甘來”的淚目感。
要想讓他們感覺到震驚,這次測試怎麽也得平穩的挺過1000秒吧?
也就是一次性通過三個大階段,1.2億攝氏度穩定燃燒100秒、400秒和1000秒。
於是16分鍾之後……
“997秒!”
“998秒!”
“999秒!”
“1000秒!!”
“ohhhhhhh!”
“成了!”
“真的堅持了1000秒!”
“真的可以!”
“太好了!”
在一片歡呼聲中,有工作人員跑到金總旁邊說道:“金總,測試還繼續嗎?”
“電廠那邊為我們準備的用電額度已經不多了,我們之前沒想到這個測試會持續這麽長時間。”
金總一愣:“這……”
這是幸福的煩惱。
“東方超環”這邊每次做測試的用電量都非常大,這次設備雖然小,但持續的時間太長了,如果要繼續實驗,那麽電廠那邊給其他地方的供電就要受影響了。
不過好不容易有一次這麽成功的實驗,這邊自然希望實驗時間可以長一點,好盡量多的獲取數據,為之後的大規模實驗保駕護航。
“大概還能堅持多久?”
“3分18秒!”
“足夠了。”
工作人員一愣,以為金總要在最後一刻結束實驗,沒想到金總走向了旁邊的電話。
“足夠我再打個申請多調集一些用電額度了。”
這次實驗確實太重要了,哪怕讓電廠從其他市、其他省調集一些電過來,也得堅持住。
等這次實驗做完之後,想來用過不了幾年,繁星就再也不用為缺電而煩惱了!
李未來在旁邊觀察了全程,這個小實驗裝置一直穩定工作了1個多小時!
最後停止實驗不是金屬氫不夠給力,而是小實驗裝置的外部保障結構不穩定了,再運行下去很可能出危險,所以才停止了實驗。
等實驗結束之後,這個好消息很快就通過專線傳到了上邊的耳朵裏。
當然,這裏的人沒有傻乎乎的搞各種詳細數據讓上邊看,而是非常通俗易懂。
之後上邊也打來了一個電話,問的更是言簡意賅:“大約多長時間之後可以建設正式的核聚變發電廠?”
金總想了一下堅定的說道:“5年,5年之後就可以建設商用核聚變發電廠了!”
在場的人都聽到了這個數值,從“50年”瞬間縮到5年!
這個數字聽起來很離譜,但在場人沒有人覺得金總是在跟上邊吹牛要經費,相反,很多人都舉得……保守了。
隻要金屬氫的產量能跟上,其他的問題不大,畢竟他們做可控核聚變工程不是一天兩天了,各種測試設備攢了一大堆。
其他的不說,就隔壁的那台完整版的“東方超環”,隻要把它的環流器內壁材料換成金屬氫,它立刻就能變成了一座簡配版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當然,之所以說是簡配,因為它就是一個實驗堆,主要目的在於研究等離子體穩態約束的實驗可行性,為未來能發電的示範堆建設積累經驗與數據。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cc">小書亭</a>
而且這還不算完,更進一步的、介於實驗堆和真正能進行商業發電的示範測試堆已經在建設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