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高等級會議肯定不是一次就能解決的。
更別說會議上的利益集團過於龐雜,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每個人代表的利益也不一樣,偏偏他們還掌握著很大的權力,所以當宇航局局長比納爾說出再要500億的時候,其他人都瘋狂懟他。
開會可以,要錢不行。
何況一開口就要500億,還是聯邦幣!
第一次會議不歡而散,那些議員們和大集團代表們把消息傳遞給代表的利益集團,而稀宗又在辦公室裏開啟了小會。
身為大統領,稀宗自然有自己的智囊團,而智囊團的人都來自社會各界,且是所在行業的佼佼者,所以人人睿智。
他們聯合起來,身為大統領的登子幾乎了解聯邦和世界的所有情況。
聯邦高等級會議上多權力者,可權力者的重點是權與利,至於聯邦的未來,還得看大統領的規劃。
真正的大人物要考慮的利弊非常多,也非常遠,如果為了一時的利益而放棄外太空的發展,就目前的世界趨勢來說,聯邦極有可能會失去月球和火星,甚至是失去整個太陽係。
這對於偉大的聯邦來說是不能容忍的。
隻不過具體該怎麽做,他還要聽一聽更詳細的報告,然後讓專業人士來討論。
所以在大會結束之後,稀宗又召開了智囊會議,除了找來的智囊外,還有國防部長奧斯丁和他手下的情報主管托馬斯,以及宇航局局長比納爾和他手下的技術主管蘇格爾德,最後就是星際探索公司的埃瑪隆。
“大統領閣下,我們的數據絕對沒問題,在去年,繁星那邊就完成了推力500噸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研發工作,現在又有了超級固體燃料,所以最小800噸質量的登月火箭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從零開始。”
“這對於聯邦的重返月球計劃非常危險!”
比納爾撿著重(xia)要(ren)的內容說道。
而聽他說完,不少睿智的智囊還在互相點頭,表示他說的對。
尤其是那些航天領域的智囊夢,畢竟他們是……專業的。
大統領坐在主位上看著所有人,聽完之後一手置於胸前攥拳,一手放在桌子上手指輕輕的輪流敲擊桌麵,久久沒有開口。
在座的也不催,畢竟稀宗的年紀確實大了,需要更多的時間思考也是正常的。
<a id="wzsy" href="http://m.yawenku.com">雅文庫</a>
大概一分鍾之後,稀宗才看向比納爾問道:“聯邦最快什麽時候能把英雄們再次送上月球,兩年半的時間足夠嗎?”
兩年半?
有什麽特殊含義的嗎?
在座的人先是一愣,然後立刻反應了過來,兩年半之後……就該大選了!
等到那個時候,辣個男人搞不好會閃電般歸來。
所以稀宗的意思是要在他任期內讓聯邦重返月球,最好是在大選之前,這樣他就可以拉起一大波選票,徹底阻止辣個男人歸來。
如果再多四年任期,那麽他的各種規劃也可以產生足夠大的成效,不會因為剛產生成效,然後換了一個大統領,對方直接把他的計劃給“清零”了。
畢竟聯邦這邊換屆之後的大統領最喜歡幹的事……就是把上一屆大統領的“政績”給否掉。
想明白了這個,比納爾皺著眉頭想了想說道:“以SLS的進展來說,火箭的問題不大,現在主要是登月設備的問題。”
“登月設備有什麽問題?”稀宗問道。
聽到這個,比納爾看看埃瑪隆,見埃瑪隆沒什麽意見之後就說道:“因為登月設備涉及到星際探索公司正在研發中的星際飛船超級火箭。”
“星際飛船超級火箭是分成兩級的,下邊的‘超級火箭’相當於助推器,它是用來送上麵的‘星際飛船’離開地球的,而‘星際飛船’的改進型就是可以直接從地球軌道飛到月球軌道並降落月球表麵的登陸設備。”
“它很先進,但先進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研發,時間上……”
被命名為“阿爾忒彌斯”的載人重返月球計劃已經成為聯邦宇航局繼國際空間站之後的又一重大航天工程了。
為此,聯邦宇航開展了多個方麵的準備工作,包括SLS重型運載火箭、獵戶座飛船、月球門戶空間站、登月艙等設備的研製。
其中登月艙的方案選擇和研製采取了競標的模式,海選之後,有三個方案脫穎而出。
以藍源公司為主,洛克馬公司、諾斯羅普公司和德拉普公司聯合組成的“國家隊”,它們的方案就是聯邦上次載人登月設備的……升級版。
星際探索技術公司自己的“登月-星際飛船”。
航天圈以外鮮為人知的Dyics公司聯合一批歐美航天企業組成的“小企業隊”,它們的方案是“基地”方案,地盤很低,開門之後兩步就能下到月麵,基本不用爬上爬下。
但是最終選拔,它最先出局。
然後“國家隊”方案最成熟,集各家所長,很快就能研製成功並製造出來,隻要SLS火箭完成了,馬上就可以執行載人登月任務。
隻不過當時聯邦考慮自己“不著急”登月,所以選了星際探索公司的“星際飛船”,因為一旦這個技術突破,那麽肯定可以帶動一係列的技術升級。
經過評估,聯邦宇航局正式宣布星際探索公司成為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中唯一的一家登月艙承包商,獨自獲得28.9億的固定額度合同。
固定額度合同的意思是說原則上……不再追加費用。
但聯邦曆史上的項目就沒有不追加費用的,SLS火箭都追加好幾次了。
然後,宇航局的做法招來了非議。
眾議院科技委員會主席直接表態,對聯邦宇航局選擇星際探索公司表示失望,且強調載人登月級別的任務應保有必要的備份。
聯邦“深空探測聯盟”對開標結果表示禮節性祝賀,卻隻字未提中標的星際探索公司。
參議院商務委員會更是以24比4通過了一項新的法案修正案,勒令聯邦宇航局在30天內再選一家登月艙承包商,並在未來數年內增加累積撥款100億聯邦幣。
有這些“公正”的大佬站台,兩家落標方對招標結果公開表示質疑,並進行申訴!
兩家落標方在采購申訴期,壓線向“聯邦政府問責辦公室”提交了長達175頁的申訴申請。
申訴點是聯邦宇航局對方案的各個方麵進行了不當評估,且沒有留給另外兩家適應性修改報價和標書的機會。
隨後,聯邦宇航局就迫於壓力暫停合同執行。
但是走了幾個月“公正程序”之後,政府問責辦公室還是否決了抗議,判決星際探索公司的中標合法的,藍源公司的申訴被駁回。
但藍源公司的司法部門就是不服輸,一紙起訴書把聯邦宇航局告上了聯邦索賠法院!
要求對聯邦宇航局采購登月著陸器合同中存在的問題予以處理,以“恢複公平,促進競爭,確保聯邦安全重返月球”。
實際上星際探索公司的“登月-星際飛船”方案確實存在著很大的缺陷。
盡管“星際飛船”有150噸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但是由於其采取兩級構型,高度達到50米,並且有100噸的自重,執行高軌任務的死重很大,運力損失也會很大。
單次“星際飛船”奔月的話,能不能進入月球軌道都存疑。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星際探索公司在競標方案中表示,“星際飛船”可以在一周內向近地軌道連續密集發射多達十六次,將所有“星際飛船”的剩餘燃料都在軌加注到一枚“星際飛船”的貯箱內。
然後這枚“星際飛船”就可以……輕鬆的實現奔月和登月任務了。
低溫推進劑在地球軌道上受太陽照射會迅速蒸發,並且星際探索公司目前沒有掌握這個技術,甚至星際飛船都沒有入軌飛行過,這種載人登月模式無疑存在極大的風險。
而且落在月麵上的“星際飛船”艙門距離月表高達30米,不便於航天員進出,還需要配備電梯。
實際上,聯邦宇航局早期對“登月-星際飛船”的評價也不高,評估其無論是技術還是管理都隻是……理論上可以接受而。
然而麵對緊縮的預算,“星際飛船”就顯示出了卓越的優點。
它不僅正在實實在在地進行分階段技術驗證,而且價格十分合(pian)理(yi),憑借理論上超高的重複使用能力,將使月球的商業化開發成為可能。
但現在情況變了,如果大統領想要在大選之前完成載人登月為自己拉一波選票的話,那麽就得把之前打掉的方案和得罪的合作商再請回來。
尤其是藍源的那個“國家隊”方案,可行性最高。
其實操作起來也不難,甚至非常簡單,隻要……加錢!
可關鍵是之前增加的那兩百多億已經分完了,再從裏邊扣的話其他家肯定不同意。
所以大統領要是真想在任期內完成聯邦重返月球的壯舉,然後把這個功勞戴在自己頭上,必須得想辦法加錢。
各個利益體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會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大統領為了自己下一次大選,肯定也會想辦法。
看著稀宗思考的模樣,比納爾就知道這次算是成功了,連旁邊的埃瑪隆也是一樣。
別看比納爾給他拉了一個競爭對手,但實際上光頭貝的藍源公司並不算競爭對手,因為“國家隊”方案注定是落後的,它被匆忙的選上來跟SLS一樣都是一次性的,完成這個任務之後就扔了。
以後必將是星際飛船超級火箭的天下。
甚至光頭貝的新格倫重型火箭他也不放在眼裏,因為跟他的星際飛船超級火箭差遠了。
當其他人的眼光還放在地球軌道和月球的時候,他已經把目標定在了火星,地球軌道和月球對於他來說隻是過渡而已。
大統領跟智囊團商量了一下,最後還是決定支持比納爾的“加錢”計劃。
不是為了自己的位子,隻是為了讓人類重返月球。
“每年不少於1000億,讓聯邦航空管理局對你們放鬆管製,我會全力支持宇航局和航天產業,但你們不要讓我失望,明白嗎?”
聽到這個,比納爾嚴肅且堅定的說道:“大統領閣下,我們保證可以在兩年半之內讓聯邦重返月球!”
稀宗聞言點點頭,然後又提醒了一句:“還必須保證先繁星一步。”
“你確定對方不可能早於我們登上月球嗎?”
“這個……”
這可把比納爾問住了,從理論上來說,繁星絕對不可能早於聯邦登陸月球。
尤其是現在聯邦這邊不僅加了錢,還要給他們開綠燈,理論上來說他們可以更快。
但是……
不,沒有但是!
僅僅停頓了一秒,就像自然停頓一樣,比納爾立刻接上了。
“……完全沒問題!”
“要想登陸月球,必須要十門課程全部拿到A,我們現在八門A,隻有兩門B,而繁星那邊有一個A+,但更多的是B和C,這些會嚴重拖慢速度。”
稀宗這才滿意的點點頭。
“其實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在和平83年的10月底送英雄們重返月球,如果他們能在月球上參加聯邦大統領的大選投票,那絕對會是曆史的一刻!”
麵對大統領的明示,比納爾當然知道怎麽做,至於怎麽保證那幾位宇航員全都投稀宗,那就不用他操心了,方法多的是。
“大統領閣下,這也沒問題……”
看著比納爾拍著胸脯保證,其實旁邊的埃瑪隆有些擔心。
他有種預感,那個實用科技集團或許會壞事,而星際探索公司以後的勁敵有可能是這個剛剛涉足航天領域的科技集團。
當然,這種預感或許不會準,因為他的員工和粉絲們都知道他的預感通常不準,他說得火箭試飛、成功、登月和登火等時間線沒一個準的,別人都說他的時間線不是地球時間線。
就目前的各種情況來看,聯邦沒有理由輸,兩年半之內聯邦必定會重返月球。
雖然這兩年半之內沒他什麽事,重返月球的大事件裏也沒他什麽事,但那些都不重要。
相對於短期的名利,他更看重長遠的發展。
畢竟他的目標是殖民火星!
………………
“兩年內,保證可以完成載人登月計劃!”
李未來在繁星的一個高級別會議上說道。
“有實用科技集團的技術支持,新一代載人飛船、新一代載人火箭和長征九號都可以快速完成。”
“不過它們的璀璨光芒在這兩年內會釋放完畢,兩年後,就是新的航天時代了。”
有人笑著說道:“是啊,以咱們這次的表現來看,自由聯邦那邊肯定會加快進程,現在那位大統領的日子也不好過,而且他絕對不會把這個大功勞讓給下一屆。”
“所以他絕對會在兩年半之內把人送上月球!”
更別說會議上的利益集團過於龐雜,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每個人代表的利益也不一樣,偏偏他們還掌握著很大的權力,所以當宇航局局長比納爾說出再要500億的時候,其他人都瘋狂懟他。
開會可以,要錢不行。
何況一開口就要500億,還是聯邦幣!
第一次會議不歡而散,那些議員們和大集團代表們把消息傳遞給代表的利益集團,而稀宗又在辦公室裏開啟了小會。
身為大統領,稀宗自然有自己的智囊團,而智囊團的人都來自社會各界,且是所在行業的佼佼者,所以人人睿智。
他們聯合起來,身為大統領的登子幾乎了解聯邦和世界的所有情況。
聯邦高等級會議上多權力者,可權力者的重點是權與利,至於聯邦的未來,還得看大統領的規劃。
真正的大人物要考慮的利弊非常多,也非常遠,如果為了一時的利益而放棄外太空的發展,就目前的世界趨勢來說,聯邦極有可能會失去月球和火星,甚至是失去整個太陽係。
這對於偉大的聯邦來說是不能容忍的。
隻不過具體該怎麽做,他還要聽一聽更詳細的報告,然後讓專業人士來討論。
所以在大會結束之後,稀宗又召開了智囊會議,除了找來的智囊外,還有國防部長奧斯丁和他手下的情報主管托馬斯,以及宇航局局長比納爾和他手下的技術主管蘇格爾德,最後就是星際探索公司的埃瑪隆。
“大統領閣下,我們的數據絕對沒問題,在去年,繁星那邊就完成了推力500噸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研發工作,現在又有了超級固體燃料,所以最小800噸質量的登月火箭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從零開始。”
“這對於聯邦的重返月球計劃非常危險!”
比納爾撿著重(xia)要(ren)的內容說道。
而聽他說完,不少睿智的智囊還在互相點頭,表示他說的對。
尤其是那些航天領域的智囊夢,畢竟他們是……專業的。
大統領坐在主位上看著所有人,聽完之後一手置於胸前攥拳,一手放在桌子上手指輕輕的輪流敲擊桌麵,久久沒有開口。
在座的也不催,畢竟稀宗的年紀確實大了,需要更多的時間思考也是正常的。
<a id="wzsy" href="http://m.yawenku.com">雅文庫</a>
大概一分鍾之後,稀宗才看向比納爾問道:“聯邦最快什麽時候能把英雄們再次送上月球,兩年半的時間足夠嗎?”
兩年半?
有什麽特殊含義的嗎?
在座的人先是一愣,然後立刻反應了過來,兩年半之後……就該大選了!
等到那個時候,辣個男人搞不好會閃電般歸來。
所以稀宗的意思是要在他任期內讓聯邦重返月球,最好是在大選之前,這樣他就可以拉起一大波選票,徹底阻止辣個男人歸來。
如果再多四年任期,那麽他的各種規劃也可以產生足夠大的成效,不會因為剛產生成效,然後換了一個大統領,對方直接把他的計劃給“清零”了。
畢竟聯邦這邊換屆之後的大統領最喜歡幹的事……就是把上一屆大統領的“政績”給否掉。
想明白了這個,比納爾皺著眉頭想了想說道:“以SLS的進展來說,火箭的問題不大,現在主要是登月設備的問題。”
“登月設備有什麽問題?”稀宗問道。
聽到這個,比納爾看看埃瑪隆,見埃瑪隆沒什麽意見之後就說道:“因為登月設備涉及到星際探索公司正在研發中的星際飛船超級火箭。”
“星際飛船超級火箭是分成兩級的,下邊的‘超級火箭’相當於助推器,它是用來送上麵的‘星際飛船’離開地球的,而‘星際飛船’的改進型就是可以直接從地球軌道飛到月球軌道並降落月球表麵的登陸設備。”
“它很先進,但先進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研發,時間上……”
被命名為“阿爾忒彌斯”的載人重返月球計劃已經成為聯邦宇航局繼國際空間站之後的又一重大航天工程了。
為此,聯邦宇航開展了多個方麵的準備工作,包括SLS重型運載火箭、獵戶座飛船、月球門戶空間站、登月艙等設備的研製。
其中登月艙的方案選擇和研製采取了競標的模式,海選之後,有三個方案脫穎而出。
以藍源公司為主,洛克馬公司、諾斯羅普公司和德拉普公司聯合組成的“國家隊”,它們的方案就是聯邦上次載人登月設備的……升級版。
星際探索技術公司自己的“登月-星際飛船”。
航天圈以外鮮為人知的Dyics公司聯合一批歐美航天企業組成的“小企業隊”,它們的方案是“基地”方案,地盤很低,開門之後兩步就能下到月麵,基本不用爬上爬下。
但是最終選拔,它最先出局。
然後“國家隊”方案最成熟,集各家所長,很快就能研製成功並製造出來,隻要SLS火箭完成了,馬上就可以執行載人登月任務。
隻不過當時聯邦考慮自己“不著急”登月,所以選了星際探索公司的“星際飛船”,因為一旦這個技術突破,那麽肯定可以帶動一係列的技術升級。
經過評估,聯邦宇航局正式宣布星際探索公司成為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中唯一的一家登月艙承包商,獨自獲得28.9億的固定額度合同。
固定額度合同的意思是說原則上……不再追加費用。
但聯邦曆史上的項目就沒有不追加費用的,SLS火箭都追加好幾次了。
然後,宇航局的做法招來了非議。
眾議院科技委員會主席直接表態,對聯邦宇航局選擇星際探索公司表示失望,且強調載人登月級別的任務應保有必要的備份。
聯邦“深空探測聯盟”對開標結果表示禮節性祝賀,卻隻字未提中標的星際探索公司。
參議院商務委員會更是以24比4通過了一項新的法案修正案,勒令聯邦宇航局在30天內再選一家登月艙承包商,並在未來數年內增加累積撥款100億聯邦幣。
有這些“公正”的大佬站台,兩家落標方對招標結果公開表示質疑,並進行申訴!
兩家落標方在采購申訴期,壓線向“聯邦政府問責辦公室”提交了長達175頁的申訴申請。
申訴點是聯邦宇航局對方案的各個方麵進行了不當評估,且沒有留給另外兩家適應性修改報價和標書的機會。
隨後,聯邦宇航局就迫於壓力暫停合同執行。
但是走了幾個月“公正程序”之後,政府問責辦公室還是否決了抗議,判決星際探索公司的中標合法的,藍源公司的申訴被駁回。
但藍源公司的司法部門就是不服輸,一紙起訴書把聯邦宇航局告上了聯邦索賠法院!
要求對聯邦宇航局采購登月著陸器合同中存在的問題予以處理,以“恢複公平,促進競爭,確保聯邦安全重返月球”。
實際上星際探索公司的“登月-星際飛船”方案確實存在著很大的缺陷。
盡管“星際飛船”有150噸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但是由於其采取兩級構型,高度達到50米,並且有100噸的自重,執行高軌任務的死重很大,運力損失也會很大。
單次“星際飛船”奔月的話,能不能進入月球軌道都存疑。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星際探索公司在競標方案中表示,“星際飛船”可以在一周內向近地軌道連續密集發射多達十六次,將所有“星際飛船”的剩餘燃料都在軌加注到一枚“星際飛船”的貯箱內。
然後這枚“星際飛船”就可以……輕鬆的實現奔月和登月任務了。
低溫推進劑在地球軌道上受太陽照射會迅速蒸發,並且星際探索公司目前沒有掌握這個技術,甚至星際飛船都沒有入軌飛行過,這種載人登月模式無疑存在極大的風險。
而且落在月麵上的“星際飛船”艙門距離月表高達30米,不便於航天員進出,還需要配備電梯。
實際上,聯邦宇航局早期對“登月-星際飛船”的評價也不高,評估其無論是技術還是管理都隻是……理論上可以接受而。
然而麵對緊縮的預算,“星際飛船”就顯示出了卓越的優點。
它不僅正在實實在在地進行分階段技術驗證,而且價格十分合(pian)理(yi),憑借理論上超高的重複使用能力,將使月球的商業化開發成為可能。
但現在情況變了,如果大統領想要在大選之前完成載人登月為自己拉一波選票的話,那麽就得把之前打掉的方案和得罪的合作商再請回來。
尤其是藍源的那個“國家隊”方案,可行性最高。
其實操作起來也不難,甚至非常簡單,隻要……加錢!
可關鍵是之前增加的那兩百多億已經分完了,再從裏邊扣的話其他家肯定不同意。
所以大統領要是真想在任期內完成聯邦重返月球的壯舉,然後把這個功勞戴在自己頭上,必須得想辦法加錢。
各個利益體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會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大統領為了自己下一次大選,肯定也會想辦法。
看著稀宗思考的模樣,比納爾就知道這次算是成功了,連旁邊的埃瑪隆也是一樣。
別看比納爾給他拉了一個競爭對手,但實際上光頭貝的藍源公司並不算競爭對手,因為“國家隊”方案注定是落後的,它被匆忙的選上來跟SLS一樣都是一次性的,完成這個任務之後就扔了。
以後必將是星際飛船超級火箭的天下。
甚至光頭貝的新格倫重型火箭他也不放在眼裏,因為跟他的星際飛船超級火箭差遠了。
當其他人的眼光還放在地球軌道和月球的時候,他已經把目標定在了火星,地球軌道和月球對於他來說隻是過渡而已。
大統領跟智囊團商量了一下,最後還是決定支持比納爾的“加錢”計劃。
不是為了自己的位子,隻是為了讓人類重返月球。
“每年不少於1000億,讓聯邦航空管理局對你們放鬆管製,我會全力支持宇航局和航天產業,但你們不要讓我失望,明白嗎?”
聽到這個,比納爾嚴肅且堅定的說道:“大統領閣下,我們保證可以在兩年半之內讓聯邦重返月球!”
稀宗聞言點點頭,然後又提醒了一句:“還必須保證先繁星一步。”
“你確定對方不可能早於我們登上月球嗎?”
“這個……”
這可把比納爾問住了,從理論上來說,繁星絕對不可能早於聯邦登陸月球。
尤其是現在聯邦這邊不僅加了錢,還要給他們開綠燈,理論上來說他們可以更快。
但是……
不,沒有但是!
僅僅停頓了一秒,就像自然停頓一樣,比納爾立刻接上了。
“……完全沒問題!”
“要想登陸月球,必須要十門課程全部拿到A,我們現在八門A,隻有兩門B,而繁星那邊有一個A+,但更多的是B和C,這些會嚴重拖慢速度。”
稀宗這才滿意的點點頭。
“其實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在和平83年的10月底送英雄們重返月球,如果他們能在月球上參加聯邦大統領的大選投票,那絕對會是曆史的一刻!”
麵對大統領的明示,比納爾當然知道怎麽做,至於怎麽保證那幾位宇航員全都投稀宗,那就不用他操心了,方法多的是。
“大統領閣下,這也沒問題……”
看著比納爾拍著胸脯保證,其實旁邊的埃瑪隆有些擔心。
他有種預感,那個實用科技集團或許會壞事,而星際探索公司以後的勁敵有可能是這個剛剛涉足航天領域的科技集團。
當然,這種預感或許不會準,因為他的員工和粉絲們都知道他的預感通常不準,他說得火箭試飛、成功、登月和登火等時間線沒一個準的,別人都說他的時間線不是地球時間線。
就目前的各種情況來看,聯邦沒有理由輸,兩年半之內聯邦必定會重返月球。
雖然這兩年半之內沒他什麽事,重返月球的大事件裏也沒他什麽事,但那些都不重要。
相對於短期的名利,他更看重長遠的發展。
畢竟他的目標是殖民火星!
………………
“兩年內,保證可以完成載人登月計劃!”
李未來在繁星的一個高級別會議上說道。
“有實用科技集團的技術支持,新一代載人飛船、新一代載人火箭和長征九號都可以快速完成。”
“不過它們的璀璨光芒在這兩年內會釋放完畢,兩年後,就是新的航天時代了。”
有人笑著說道:“是啊,以咱們這次的表現來看,自由聯邦那邊肯定會加快進程,現在那位大統領的日子也不好過,而且他絕對不會把這個大功勞讓給下一屆。”
“所以他絕對會在兩年半之內把人送上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