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這邊,成功著陸的消息剛發出去沒一會,第一視角的著陸視頻就發布了。


    視頻裏,陽光照耀下的月球呈現灰白顏色,上邊有大大小小的隕石坑,而且視頻清晰度很高。


    剛開始的時候是斜著向下飛,所以觀眾們可以看出飛掠的效果,而下降和減速到一定階段時候,視頻視角就轉了一個方向,變成了垂直向下。


    到了這個階段,觀眾們看到的隕石坑更清晰了,簡直就是大坑套小坑,小坑套更小的坑,反正就是看不到一片平整的地方。


    由於沒有參照物,觀眾們根本不知道高度,加上前哨站試驗艙的降落不同於平穩的坐電梯,一直有些搖晃,所以有些觀眾就覺得它隨時會掉進坑裏。


    心都揪起來了。


    “哇,真清晰!”


    “太清晰了,看的我眼暈,我總覺得它要掉下去了。”


    “是啊,這要是降落到一個坑裏,一邊高一邊低翻倒了怎麽辦?”


    “沒事,現在應該還很高,掉不到坑裏。”


    “對,這不是剛從傾斜視角變成垂直視角嘛,距離降落還早。”


    “現在呢,現在快到底了吧?怎麽下邊還是密密麻麻的隕石坑啊?”


    “就是啊,這隕石坑也太多了,根本就沒有降落的地方。”


    “這裏坑太多了,往旁邊挪一挪吧,我覺得旁邊的坑還稍微少一些。”


    “你們沒看過之前嫦娥三、四、五號的著陸視頻嗎?”


    “沒看過。”


    “等等,你們是不是把這當直播了,這是傳回來的視頻啊,要是掉進了坑裏,咱們就看不到這段視頻了。”


    “前排提示:不要把自己代入前哨站試驗艙。”


    “後排提示:觀眾可以自由呼吸,不需要憋氣。”


    “啊這……”


    突然間,視頻下降的速度停了一下,好像是聽到了某些人的話一樣,前哨站真的往旁邊橫移著挪了挪,然後才接著下降。


    了解情況的馬上說道:“應該是進入精準避障模式了。”


    “原來是這樣。”


    “它好聰明啊。”


    “實用科技最厲害的就是人工智能了,它造的東西當然都很聰明啦!”


    “應該是快降落了。”


    還是因為沒有參照物的原因,觀眾們不知道前哨站的具體高度,但是很快觀眾們就看到月壤被吹走,並且“風力”越來越大,被吹走的月壤越來越多。


    突然,畫麵微微一震,靜止不動了。


    “風力”也越來越小,被吹走的月壤也越來越少。


    “著陸成功!!”


    “ohhhhhhh!”


    “牛批!!!”


    “繁星牛批!實用科技牛批!”


    “啊啊啊啊啊!!”


    “我踏馬吹爆啊!牛批!”


    “哈哈哈,月球上第一座房產,成了!”


    “房子建好了,離住人也不遠了!”


    “載人登月!搞起!!”


    “哈哈哈,估計就是後年的事了。”


    “確實,明年長征九號發射載人的神舟二代飛船和登月艙繞月,後年就可以著陸了。”


    <a href="http://m.yawenku.com" id="wzsy">yawenku.com</a>


    “據說登月艙也是實用科技研發的吧,現在有消息了嗎?”


    “沒消息,不過我相信實用科技能造好,畢竟它已經讓一座30多噸重的前哨站試驗艙穩穩的站在月球表麵了。”


    說到穩……前哨站試驗艙確實挺穩的,不過就是稍微有點傾斜。


    它的降落地點是沙克爾頓隕石坑的外邊,距離環形山大約4公裏處,可環形山到底也是一種“山”,所以是凸出地表的,哪怕沒有坑裏邊的山坡陡峭,可也是一點一點升起來的結構。


    在這裏,前哨站試驗艙傾斜了大概9.4度,所以在打開了雷達天線之後,它不僅把視頻傳回了地球,還聯合地麵指揮中心和自己的設備進行了一次自檢。


    發現傾斜之後,前哨站的智能管家“苿來”就驅動著陸支架做出了變化,慢慢把傾斜修到了0度。


    相對於之前登陸的設備,前哨站非常高大,並且裏邊還要住人,還有不少精密儀器,要保證宇航員住的舒服,精密的儀器運轉正常,傾斜是不能忍的。


    好在前哨站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著陸支架都是可以單獨升降的。


    為了更好的做實驗,甚至還要做一些耗能比較高的試驗,前哨站不僅在頂上安裝了太陽板,還在艙壁外也裝了太陽能板,就是為了多搞一些電。


    前哨站著陸點的日照率達到了80%,並且有極晝屬性,所以這80%的時間是連續的,也就是每年連續有290天的時間可以見到陽光。


    但是剩下的70多天都是極夜。


    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裏,前哨站一點光照都沒有,自然也就無法利用太陽能板發電,所以它裏邊還裝了石墨烯電池,可以儲存大量的電能,以支持它度過漫長的黑夜。


    不過考慮到前哨站的功能性,大量的設備和物資都要裝,這些占據的重量也都很大,所以石墨烯電池裝的不多。


    要是讓前哨站進入一般的日常模式,就是任何實驗都不做了,石墨烯電池組可以支撐30天時間。


    但距離極夜的兩個多月時間還差得遠。


    畢竟這是一座月球基地,不是手機,哪怕日常模式的耗能也很高,尤其是跟地球指揮中心進行數據傳輸的時候。


    要是進入二般的……咳,進入極限節能模式,也就是隻保證航天員的生存用電,減少跟地球的數據傳輸頻次,實施各種用電管製,這些儲存的電量可以撐到60天。


    但60天距離70多天依然有差距。


    不過不要緊,不管在什麽地方,陽光總會在高處多停留一會,就在4公裏外的環形山頂上,那裏的全年日照率能達到93%,也就是一年有340天的時間都可以被太陽光照射。


    隻有20多天是極夜狀態。


    這麽一來,一般的日常模式30天都能撐過去。


    所以當前哨站試驗艙有宇航員入住之後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往山頂和靠近山頂的坡地上裝太陽能板。


    當然,那都是一兩年後的事了,在那之前,智能的無人探測車會把上山的路探好,然後想辦法通過陡峭的環形山內壁進入永夜的沙克爾頓隕石坑,尋找裏邊的水冰。


    要是能找到水冰,那就完美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科技就該這麽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臉貓臉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臉貓臉大並收藏黑科技就該這麽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