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車裏當然有跑的快的,比如阿波羅登月任務中宇航員駕駛的敞篷月球車,尤其是在最後一次載人登月任務裏,宇航員駕駛它開出每小時17千米的速度。


    創造了人類在外星球最快的駕駛速度記錄!


    但它隻能用一次,因為它的能量來源是銀鋅氫氧化鉀,不可充電,用完就廢。


    作為單純的交通工具,宇航員就是開著它到達目的地,然後帶著設備下車做任務。


    而它的各種“探測設備”就是宇航員自身的感官和反應,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開車,尤其是涉及混沌博弈的時候,人類的反應和選擇速度要比死板的計算機快很多。


    前邊有什麽坑啊、石塊啊、外星人啊,駕駛員可以像在地球一樣快速做出判斷,然後駕車衝過去、繞開或停下。


    如果前進的方向比較平坦,隻有小起伏,沒有較深的月球坑,也沒有大石塊,直接用17公裏每小時的“超高速”飆過去就行了。


    哪怕是現在了,無人的玉兔月球車的設計時速也才200米。


    之所以實用科技的無人探測車可以開出每小時20千米的“極速”,那是因為它上邊裝載了類似六菱智能車的探測模塊和智能模塊。


    當然,等之後六菱智能車宣傳的時候就會說成自己裝了月球車上的探測模塊和智能模塊,而那些月球車正在月球上自由的馳騁,在為人類開疆擴土!


    實用科技造的智能月球車分為趕路模式和科考模式,趕路的時候地形探測模塊全開,智能模塊也全力分析路況,可以在不熟悉的地方開出每小時20千米的速度。


    甚至等路況熟悉了,它的速度能飆到每小時40千米!


    等月球上修路了,哪怕隻是壓實的月壤路,它的速度還可以更快。


    如果換到了科考模式,各種模塊的功能傾向自然會變化。


    而現在就是趕路模式,地形探測模塊全開,智能模塊也全力分析路況,所以當車隊遠離前哨站之後,車輛的速度就提了上來。


    車輪卷起來的細碎月壤飛的很高,然後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很快又落了下來,所以不存在什麽揚塵。


    這種壯觀的景象讓前哨站的攝像頭拍了下來,看的觀眾們直呼牛批。


    “好家夥,這景象也太壯觀了。”


    “是啊,一下子有15輛月球車在月球上狂奔,我之前都不敢想象。”


    “我現在也不敢想象!”


    “誰能想到繁星有一天會有15輛月球車在月球上狂奔呢?”


    “等等,準確的說是16輛,這個大盆地的另一邊還有一輛玉兔二號呢。”


    “我超,還真是,我把那位靚仔給忘了!”


    “玉兔二號雖然是前輩,但真沒有這麽後輩勇猛啊,哈哈。”


    “確實,玉兔二號3年走了1000米,這些後輩們不到十分鍾時間就跑了1000米了,牛哇!”


    <a id="wzsy" href="https://m.tsxsw.la">吞噬小說網</a>


    “跑的真快,也不怕出事故嗎?”


    “對呀,這要是出了事故可不好救。”


    “問題不大,剛才六菱那邊發消息了,說月球車上用的是跟六菱智能車上相同的智能模塊和探路模塊,不會翻車。”


    “好家夥,這也能連上?”


    “那我要是買了六菱的智能車,是不是代表我就是在地球上開月球車了?”


    “哈哈哈,可以可以。”


    “我就說嘛,實用科技造的月球車怎麽可能不把自己的優勢加進去。”


    “咦,15輛月球車分開走了。”


    “為什麽分開走?”


    為什麽?


    自然是為了加快任務進度了。


    當有人問出這句話的時候,直播畫麵的左邊就多出了一幅地圖,那是沙克爾頓隕石坑和周邊地區的俯視圖,它上邊標注了前哨站試驗艙和15輛智能月球車的實時位置。


    沙克爾頓隕石坑的直徑是21千米左右,當月球車走到距離環形山頂2000米的地方時就分開了,其中每輛大車帶著兩輛小車,從地圖上看,它們是打算包圍環形山。


    事實也確實是這樣,要想找到最適合進入隕石坑的路,最好是圍著環形山轉一圈。


    如果隻有一輛車的話,那就隻能慢慢轉圈了,但車多的話完全可以分路在好幾個方向上同時進行尋找。


    實用科技的計劃就是這樣。


    展示完了這個計劃,這次直播就結束了,同時所有的直播也告一段落了。


    等到下一次有相關信息的時候,大概就是達成了某項新成就的時候。


    通過這次直播,人們看到了很多東西。


    比如一款新的超重型火箭長征九號首飛成功、月球上有了一座保障人類生存和實驗的艙室、同時活躍的無人月球車數量達到了兩位數等等。


    每一項都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而且除了繁星航天局和傳統航天企業,實用科技集團新成立的航天公司也嶄露了頭角,露了大臉。


    畢竟是它製造了人類在月球上的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建築物”,還順利著陸成功了。


    這是一般人知道的信息,他們知道了以後都很高興,因為這代表著人類可以對月球有更多的理解。


    有一般人,那自然就有二般人。


    一般人也就是看個熱鬧,但是對於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來說,他們看到的東西更多。


    首先,這肯定是個好消息。


    可以想象,十幾輛月球車在月球上折騰,哪怕第一要務是找水,但隻要它們在上邊,肯定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月球信息傳回地球。


    按照國際慣例,這些數據絕大部分都會對外公布。


    這對於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來說自然是好消息,畢竟不是人人都有條件往月亮上發射探測器,那麽這些公開的資料就是大多數人研究的對象。


    而且數據這種東西,尤其是十幾輛車搞回來的數據,其密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單靠繁星自己分析得分析到猴年馬月。


    所以肯定要把一些原始數據公開,讓全世界的相關科研人員直接進行分析、解讀和研究。


    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是極其枯燥的,但是對於相關科研工作者來說,尤其是可以用這些東西發表論文,就足夠他們樂上三天了。


    哪怕這些東西要跟繁星共享,相當於當了“苦力”。


    但這些數據畢竟是人家提供的。


    一般人看了熱鬧,科研人員得到了好處,可對於他國的政客,尤其是領導者來說,這個消息是好是壞就隻有自己知道了。


    當然,不管對自己是好是壞,繁星的登月前期任務成功了,取得了幾項成就,各個官方還是要發祝賀的。


    這是禮儀問題。


    比如自由聯邦的宇航局就第一時間表示了祝賀,隨後大統領在發言的時候被記者問到了,登子紳士的表達了祝賀,隨後在靠近他的記者微微聳動鼻翼震驚之後,又清場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科技就該這麽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臉貓臉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臉貓臉大並收藏黑科技就該這麽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