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病區,周從文還在琢磨著這位98歲高齡的老奶奶“死而複生”的事情。


    但周從文琢磨的卻和醫療沒有關係。


    要是自己走的那天能和她一樣就好了,周從文沒去文藝,也沒想那些驚悚的事情,而是很羨慕的琢磨著自己的未來。


    重生之後,應該沒有那起車禍,希望自己也能活到98歲。


    和沈浪講了剛剛在急診科遇到的事情,沈浪雙側瞳孔不等大也不同圓,裏麵蘊含的八卦圖案開始瘋狂轉起來。


    他不斷的懊悔著當時應該跟著一起去看看。


    李慶華查完房回到主任辦公室,他也沒有去想剛剛的那位“神奇”的老奶奶,而在琢磨一件事。


    三院胸外科手術量突飛猛進,在一個月前李慶華已經有了判斷,說不上是什麽喜事。


    他今天早晨喜上眉梢的是另外一件事,把周從文叫去主任辦公室的時候李慶華卻猶豫了半天但卻沒說。


    就在昨天晚上,李慶華已經磨出來了一枚完整的雞蛋!


    當時他欣喜若狂,這是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一件事情。


    而且最近和陳教授配合手術,在開槍前的很多步驟都是李慶華自己做的,他認為自己的手感已經滾燙,技術日臻成熟。


    沒想到來三院後這麽快就打拚出來一片嶄新的天地。


    無論是手術量還是自己的技術,都突飛猛進。


    人生還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能走到這一步,周從文的作用居功至偉。


    不過李慶華不想讓著周從文,他完成了第一個目標,下一個就是超越周從文。


    李慶華也知道很難,但再怎麽難,周從文還不是一個碳基生物?天賦比自己高,那自己就付出更多努力便是。


    沉浸在喜悅中,李慶華悠悠的看著桌子上的表格。


    自己已經推動了體檢,接下來很多事情都是順理成章的。


    不知過了多久,咚咚咚的敲門聲響起。


    “請進。”李慶華正襟危坐,雙手放在辦公桌上目視前方,把喜悅全部收斂起來。


    周從文推門進來。


    “主任,來了一個自發性血氣胸的患者。”周從文說道,“你看一眼,需不需要腔鏡下急診手術。”


    “好。”李慶華心中一喜,手癢難耐。


    患者是32歲男患,查體氣管居中,左肺觸覺語顫減弱,左肺叩診鼓音,右肺叩診清音,左肺呼吸音明顯減低,右肺呼吸音清,未聞明顯幹濕囉音及胸膜摩擦音。


    胸片上看,有左側液氣胸,左肺外緣壓縮約50%。


    詢問病史,患者不是第一次犯氣胸了,估計是從前犯過,左肺和胸膜之間有黏連。


    這次肺大皰再次破裂,肺組織壓縮,牽拉黏連的位置導致一根小動脈被撕破出血。


    手術吧,沒什麽好說的。


    周從文雖然是“請示”,但李慶華很清楚他其實是在通知自己。


    “從文,這台手術我做吧。”李慶華和周從文商量。


    “嗯,那我就不上了。”周從文淡淡的說道。


    李慶華臉上帶著微笑側頭看周從文,見他沒什麽不高興的表情,這才放心。


    隻是很簡單的自發性血氣胸而已,自己上去試一試手感,李慶華此時此刻已經開始有些魚躍,想馬上就上台。


    最近手感熱的發燙,李慶華按耐不住自己飛揚的心。


    周從文也沒在意李慶華想的是什麽,在他來之前,類似的手術李慶華就能用腔鏡做下來,隻不過要“浪費”很長時間而已。


    至於現在,多了百十來台胸腔鏡下肺部小結節的楔形切除手術的經驗,拿不下來才是不可能的。


    沈浪是管床醫生,忙前忙後,最短的時間完成術前各種準備,帶著患者去了手術室。


    周從文閑著也是閑著,跟著一起去看看李慶華的水平進步到什麽程度。


    “從文,我琢磨了一下。”


    在更衣室換衣服的時候李慶華笑嗬嗬的與周從文說道。


    “想到什麽了?”


    “單純的氣胸,完全不用三個孔。”李慶華扔出王炸。


    這是他冥思苦想出來的,原本想象中周從文聽到後會震驚


    可惜,他在周從文的臉龐上沒有看到驚訝與不解,倒是隱約能看到一絲……欣慰。


    這是個什麽表情?


    李慶華微微皺眉。


    “本來也不需要那麽多孔,人家普外科都已經開始單孔切除闌尾了。”周從文微微一笑,“咱們也得慢慢進步,總不能讓普外科超過去不是。”


    李慶華哈哈一笑。


    他知道所謂普外科單孔切除闌尾的術式還是周從文跟高醫生說的,周從文去救過兩次台,順便把普外科的手術升級了一下。


    <a id="wzsy" href="https://www.yyxs.la">yyxs.la</a>


    真是很遺憾,周從文似乎早就料到了自己在想什麽。


    換衣服進術間,麻醉師劉偉正在做雙腔插管,打了一個招呼,周從文站在角落裏靜靜的看著。


    沈浪這貨“自甘墮落”,竟然連續拒絕了自己幾次邀請,周從文覺得很是無奈。


    看著他在忙前忙後,刷手鋪單子,周從文感覺這才是沈浪應該有的狀態,而不是不務正業去寫什麽科幻小說。


    再寫,還能寫的過大劉?


    似乎這麽比也不對,沈浪的手術再做也做不過自己。


    要是這麽比的話,沈浪什麽都不用做,在家混吃等死比較好。


    不過寫科幻小說的天花板很確定,中間能用這項技能謀生的人也不多,就算是算上以後的網文,能謀生的空間也要比當醫生少了無數倍。


    也不知道沈浪這一步邁出去是對是錯。


    患者取健側臥位,李慶華和沈浪刷手上台,周從文站在後麵看他們做手術。


    李慶華取腋後線第 9 肋間做一長約 1.5 cm 切口,置入 12 mm Trocar,作為觀察孔。


    操作孔位於腋前線第 4 肋間,切口長度約 3 cm,置入切口保護套。


    一切都很熟練,唯手熟爾麽,做了那麽多台小結節的手術,要是還不能熟練,那李慶華就不是周從文記憶中的那位太子爺。


    而且李慶華天賦很高,百十來台手術後自己就開始往前走,邁出雙空腔鏡的第一步。


    就這天賦,祝軍真是瞎了眼呢,周從文看李慶華做手術,心裏想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2002當醫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真熊初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真熊初墨並收藏回到2002當醫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