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坐在角落裏,很滿意的看著周從文。
“周從文,做的不錯。”
“有您在,我心裏有底。”周從文笑嗬嗬的回答道。
鄒主任一邊看著監護儀和呼吸機上的數值,一邊在心裏苦笑。
他很清楚黃老的為人,一般的馬屁在黃老這裏根本行不通。
黃老什麽沒見過?人家吃的鹽比這些年輕人吃的飯都多,一生波瀾壯闊,幾起幾落,見過生死無數,早就看破紅塵,根本不會在意幾句馬屁。
但周從文卻不一樣,他似乎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到黃老身上,每一個細節都做的很完美,像是做一台高難度手術一樣。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自己要是有這麽一個學生跟在身邊,估計也會很開心吧。
鄒主任目光複雜的看著周從文。
“說說吧。”黃老坐下後淡淡說道。
“我之前遇到的患者不是做胸科手術。”周從文微微彎腰,在黃老身側輕聲說道,“患者做的是膽囊炎的手術。結果麻醉出了問題,所以我才多琢磨了一些。”
“啊?膽囊切除?”鄒主任一怔。
周從文繼續說道,“當時改全麻為連續硬膜外,位置比較高,手術也做下來了。我琢磨著要是遇到胸科手術怎麽辦,所以有了一點經驗。”
“說點詳細的。”黃老也有了興趣,淡淡問道。
“CT檢查是巨氣管支氣管症診斷的金標準。
巨氣管支氣管症患者下腹部手術或者下肢手術應首選在區域麻醉下完成,實在不行連續硬膜外麻醉也可以。
必須全麻的巨氣管支氣管症患者可以通過CT測量氣管和主支氣管的直徑來製定詳細的氣道管理預案,選擇合適的氣道管理工具。”
“但是風險比較大。”
周從文補充了一句。
“為什麽?”鄒主任問道。
“巨氣管支氣管症的特點是氣管支氣管顯著擴張,氣管支氣管軟化,憩室形成,並伴有反複的下呼吸道感染。”
“我看有一期《柳葉刀》上有類似的報道,術者使用的是支氣管阻塞導管。周從文,你覺得怎麽樣?”黃老繼續考周從文。
“我不認為他這麽做是對的。”周從文很坦然的回答道。
鄒主任啞然。
《柳葉刀》,這種世界頂級期刊的評審都是黃老這種業界大牛人物。
能刊登在《柳葉刀》上的文獻必然是經過精挑細選,確保沒有邏輯問題和確保可行性才可以的。
但周從文一句話就否定了《柳葉刀》!
“支氣管阻塞導管一般很難封堵支氣管,同時大量的分泌物堵塞也很難使肺塌陷。術者要是用支氣管阻塞導管做手術的話,我估計是個案分析,並沒有大範圍的樣本。如果做的多了作者會發現這麽做根本不行,肯定出事。”
“嗯,不錯。”黃老給了周從文一個肯定的答複,“那患者術後該怎麽處置呢。”
<a id="wzsy" href="http://www.beqege.cc">beqege.cc</a>
“巨氣管支氣管症患者術後並發症包括排痰困難、氣道塌陷、狹窄,這些並發症的防治對患者預後至關重要。術中采用纖維支氣管鏡吸痰,保護性肺通氣策略,術後應用持續呼吸道正壓來預防支氣管塌陷。”
“巨氣管支氣管症患者的拔管,應該在患者完全清醒,肌張力完全恢複,動脈血氣分析無異常,做好再次插管準備後再拔管。”
周從文見老板不說話,便沉吟後又補充了一點,“還有一點,術後鎮痛最好不用阿片類藥物。”
黃老直到這時,才露出淡淡的微笑,“差不多,那就這樣,小鄒都記住了吧。”
“……”鄒主任心裏一沉,他雖然知道黃老不會考自己,但萬一呢。
“見過一次,以後要記住。”黃老說道,“再遇到類似的患者,別鬧出這種事兒了。我這個年紀,未必能陪你們多久,下次遇到我在不在都是兩說著。”
“是,黃老。”鄒主任連忙說道,“對了黃老,我要研究一下這個疾病,要看什麽書?”
“書裏沒有。”黃老搖了搖頭,“我搜集到的患者資料也比較少,暫時還沒有統計學的意義。”
周從文很清楚每一個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治療、病理生理都需要大範圍的樣本。
老板雖然對巨氣管支氣管症有一定的了解,並且能解決臨床上遇到的困難,但他身處的年代限製了患者量。
互聯網在這一點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現在已經有醫生在互聯網平台上進行溝通,等幾年後交流更加頻繁,越來越多的醫生也隨之加入進來,很多病例出現在醫生們的麵前。
從這點上來講,互聯網的確是神兵利器。
不是老板做不到,而是曆史局限性讓老板這種人也束手無策。
黃老隨後又問了一些相關問題,周從文對答如流。
對此黃老十分滿意。
手術完成的很快,隻要解決了單肺通氣問題,切個肺葉對912的帶組教授來講屬於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一個小手術。
畢竟黃老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裏說了算,912早已經全麵鋪開胸腔鏡。
等手術做完,黃老起身,“回去繼續看病曆。”
“好的,老板。”
“小鄒啊。”
“我在,黃老。”
“做小切口一站式手術,你們配個好手,手術術中要反複單肺、雙肺通氣,要提前磨合。”黃老不厭其煩的叮囑。
“黃老,我準備自己上。”鄒主任說道。
從前黃老參加世界外科手術大賽的時候鄒主任還是中層醫生,他看著也眼饞。
放著這麽大的一會刷履曆的機會,鄒主任早就想主動請纓。
正好趕上今天這檔子事兒,鄒主任便直接說出來。
“那行。”黃老也沒拒絕,直接說道,“兩天,10台手術,要跟住。”
“!!!”
鄒主任雖然早就有心理準備,但一天五台搭橋手術,這種手術量讓他莫名懷疑人生。
要不要這麽快!
哪怕早就有心理預期,但聽到黃老肯定的話語聲後,鄒主任還是怔了一下。
“手術很多,越是這種時候就越需要細致。不能忙中出錯,那不是借口。”
“周從文,做的不錯。”
“有您在,我心裏有底。”周從文笑嗬嗬的回答道。
鄒主任一邊看著監護儀和呼吸機上的數值,一邊在心裏苦笑。
他很清楚黃老的為人,一般的馬屁在黃老這裏根本行不通。
黃老什麽沒見過?人家吃的鹽比這些年輕人吃的飯都多,一生波瀾壯闊,幾起幾落,見過生死無數,早就看破紅塵,根本不會在意幾句馬屁。
但周從文卻不一樣,他似乎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到黃老身上,每一個細節都做的很完美,像是做一台高難度手術一樣。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自己要是有這麽一個學生跟在身邊,估計也會很開心吧。
鄒主任目光複雜的看著周從文。
“說說吧。”黃老坐下後淡淡說道。
“我之前遇到的患者不是做胸科手術。”周從文微微彎腰,在黃老身側輕聲說道,“患者做的是膽囊炎的手術。結果麻醉出了問題,所以我才多琢磨了一些。”
“啊?膽囊切除?”鄒主任一怔。
周從文繼續說道,“當時改全麻為連續硬膜外,位置比較高,手術也做下來了。我琢磨著要是遇到胸科手術怎麽辦,所以有了一點經驗。”
“說點詳細的。”黃老也有了興趣,淡淡問道。
“CT檢查是巨氣管支氣管症診斷的金標準。
巨氣管支氣管症患者下腹部手術或者下肢手術應首選在區域麻醉下完成,實在不行連續硬膜外麻醉也可以。
必須全麻的巨氣管支氣管症患者可以通過CT測量氣管和主支氣管的直徑來製定詳細的氣道管理預案,選擇合適的氣道管理工具。”
“但是風險比較大。”
周從文補充了一句。
“為什麽?”鄒主任問道。
“巨氣管支氣管症的特點是氣管支氣管顯著擴張,氣管支氣管軟化,憩室形成,並伴有反複的下呼吸道感染。”
“我看有一期《柳葉刀》上有類似的報道,術者使用的是支氣管阻塞導管。周從文,你覺得怎麽樣?”黃老繼續考周從文。
“我不認為他這麽做是對的。”周從文很坦然的回答道。
鄒主任啞然。
《柳葉刀》,這種世界頂級期刊的評審都是黃老這種業界大牛人物。
能刊登在《柳葉刀》上的文獻必然是經過精挑細選,確保沒有邏輯問題和確保可行性才可以的。
但周從文一句話就否定了《柳葉刀》!
“支氣管阻塞導管一般很難封堵支氣管,同時大量的分泌物堵塞也很難使肺塌陷。術者要是用支氣管阻塞導管做手術的話,我估計是個案分析,並沒有大範圍的樣本。如果做的多了作者會發現這麽做根本不行,肯定出事。”
“嗯,不錯。”黃老給了周從文一個肯定的答複,“那患者術後該怎麽處置呢。”
<a id="wzsy" href="http://www.beqege.cc">beqege.cc</a>
“巨氣管支氣管症患者術後並發症包括排痰困難、氣道塌陷、狹窄,這些並發症的防治對患者預後至關重要。術中采用纖維支氣管鏡吸痰,保護性肺通氣策略,術後應用持續呼吸道正壓來預防支氣管塌陷。”
“巨氣管支氣管症患者的拔管,應該在患者完全清醒,肌張力完全恢複,動脈血氣分析無異常,做好再次插管準備後再拔管。”
周從文見老板不說話,便沉吟後又補充了一點,“還有一點,術後鎮痛最好不用阿片類藥物。”
黃老直到這時,才露出淡淡的微笑,“差不多,那就這樣,小鄒都記住了吧。”
“……”鄒主任心裏一沉,他雖然知道黃老不會考自己,但萬一呢。
“見過一次,以後要記住。”黃老說道,“再遇到類似的患者,別鬧出這種事兒了。我這個年紀,未必能陪你們多久,下次遇到我在不在都是兩說著。”
“是,黃老。”鄒主任連忙說道,“對了黃老,我要研究一下這個疾病,要看什麽書?”
“書裏沒有。”黃老搖了搖頭,“我搜集到的患者資料也比較少,暫時還沒有統計學的意義。”
周從文很清楚每一個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治療、病理生理都需要大範圍的樣本。
老板雖然對巨氣管支氣管症有一定的了解,並且能解決臨床上遇到的困難,但他身處的年代限製了患者量。
互聯網在這一點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現在已經有醫生在互聯網平台上進行溝通,等幾年後交流更加頻繁,越來越多的醫生也隨之加入進來,很多病例出現在醫生們的麵前。
從這點上來講,互聯網的確是神兵利器。
不是老板做不到,而是曆史局限性讓老板這種人也束手無策。
黃老隨後又問了一些相關問題,周從文對答如流。
對此黃老十分滿意。
手術完成的很快,隻要解決了單肺通氣問題,切個肺葉對912的帶組教授來講屬於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一個小手術。
畢竟黃老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裏說了算,912早已經全麵鋪開胸腔鏡。
等手術做完,黃老起身,“回去繼續看病曆。”
“好的,老板。”
“小鄒啊。”
“我在,黃老。”
“做小切口一站式手術,你們配個好手,手術術中要反複單肺、雙肺通氣,要提前磨合。”黃老不厭其煩的叮囑。
“黃老,我準備自己上。”鄒主任說道。
從前黃老參加世界外科手術大賽的時候鄒主任還是中層醫生,他看著也眼饞。
放著這麽大的一會刷履曆的機會,鄒主任早就想主動請纓。
正好趕上今天這檔子事兒,鄒主任便直接說出來。
“那行。”黃老也沒拒絕,直接說道,“兩天,10台手術,要跟住。”
“!!!”
鄒主任雖然早就有心理準備,但一天五台搭橋手術,這種手術量讓他莫名懷疑人生。
要不要這麽快!
哪怕早就有心理預期,但聽到黃老肯定的話語聲後,鄒主任還是怔了一下。
“手術很多,越是這種時候就越需要細致。不能忙中出錯,那不是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