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在劉招孫的授意下,監軍喬一琦出城十裏,與經略大人熊廷弼當麵解釋,說眼下開原城中潰兵未平,軍民傷亡慘重,亟需休整,望經略大人兩日後再進城。
幾位薊鎮將領堅持要大軍入城休整,經略大人也有些不滿,不過喬一琦態度堅決,不肯退讓,援軍遂在城西十裏紮營。
劉招孫所慮者,乃是客兵入境,匆匆進城,必然驚擾地方,甚為不妥,他知熊廷弼治軍嚴整,然對薊鎮兵的素質,卻不抱有太高期望。
喬公子遊曆大明南北,又親曆薩爾滸戰事,對遼東局勢頗有見地,遂被熊廷弼留在營中,談了些遼東掌故和劉招孫趣聞。
這次熊廷弼臨危受命,從京師星夜兼程趕往遼東,又在山海關收攏援軍,本以為開原必然陷落,鐵嶺也將不保——原本曆史上就是這樣——沒想到劉招孫竟能力挽狂瀾,率南兵遼鎮,與奴賊堂堂對陣,不落下風。
熊廷弼率援軍趕到時,開原戰事正進入膠著,後金軍已是強弩之末,鑲藍旗受到重創,其餘三旗傷亡雖是不大,卻被劉招孫消耗得失去了戰心,見薊鎮兵趕來,便匆匆撤兵。
如此一來,開原成為,東事以來明軍守住的第一城,意義自然非同凡響。
經略大人身邊的諸多幕僚,已經開始舞文弄墨商議籌劃,多為熊大人分潤一些運籌之功,雖然他們剛來開原才一天。
熊大人的幕僚忙著爭奪運籌之功時,狗頭軍師康應乾卻已捷足先登。
他聯合開原境內本地幾十位生員,聯名給朝廷呈遞捷報。
在這份幾十人署名的奏疏中,康大人直把劉招孫比作是田單耿恭轉世,張巡韋孝寬重生,幾乎等同戰神。
說此戰殺傷後金軍數萬,殺兩大奴酋,分別為代善和皇太極。
這樣以來,四大貝勒,死在劉招孫手下的,目前已經有三個了。
當然,在奏疏裏特意說明,兩位奴酋都是被明軍大將軍炮擊中的,當時奴賊大軍登城在即,城頭傷亡慘重,康監軍與參將大人披堅執銳,登城親自操炮,瞄準城下黃蓋之下的奴酋,一擊滅之。
至於皇太極和他哥哥有沒有死透,康大人在奏疏裏沒有明說。
意思是即便這次奴酋僥幸未死,過段時日,兩人生病躲貓貓死了,軍功也當算在自己頭上。
在奏疏中,康應乾還重點提及了秦建勳麾下白杆兵在北門的堅守,以及榮頭強的率領狼兵對戰局的一錘定音。確定不是光頭強。
總兵馬林、參將喻成名、總兵賀世賢等遼鎮悍將悲壯殉國,康應乾泣血懇求朝廷予以撫恤。
當然,也不能忽視前經略大人楊鎬對此戰的運籌之功。
反正楊鎬被罷免時,開原之戰已經揭幕,嶽父大人多次耳提麵命,讓劉招孫打仗時不要跑到前頭,還要參將大人多回家看看,這,也算是運籌之功吧。
至於姍姍來遲的熊廷弼,奏疏裏隻是捎帶一筆,讓人感覺薊鎮的輔助作用可有可無。
劉招孫看了遍奏疏,歎息不已,覺得這劇情未免太過狗血,會不會被人稱作欺君,而且恐會開罪熊廷弼,康應乾卻表示不狗血,還一副正義淩然狀:
“此乃天朝規製,我天朝自有國情如此,豈是你這等武夫所能懂得!”
“這熊蠻子和言官都不對付,司禮監也沒他的人,連楚黨都不喜他,放眼大明,除了皇上,再無人支持經略大人,咱有兵有人,怕他作甚!”
劉招孫對這些官場黑幕並不了解,不過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人去做,康應乾在這方麵比自己專業很多,放他放手去做便是。
趁著這兩日時間,劉招孫命人清理戰場,安葬戰死兵士。
此戰共計斬殺後金兵馬六千九百餘人,其中,真夷兩千一百餘人,甲剌額真五人,巴牙剌三十五人,包衣及生女真四千三百餘人,蒙古璦兔、炒花等部三百餘人,戰果不可謂不豐盛。
考慮到此時後金政權不足三十萬(薩爾滸戰後)的人口規模,真夷丁口不過堪堪數萬人,開原之戰便去了十分之一,這對野心勃勃的努爾哈赤,絕對是一次空前的沉重打擊。
鑲藍旗已被徹底打殘,士氣低迷,其他三旗也意識到了明軍潛在的戰力——雖然這種實力還未完全發揮。
<a href="http://m.fantuantanshu.com" id="wzsy">fantuantanshu.com</a>
劉招孫推測,如果努爾哈赤思維正常的話,至少在今年之內,不會再興兵攻打開原,當然,不排除後金軍會有小規模的報複行動。
戰後,明軍忙著斬殺城中潰兵,沒有乘勝追捕俘虜,所以這次他們的俘虜很少,隻在各門抓了一百多個未及逃走的包衣,還有十幾個真夷,這些人身上都裝滿了劫掠來的金銀珠寶。
除了直接的人頭和俘虜,各類軍械物資也斬獲頗豐。
各類鎧甲三千七百六十餘副,不過經過激烈戰鬥後,這些大都戰損,堪用者不到一千副,茅元儀讓那些沈陽帶來的工匠對破損鎧甲進行修葺。
長槍、重刀、順刀、狼牙棒、騎槍等兵器共有八千六百餘把,劉招孫計劃訓練更專業的火銃兵和長槍兵,除了那些長槍重刀,其餘兵器他不太感興趣,隻留作訓練新軍時使用。
此外,共擊殺俘獲後金戰馬一千三百七十餘匹,其中可用者三百三十匹,這些戰馬的俘獲主要歸功於喻成名所率遼鎮騎兵,這些遼東鐵騎於開原南郊,與後金精銳騎兵反複衝殺,殺敵甚眾,最終全軍覆滅,隻餘三十六騎存活。
這批俘獲的戰馬,劉招孫計劃分為兩部分使用,一部分作為新練騎兵之用,另一部分用於建立一支精銳特勤部隊,類似於後世的特種兵。
當然,這些隻是初步規劃,後續細節需要他和各營把總商議敲定。
除了戰馬,還有各類牛馬車一百多輛,盾車三十多輛······很多都已破損,不堪使用。
最重要的收獲還是糧草,主要來自潰逃的鑲藍旗。
由於鑲藍旗最後是全軍崩潰,真夷戰兵逃過護城河後,連牛馬車都顧不上收攏,便一路往北狂奔,糧草自然無力運走,包衣奴才們燒了一部分,剩下的堆積如山的糧草隻能白白送給明軍。
劉招孫派人清點之後,四大貝勒饋贈的糧草共計超過一千三百石,足夠城中三千多明軍食用兩月之久。
此外,清理戰場的火兵們還從後金兵身上搜出了幾千份炒麵,這是建州女真特有的軍糧,口感清脆,重量很輕,攜帶方便,類似於明軍中的麋餅、皺飯、雜餅之類(1)。在薩爾滸戰場上,後金軍就是靠這炒麵,三日之內,奔襲三四百裏,消滅杜鬆馬林軍。
有了這些糧草,劉招孫便不用再去歸圓寺找老和尚反向化緣,也暫時不用向開原大戶磨刀霍霍,三千戰兵也終於有了喘息之機。
清理完戰場後,劉招孫立即開始著手進行戰兵重組,這也是當務之急。
匯集開原的近三萬明軍,經過此次血戰後,除潰逃不知去向者、劫掠被斬殺者、重傷不治者,剩下的,隻有三千七百多人,可謂十不存一。
幸存的這三千七百多人,除了後來加入的狼兵,絕大部分人都是從渾江血戰便追隨劉招孫的老兵。
不說這些兵各個都是百戰餘生,經這數次血戰之後,從他們中間隨便挑出一個,都可當為先登勇士破陣殺敵。
所謂強軍,不過是軍隊在艱苦訓練的基礎上,一次次取得作戰勝利,不斷積累戰爭經驗與勇氣信心,一支總在打敗仗的隊伍,即便裝備精良,兵多將廣,也無法稱之為強軍。
這也是在軍事上,清軍越打越強,明軍越打越弱的原因之一。
經過這數次血戰後,這些精銳對劉招孫已是唯命是從,各人早已將劉參將當做是他們的精神支撐。
由於此戰之後,各營把總傷亡殆盡,軍隊都被打亂,編製不齊,劉招孫決定重新調整,增設千總級軍官。
全軍整合為三個千總部,各設千總一名,副千總一名,千總訓導官一名。劉招孫自領第一千總部,兵員一千五百人;原戰兵營把總王二虎任第二千總部千總,領兵六百人;原戰兵營把總鄧長雄任第三千總部千總,領兵六百人。
組建騎兵營,兵額定三百人,由遼鎮三十六騎及原南兵騎兵營組成,薊鎮把李昱辰任副營官,營官待定。
組建山地戰兵營,兵額六百人,白杆兵千總秦建勳任營官,狼兵榮頭強任副營官。
設情報司,兵額暫不確定,由各營夜不收、戰兵、遼民之中招募,裴大虎任司長,劉招孫最後強調,情報司不歸於軍隊係統。
此外,劉招孫的心腹家丁共計三十二人,被編進參將大人的中軍衛隊。
為了淡化家丁色彩,劉招孫還破例招募二十名難民,編入中軍衛隊,這二十人不僅功夫了得,而且一路追隨,將參將大人奉為神明在,忠誠度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不過,劉招孫隱約也有些擔心,這樣以來雖淡化了家丁影響,不過恐怕會強化宗教色彩,加強個人崇拜,最後搞出個****的怪胎來就麻煩了。
他又安慰自己,這世上哪有完美的體係?隻能靠後期不斷修補。
太祖皇帝當年創建衛所製度,初衷是要不花費國家一兩銀子而養育幾百萬兵,沒想到幾十年後,衛所製便開始走向崩潰。
朱元璋那麽聰明,都不能一勞永逸解決全部問題,何況是自己呢。
注:
(1)麋餅,用麋末作餅,投沸湯和為餅,厚一分。候冷,切作棋子,曝幹,收貯。如在營寨內,以湯沃而食之;如路行及戰陣中,幹食之,味美不渴。餘於雜餅、皺飯、植⒅迫緋7ǎ惟曝極幹,令可齊持及久。
幾位薊鎮將領堅持要大軍入城休整,經略大人也有些不滿,不過喬一琦態度堅決,不肯退讓,援軍遂在城西十裏紮營。
劉招孫所慮者,乃是客兵入境,匆匆進城,必然驚擾地方,甚為不妥,他知熊廷弼治軍嚴整,然對薊鎮兵的素質,卻不抱有太高期望。
喬公子遊曆大明南北,又親曆薩爾滸戰事,對遼東局勢頗有見地,遂被熊廷弼留在營中,談了些遼東掌故和劉招孫趣聞。
這次熊廷弼臨危受命,從京師星夜兼程趕往遼東,又在山海關收攏援軍,本以為開原必然陷落,鐵嶺也將不保——原本曆史上就是這樣——沒想到劉招孫竟能力挽狂瀾,率南兵遼鎮,與奴賊堂堂對陣,不落下風。
熊廷弼率援軍趕到時,開原戰事正進入膠著,後金軍已是強弩之末,鑲藍旗受到重創,其餘三旗傷亡雖是不大,卻被劉招孫消耗得失去了戰心,見薊鎮兵趕來,便匆匆撤兵。
如此一來,開原成為,東事以來明軍守住的第一城,意義自然非同凡響。
經略大人身邊的諸多幕僚,已經開始舞文弄墨商議籌劃,多為熊大人分潤一些運籌之功,雖然他們剛來開原才一天。
熊大人的幕僚忙著爭奪運籌之功時,狗頭軍師康應乾卻已捷足先登。
他聯合開原境內本地幾十位生員,聯名給朝廷呈遞捷報。
在這份幾十人署名的奏疏中,康大人直把劉招孫比作是田單耿恭轉世,張巡韋孝寬重生,幾乎等同戰神。
說此戰殺傷後金軍數萬,殺兩大奴酋,分別為代善和皇太極。
這樣以來,四大貝勒,死在劉招孫手下的,目前已經有三個了。
當然,在奏疏裏特意說明,兩位奴酋都是被明軍大將軍炮擊中的,當時奴賊大軍登城在即,城頭傷亡慘重,康監軍與參將大人披堅執銳,登城親自操炮,瞄準城下黃蓋之下的奴酋,一擊滅之。
至於皇太極和他哥哥有沒有死透,康大人在奏疏裏沒有明說。
意思是即便這次奴酋僥幸未死,過段時日,兩人生病躲貓貓死了,軍功也當算在自己頭上。
在奏疏中,康應乾還重點提及了秦建勳麾下白杆兵在北門的堅守,以及榮頭強的率領狼兵對戰局的一錘定音。確定不是光頭強。
總兵馬林、參將喻成名、總兵賀世賢等遼鎮悍將悲壯殉國,康應乾泣血懇求朝廷予以撫恤。
當然,也不能忽視前經略大人楊鎬對此戰的運籌之功。
反正楊鎬被罷免時,開原之戰已經揭幕,嶽父大人多次耳提麵命,讓劉招孫打仗時不要跑到前頭,還要參將大人多回家看看,這,也算是運籌之功吧。
至於姍姍來遲的熊廷弼,奏疏裏隻是捎帶一筆,讓人感覺薊鎮的輔助作用可有可無。
劉招孫看了遍奏疏,歎息不已,覺得這劇情未免太過狗血,會不會被人稱作欺君,而且恐會開罪熊廷弼,康應乾卻表示不狗血,還一副正義淩然狀:
“此乃天朝規製,我天朝自有國情如此,豈是你這等武夫所能懂得!”
“這熊蠻子和言官都不對付,司禮監也沒他的人,連楚黨都不喜他,放眼大明,除了皇上,再無人支持經略大人,咱有兵有人,怕他作甚!”
劉招孫對這些官場黑幕並不了解,不過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人去做,康應乾在這方麵比自己專業很多,放他放手去做便是。
趁著這兩日時間,劉招孫命人清理戰場,安葬戰死兵士。
此戰共計斬殺後金兵馬六千九百餘人,其中,真夷兩千一百餘人,甲剌額真五人,巴牙剌三十五人,包衣及生女真四千三百餘人,蒙古璦兔、炒花等部三百餘人,戰果不可謂不豐盛。
考慮到此時後金政權不足三十萬(薩爾滸戰後)的人口規模,真夷丁口不過堪堪數萬人,開原之戰便去了十分之一,這對野心勃勃的努爾哈赤,絕對是一次空前的沉重打擊。
鑲藍旗已被徹底打殘,士氣低迷,其他三旗也意識到了明軍潛在的戰力——雖然這種實力還未完全發揮。
<a href="http://m.fantuantanshu.com" id="wzsy">fantuantanshu.com</a>
劉招孫推測,如果努爾哈赤思維正常的話,至少在今年之內,不會再興兵攻打開原,當然,不排除後金軍會有小規模的報複行動。
戰後,明軍忙著斬殺城中潰兵,沒有乘勝追捕俘虜,所以這次他們的俘虜很少,隻在各門抓了一百多個未及逃走的包衣,還有十幾個真夷,這些人身上都裝滿了劫掠來的金銀珠寶。
除了直接的人頭和俘虜,各類軍械物資也斬獲頗豐。
各類鎧甲三千七百六十餘副,不過經過激烈戰鬥後,這些大都戰損,堪用者不到一千副,茅元儀讓那些沈陽帶來的工匠對破損鎧甲進行修葺。
長槍、重刀、順刀、狼牙棒、騎槍等兵器共有八千六百餘把,劉招孫計劃訓練更專業的火銃兵和長槍兵,除了那些長槍重刀,其餘兵器他不太感興趣,隻留作訓練新軍時使用。
此外,共擊殺俘獲後金戰馬一千三百七十餘匹,其中可用者三百三十匹,這些戰馬的俘獲主要歸功於喻成名所率遼鎮騎兵,這些遼東鐵騎於開原南郊,與後金精銳騎兵反複衝殺,殺敵甚眾,最終全軍覆滅,隻餘三十六騎存活。
這批俘獲的戰馬,劉招孫計劃分為兩部分使用,一部分作為新練騎兵之用,另一部分用於建立一支精銳特勤部隊,類似於後世的特種兵。
當然,這些隻是初步規劃,後續細節需要他和各營把總商議敲定。
除了戰馬,還有各類牛馬車一百多輛,盾車三十多輛······很多都已破損,不堪使用。
最重要的收獲還是糧草,主要來自潰逃的鑲藍旗。
由於鑲藍旗最後是全軍崩潰,真夷戰兵逃過護城河後,連牛馬車都顧不上收攏,便一路往北狂奔,糧草自然無力運走,包衣奴才們燒了一部分,剩下的堆積如山的糧草隻能白白送給明軍。
劉招孫派人清點之後,四大貝勒饋贈的糧草共計超過一千三百石,足夠城中三千多明軍食用兩月之久。
此外,清理戰場的火兵們還從後金兵身上搜出了幾千份炒麵,這是建州女真特有的軍糧,口感清脆,重量很輕,攜帶方便,類似於明軍中的麋餅、皺飯、雜餅之類(1)。在薩爾滸戰場上,後金軍就是靠這炒麵,三日之內,奔襲三四百裏,消滅杜鬆馬林軍。
有了這些糧草,劉招孫便不用再去歸圓寺找老和尚反向化緣,也暫時不用向開原大戶磨刀霍霍,三千戰兵也終於有了喘息之機。
清理完戰場後,劉招孫立即開始著手進行戰兵重組,這也是當務之急。
匯集開原的近三萬明軍,經過此次血戰後,除潰逃不知去向者、劫掠被斬殺者、重傷不治者,剩下的,隻有三千七百多人,可謂十不存一。
幸存的這三千七百多人,除了後來加入的狼兵,絕大部分人都是從渾江血戰便追隨劉招孫的老兵。
不說這些兵各個都是百戰餘生,經這數次血戰之後,從他們中間隨便挑出一個,都可當為先登勇士破陣殺敵。
所謂強軍,不過是軍隊在艱苦訓練的基礎上,一次次取得作戰勝利,不斷積累戰爭經驗與勇氣信心,一支總在打敗仗的隊伍,即便裝備精良,兵多將廣,也無法稱之為強軍。
這也是在軍事上,清軍越打越強,明軍越打越弱的原因之一。
經過這數次血戰後,這些精銳對劉招孫已是唯命是從,各人早已將劉參將當做是他們的精神支撐。
由於此戰之後,各營把總傷亡殆盡,軍隊都被打亂,編製不齊,劉招孫決定重新調整,增設千總級軍官。
全軍整合為三個千總部,各設千總一名,副千總一名,千總訓導官一名。劉招孫自領第一千總部,兵員一千五百人;原戰兵營把總王二虎任第二千總部千總,領兵六百人;原戰兵營把總鄧長雄任第三千總部千總,領兵六百人。
組建騎兵營,兵額定三百人,由遼鎮三十六騎及原南兵騎兵營組成,薊鎮把李昱辰任副營官,營官待定。
組建山地戰兵營,兵額六百人,白杆兵千總秦建勳任營官,狼兵榮頭強任副營官。
設情報司,兵額暫不確定,由各營夜不收、戰兵、遼民之中招募,裴大虎任司長,劉招孫最後強調,情報司不歸於軍隊係統。
此外,劉招孫的心腹家丁共計三十二人,被編進參將大人的中軍衛隊。
為了淡化家丁色彩,劉招孫還破例招募二十名難民,編入中軍衛隊,這二十人不僅功夫了得,而且一路追隨,將參將大人奉為神明在,忠誠度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不過,劉招孫隱約也有些擔心,這樣以來雖淡化了家丁影響,不過恐怕會強化宗教色彩,加強個人崇拜,最後搞出個****的怪胎來就麻煩了。
他又安慰自己,這世上哪有完美的體係?隻能靠後期不斷修補。
太祖皇帝當年創建衛所製度,初衷是要不花費國家一兩銀子而養育幾百萬兵,沒想到幾十年後,衛所製便開始走向崩潰。
朱元璋那麽聰明,都不能一勞永逸解決全部問題,何況是自己呢。
注:
(1)麋餅,用麋末作餅,投沸湯和為餅,厚一分。候冷,切作棋子,曝幹,收貯。如在營寨內,以湯沃而食之;如路行及戰陣中,幹食之,味美不渴。餘於雜餅、皺飯、植⒅迫緋7ǎ惟曝極幹,令可齊持及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