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原東南二十裏與鐵嶺交界之處,有一片連綿不絕的低矮丘陵,當地人叫做鬆山堡。
鬆山堡向南的英城子山一帶沙土貧瘠,丘陵間遍布野草荊棘,山坳間的坡地上長著些野苦麻、沙打旺、狗尾草之類的野草。可謂荒草披離,人跡罕至,平日偶有幾個迷路的牧童誤闖進來。牛羊在啃食野苦麻後便會發瘋逃走,惹得牧童在後麵一路狂奔。久而久之,英城子附近連牧童也不願再來。
然而在六月中旬的一天,從開原來了位不修邊幅的老爺,他帶著黑壓壓的遼東流民,竟在英城子山坡上住了下來。
若非知情者解釋說這位老爺乃是劉總兵麾下的陰陽師,平日幹的就是相地堪輿、占筮風水的勾當,周圍百姓必定以為此人是腦子發昏,有錢沒處花了。
“快看,那片土顏色和周圍皆不一樣,是紅褐色,周圍又有花崗綠岩露出,我這羅經盤(羅盤)浮沉不定,朝北轉了兩刻,想必土下必是鐵礦,《管子·地數》中有言,山上有赭,其下有鐵·····先從這裏挖!”
徐霞客放下一口古銅羅盤,從背囊中翻出本嘉靖年間的開原州誌,站在山坡上看了起來。
周圍稀稀疏疏站立著一群流民,人數約有七八百人,各人手裏都拿著十字鎬、鐵鍬之類的工具,還有幾個身材魁梧的,手裏拿著順刀和弓箭,站在丘陵高處朝周圍方向戒備。
一個瘦瘦高高的年輕人,遞過來個椰瓢,徐霞客看也不看,接過來便喝了,抹抹胡子,對這後生道:
“三光,你看,這州誌之上,根本就沒提到開原附近有礦,可是咱們短短半月,便在城東、城南各發現銅礦、銀礦,加上今天這個鐵礦,便有三座大礦了,看來這盡信書不如無書啊,還是要多出來走走,才能探求真相。”
李三光聽徐霞客講完一番大道理,忍不住打斷他道:
“老爺,劉大爺啥時候派兵?總不能靠礦工和建奴打吧。”
徐霞客將書收好,放回到背囊中,抬頭望向四周,見礦工們已經開始挖土,便安慰李三光道:
“建奴又如何?我當年在粵東遊曆,遇上山賊,拿著火銃要搶錢,還不是被趕跑了。”
他正要去指導礦工操作,見李三光還是一臉憂色,便繼續道:
“你又不是不知道,劉大人的兵,守著四門,還要防備建奴燒田,哪裏顧得了咱們,再說,礦工身強力壯,比我壯多了,遇上建奴也沒什麽好怕的。”
徐霞客說罷,便朝礦工那邊去了。
李三光是遼民出身,老家在清河,一路跟隨劉總兵到開原,因為略懂些風水地脈,人又老實,便被安排到徐霞客身邊,給他做個幫手。見老爺這樣的勇武,他也不好再說什麽,拎著把鐵鍬也趕了過去。
自從那日劉招孫說起挖礦之事後,徐霞客便開始實地勘測,短短幾日之內,他就走遍開原周邊山脈,還跑到清河河穀搜尋一番,很快便找了幾處礦脈。
劉招孫得知消息後,緊急招募三百流民,帶上各式各樣的裝備,跟隨徐霞客出城挖礦。
這些流民都是從渾江便追隨劉總兵的老人,各人對劉招孫忠心耿耿——不忠心的人也不可能一路跟到開原——加上總兵大人每月給他們發五兩工錢,比戰兵還高。
<a href="http://m.siluke.com" id="wzsy">siluke.com</a>
大家挖礦都很賣力,想著多挖礦石給劉大人造槍造炮。
一樣賣力的還有徐霞客,過去十多年,徐霞客常年在野外跑,風餐露宿,披星戴月,特別能吃苦。他才三十歲出頭,卻像個五十歲的小老頭,胡子拉碴不修邊幅。以至於這些沒去過京師的礦工,都把這他當成是個纖夫,因為拉纖賣力,被劉總兵提拔成為礦工頭子。
連續一個多月,皮膚黝黑的礦工頭子帶著他的礦工們在開原周邊四處尋礦,隨著越來越多礦工的加入,一望無垠的鬆遼平原被挖出了溝溝壑壑的麻子臉,鬱鬱蔥蔥的丘陵被挖出了光禿禿的廢脈。
每發現一處,礦工們便像禿鷲一樣一擁而上,這些最能吃苦的礦工以驚人的體力和意誌力,瘋狂采掘。
很快地,就有一輛輛馬車將鐵礦石、銅礦石從礦場運回開原城中,礦石在城北礦石作坊經過粗加工後,會被送到工坊,交由雷匠頭和嚴匠頭處理。這些礦石最終會變成火銃和火炮,在劉總兵指揮的開原決戰中,發揮它們的重要作用。據說,工坊已經研製出可供實戰的燧發槍,正在進行最後的調試。
徐霞客對探索自然的熱情,遠非常人所能想象,很多年後,他回憶起自己在開原挖礦的這段歲月,總會對人說,那是他一生中最美好、最難忘的時光。
不過,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
當開原礦工的總數達到一千多人時,終於引起後金方麵的注意。
可能是駐守鐵嶺的某位參將給濟爾哈朗報信,也可能是後金哨探改變了思路,總之,鑲藍旗的白甲兵終於放棄了對開原周邊農作物的破壞,因為那樣實在是得不償失,轉頭開始針對這支礦工。
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派出夜不收,狠狠懲罰了徐霞客他們在開原周邊瘋狂挖礦,大肆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
五月底,一個牛錄共計三百人的真夷戰甲,突然襲擊了開原城東一處銅礦,不過他們的行動早已被情報司發現,預計的偷襲變成是和一千多礦工的鏖戰,偷雞不成蝕把米,在丟下幾十具屍體後,這股後金兵倉皇逃走。
此事之後,劉招孫加強對各個礦場的保護,不過因為這些礦場距離開原城太遠,而且位置十分分散,最近的礦場距離開原主城也有十多裏地,單憑戰兵,根本無法進行完全的保護,除非劉招孫準備舍棄開原城。
在這種情況下,隻能將礦工們組織起來,給他們發放長槍、重刀、大棒之類的武器,讓他們自己保護自己。
不過這也並非長久之計,這些礦工在麵對建奴偷襲時,往往要付出慘重代價才能將其擊退,礦工雖然強壯,不過畢竟不是職業軍人,和這些女真獵人對戰往往吃虧。
在這種情況下,開原城迫切需要擴大騎兵隊伍,劉招孫又開始四處打探那支消失的葉赫騎兵,看看能不能將他們收為己用。
鬆山堡向南的英城子山一帶沙土貧瘠,丘陵間遍布野草荊棘,山坳間的坡地上長著些野苦麻、沙打旺、狗尾草之類的野草。可謂荒草披離,人跡罕至,平日偶有幾個迷路的牧童誤闖進來。牛羊在啃食野苦麻後便會發瘋逃走,惹得牧童在後麵一路狂奔。久而久之,英城子附近連牧童也不願再來。
然而在六月中旬的一天,從開原來了位不修邊幅的老爺,他帶著黑壓壓的遼東流民,竟在英城子山坡上住了下來。
若非知情者解釋說這位老爺乃是劉總兵麾下的陰陽師,平日幹的就是相地堪輿、占筮風水的勾當,周圍百姓必定以為此人是腦子發昏,有錢沒處花了。
“快看,那片土顏色和周圍皆不一樣,是紅褐色,周圍又有花崗綠岩露出,我這羅經盤(羅盤)浮沉不定,朝北轉了兩刻,想必土下必是鐵礦,《管子·地數》中有言,山上有赭,其下有鐵·····先從這裏挖!”
徐霞客放下一口古銅羅盤,從背囊中翻出本嘉靖年間的開原州誌,站在山坡上看了起來。
周圍稀稀疏疏站立著一群流民,人數約有七八百人,各人手裏都拿著十字鎬、鐵鍬之類的工具,還有幾個身材魁梧的,手裏拿著順刀和弓箭,站在丘陵高處朝周圍方向戒備。
一個瘦瘦高高的年輕人,遞過來個椰瓢,徐霞客看也不看,接過來便喝了,抹抹胡子,對這後生道:
“三光,你看,這州誌之上,根本就沒提到開原附近有礦,可是咱們短短半月,便在城東、城南各發現銅礦、銀礦,加上今天這個鐵礦,便有三座大礦了,看來這盡信書不如無書啊,還是要多出來走走,才能探求真相。”
李三光聽徐霞客講完一番大道理,忍不住打斷他道:
“老爺,劉大爺啥時候派兵?總不能靠礦工和建奴打吧。”
徐霞客將書收好,放回到背囊中,抬頭望向四周,見礦工們已經開始挖土,便安慰李三光道:
“建奴又如何?我當年在粵東遊曆,遇上山賊,拿著火銃要搶錢,還不是被趕跑了。”
他正要去指導礦工操作,見李三光還是一臉憂色,便繼續道:
“你又不是不知道,劉大人的兵,守著四門,還要防備建奴燒田,哪裏顧得了咱們,再說,礦工身強力壯,比我壯多了,遇上建奴也沒什麽好怕的。”
徐霞客說罷,便朝礦工那邊去了。
李三光是遼民出身,老家在清河,一路跟隨劉總兵到開原,因為略懂些風水地脈,人又老實,便被安排到徐霞客身邊,給他做個幫手。見老爺這樣的勇武,他也不好再說什麽,拎著把鐵鍬也趕了過去。
自從那日劉招孫說起挖礦之事後,徐霞客便開始實地勘測,短短幾日之內,他就走遍開原周邊山脈,還跑到清河河穀搜尋一番,很快便找了幾處礦脈。
劉招孫得知消息後,緊急招募三百流民,帶上各式各樣的裝備,跟隨徐霞客出城挖礦。
這些流民都是從渾江便追隨劉總兵的老人,各人對劉招孫忠心耿耿——不忠心的人也不可能一路跟到開原——加上總兵大人每月給他們發五兩工錢,比戰兵還高。
<a href="http://m.siluke.com" id="wzsy">siluke.com</a>
大家挖礦都很賣力,想著多挖礦石給劉大人造槍造炮。
一樣賣力的還有徐霞客,過去十多年,徐霞客常年在野外跑,風餐露宿,披星戴月,特別能吃苦。他才三十歲出頭,卻像個五十歲的小老頭,胡子拉碴不修邊幅。以至於這些沒去過京師的礦工,都把這他當成是個纖夫,因為拉纖賣力,被劉總兵提拔成為礦工頭子。
連續一個多月,皮膚黝黑的礦工頭子帶著他的礦工們在開原周邊四處尋礦,隨著越來越多礦工的加入,一望無垠的鬆遼平原被挖出了溝溝壑壑的麻子臉,鬱鬱蔥蔥的丘陵被挖出了光禿禿的廢脈。
每發現一處,礦工們便像禿鷲一樣一擁而上,這些最能吃苦的礦工以驚人的體力和意誌力,瘋狂采掘。
很快地,就有一輛輛馬車將鐵礦石、銅礦石從礦場運回開原城中,礦石在城北礦石作坊經過粗加工後,會被送到工坊,交由雷匠頭和嚴匠頭處理。這些礦石最終會變成火銃和火炮,在劉總兵指揮的開原決戰中,發揮它們的重要作用。據說,工坊已經研製出可供實戰的燧發槍,正在進行最後的調試。
徐霞客對探索自然的熱情,遠非常人所能想象,很多年後,他回憶起自己在開原挖礦的這段歲月,總會對人說,那是他一生中最美好、最難忘的時光。
不過,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
當開原礦工的總數達到一千多人時,終於引起後金方麵的注意。
可能是駐守鐵嶺的某位參將給濟爾哈朗報信,也可能是後金哨探改變了思路,總之,鑲藍旗的白甲兵終於放棄了對開原周邊農作物的破壞,因為那樣實在是得不償失,轉頭開始針對這支礦工。
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派出夜不收,狠狠懲罰了徐霞客他們在開原周邊瘋狂挖礦,大肆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
五月底,一個牛錄共計三百人的真夷戰甲,突然襲擊了開原城東一處銅礦,不過他們的行動早已被情報司發現,預計的偷襲變成是和一千多礦工的鏖戰,偷雞不成蝕把米,在丟下幾十具屍體後,這股後金兵倉皇逃走。
此事之後,劉招孫加強對各個礦場的保護,不過因為這些礦場距離開原城太遠,而且位置十分分散,最近的礦場距離開原主城也有十多裏地,單憑戰兵,根本無法進行完全的保護,除非劉招孫準備舍棄開原城。
在這種情況下,隻能將礦工們組織起來,給他們發放長槍、重刀、大棒之類的武器,讓他們自己保護自己。
不過這也並非長久之計,這些礦工在麵對建奴偷襲時,往往要付出慘重代價才能將其擊退,礦工雖然強壯,不過畢竟不是職業軍人,和這些女真獵人對戰往往吃虧。
在這種情況下,開原城迫切需要擴大騎兵隊伍,劉招孫又開始四處打探那支消失的葉赫騎兵,看看能不能將他們收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