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二年七月初五日,當護國公還在京師和一妻二妾遊樂宴飲時,遠在千裏之外的陝西布政司西安府府城,卻是一副淒淒慘慘戚戚風景。
一場席卷三秦的大亂即將發生。
西安城南北大街廣濟街東側,屹立著一座重簷三滴水式、青磚白灰砌成的高樓。
這便是著名的鼓樓。
鼓樓始建於洪武十七年,屹立三秦已將近兩百年。
沿柏木台階而上,但見屋簷四角飛翹,如鳥展翅,崇隆敞麗。
登高遠望,西安鬧市風光、秦川景色,皆曆曆在目,令人心曠神怡。
鼓樓附近乃是各部衙門集中區域。
鼓樓北是都察院,西北為巡按察院,西南為按察司,東南則是西安府,正東為“布政司”。
隻要陝西官場有什麽風吹草動,這座被各司衙門環繞的鼓樓,絕對是最先得到消息的所在。
西安府為三秦首善之區,又是南來北往要衝之地,城內商業繁華,以鼓樓為中心,南北大街熙熙攘攘,沿街商鋪叫賣之聲不絕。
明代為鞏固邊防,在邊地實行“食鹽開中”、“茶馬交易”、“棉布征實”等經濟政策。
在這些政策刺激下,富有地域特色的豪商巨富應運而生。
以永樂皇帝北伐為契機,大量軍需物資在宣大、榆林、延綏等地囤積、流轉。
陝商、晉商因此迅速崛起,明中以後,晉商將觸角伸入廟堂,以攫取更大利益。
隆慶四年,俺答把漢那吉叛逃至宣府,時任宣大總督的王崇古以此為契機,開始與俺答談判,史稱“隆慶議和”,以貿易代替戰爭。
自此,晉商登上大明政治舞台。
王崇古親眷中為大商人者便有三人,這三人都是晚明官場舉足輕重人物。
王崇古二姐為張四維(萬曆十年首輔)之母,王崇古與張四維之子女,又與蒲州商人出身的兵部尚書楊博、陝西商家出身的大學士馬自強聯姻。
這些複雜的聯姻關聯,共同構成了晉商的牢不可破的政治網絡。
當然,與擅長走私貿易、關聯大佬利益、各地王爺錢袋子、勢力盤根錯節的晉商相比,駿馬快刀英雄膽,幹肉水囊老羊皮,尚氣概先勇力忘死輕生的秦商,無疑是人畜無害的小白兔。
學者顧炎武指出:
關中多豪傑之士,其起家商賈為權力者,大抵崇孝義、尚節概、有古君子之風。
~~~~~
天啟二年七月二十八日,關中平原暑氣漸漸消散。
驟雨初歇,冰涼的雨滴落下鼓樓前門大街,敲打在數十萬秦人臉頰上。
黃昏迫盡,古都暮雨,不由讓人有了層淡淡秋意。
當然,比瀟瀟暮雨,更惹人愁緒的是,自去冬以來西安府下轄六州三十一縣風起雲湧的民變。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十八日,各司衙門早早關了門。
平日相互之間不怎麽待見的各司老爺們,今天卻難得湊到一起,乘轎前往巡撫衙門。
大家要去拜見那位被饑民戲稱為“省城賢主人“的陝西巡撫胡廷宴。
去年春天藍田縣蝗、旱並發,百姓青黃不接,食草為生,酷吏仍舊征斂無度,最後釀成民變。
陝西巡撫堅持認為是藍田縣知縣小題大做,他將知縣打了二十大板,然後閉關謝客,開始專心參禪打坐,同時研習王陽明心學。
從天啟元年六月到天啟二年七月,戶部共計撥發一百二十萬兩賑災銀。
賑災銀在路上少了二十萬兩,到西安府經過這位仰慕王陽明的胡老爺之手後,又蒸發六十萬兩。
最後分到各縣手中的銀子不過區區四十萬兩。
經過大老爺、二老爺以及縣吏之手後,最終六州三十一縣,平均被分到的銀子隻有五千不到。
五千兩銀子買成糧食,折算下來,大概能給每位災民熬三碗米粥。
這便是大明能給百姓提供的最後保障。
喝完三碗白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了。
由於賑災銀劃分不均,西安府巡撫和據說是嶽武穆後人的延綏巡撫嶽和,打了場口水仗。
他們相互指責對方玩忽職守,當然,雙方達成默契,都不去提賑災銀的事情。
也是胡老爺和嶽老爺走了狗屎運。
兩邊對罵之際,護國公正在九州和幕府聯軍鏖戰,根本不知道還有這會兒事。
陰差陽錯,劉招孫一直沒看到延綏、西安發來的相互攻擊的塘報。
否則,穿越者肯定會被他們活活氣死。
~~~~~~~
秋雨淅淅瀝瀝,鼓樓成了行人臨時避雨場所。
街麵上,一頂頂裝飾豪華的官轎冒著細雨快步向巡撫衙門奔去,每頂轎子前後都稀裏嘩啦簇擁著一大群家丁和小吏,像一條條粗壯的尾巴。
這些官老爺的家丁小吏個個生得膀大腰圓,走路起來橫衝直撞,連續撞到了幾個行人,顯得頗有氣勢。
鼓樓下避雨的老秦人見了,一個嘴碎的瘦子立即罵罵咧咧起來:
“瓜皮!一群錘不死的貨,這麽急是要去投胎咧。”
旁邊另一個高個兒秦人回道:
“哪是投胎,長安、鹹寧、臨潼、高陵、藍田、鄠縣的縣老爺都來了,晌午還在巡撫老爺衙門前擊鼓,沒找到武老爺,倒是驚動了胡老爺····”
一個笑容可掬臉頰白白胖胖的皮貨商人驚呼道:
“敢驚擾胡老爺,不要命了咧?胡老爺最見不得瑣事麻煩。”
“哪裏是瑣事?上月藍田鄉裏都吃人了,你們還不曉得?高陵鄉下的女人,五十文就能買到,黃花閨女啊。聽說胡老爺貪了這個數。不知要買多少黃花閨女!”
消息最靈通的是個年邁的貨擔郎,他將滿挑子針線瑪瑙放下,一陣唾星飛濺後,伸出五根手指。
“五萬?”
“五十萬!”
眾人嘖嘖稱奇。
“鄉下都成這樣了,泥腿子怎麽活哦!”
不遠處,一群遮雨的流民。
他們蜷縮在鼓樓下。
個個麵黃肌瘦,衣衫襤褸,一些小孩甚至沒穿衣服,此刻望著屋簷外秋雨瑟瑟發抖。
“流民天天都有,府城兵攔不住,要不官老爺們急著去找胡老爺呢?”
“要有大事發生了!”
~~~~
少年倚靠在鼓樓石柱下,頭頂屋簷下不時有雨滴落在他蒼白的臉上,鼓樓靠裏位置被另一群流民占據,對方身材比他更壯,而且不止一個人。
少年舉著把遍身是洞的紙傘,呆呆望著身旁女孩,用那把破傘和自己孱弱的身體,為女孩遮擋風雨。
女孩蜷縮在地上,發髻像一堆枯草,身體骨瘦如柴,因為臉埋在手臂裏,看不清她年齡。
<a href="http://m.siluke.com" id="wzsy">siluke.com</a>
兩人逃難已有些時日。
遠處避雨的百姓不時投來鄙夷冷漠的眼神,一些男人則在他身邊的女孩身上不停遊弋。
少年劍眉微揚。
忽然,人群蠕動了一下,那個最先開口說話的皮貨商人捂著鼻子來到石柱前。
從懷中掏出兩個蒸餅,踢了踢少年,目光望向那蜷縮成小獸的女孩。
“喏,吃餅。”
少年看著商人,伸手要去接餅,耳邊響起商人譏笑聲:
“你叫什麽名字?這女娃子是你什麽人。”
不等少年開口,商人忽然像買賣皮草一樣,熟練道:
“兩個餅加二十文錢,把她賣給我,錢現在就給你。”
少年沉默不語。
“怎的?嫌少?那邊比她大的隻要三十文,這兩個餅可是十文錢買的。”
少年昂起頭,目光似劍。
一口唾沫啐到那商人肥臉上,米脂方言在周圍響起。
“她是額妹,不賣,滾!”
一場席卷三秦的大亂即將發生。
西安城南北大街廣濟街東側,屹立著一座重簷三滴水式、青磚白灰砌成的高樓。
這便是著名的鼓樓。
鼓樓始建於洪武十七年,屹立三秦已將近兩百年。
沿柏木台階而上,但見屋簷四角飛翹,如鳥展翅,崇隆敞麗。
登高遠望,西安鬧市風光、秦川景色,皆曆曆在目,令人心曠神怡。
鼓樓附近乃是各部衙門集中區域。
鼓樓北是都察院,西北為巡按察院,西南為按察司,東南則是西安府,正東為“布政司”。
隻要陝西官場有什麽風吹草動,這座被各司衙門環繞的鼓樓,絕對是最先得到消息的所在。
西安府為三秦首善之區,又是南來北往要衝之地,城內商業繁華,以鼓樓為中心,南北大街熙熙攘攘,沿街商鋪叫賣之聲不絕。
明代為鞏固邊防,在邊地實行“食鹽開中”、“茶馬交易”、“棉布征實”等經濟政策。
在這些政策刺激下,富有地域特色的豪商巨富應運而生。
以永樂皇帝北伐為契機,大量軍需物資在宣大、榆林、延綏等地囤積、流轉。
陝商、晉商因此迅速崛起,明中以後,晉商將觸角伸入廟堂,以攫取更大利益。
隆慶四年,俺答把漢那吉叛逃至宣府,時任宣大總督的王崇古以此為契機,開始與俺答談判,史稱“隆慶議和”,以貿易代替戰爭。
自此,晉商登上大明政治舞台。
王崇古親眷中為大商人者便有三人,這三人都是晚明官場舉足輕重人物。
王崇古二姐為張四維(萬曆十年首輔)之母,王崇古與張四維之子女,又與蒲州商人出身的兵部尚書楊博、陝西商家出身的大學士馬自強聯姻。
這些複雜的聯姻關聯,共同構成了晉商的牢不可破的政治網絡。
當然,與擅長走私貿易、關聯大佬利益、各地王爺錢袋子、勢力盤根錯節的晉商相比,駿馬快刀英雄膽,幹肉水囊老羊皮,尚氣概先勇力忘死輕生的秦商,無疑是人畜無害的小白兔。
學者顧炎武指出:
關中多豪傑之士,其起家商賈為權力者,大抵崇孝義、尚節概、有古君子之風。
~~~~~
天啟二年七月二十八日,關中平原暑氣漸漸消散。
驟雨初歇,冰涼的雨滴落下鼓樓前門大街,敲打在數十萬秦人臉頰上。
黃昏迫盡,古都暮雨,不由讓人有了層淡淡秋意。
當然,比瀟瀟暮雨,更惹人愁緒的是,自去冬以來西安府下轄六州三十一縣風起雲湧的民變。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十八日,各司衙門早早關了門。
平日相互之間不怎麽待見的各司老爺們,今天卻難得湊到一起,乘轎前往巡撫衙門。
大家要去拜見那位被饑民戲稱為“省城賢主人“的陝西巡撫胡廷宴。
去年春天藍田縣蝗、旱並發,百姓青黃不接,食草為生,酷吏仍舊征斂無度,最後釀成民變。
陝西巡撫堅持認為是藍田縣知縣小題大做,他將知縣打了二十大板,然後閉關謝客,開始專心參禪打坐,同時研習王陽明心學。
從天啟元年六月到天啟二年七月,戶部共計撥發一百二十萬兩賑災銀。
賑災銀在路上少了二十萬兩,到西安府經過這位仰慕王陽明的胡老爺之手後,又蒸發六十萬兩。
最後分到各縣手中的銀子不過區區四十萬兩。
經過大老爺、二老爺以及縣吏之手後,最終六州三十一縣,平均被分到的銀子隻有五千不到。
五千兩銀子買成糧食,折算下來,大概能給每位災民熬三碗米粥。
這便是大明能給百姓提供的最後保障。
喝完三碗白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了。
由於賑災銀劃分不均,西安府巡撫和據說是嶽武穆後人的延綏巡撫嶽和,打了場口水仗。
他們相互指責對方玩忽職守,當然,雙方達成默契,都不去提賑災銀的事情。
也是胡老爺和嶽老爺走了狗屎運。
兩邊對罵之際,護國公正在九州和幕府聯軍鏖戰,根本不知道還有這會兒事。
陰差陽錯,劉招孫一直沒看到延綏、西安發來的相互攻擊的塘報。
否則,穿越者肯定會被他們活活氣死。
~~~~~~~
秋雨淅淅瀝瀝,鼓樓成了行人臨時避雨場所。
街麵上,一頂頂裝飾豪華的官轎冒著細雨快步向巡撫衙門奔去,每頂轎子前後都稀裏嘩啦簇擁著一大群家丁和小吏,像一條條粗壯的尾巴。
這些官老爺的家丁小吏個個生得膀大腰圓,走路起來橫衝直撞,連續撞到了幾個行人,顯得頗有氣勢。
鼓樓下避雨的老秦人見了,一個嘴碎的瘦子立即罵罵咧咧起來:
“瓜皮!一群錘不死的貨,這麽急是要去投胎咧。”
旁邊另一個高個兒秦人回道:
“哪是投胎,長安、鹹寧、臨潼、高陵、藍田、鄠縣的縣老爺都來了,晌午還在巡撫老爺衙門前擊鼓,沒找到武老爺,倒是驚動了胡老爺····”
一個笑容可掬臉頰白白胖胖的皮貨商人驚呼道:
“敢驚擾胡老爺,不要命了咧?胡老爺最見不得瑣事麻煩。”
“哪裏是瑣事?上月藍田鄉裏都吃人了,你們還不曉得?高陵鄉下的女人,五十文就能買到,黃花閨女啊。聽說胡老爺貪了這個數。不知要買多少黃花閨女!”
消息最靈通的是個年邁的貨擔郎,他將滿挑子針線瑪瑙放下,一陣唾星飛濺後,伸出五根手指。
“五萬?”
“五十萬!”
眾人嘖嘖稱奇。
“鄉下都成這樣了,泥腿子怎麽活哦!”
不遠處,一群遮雨的流民。
他們蜷縮在鼓樓下。
個個麵黃肌瘦,衣衫襤褸,一些小孩甚至沒穿衣服,此刻望著屋簷外秋雨瑟瑟發抖。
“流民天天都有,府城兵攔不住,要不官老爺們急著去找胡老爺呢?”
“要有大事發生了!”
~~~~
少年倚靠在鼓樓石柱下,頭頂屋簷下不時有雨滴落在他蒼白的臉上,鼓樓靠裏位置被另一群流民占據,對方身材比他更壯,而且不止一個人。
少年舉著把遍身是洞的紙傘,呆呆望著身旁女孩,用那把破傘和自己孱弱的身體,為女孩遮擋風雨。
女孩蜷縮在地上,發髻像一堆枯草,身體骨瘦如柴,因為臉埋在手臂裏,看不清她年齡。
<a href="http://m.siluke.com" id="wzsy">siluke.com</a>
兩人逃難已有些時日。
遠處避雨的百姓不時投來鄙夷冷漠的眼神,一些男人則在他身邊的女孩身上不停遊弋。
少年劍眉微揚。
忽然,人群蠕動了一下,那個最先開口說話的皮貨商人捂著鼻子來到石柱前。
從懷中掏出兩個蒸餅,踢了踢少年,目光望向那蜷縮成小獸的女孩。
“喏,吃餅。”
少年看著商人,伸手要去接餅,耳邊響起商人譏笑聲:
“你叫什麽名字?這女娃子是你什麽人。”
不等少年開口,商人忽然像買賣皮草一樣,熟練道:
“兩個餅加二十文錢,把她賣給我,錢現在就給你。”
少年沉默不語。
“怎的?嫌少?那邊比她大的隻要三十文,這兩個餅可是十文錢買的。”
少年昂起頭,目光似劍。
一口唾沫啐到那商人肥臉上,米脂方言在周圍響起。
“她是額妹,不賣,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