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在整個大明朝都是跟韃子交鋒的前線,可以說邊事不斷。


    想來是耿如杞經常性給麾下文官武將核功,大明朝的軍功唯敵軍首級才有說服力。


    因為敵人的首級太重要,所以就出現了不少修飾首級的高手,導致殺良冒功泛濫。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上官怎能做睜眼瞎?


    因此培養心腹之人學懂這些門道必須有。


    耿大、耿七就十分擅長鑒定首級,是男是女,多大年紀,看幾眼就能得出結論,功底不比楊士虎差多少。


    這段時間,黃毅參與了多次戰鬥,雙方戰死的蒙古青壯年高達五六百。


    敵方死亡的青壯年騎士高於百分之八十。


    如果都砍下腦袋,黃毅至少能弄四百多。


    韃子們其實忌諱掉腦袋,因此黃毅的人砍腦袋時都是打槍的不要悄悄地進行,故而隻砍下來九十七級。


    黃毅原本就沒想過弄虛作假,這九十七級都是青壯年韃子,無可挑剔。


    楊士虎、耿大、耿七看過都沒有異議!


    耿七甚至於跟耿大附耳道:


    “咱們要向少爺進言,不能單單把這九十七級韃虜的腦袋報上去。


    怎麽著也應該摻至少一百其他首級,至少報破敵一千,殲敵五百,得青壯年韃虜首級二百餘的戰功。”


    耿大點頭道:“當然要這麽幹。”


    明末的官軍紀律敗壞,殺良冒功之事屢屢發生,耿大僅僅是弄一半魚目混珠,已經是有良心的了。


    至於其他首級怎麽來,京畿之地慘遭荼毒,被殺的青壯年男子太多了,曝屍荒野的何其多也。


    花些心思,花些銀子,這事兒容易。


    耿七問道:“這麽報上去,我家老爺應該沒事了吧!”


    “僅僅是沒事了有啥意思,最起碼要讓老爺官複原職才不枉少爺弄來這麽多真韃虜首級。”


    巡撫大人的心腹家丁多麽風光,多麽神氣,耿七當然希望耿如杞能夠官複原職。


    他不無遺憾道:“隻可惜韃子首級沒東奴首級好使!”


    “我待會兒跟少爺說一聲,如果再有十級左右建奴的腦袋,這就是取得了自寧錦大捷以來的第二大勝,老爺必然能夠官複原職,說不定還能更進一步。”


    “那姓黃的虎背熊腰一臉殺氣,瞧上去就是個猛人,他的麾下至少有五十個家丁,也隻有這樣的人馬才有可能得到建奴的首級。”


    “建奴入關,據說京畿之地到處都是他們在燒殺搶掠,姓黃的帶著幾十家丁偷冷子打個小隊伍,還是有希望的!”


    “是啊!要是咱們的人不遣散了,也能去幹一票!”


    “得了吧!咱們的人有幾個能騎戰?


    建奴都有馬匹,來去如風,咱們至多湊一百人,能騎射的就我們幾個。


    其他人的魯密銃在騎戰時一點用處都沒有,還不如三眼銃,去了就是送死!


    你千萬別在三少爺麵前逞能,萬一他熱了心,帶著我們去了,我們死就死了,沒什麽好抱怨,害得三少爺喪了命,沒法交代!”


    “我就是說說,幾萬關寧軍都不敢主動攻擊建奴,哪輪到我們啊!


    況且少爺真的要去,除了你、我和老八,老十三幾個有這個膽子,其他人恐怕會嚇尿了。”


    “嗯!我估計敢去人的連十個都不足。”


    見倆人在嘀嘀咕咕,耿章光問道:“耿大、耿七,你們覺得怎麽樣?”


    耿大恭恭敬敬道:“恭喜少爺,就憑這些首級,救出老爺應該不成問題!隻不過……”


    耿章華不耐煩道:“你這人總是說半句留半句,有話趕緊說!”


    “是,少爺,小的認為再有十顆八顆建奴的首級,這功勞就僅次於寧錦大捷了,朝廷論功行賞,老爺不僅僅能夠出獄,還至少能夠官複原職!”


    黃毅不著急,讓大家細看首級,任由李掌櫃和楊士虎、耿大幾個議論。


    他目光一直在注視耿家倆兄弟,見他倆在跟瞧上去是頭子的家丁商量著什麽,貌似很開心。


    心裏能夠篤定,這一回這些首級又能賣個好價錢了。


    感情歸感情,是不是被禮遇了不重要,生意還是要好好談的,黃毅開口了,依舊漫天要價。


    這些首級他要求換兩千石麥子,八百石黑豆、三千斤火藥,一萬三千斤蘇鋼,二百壇烈酒,五百斤鉛和五十杆魯密銃。


    九十七級韃虜腦袋而已,黃毅的要價奔一萬兩銀子去了。


    李東家一樣的厚臉皮,感情歸感情生意是生意分得很清!


    他落地還錢,一上來就砍價一半再一半,隻肯給五百石麥子、三千斤蘇鋼、二百壇烈酒等等價值兩千多兩白銀的糧食、物資。


    相當於把黃毅報出的數量減去了七八成。


    他的理由是,一塊後金軍的腰牌都沒搞到,一個金錢鼠尾的真奴首級都沒有,僅僅是韃子的腦袋瓜,賣不上價。


    李東家的出價拿黃毅心裏的底價少了一多半,這怎麽能忍?


    黃毅佯裝怒了,表態不賣了,這就回去,以後再也不來煩擾李東家。


    李維達穩坐釣魚台,他知道韃子的腦袋留在黃毅手上毫無用處,明白大草原上急需糧食、鋼鐵。


    他根本不擔心黃毅放棄交易,絲毫不為所動。


    但是急需軍功救父親的耿家兄弟心態截然不同。


    他倆擔心黃毅真的怒而離去,都坐不住了,連忙打圓場,他倆不可能告訴黃毅是準備用軍功救下獄的山西巡撫。


    但他們說是為一位舉足輕重的大人辦事,如果事情成了,他們會感激黃毅一輩子。


    感激有個屁用!又不能當飯吃。


    這段時間黃毅少說已經被一兩千人感激。


    而黃毅卻要為這份感激勞心勞力,這天寒地凍的,還得出來買糧食爭取讓所有心懷感激的根據地群眾吃飽肚子。


    兩位耿公子的感激姑且不要了,黃毅知道了誰最在意這些首級,也就不跟李東家繼續聒噪,轉而跟兩位耿公子談。


    李維達心道要遭,耿家兄弟那副急切的樣子,傻子都瞧得出來,壓價恐怕不可能了。


    但是他沒說什麽,依舊是保持一臉笑容,看著黃毅漫天要價。


    耿章光、耿章華是世家子,不懂什麽生意經,被黃毅的話拿得死死地,聽得李東家和李掌櫃直搖頭。


    <a id="wzsy" href="http://m.baimengshu.com">百盟書</a>


    最後的結果還是在耿家兄弟承諾為黃毅至少謀求個百總實職,衛所軍千戶虛授的情況下,黃毅這才做了讓步。


    答應這用九十七級韃子腦袋換一千石麥子,五百石黑豆、一千斤火藥,八千斤蘇鋼,二百壇烈酒,二百斤鉛和三十杆魯密銃。


    之所以達成這個數量是因為耿家倆兄弟手裏有一千斤火藥、二百斤鉛和三十杆魯密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比崇禎大一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實在閑得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實在閑得疼並收藏我比崇禎大一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