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章光是個實在人。
當初談條件時隻不過想著弄十顆真奴腦袋。
如果僅僅按照十級真奴談妥的條件,耿家該按照一級真奴換兩副鐵甲,兩杆魯密銃,二百斤火藥算賬。
然結果大出所料,獲得首級的實際數量翻了十幾倍。
此時四城收複戰還沒開打,那要等到夏天,這段時間明軍一直是大敗虧輸,根本沒能力獲得一場勝利。
這些斬獲的意義非同小可,朝廷非得重視不可。
黃毅已經能夠肯定耿如杞定然翻身,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耿如杞以後能不能入閣都兩說。
所以他絕口不提當初談妥的交換條件。
當然,他清楚地意識到提了也是白搭,如此多的鐵甲、魯密銃、火藥,一個關內遊兵營都未必有這麽多。
任誰也不可能爽爽快快地給出。
耿如杞高升宣大總督,到任後,黃毅總能得到關照,分幾次花幾個月甚至於一年時間弄到手這些軍需不香嗎?
沒想到的是,耿章光是個有心人,黃毅不開口,他任然竭盡所能給了鐵甲和火繩槍。
黃毅相當高興,他最是注重訓練根據地的群眾使用火繩槍。
並且經常講使用火器的好處,曾經信誓旦旦告訴所有人,哪怕是左芳蓮、張氏、孫素珠、杜翠蘭等等弱女子。
隻要用心練習裝填、射擊,建奴的馬甲、步甲甚至於巴牙喇都有可能被她們擊斃。
因此根據地裏的婦女和力量不足的男子都希望練習打放火繩槍。
隻可惜火槍太少隻有六十杆,一支槍由四五個人輪換著練習裝填、瞄準,開火這個步驟當然省了,每十天才被允許實彈射擊三次。
練習最刻苦、最積極的要數汪柏山、張氏和杜翠蘭。
也是因為槍支、火藥歸他們管理,他們可以練習的時間更加多,所以他們三人的射擊成績名列前茅。
如今的汪柏山更加自信了,他每天都跑步體力好了許多,隻不過他天生的力氣小,射箭、端著長槍突刺真的不行。
自從有了魯密銃後,他每天勤學苦練,做到了五十步內彈無虛發。
他有理由相信,真的上了戰場,肯定能夠使用魯密銃擊斃後金軍的白甲兵。
左芳蓮是鴇兒從小培養的揚州瘦馬,不愛舞槍弄棒,基本上沒怎麽參加訓練,所以僅僅是會使用魯密銃,裝填速度慢,談不上有準頭。
人各有所長,黃毅沒有要求精通音律擅長彈琴歌舞的左芳蓮苦練戰鬥技能,想著以後由她來組建宣傳隊、文工團。
曆史經驗告訴黃毅,想要較好的發展,必須全民皆兵,還必須大量使用火槍。
當然,這個曆史經驗不是來自中國的曆史,而是美國。
當年歐洲人來到北美洲殖民地,遍地都是弓馬嫻熟的印第安人。
歐洲人做工、耕種之時必須時刻準備著端起火繩槍射殺騎著馬呼嘯而來的印第安人。
那時的北美洲恐怕有幾千萬印第安人,歐洲殖民者怎麽就能立足並且發展壯大了?
他們可沒長城保護,也沒有碩大的城池!
歸根結底就是他們有火槍,人人都能夠嫻熟地使用火槍。
口外擁有廣袤的土地,有跟印第安人的戰鬥力、裝備相差無幾的遊牧名族。
如何立足?當然是全民皆兵。
所以黃毅的根據地也大量使用火槍,接下來就會打製鳥銃、魯密銃多多益善。
要求十歲以上,不分男女都要練習射擊,以後還要進行考評,射擊動作嫻熟、射擊成績名列前茅的予以提拔,給予榮譽、發給實物獎勵。
這兩天耿家可熱鬧了,黃毅成為了熱議的話題。
這當然是姨娘大講特講相貌堂堂文武全才的黃毅如何英雄了得,如何誌存高遠。
她已經把黃毅看做女婿了,殊不知耿章光僅僅是提了提而已,黃毅根本沒給予答複。
但是明確答複不可能入關來當武官!
這其實是黃毅的底線!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大明是以文製武。是文官管理、調遣武將,下撥糧餉。
所以袁崇煥這位隻會吹牛逼沒本事斬殺一個後金軍大將的薊遼總督,卻有本事殺了大明的一鎮總兵官毛文龍。
袁崇煥能夠在毛文龍的地盤上殺了毛文龍,不是袁崇煥有本事、有魄力。
而是充分說明毛文龍對大明朝忠心耿耿,打心裏沒防備朝廷,根本想不到袁崇煥會矯詔,會杜撰十二當斬謀殺一直在堅持敵後作戰的總兵官。
黃毅為了得到大明的支持,方便日後能夠從山陝弄大量人口,所以一定要擔任大明的武官。
卻又要保持獨立自主做到基本上不服從調遣,所以在翅膀硬了之前盡可能不入關。
這裏還有一個大好處,用不著跪來跪去。
黃毅是個現代人,哪有可能習慣下跪見上官?
入關了,以黃毅的官位,必須跪見的官員多不勝數,豈不是變成了磕頭蟲?這個黃毅怎麽受得了?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黃毅知道曆史發展的軌跡,接下來的大明朝每況愈下,山陝將要亂成一鍋粥。
<a href="https://m.tsxsw.la" id="wzsy">tsxsw.la</a>
入關當武官,一個調令,讓去陝西剿殺流寇,去還是不去?
去了,就得屠殺饑民搶糧食,否則,自己的軍隊就得餓肚子。
隻需一兩年而已,這隊伍就會變質得比流寇還要壞,人人唾棄。
這是有前車之鑒的,曆史上被譏諷為“賊將軍”的左良玉就是如此,劉澤清、賀人龍、黃得功等等明軍將領,哪一個不是雙手沾滿了無辜百姓的鮮血?
他們是天生的殺人魔王嗎?
不是!絕大多數是形勢所逼,他們如果心存善念,就是他們先死。
所以黃毅不想入關,最起碼在力量不足以左右局勢之前不能。
那麽窮的陝甘寧邊區能夠成為根據地,張家口外的礦藏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好多了,為何不能?
這一帶原本是窩囊廢末代“順義王”卜石兔的地盤,現在是誌大才疏的“送妻王”所謂的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的勢力範圍。
這兩位都沒啥了不起,最大的敵人依舊是盤踞遼東d皇太極。
當初談條件時隻不過想著弄十顆真奴腦袋。
如果僅僅按照十級真奴談妥的條件,耿家該按照一級真奴換兩副鐵甲,兩杆魯密銃,二百斤火藥算賬。
然結果大出所料,獲得首級的實際數量翻了十幾倍。
此時四城收複戰還沒開打,那要等到夏天,這段時間明軍一直是大敗虧輸,根本沒能力獲得一場勝利。
這些斬獲的意義非同小可,朝廷非得重視不可。
黃毅已經能夠肯定耿如杞定然翻身,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耿如杞以後能不能入閣都兩說。
所以他絕口不提當初談妥的交換條件。
當然,他清楚地意識到提了也是白搭,如此多的鐵甲、魯密銃、火藥,一個關內遊兵營都未必有這麽多。
任誰也不可能爽爽快快地給出。
耿如杞高升宣大總督,到任後,黃毅總能得到關照,分幾次花幾個月甚至於一年時間弄到手這些軍需不香嗎?
沒想到的是,耿章光是個有心人,黃毅不開口,他任然竭盡所能給了鐵甲和火繩槍。
黃毅相當高興,他最是注重訓練根據地的群眾使用火繩槍。
並且經常講使用火器的好處,曾經信誓旦旦告訴所有人,哪怕是左芳蓮、張氏、孫素珠、杜翠蘭等等弱女子。
隻要用心練習裝填、射擊,建奴的馬甲、步甲甚至於巴牙喇都有可能被她們擊斃。
因此根據地裏的婦女和力量不足的男子都希望練習打放火繩槍。
隻可惜火槍太少隻有六十杆,一支槍由四五個人輪換著練習裝填、瞄準,開火這個步驟當然省了,每十天才被允許實彈射擊三次。
練習最刻苦、最積極的要數汪柏山、張氏和杜翠蘭。
也是因為槍支、火藥歸他們管理,他們可以練習的時間更加多,所以他們三人的射擊成績名列前茅。
如今的汪柏山更加自信了,他每天都跑步體力好了許多,隻不過他天生的力氣小,射箭、端著長槍突刺真的不行。
自從有了魯密銃後,他每天勤學苦練,做到了五十步內彈無虛發。
他有理由相信,真的上了戰場,肯定能夠使用魯密銃擊斃後金軍的白甲兵。
左芳蓮是鴇兒從小培養的揚州瘦馬,不愛舞槍弄棒,基本上沒怎麽參加訓練,所以僅僅是會使用魯密銃,裝填速度慢,談不上有準頭。
人各有所長,黃毅沒有要求精通音律擅長彈琴歌舞的左芳蓮苦練戰鬥技能,想著以後由她來組建宣傳隊、文工團。
曆史經驗告訴黃毅,想要較好的發展,必須全民皆兵,還必須大量使用火槍。
當然,這個曆史經驗不是來自中國的曆史,而是美國。
當年歐洲人來到北美洲殖民地,遍地都是弓馬嫻熟的印第安人。
歐洲人做工、耕種之時必須時刻準備著端起火繩槍射殺騎著馬呼嘯而來的印第安人。
那時的北美洲恐怕有幾千萬印第安人,歐洲殖民者怎麽就能立足並且發展壯大了?
他們可沒長城保護,也沒有碩大的城池!
歸根結底就是他們有火槍,人人都能夠嫻熟地使用火槍。
口外擁有廣袤的土地,有跟印第安人的戰鬥力、裝備相差無幾的遊牧名族。
如何立足?當然是全民皆兵。
所以黃毅的根據地也大量使用火槍,接下來就會打製鳥銃、魯密銃多多益善。
要求十歲以上,不分男女都要練習射擊,以後還要進行考評,射擊動作嫻熟、射擊成績名列前茅的予以提拔,給予榮譽、發給實物獎勵。
這兩天耿家可熱鬧了,黃毅成為了熱議的話題。
這當然是姨娘大講特講相貌堂堂文武全才的黃毅如何英雄了得,如何誌存高遠。
她已經把黃毅看做女婿了,殊不知耿章光僅僅是提了提而已,黃毅根本沒給予答複。
但是明確答複不可能入關來當武官!
這其實是黃毅的底線!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大明是以文製武。是文官管理、調遣武將,下撥糧餉。
所以袁崇煥這位隻會吹牛逼沒本事斬殺一個後金軍大將的薊遼總督,卻有本事殺了大明的一鎮總兵官毛文龍。
袁崇煥能夠在毛文龍的地盤上殺了毛文龍,不是袁崇煥有本事、有魄力。
而是充分說明毛文龍對大明朝忠心耿耿,打心裏沒防備朝廷,根本想不到袁崇煥會矯詔,會杜撰十二當斬謀殺一直在堅持敵後作戰的總兵官。
黃毅為了得到大明的支持,方便日後能夠從山陝弄大量人口,所以一定要擔任大明的武官。
卻又要保持獨立自主做到基本上不服從調遣,所以在翅膀硬了之前盡可能不入關。
這裏還有一個大好處,用不著跪來跪去。
黃毅是個現代人,哪有可能習慣下跪見上官?
入關了,以黃毅的官位,必須跪見的官員多不勝數,豈不是變成了磕頭蟲?這個黃毅怎麽受得了?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黃毅知道曆史發展的軌跡,接下來的大明朝每況愈下,山陝將要亂成一鍋粥。
<a href="https://m.tsxsw.la" id="wzsy">tsxsw.la</a>
入關當武官,一個調令,讓去陝西剿殺流寇,去還是不去?
去了,就得屠殺饑民搶糧食,否則,自己的軍隊就得餓肚子。
隻需一兩年而已,這隊伍就會變質得比流寇還要壞,人人唾棄。
這是有前車之鑒的,曆史上被譏諷為“賊將軍”的左良玉就是如此,劉澤清、賀人龍、黃得功等等明軍將領,哪一個不是雙手沾滿了無辜百姓的鮮血?
他們是天生的殺人魔王嗎?
不是!絕大多數是形勢所逼,他們如果心存善念,就是他們先死。
所以黃毅不想入關,最起碼在力量不足以左右局勢之前不能。
那麽窮的陝甘寧邊區能夠成為根據地,張家口外的礦藏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好多了,為何不能?
這一帶原本是窩囊廢末代“順義王”卜石兔的地盤,現在是誌大才疏的“送妻王”所謂的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的勢力範圍。
這兩位都沒啥了不起,最大的敵人依舊是盤踞遼東d皇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