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毅算過帳,人口三萬以內,用手中的金銀財寶購買糧食根據地足夠支撐一年。


    這還是在沒有收獲和繳獲的情況下。


    現如今不僅僅田地裏有了產出,還有來往商賈上交的保護費,還有朝廷給的軍餉,小日子肯定越過越美!


    絕大多數商賈都知道和氣生財,以勢壓人的手段往往不到萬不得已或者是利益巨大都不施展。


    違禁品出關花貨值的百分之三買三百裏平安,這個要價不高。


    9再加上崛起勢頭最猛的李家商號帶頭上交保護費, 張家口的坐商不得不就範。


    道理明擺著,李家商號的糧食出關去了遼東價格就能翻倍,本錢會越來越大,運輸量會倍增。


    眼看著李家吃獨食嗎?


    至於李家商號是不是真的按照百分之三交糧食或者銀子,誰能知道?難不成還有哪個商賈敢出關來根據地查賬?


    其他商賈如果采取集中出關,共同雇傭大量刀客、銃手護衛運糧隊的方法,不僅僅耽誤太多時間,還會花掉遠超於貨值百分之三的費用。


    況且需要多少人護衛運糧隊才能打得過試圖劫道的“馬賊聯合體”?


    沒人是傻子,所謂的“馬賊”是誰操控的,心裏都有數。


    要防備幾百彪悍的騎兵突襲商隊,就得組織一兩千刀客、銃手,還不能確定這些花錢雇傭的護衛會不會在臨戰之時一哄而散。


    這是人之常情,護衛們僅僅是掙個辛苦錢,為這點錢值得送命?有可能拚命?


    況且茫茫大草原,絕大多數馬賊洗劫商隊之時,但凡馬夫、車夫、夥計等等不反抗,都能留下性命。


    是不是可以賄賂張家口的文官武將, 幹脆出動明軍保駕護航?


    明軍的戰鬥力誰不知道?文官武將的胃口有多大?劃得來嗎?


    所以八大皇商最後做出認了的決定, 反正上漲的百分之三點三的成本會轉嫁給建奴那個狗大戶。


    黃毅僅僅定下三十取一的抽頭,就是為了讓八大皇商覺得不痛不癢, 為了避免過早的跟他們起衝突。


    以範永鬥為首的晉商很會賺銀子,製定了放水養魚策略的黃毅不僅僅不打壓,還要提供方便,爭取讓他們賺得更加多。


    等根據地的實力增強到能夠率領上萬兵馬包圍張家口城的時候。


    他就會選擇一個最佳時機把八大皇商全部抓捕,還要做到抓全家,連一個奴仆都不能漏網。


    接下來,還用得著愁軍餉嗎?


    把八大皇商挨個兒拷問,再拷問他們的掌櫃、夥計、管家,還要拷問他們的子侄、兄弟。


    掌握要錢不要命這個基本原則,不僅僅沒收他們的現銀、現貨,還要逼著他們賣田地、房產贖命。


    真做到了掏空八大皇商,會得到多少銀子?會不會超過三千萬兩?


    當然,清算八大皇商還要等三年五載,現在必須苦心經營。


    過了年就得成立一個特務組織,有目的地往八大皇商的家裏、店鋪裏滲透。


    外人很難進入核心圈,這不要緊。


    黃毅隻需要掌握八大皇商的基本數據即可,最需要掌握的就是管事者的動向和人口的數量。


    隻要開始行動之時該抓的人沒有漏網,該到手的好處就跑不了。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 無商不活是真知灼見。


    羊毛氈、毛線、毛衣、軍服、皮鞋等等手工產品僅僅能夠給婦女增加一些收入而已。


    想要根據地走上康莊大道, 就必須生產、售賣工業品。


    土法煉焦加上風溫技術使得鋼鐵完全融化不再是半晶體,煉鋼成本下降了,質量得到了提升。


    根據地的鋼鐵將要擁有強大的競爭力。


    拳頭產品當然是鐵鍋,這東西草原民族家家需要,一口鍋換一頭牛或者一匹馬不香嗎?


    蜂窩煤爐、蜂窩煤模具都是接地氣的產品,將要賣去宣府、大同、張家口等等城市,賺得沒往大草原賣鍋多,也能維持三成毛利潤。


    使用煤爐的城裏人多起來,煤炭的銷量自然就上去了,又能給根據地創造很多就業崗位。


    根據地的農具作坊不僅僅打製犁頭、鐵鍬、鐮刀、鎬頭等等基本工具內用、外銷。


    還在製造腳踏式脫粒機、三角耬播種機、推鐮、麥鈦、麥綽、麥籠等等簡單的農業機械。


    這些農業機械並不是黃毅的金手指,是《王禎農書》記載的農具,用上這些家夥事兒能夠提高效率。


    明朝的農民之所以不怎麽使用這些能夠省時省力的農業機械,是因為鐵器貴容易鏽蝕,木器、竹器經常毀壞,舍不得花錢購買。


    況且農民的時間不值錢,力氣睡一覺又回來了,沒啥子成本!


    來自後世的黃毅截然不同,他不僅僅提倡使用農業機械,還鼓勵農民們集思廣益,爭取讓農業機械更加方便實用。


    能夠嫻熟使用麥釤、麥綽、麥籠組合的青壯年,不僅僅一天能夠收五畝麥子,腰還不疼。


    而一個青壯年農夫揮舞鐮刀一天收割兩畝麥田連幹三五天,腰都能累斷。


    秋收時大量使用機械和牲畜節約了人力,縮短了收割的時間,節約的時間至少又開墾出三千畝農田。


    黃毅的估計沒錯,宣大軍立下大功,耿章華果然沒能立刻返回,又進京接受了封賞,再次得到崇禎的召見。


    耿如杞僅僅是得到了蔭一子為錦衣衛百戶的嘉獎,沒能再次升官,但是耿章華虛授又升了一級,實授督標營參將。


    大明的將領之間非戰時基本上沒有隸屬關係,總兵官僅僅是直管自己的正兵營罷了。


    宣大總督的標兵營主將以前是遊擊將軍耿章華,現在是參將耿章華,兵額加了幾百,其他的照舊。


    耿如杞樂意抬舉黃毅,不介意黃毅脾氣古怪,在他心裏黃毅就是自己人,是乘龍快婿。


    所以根本沒留在京畿之地等待論功行賞的黃毅沒被虧待。


    他的虛職升為正三品衛指揮使,實授不僅僅是宣大總督標兵營麾下千總還是將要完工的東山堡守備。


    <a id="wzsy" href="http://m.lingdiankanshu.com">零點看書</a>


    黃毅終於有了正三品的品級,可以堂而皇之稱作將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比崇禎大一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實在閑得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實在閑得疼並收藏我比崇禎大一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