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耿如杞應了一聲,還是有點不放心,追問一句,道:


    “那赫丹巴特爾部損失應該很大,現在還有過萬人口嗎?”


    耿章華何嚐不知朝廷有太多官員屍位素餐,哦!不對,屍位素餐的還不是最壞的。


    還有很多官員自己不幹人事, 盡幹不是人幹的事兒,一有機會就給幹正事兒的同僚下絆子。


    他爹就實實在在被坑過一回,如果不是有那個異類的黃毅忽然出現,他爹有可能已經丟了性命。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他爹如此謹慎,耿章華理解, 他以不容置疑的口氣道:


    “有!放心吧, 赫丹巴特爾部的人口經得起查驗, 如果巡按禦史有種,可以親自去那一邊看看。”


    “算了吧!那些人也就是窩裏橫的本事,哪敢出塞去耍威風!


    隻要這件事是真的,功勞甚至於超過斬首數千。”


    政治何其重要,大明朝不是不想爭取蒙古諸部,而是力有不逮,當然,更多原因是文官武將之間沒了信任感。


    這種情況在袁崇煥矯詔擅殺毛文龍後更加不可收拾。


    最起碼祖大壽就學壞了,學精了,不管什麽情況,堅決不離開自己的隊伍,皇帝召見都以各種不成立的理由推脫。


    然欺軟怕硬的崇禎唯有捏著鼻子認賬,還不敢短了遼餉, 還給祖大壽加官晉爵。


    如今滿朝文武可有一人關心建奴接二連三收服蒙古諸部?


    但凡有一點點見識的文官武將都能意識到建奴一統漠南,邊牆必然處處烽煙。


    耿如杞乃是封疆大吏, 當然認為收服一個蒙古大部落的政治目的要大於殺幾千蒙古韃子的軍事效果,給予肯定。


    至於朝廷是不是給頭領赫丹巴特爾一個烏珠穆沁部台吉的名號,這簡直不值一提。


    “對!我和黃毅也是這麽分析的。爹!您準備怎麽報功呢?”耿章華問道。


    耿如杞道:“你讓人把斬獲都圍了起來, 還叮囑不要聲張, 應該是有想法吧!”


    “我覺得您有個烏珠穆沁部宣誓效忠我大明的功勞足矣,那些斬首功實在是多餘!”


    “嗯!把你的想法說出來,別吞吞吐吐的。”


    “我覺得隻要哪位文官武將願意捐贈錢糧,我們可以讓出絕大多數斬首功。”


    “賣官鬻爵?”


    “別說得這麽難聽啊!您可以理解為給有誌上進的文官武將一次加官晉級的良機。


    黃毅的根據地太需要錢糧,沒有足夠的糧食,明年秋收前有可能餓死一兩萬人。


    這是各需所需,也是解民於倒懸!”


    “你我之間用不著說這種漂亮話,唉!形勢比人強,弄錢糧確實很迫切,那些虛名不要也罷!”


    耿如杞宣大總督的位置還沒捂熱,他可不想立刻升職調任。


    所以耿章華不要功勞要銀子、糧食的建議立刻讓耿如杞動了心。


    一個封疆大吏想要提拔轄區的文官武將也得事出有因。


    在特殊的大環境下,軍功最是有說服力!


    想要靠軍功上位,首級至關重要,還要經得起查驗!


    耿如杞沉思片刻後吩咐道:“趕緊把馬車趕去軍營,派人加強看管,不可走漏風聲!”


    耿章華還建議道:“我覺得功勞不能讓宣大的文官武將獨占!”


    這個問題耿如杞已經在考慮,如此多的斬首數, 影響太大, 當然不能讓宣大獨領風騷。


    <a href="http://m.aiyueshuxiang.com" id="wzsy">aiyueshuxiang.com</a>


    混官場的都要切記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吃了一次大虧的耿如杞當然長記性, 低調才能走的長遠。


    他胸有成竹道:“我理會得,想來薊遼總督麾下的文官武將會感興趣的。”


    見他爹如此配合,耿章華不由得笑了,叮囑道:


    “價錢不能低了,都是將士們拿命換來的。我已經讓李家聯絡買主並且放出風聲。”


    耿如杞為了錢糧都不要加官晉爵了,當然肯拉下臉麵,為了打造出一支能夠硬撼建奴的強軍,他甚至於可以不要臉。


    他表態道:“黃毅的根據地需要救命的錢糧,當然是價高者得,沒有朝廷恩賞的三倍以上免談!”


    “唉!”耿章華一聲長歎,道:“人比人氣死人啊!”


    “怎麽了?感慨什麽呢?”


    “黃毅修建周長九裏的根據地城池,一年就有了模樣。


    我們修建才五裏周長的東山堡,至今都沒能派上用場。”


    耿如杞當然知道修建東山堡的進度,為此發了好幾次火,然眼看著隆冬來臨,今年肯定指望不上了。


    他道:“這種事急不起來,明年秋天能夠修成就不錯了!”


    “爹,您別過於樂觀,我建議幹脆讓黃毅負責修東山堡,把劃撥的錢糧和民夫、衛所軍交給他管,他有的是辦法讓人玩兒命幹活兒!”


    “這個完全可行,黃毅本就是東山堡守備!原先沒讓他管修城是因為要去京畿參與收複四城。”


    “東山堡附近有很多可開墾的盆地,我覺得那兒離邊牆近多了,怎麽著也比根據地安全些!”


    “嗯!是這個理。真把東山堡附近五十裏內靠水的土地都開墾出來,恐怕要有二三十萬畝。”


    “關外是危險,但是土地太多了,還都是無主之地,真的往邊牆外拓土二百裏,幾百萬畝良田不在話下!”


    “所以一支能打敢戰的強軍最最重要,否則一切都是空想!”


    “黃毅說了,根據地隻要能夠擁有足夠的人口,他就能把絕大多數青壯年男子,一部分健婦訓練成能夠保家衛國的民兵。


    韃子之所以難打就是因為全民皆兵,以後的根據地也是如此。


    根據地軍民還有城池可守,韃子、建奴來了肯定討不到便宜!”


    “唉!談何容易!對了,根據地城池已經初具規模,怎沒起個名字?”


    “是啊!總是根據地城池叫著蠻別扭的,爹,幹脆您幫著起個好名字吧!”


    耿如杞思索片刻,開始調書包,搖頭晃腦道:


    “根據地所在位置在我朝太祖時期曾經是興和府治下,後來應該是興和守禦千戶所的信地。


    你覺得根據地城池叫興和城如何?”


    “很好啊!您這一任宣大總督大有可能恢複太祖時期的興和府,留下名垂丹青的成就!”


    “恢複興和府隻能夢裏想一想,能夠把興和守禦千戶所恢複就很不簡單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比崇禎大一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實在閑得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實在閑得疼並收藏我比崇禎大一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