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丹巴特爾玩了這一手後,果然讓宣大的文官武將意識到了塞外的凶險。


    他們不再議論黃毅的無禮,更沒人在意黃毅不肯跪拜,都在討論如何安撫這彪蒙古鐵騎。


    還好,進入東山堡後,赫丹巴特爾和麾下幾十個蒙古騎士都沒惹是生非,僅僅是喝酒時呼三喝四的聲音大了些。


    他們不跪拜宣大的其他官員,獨獨給耿如杞磕了三個響頭,理由很簡單,黃毅巴圖魯的老丈人,他們應該尊敬。


    這是啥意思?


    在場的文官武將又議論紛紛,沈桀自我解嘲道:


    “那位蒙古台吉沒把我等的官職放在眼裏,僅僅是看在黃毅的麵子上把總督大人認作長輩而已!”


    張宗衡鄙夷道:“韃子粗鄙,我等犯不著跟他們計較。”


    魏其中等等文官道:“然也!”


    沈桀道:“你們瞧瞧那些孔武有力的韃子頭領。”


    “早瞧見了,他們都對黃毅相當恭敬!”


    “赫丹巴特爾部頗有實力,他們怎的會在黃毅麵前服服帖帖呢?”


    “本官聽說黃毅每戰爭先,韃子仰慕英雄,想必是跟黃毅一同作戰時見識了他的勇猛!”


    “塞外兵凶戰危,就得有黃毅這樣的才能震懾宵小。”


    “然也!”


    升官發財娶老婆,此時的黃毅當然誌得意滿,他知道前路坎坷並沒有飄飄然。


    大明朝廷的腐朽令人咋舌,宣大文官武將為了拍總督大人的馬屁,一個守備的賀禮以白銀計都不低於一千兩。


    算算總賬宣大文官武將賀儀的價值居然高達接近二十萬兩白銀。


    蒙古部落比較貧窮,赫丹巴特爾和麾下大頭領簡直是傾其所有了,帶來的禮物以白銀計居然超過一萬五千兩。


    黃毅後悔了,幹嘛娶妻納妾一鍋燴啊?


    為什麽不先娶妻,過一個月再納妾,豈不是能夠收禮兩次?


    然後他笑了,官員送禮都是看人下菜碟兒,納妾跟娶妻不好比,不可能來著許多文官武將。


    耿如杞愛惜人才,不介意黃毅乃是一介武夫,肯下嫁倆個女兒,已然成為一段佳話。


    然兩姐妹一個十六歲,一個才十四,黃毅怎麽下得去手?


    最後決定暫時不和耿月靈圓房,過一兩年再說。


    新婚之夜當然很美好,耿月如快樂得如同在雲裏飄,終於明白了書裏描繪的欲仙欲死是個什麽感覺……


    新婚燕爾的第二天,黃毅帶上耿月如、耿月靈來見老丈人,接下來就和老丈人、大舅子談論國家大事。


    談著、談著,耿如杞就被黃毅的話題吸引了注意力,早把黃毅不肯跪下拜見的不快忘到了九霄雲外。


    黃毅斷言大明又不得不跟後金軍大戰一場,而且明說了戰場就在大淩河城,並且建議耿如杞莫要參與其中。


    耿如杞還想著建功立業呢,大惑不解,連問為什麽?


    黃毅坦然相告,遼東形勢已經不可收拾,以後金的實力完全可以攻取錦州拿下寧遠直逼山海關。


    後金方麵之所以不急於把戰線推到山海關一線,其目的是使得大明的戰線拉長,促襟見肘。


    明軍沒有出城野戰的能力和勇氣,在遼東屯守就是個笑話。


    因為他們做不到安定一方,隻要後金軍開始攻打,每一座城池都變成孤城,屯田的果實都會白白便宜敵人。


    朝廷空耗錢糧不堪重負,後金卻是越打越強。


    耿如杞和耿章光都聽得眉頭緊鎖,都問黃毅如此這般下去怎麽得了?可有破敵良策?


    黃毅坦言以目前大明在遼東的兵力,根本沒有能力跟後金軍決戰,大淩河之戰必敗,采取添油戰術往裏麵填,有多少兵馬丟多少。


    沒了毛文龍,原本敢於主動進攻的東江鎮算是廢了,以後不僅僅談不上牽製後金軍,剩下的東江軍還會成為敵軍。


    關、寧、錦防線隻是遼東軍閥的搖錢樹,這幫人根本沒想過主動攻擊後金軍,一直是被動防禦。


    發現後金軍繞道攻擊大明,也沒起到過阻擊作用,所謂的複土幾百裏都是假象。


    黃毅把後世有關於遼東軍情的分析細致地講給耿如杞、耿章光聽,聽得這爺兒倆眉頭緊鎖卻又無計可施。


    最後,耿如杞答應黃毅絕不會讓宣大兵馬參與大淩河之戰。


    並且表示,他回去後就會再次向兵部呈送任命黃毅為宣大北路興和營參將公文。


    守備、遊擊、參將等等武官的任免已經不是兵備道、巡撫、總督說了算。


    都得呈報兵部批複,最後還得是皇帝恩準。


    三個月前耿如杞已經呈報過一次,但是沒通過,兵部的回複是黃毅的升職過快,應當緩一緩。


    有了前車之鑒,這一回耿如杞會授意山西巡撫、大同巡撫、宣府巡撫據實上奏親眼所見的烏珠穆沁赫丹巴特爾部實力。


    指明沒有一支足以震懾烏珠穆沁部的強軍,該部極有可能入寇劫掠。


    耿如杞已經思考再三,覺得想要固守興和城、東山堡,至少得一兩萬兵馬。


    黃毅的根據地能夠做到全民皆兵,應該能夠采取團練的方式訓練出一萬民勇。


    但是營兵的人數不能低於五千。


    設一個援兵營兵額也僅僅是三千六百,遠遠不夠。


    還得外加東山堡守備、興和守備,可以給這兩個守備營各八百兵額。


    耿如杞知道黃毅在大明沒有親人,所以根深蒂固地認為他耿家以後就是黃毅最親的人。


    所以跟黃毅開誠布公談論兵額問題,表態近期內升黃毅為一路參將,並且由黃毅選任兩個守備。


    朝廷不可能任由封疆大吏一手遮天,耿如杞提拔某人也有可能被駁回。


    但是黃毅無所謂,他當不上分守參將,朝廷另外派人來有用嗎?


    選拔任命黃大勇為東山堡守備,黃大智擔任興和城守備,肯定要被言官禦史彈劾任人唯親,這重要嗎?


    不用黃毅選拔的人,又有誰夠本事派遣其他武官來關外上任?又有哪個武官腦子壞掉了,來趟這趟渾水?


    黃毅可不管什麽繁文縟節,用大白話把自己的想法、看法說得明明白白。


    還覥著臉要求耿如杞舉賢不避親,就應該早日扶持耿章華和自己當上總兵官、掛印將軍甚至於武經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比崇禎大一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實在閑得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實在閑得疼並收藏我比崇禎大一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