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如杞是進士出身,是讀書人中的佼佼者。


    這年頭有不少讀書人讀醫書,會把脈開方子,耿如杞也頗懂醫術。


    大災之後有大疫是常識,耿如杞當然重視。


    既然滅鼠能夠防禦黑死病,那就動員整個宣大的軍民都參與。


    反正老鼠的危害人所共知,執行這種命令不會遭遇抵觸。


    耿如杞跟黃毅談了很多,還把最近登來發生的叛亂細說了。


    此時的大明朝廷還沒有意識到李九成、孔有德等等東江舊部的叛亂會糜爛千裏,導致幾十萬人死於非命幾百萬人流離失所。


    唉!歸根結底還是崇禎皇帝不會用人。


    孫元化是個科學家,最適合在工部管理鑄造火炮、打製鳥銃,怎麽能讓他擔任獨當一麵的登來巡撫?


    吳橋兵變之時,主謀是李九成,孔有德屬於被逼無奈,他們的人馬隻有一千左右。


    然巡撫孫元化一直幻想著招撫,沒有及時調兵遣將予以消滅。


    最終導致叛軍人馬越打越多,最多時達到好幾萬,禍及大半個山東。


    原本能夠牽製後金的登來一蹶不振,反而變成當了漢奸的孔有德經常襲擾山東。


    現在的曆史有所不同,原因當然是大淩河城依舊在堅守,吳襄、宋偉這兩個總兵官龜縮在錦州閉門不出,沒讓後金軍占到便宜。


    《仙木奇緣》


    曆史上這倆活寶被孫承宗逼迫萬般無奈,隻能硬著頭皮去救援大淩河城,見到後金軍立刻逃跑白白丟了幾千兵馬。


    在這期間吳三桂發現逃跑的老爹被後金軍圍困,率領鐵甲家丁衝鋒營救,居然打敗後金軍把吳襄救回錦州城。


    混戰中吳三桂被一刀剁在麵門,從此以後鼻子上留下一道疤。


    吳三桂奮勇救父的故事後來還被崇禎知道了,在這位剛愎自用的皇帝心中留下了“孝義無雙”的好印象。


    如今沒這樣的美事,吳襄根本不出錦州城,無驚無險,用不著兒子拚死相救,吳三桂失去了一戰成名的好機會。


    此時張春率領的幾萬援軍沒有被兵部催促,所以小心翼翼行軍,慢得如同烏龜爬。


    急得謀劃著圍點打援的皇太極直冒鼻血。


    此時的皇太極還不知道圍點打援的難度不小。


    那是曆史不同了,大明方麵沒有打成添油戰術,沒有吳襄、宋偉連續兩次帶幾千兵馬救援。


    如今的錦州城裏多了一萬兵丁,因為沒有戰敗損失上萬人馬,所以士氣還在。


    張春的救援人馬和錦州的人馬匯合後,能夠組建一支人數達到六萬的大軍。


    其中一兩萬籍貫永平府的兵丁跟後金軍有血海深仇,他們都有親人死於阿敏製造的大屠殺。


    這些人都是主動從軍,都想著報仇雪恨,不缺死戰的決心。


    總而言之,各種跡象表明,後金方麵這一回需要肯硬骨頭,估計戰損要遠大於曆史。


    大淩河之戰有可能拖幾個月,在這期間絕無可能調動幾千關寧軍進入山東平定叛亂。


    黃毅忽然間意識到兵部在無兵可調的情況下,極有可能調遣興和軍去登來。


    曆史上的吳橋兵變發生在崇禎四年十一月底,曆時十八個月。


    一直到崇禎六年四月孔有德、耿仲明等等帶著大炮投奔後金才宣告結束。


    這場兵變的起因僅僅是一隻雞,是孔有德麾下的一個兵丁強取山東望族王象春家仆的一隻雞。


    在吳橋的地界上,隻有王家欺負人,何時被別人欺負過?


    王家的仆人狗仗人勢不依不饒,逼著孔有德把那個搶雞的兵丁“穿箭遊營”。


    家仆有了麵子得意洋洋回去了,被“穿箭遊營”的兵丁不想再憋屈的活著,和幾個義憤填膺的兵丁一起趁著夜色把那家仆一家子全殺了。


    事後王象春的兒子當然不肯善罷甘休,逼著孔有德查出凶手。


    孔有德的一千左右兵馬受排擠得不到給養可謂饑寒交迫。


    抵達吳橋時,這裏的當地人居然閉門罷市,導致孔有德拿銀子都買不到糧食。


    當兵的手裏有刀子,卻要被欺負被餓肚子,本就讓人憋屈死了。


    現在還要被逼迫交出凶手,再有把買馬的銀子輸光了沒法交差的千總李九成蠱惑,當然炸了。


    結果是王家被殺得雞犬不留,吳橋十室九空,從搶劫殺人中獲得了快感的兵丁開始肆無忌憚……


    黃毅熟悉明末的曆史,手機裏保存了吳橋兵變的始末。


    知道這場兵變徹底改變了大明和後金的軍事平衡,白白讓皇太極得到了大量火炮和許多熟練的炮手。


    黃毅感覺到有機會帶領興和軍參與登來平叛,心裏已經在盤算。


    最好的結果是截住孔有德的叛軍,不能讓那些大炮和炮手落到皇太極手裏。


    興和軍沒有水師,孔有德的人馬下了海,黃毅隻能望洋興歎!


    所以參與平定登來的時間選擇很重要,必須是遼海結冰無法航行的時間段。


    今年朝廷沒有感覺到吳橋兵變的嚴重性,不可能調興和軍。


    如果是明年春天調兵,那就以各種理由拖著,一直拖到秋天。


    打流寇沒啥意思,打搶劫了大半個山東的叛軍很有意思,曆史記載孔有德逃跑之時,船上的金銀財寶裝了不計其數。


    打下叛軍盤踞一年的登州城,幾萬明軍都發了大財,因為太多金銀財寶被遺棄在城裏。


    黃毅把對於登來叛軍的分析講了講,耿如杞聽後驚訝不已。


    他不覺得叛軍能夠打下登州城。


    事兒沒發生,多說無益,現實會證明黃毅的判斷。


    所以黃毅跟耿如杞明說不想進入陝西追擊流寇,準備帶兵回興和城修整,過幾日就會有察哈爾諸部數萬兵馬攻打興和城的軍情送達。


    塞外蒙古諸部經常入關劫掠,出動多少兵馬誰都說不準。


    至於是不是謊報軍情天知道。


    興和軍以這種理由撤離晉西南無可厚非。


    第二天,王坤回京師,隻有刁得寶和小李子隨行。


    黃毅表態了,送去興和城“參觀學習”的二十個錦衣衛很快就學成歸來。


    這些人可堪一用,建議王坤依舊留在身邊,免得有閑言碎語傳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比崇禎大一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實在閑得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實在閑得疼並收藏我比崇禎大一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