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蒙蒙亮,冰涼的空氣中一點風也沒有。如此寧靜的庭院,竟讓秦亮有一種錯覺、今天似乎隻是平常的日子。難以想象將會有喧囂的儀式、遠途的跋涉。
秦亮在臥房門口站了一會,忽然北邊傳來了“噶”地一聲鳥鳴。
他下意識向左看去,便見幾隻飛禽正在半空滑翔;視線越過閣樓簷牙,遠處的邙山山影也是隱隱在望。開闊的景象,立刻闖入了秦亮的眼簾。
“阿……”秦亮張開嘴打了個哈欠,然後抬起雙臂,伸了個懶腰。
這時忽然傳來了令君的聲音:“妾服侍夫君更衣罷。”
秦亮轉過身,見令君正站在門口。她也有點睡眼惺忪的模樣,一縷亂發、從她秀麗的臉頰垂落下來,更顯倦意。不過令君的姿態依舊平穩端莊。
“我還以為,卿今早不容易醒。”秦亮向門口走去,微笑著隨口說了一句。
令君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心裏掛念著事,便沒睡那麽熟。”
秦亮????????????????跨進門檻,“長兄、嫂子可能要下午才來,一會他們與外舅應該都要去宣陽門,因為今天陛下也要到場。卿一會可以睡個回籠覺。”
提及行程,令君立刻露出依依不舍的神色,輕歎了一聲,權作回應。
臥房裏已經準備好了幹淨的衣裳,行李、甲胄也收拾整齊。令君先給秦亮褪去身上的衣服,然後換上幹淨的裏襯。
她做得很仔細,站在秦亮麵前、伸手到了他的後襟,專門拽住後麵的布料拉扯平整。秦亮隔著布能感受到、她時輕時重的肢體接觸,溫軟的感覺讓人覺得十分美妙,鼻子裏還能聞到她發際的清香。
雪白的肌膚、烏黑細長的眉毛、朱紅的嘴唇在秦亮近處晃來晃去,她時而垂目,時而抬眼看秦亮一眼,明亮的單眼皮眼睛裏,總有微妙的情意。
其實秦亮也更喜歡溫柔鄉裏的舒適生活。尤其他漸漸想明白了、有些事連先進的後世都做不到,他能有什麽辦法?正如他在金鄉公主和王氏麵前說的話一樣,無非就是在保命與爭權奪利。爭權並非沒有意義,但他的心態、偶爾還是會感到有點消極。
就像那不息之長河,雖有東去大海之誌,卻流程緩慢,征程多艱。然江河水總有入海之時,而人生之誌卻常常難以實現,令人難免有抱憾之心。
但這樣的情緒,秦亮並不太想輕易在女子麵前表現出來。令君應該願意傾聽,可沒什麽作用。
以他的閱曆經驗,婦人似乎更願意看到男人自信、甚至冷酷的一麵。即便是親如母親,婦人大概也不喜歡看見、兒子想待在家裏,更看不慣他不思進取的模樣。不過令君還算好的,她倒是不怎麽在意、秦亮不時表現出懶散的舉止。
於是秦亮緩緩地呼出一口氣,昂首站在原地,坦然地接受著她的侍候。
就在這時,莫邪走到了外屋,大約是要來幫忙。
秦亮轉頭看見她,便道:“汝把那套鎖子甲拿進來。”
莫邪屈膝應道:“喏。”秦亮回過頭來,對令君道:“鎖子甲穿在袍服裏麵。”
令君立刻抬起頭看他的臉,似乎想起了秦亮說的、今天陛下也要到場。她欲言又止,終於沒好說什麽。
秦亮卻笑道:“本無必要,不過我一向比較小心。”
令君這才輕聲道:“謹慎些好。”
沒一會,秦亮就穿戴整齊了。令君後退了一步,滿意地打量了一番秦亮的整體形象,她的眼睛又看向他掛著印綬的腰帶,說道:“夫君跟我來。”
秦亮遂走令君後麵,來到外屋。
令君到了一隻大木箱旁邊,從裏麵拿出了一把劍,轉身遞給秦亮:“夫君佩戴這把劍罷。”
秦亮單手接過劍鞘,隻見木頭是通體黑紫色的紫檀木,首尾與中間是金銅合金包著於闐玉的裝飾,鞘口合金雕琢精細的夔紋、並鑲嵌了一顆紅寶石。
他順手拔出半截劍,立刻聽到“琤”地一聲,餘音在空氣中久久不息。借著裏屋依稀的燈光,秦亮立刻看到、劍鋒????????????????上隱約呈現出水紋,火光仿佛是活的一般、在上麵流動。
“好劍!”秦亮讚了一聲,隨即又笑道,“不過這麽好的劍,怕是用不了多久。”
令君問道:“君怕此劍不固?”
秦亮道:“萬一有人喜歡,我一般也不會吝嗇。因為再好的東西,也隻是物品。反倒是原先用了幾年的劍,平常都沒人多看一眼,於是能夠長留。”
令君清純的眼睛裏露出一絲無奈,點頭道:“夫君說得有道理呢。”
她稍作停頓,又道:“這是十歲的時候、二叔送我的劍。”
秦亮恍然,大家族的人送東西就是闊綽。
令君道:“夫君到了淮南,二叔必定能認出劍來。君替我問候二叔,叫他在外麵保重身體。”
秦亮點頭道:“我會記住的。”
令君靠近過來,又親手把劍鞘掛到秦亮的腰間,她的手還放在劍上、輕歎道:“夫君帶兵出征了多次,可我還是不太習慣,兵戈畢竟是凶器。”
秦亮脫口道:“但武力也意味著權力。”
令君細長清秀的眉毛頓時向上微微一挑,她的容貌清純秀麗,但此時的小動作、便顯得她並非一個天真之人。一旁的莫邪悄悄看了秦亮一眼,神態似乎也更恭敬了。
果然令君不再勸說,隻是柔聲道:“妾相信,君握大權、可以福澤百姓。”
秦亮不置可否,忽然想起了一句話,便隨口說了出來,“無論如何,比起不會使用權力、隨意丟棄權力更不應該。”
令君抬頭才能看到秦亮的臉,目光如有形之物、從秦亮的臉上拂過。
人有時候會因為自己說的話、而得到心理暗示。秦亮的手接觸到冰涼的劍柄,似乎感受到了某種力量,立刻把先前偶然的低沉情緒、拋諸腦外了。
沒過多久,在莫邪的幫助下,令君也梳理了頭發、穿戴整齊,然後送秦亮出內宅門樓。
這時董氏、吳心等女子也來了,一起送秦亮去大將軍府門。
大將軍府屬官、部將侍衛亦已等在了門樓內。秦亮等沿著長廊過去,令君又叮囑秦亮注意飲食起居。秦亮故作輕鬆道:“我們在六安呆過,淮南的水土、氣候還可以。常住洛陽的人南下,在秋冬季節也容易適應。”
令君點了點頭,說道:“君也不用擔心我們。等阿父回城,妾便帶著阿朝阿餘去宜壽裏居住,正好可以陪著姑一段時間。”
她站在原地沉默片刻,又輕聲道:“夫君若要派人送奏書回洛陽,可以帶一封家書回來。”
秦亮答應了一聲,便與令君拜別,隨即離開廊蕪,大步走向府門。
“拜見大將軍!”“大將軍,仆等已準備妥當。”王康等一眾人紛紛見禮。
秦亮接過韁繩,翻身上馬,轉頭道:“那好,出發!”
府門大開,一群人吆喝著馬兒出動,馬蹄聲頓時大作。秦亮踢馬衝出大門,轉頭看時,女眷們站在長廊盡頭彎腰執禮,仍未禮畢。他隻看了一眼,????????????????便不再回頭。
此時最重要的事,正是要打贏大戰!他已決意在東關那個地方、再度向世人展示,誰才是能操樅天下格局的人。
大夥先往中壘營軍營,帶上部分中軍人馬。然後重新與大將軍府出來的儀仗匯合,眾人一起出城。秦亮也放棄了騎馬,換乘車駕。
古禮中有一種表演,便是皇帝為出征大將推車輪,以示親信、寄予厚望,最重要的是承認帶兵大將的權威。
萬一曹芳願意推車呢?秦亮也要有所配合,得有車輪給曹芳推才行。
大夥前往宣陽門外,沒多久皇帝和大臣們陸續也到了。年邁的三公高柔、蔣濟,還在喪期的王廣、王金虎等人都在場,隻有郭太後不便出城送行。
皇帝曹芳先是走下車駕,在傘蓋前麵與秦亮對答。君臣隔著一段距離,秦亮聲稱,臣奉詔討伐賊軍,定當奮勇殺敵。曹芳言,願大將軍早傳捷報。
隨行的清商署樂工奏樂,接著大臣鄭衝便打開布帛,開始念討賊文章。秦亮等諸大將、在場的群臣,都在洛水北岸站著傾聽。
之前天沒太亮的時候,明明沒有風。此時太陽出來,城外竟起風了,洛水上波濤起伏、一片魚鱗般的閃光。塵土席卷在旗幟傘蓋之間,旌旗“啪啪”作響。
最重要的是,秦亮身上的官袍也貼著身體飄動,他不禁在心裏想著、別把裏麵的鎖子甲露出來就好!
禮儀結束之後,曹芳詔令將士出發。秦亮隨後上了他那輛馬車,許多朝臣走到馬車兩側,又是一番惜別。過了一會,皇帝曹芳才走過來,伸手輕輕觸碰了一下大木輪,似乎很不情願的樣子。秦亮不禁在心裏揣測,曹芳可能正在心裏暗罵、詛咒他趕緊戰敗!眾官隨之推木輪,前麵的駑馬拉著馬車、緩緩開始向前行駛。
秦亮暗自長鬆了口氣,這場麵總算還說得過去。
他暫且不想再計較細節,遂帶著隨從、徑直渡過洛水浮橋,朝伊水方向行駛。宣陽門城樓也在視線中漸行漸遠了。
秦亮在臥房門口站了一會,忽然北邊傳來了“噶”地一聲鳥鳴。
他下意識向左看去,便見幾隻飛禽正在半空滑翔;視線越過閣樓簷牙,遠處的邙山山影也是隱隱在望。開闊的景象,立刻闖入了秦亮的眼簾。
“阿……”秦亮張開嘴打了個哈欠,然後抬起雙臂,伸了個懶腰。
這時忽然傳來了令君的聲音:“妾服侍夫君更衣罷。”
秦亮轉過身,見令君正站在門口。她也有點睡眼惺忪的模樣,一縷亂發、從她秀麗的臉頰垂落下來,更顯倦意。不過令君的姿態依舊平穩端莊。
“我還以為,卿今早不容易醒。”秦亮向門口走去,微笑著隨口說了一句。
令君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心裏掛念著事,便沒睡那麽熟。”
秦亮????????????????跨進門檻,“長兄、嫂子可能要下午才來,一會他們與外舅應該都要去宣陽門,因為今天陛下也要到場。卿一會可以睡個回籠覺。”
提及行程,令君立刻露出依依不舍的神色,輕歎了一聲,權作回應。
臥房裏已經準備好了幹淨的衣裳,行李、甲胄也收拾整齊。令君先給秦亮褪去身上的衣服,然後換上幹淨的裏襯。
她做得很仔細,站在秦亮麵前、伸手到了他的後襟,專門拽住後麵的布料拉扯平整。秦亮隔著布能感受到、她時輕時重的肢體接觸,溫軟的感覺讓人覺得十分美妙,鼻子裏還能聞到她發際的清香。
雪白的肌膚、烏黑細長的眉毛、朱紅的嘴唇在秦亮近處晃來晃去,她時而垂目,時而抬眼看秦亮一眼,明亮的單眼皮眼睛裏,總有微妙的情意。
其實秦亮也更喜歡溫柔鄉裏的舒適生活。尤其他漸漸想明白了、有些事連先進的後世都做不到,他能有什麽辦法?正如他在金鄉公主和王氏麵前說的話一樣,無非就是在保命與爭權奪利。爭權並非沒有意義,但他的心態、偶爾還是會感到有點消極。
就像那不息之長河,雖有東去大海之誌,卻流程緩慢,征程多艱。然江河水總有入海之時,而人生之誌卻常常難以實現,令人難免有抱憾之心。
但這樣的情緒,秦亮並不太想輕易在女子麵前表現出來。令君應該願意傾聽,可沒什麽作用。
以他的閱曆經驗,婦人似乎更願意看到男人自信、甚至冷酷的一麵。即便是親如母親,婦人大概也不喜歡看見、兒子想待在家裏,更看不慣他不思進取的模樣。不過令君還算好的,她倒是不怎麽在意、秦亮不時表現出懶散的舉止。
於是秦亮緩緩地呼出一口氣,昂首站在原地,坦然地接受著她的侍候。
就在這時,莫邪走到了外屋,大約是要來幫忙。
秦亮轉頭看見她,便道:“汝把那套鎖子甲拿進來。”
莫邪屈膝應道:“喏。”秦亮回過頭來,對令君道:“鎖子甲穿在袍服裏麵。”
令君立刻抬起頭看他的臉,似乎想起了秦亮說的、今天陛下也要到場。她欲言又止,終於沒好說什麽。
秦亮卻笑道:“本無必要,不過我一向比較小心。”
令君這才輕聲道:“謹慎些好。”
沒一會,秦亮就穿戴整齊了。令君後退了一步,滿意地打量了一番秦亮的整體形象,她的眼睛又看向他掛著印綬的腰帶,說道:“夫君跟我來。”
秦亮遂走令君後麵,來到外屋。
令君到了一隻大木箱旁邊,從裏麵拿出了一把劍,轉身遞給秦亮:“夫君佩戴這把劍罷。”
秦亮單手接過劍鞘,隻見木頭是通體黑紫色的紫檀木,首尾與中間是金銅合金包著於闐玉的裝飾,鞘口合金雕琢精細的夔紋、並鑲嵌了一顆紅寶石。
他順手拔出半截劍,立刻聽到“琤”地一聲,餘音在空氣中久久不息。借著裏屋依稀的燈光,秦亮立刻看到、劍鋒????????????????上隱約呈現出水紋,火光仿佛是活的一般、在上麵流動。
“好劍!”秦亮讚了一聲,隨即又笑道,“不過這麽好的劍,怕是用不了多久。”
令君問道:“君怕此劍不固?”
秦亮道:“萬一有人喜歡,我一般也不會吝嗇。因為再好的東西,也隻是物品。反倒是原先用了幾年的劍,平常都沒人多看一眼,於是能夠長留。”
令君清純的眼睛裏露出一絲無奈,點頭道:“夫君說得有道理呢。”
她稍作停頓,又道:“這是十歲的時候、二叔送我的劍。”
秦亮恍然,大家族的人送東西就是闊綽。
令君道:“夫君到了淮南,二叔必定能認出劍來。君替我問候二叔,叫他在外麵保重身體。”
秦亮點頭道:“我會記住的。”
令君靠近過來,又親手把劍鞘掛到秦亮的腰間,她的手還放在劍上、輕歎道:“夫君帶兵出征了多次,可我還是不太習慣,兵戈畢竟是凶器。”
秦亮脫口道:“但武力也意味著權力。”
令君細長清秀的眉毛頓時向上微微一挑,她的容貌清純秀麗,但此時的小動作、便顯得她並非一個天真之人。一旁的莫邪悄悄看了秦亮一眼,神態似乎也更恭敬了。
果然令君不再勸說,隻是柔聲道:“妾相信,君握大權、可以福澤百姓。”
秦亮不置可否,忽然想起了一句話,便隨口說了出來,“無論如何,比起不會使用權力、隨意丟棄權力更不應該。”
令君抬頭才能看到秦亮的臉,目光如有形之物、從秦亮的臉上拂過。
人有時候會因為自己說的話、而得到心理暗示。秦亮的手接觸到冰涼的劍柄,似乎感受到了某種力量,立刻把先前偶然的低沉情緒、拋諸腦外了。
沒過多久,在莫邪的幫助下,令君也梳理了頭發、穿戴整齊,然後送秦亮出內宅門樓。
這時董氏、吳心等女子也來了,一起送秦亮去大將軍府門。
大將軍府屬官、部將侍衛亦已等在了門樓內。秦亮等沿著長廊過去,令君又叮囑秦亮注意飲食起居。秦亮故作輕鬆道:“我們在六安呆過,淮南的水土、氣候還可以。常住洛陽的人南下,在秋冬季節也容易適應。”
令君點了點頭,說道:“君也不用擔心我們。等阿父回城,妾便帶著阿朝阿餘去宜壽裏居住,正好可以陪著姑一段時間。”
她站在原地沉默片刻,又輕聲道:“夫君若要派人送奏書回洛陽,可以帶一封家書回來。”
秦亮答應了一聲,便與令君拜別,隨即離開廊蕪,大步走向府門。
“拜見大將軍!”“大將軍,仆等已準備妥當。”王康等一眾人紛紛見禮。
秦亮接過韁繩,翻身上馬,轉頭道:“那好,出發!”
府門大開,一群人吆喝著馬兒出動,馬蹄聲頓時大作。秦亮踢馬衝出大門,轉頭看時,女眷們站在長廊盡頭彎腰執禮,仍未禮畢。他隻看了一眼,????????????????便不再回頭。
此時最重要的事,正是要打贏大戰!他已決意在東關那個地方、再度向世人展示,誰才是能操樅天下格局的人。
大夥先往中壘營軍營,帶上部分中軍人馬。然後重新與大將軍府出來的儀仗匯合,眾人一起出城。秦亮也放棄了騎馬,換乘車駕。
古禮中有一種表演,便是皇帝為出征大將推車輪,以示親信、寄予厚望,最重要的是承認帶兵大將的權威。
萬一曹芳願意推車呢?秦亮也要有所配合,得有車輪給曹芳推才行。
大夥前往宣陽門外,沒多久皇帝和大臣們陸續也到了。年邁的三公高柔、蔣濟,還在喪期的王廣、王金虎等人都在場,隻有郭太後不便出城送行。
皇帝曹芳先是走下車駕,在傘蓋前麵與秦亮對答。君臣隔著一段距離,秦亮聲稱,臣奉詔討伐賊軍,定當奮勇殺敵。曹芳言,願大將軍早傳捷報。
隨行的清商署樂工奏樂,接著大臣鄭衝便打開布帛,開始念討賊文章。秦亮等諸大將、在場的群臣,都在洛水北岸站著傾聽。
之前天沒太亮的時候,明明沒有風。此時太陽出來,城外竟起風了,洛水上波濤起伏、一片魚鱗般的閃光。塵土席卷在旗幟傘蓋之間,旌旗“啪啪”作響。
最重要的是,秦亮身上的官袍也貼著身體飄動,他不禁在心裏想著、別把裏麵的鎖子甲露出來就好!
禮儀結束之後,曹芳詔令將士出發。秦亮隨後上了他那輛馬車,許多朝臣走到馬車兩側,又是一番惜別。過了一會,皇帝曹芳才走過來,伸手輕輕觸碰了一下大木輪,似乎很不情願的樣子。秦亮不禁在心裏揣測,曹芳可能正在心裏暗罵、詛咒他趕緊戰敗!眾官隨之推木輪,前麵的駑馬拉著馬車、緩緩開始向前行駛。
秦亮暗自長鬆了口氣,這場麵總算還說得過去。
他暫且不想再計較細節,遂帶著隨從、徑直渡過洛水浮橋,朝伊水方向行駛。宣陽門城樓也在視線中漸行漸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