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亮軍從壽春分批出發,仍循著潁水、討虜渠汝水回去,於正始十一年初抵達了洛陽。


    春天到了,天氣晴朗、太陽出現在了洛水上空。不過洛水上還有冰麵,周圍的積雪也未完全融化。氣溫似乎並未升高多少,人們隻要來到陰涼處,立刻就能重新感受到寒意。


    秦亮來到洛水之畔時,冰雪反射著陽光,隻覺光線明亮得刺眼。周圍的風景十分清新明朗。


    忽然之間,他倒想起了平原郡家鄉的那條鳴犢河。每當記起鳴犢河,第一時間浮現在眼前的、卻是雨霧沉沉的景象。其實平原郡也常有晴天,興許給秦亮留下如此印象的原因,不是天氣、隻是心境罷了。


    人的心境就是這樣,前路的艱難或險境,其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還是要看,是否有一條清晰可見的路、前路有沒有眉目,否則就會讓人覺得霧沉沉一片找不到方向。


    當天有許多大臣到城門外迎接,並帶著車駕儀仗樂工,禮儀十分隆重。駝鈴街上,圍觀歡呼的官民也非常多,場麵如同過節一樣。


    不過秦亮剛回來,便聽到了一件事。皇帝曹芳曾去了太學,與宦官李濤是一唱一和,借諸葛孔明的話題、言及想要親政之事!於是得勝班師的喜慶之中,隱約又多了些許緊張的氣息。


    秦亮把王令君與孩子們接回了大將軍府,先與家眷團聚。次日清晨,他才去皇宮朝賀。


    大夥來到東堂的時候,天亮沒多久,時間還早。建在台基上、四麵都是門窗的東堂,此刻光線仍舊黯淡,仿佛是陰天似的。


    不過堂上一片熱鬧嘈雜,許多人都正圍著秦亮說話,道賀的同僚不少。


    這時度支尚書諸葛誕說道“各國曆來如此,我國越是武力強盛,吳蜀越不敢輕啟戰端、危害邊境。大將軍西取漢中,南伐東吳,兩番大勝之後,大魏可長治久安了。”


    秦亮麵帶微笑,心說諸葛誕之前去覲見皇帝、應該隻是不想抗旨而已。


    眾人紛紛附和,秦亮也開口道“諸葛公見識不俗,言之有理。不過既然諸公推舉我為大將軍,這正是我應該做的事。”


    諸葛誕道“如此大事,唯有秦將軍能做到阿。”


    周圍的人陸續說道“吳國主孫仲謀被大將軍震懾,早先已經遣使前來求和。”“大將軍此役真乃威震天下,四方莫敢不服……”


    太常羊耽也走了過來,與秦亮揖見寒暄。


    秦亮便隨口問道“叔子尚在服喪?”


    羊耽道“大將軍南下之後,他便閉門謝客了,現在也是如此。”


    秦亮感慨道“淮南方略,便是叔子與我一起議定的。好在如今還有泰雍輔佐,不然我還挺不習慣。”


    羊耽的眼神裏閃過一絲欣慰,拱手道“泰雍能追隨大將軍,也是難得的曆練機會。”


    秦亮點頭回應,又繼續與旁邊的司空高柔、領軍將軍令狐愚、秦朗、秦勝等人閑談。


    魏朝的權力組織,總體自是不如後世那麽完善、正規化,很多時候仍舊依賴於熟人關係。有親戚名分、私交情誼的人,跟那些完全沒打過交道的人相比,信任度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聯姻才是一條結盟的捷徑。


    秦亮見到羊耽,便提起羊祜、辛敞這些在大將軍府呆過的人,也是這個緣故。


    就在這時,宦官唱道“皇帝陛下、皇太後殿下駕到。”


    大夥立刻相互拱手,紛紛回到了大堂兩邊的席位上,漸漸恢複了秩序。


    樂工隨即也奏響了鍾鼓雅樂,在莊重緩慢的音樂中,皇太後與皇帝來到了上位落座。文武百官伏拜,行稽首大禮高呼萬壽。


    秦亮的位置正對著郭太後的垂簾,因有高低落差,他不容易看到郭太後的臉,但能隱約察覺、郭太後正在看自己。雖然幾個月沒見到了,但彼此之間仍無法交談。不能像昨日秦亮與令君團聚那樣,兩人幾乎一直都在一起說話。


    朝賀之禮畢,秦亮便請上賀表。


    大鴻臚羊發已去世,不過還有屬官負責殿廷禮儀。宦官過來取走賀表,有司官員接過了紙、便當堂宣讀。如唱似念的賀詞讀完,官員又從宦官手裏接過了一份帛書。


    他展開帛卷,看了一眼,沉默了片刻,才開始宣讀“詔,大將軍秦亮力克東關、大敗十萬吳軍,增食邑高都縣內三千二百戶,賞賜金餅十斤、絹帛千匹。製曰,可。”


    宣詔的聲音結束,殿堂內卻是一片寂靜。畢竟此時大家都注意著言行,沒有像朝會之前一樣、鬧哄哄地隨意說話了。


    秦亮也沉默了片刻,隨後拜道“臣謝殿下、陛下恩賞!”


    曹芳的聲音道“大將軍免禮。”


    這時王沈的聲音道“車騎將軍請上賀表。”


    宦官走向王沈那邊去了。秦亮也直起身體,恢複了坐姿,便見左邊的領軍將軍令狐愚、正轉頭看過來。秦亮察覺到他的動作,也投去目光,兩人默默地對視了一眼。


    頃刻間,便見好幾個人都陸續側目,向秦亮看了過來。


    但秦亮這點城府還是有的,並沒有表現出來,他幾乎沒有任何反應,很快已端坐在席位上、目不斜視。


    大鴻臚屬官繼續念著賀詞,秦亮完全沒聽進去,心裏已經冒出了一股怒氣!


    東關、羨溪大戰,破敵軍十萬之眾,且魏軍自身的傷亡比例並不大,如此大功,秦亮作為大軍主帥、賞賜竟隻有增加三千戶食邑?有些東西秦亮推辭是另一回事,但皇帝至少應該有個態度的。


    此事郭太後應有提醒,可能皇帝不想聽從而已,因為那份詔書來自宦官、而非中書省。


    雖然會韜光養晦、等待時機的皇帝或許更加危險;但像曹芳這樣、表麵功夫都不想做的人,照樣讓人難以忍受。


    不過秦亮這次回來,本就打算要廢掉這個皇帝。他想到這裏、才漸漸忍住了怒氣,反正維持不下去,很快也不用維持了!


    等到朝賀結束,大夥陸續走出了東堂。秦亮與杜預、辛敞一起出來,剛走下台階,便見宦官張歡也來到了殿堂門外。不過最先走到麵前的人,則是度支尚書諸葛誕。


    相互見禮罷,諸葛誕便道“我有幾句話、正想與大將軍說。”


    秦亮點頭道“我們邊走邊談。”


    杜預與辛敞走在後麵,沒一會就相隔了段距離,秦亮與諸葛誕走前麵、沿著台基下麵的磚地繼續往東走。


    過了一會,諸葛誕開口道“前月陛下派人召見,吾等才進宮覲見的。”


    秦亮隨即淡然道“我知道。”


    諸葛誕接著說道“這回我欲主動麵見陛下,打算談論大將軍受賞之事,便先言語一聲。”


    秦亮等著下文。


    諸葛誕道“須得勸諫陛下,大將軍是此役主將、若是封賞不夠,那諸將士的軍功不應該更少嗎?今日陛下封賞稍欠深思,恐怕會引起中外軍將士不滿。”


    這會諸葛誕主動找上來,還真是最好的人選。諸葛誕是夏侯玄的好友,而且有過背叛王家聯盟的汙點,無論在曹芳的眼裏、還是外人看來,都不像是在逼迫皇帝。


    秦亮立刻側目,打量了一眼諸葛誕、引導著他“我已高居大將軍之位,隻能繼續增加食邑。”


    諸葛誕沉吟片刻,終於說道“大將軍居功至偉,封國公、加九錫也不為過。”


    秦亮隨口說了一句“特權太重,我不會接受。”


    諸葛誕立刻說道“陛下欲予,是稱道大將軍之功。大將軍若不受,乃因德行高節、為人謙遜也。”


    他等了一會,又道“勸諫陛下,全是我自己的主張,並沒有受人指使,不過是出於公心而已。”


    秦亮目視諸葛誕“既然如此,我也不必過多勸阻了。我們雖與外姑相處得很好,跟一家人沒什麽兩樣;但如公所言,親戚之情與朝廷大事,分清楚了就好。”


    諸葛誕道“大將軍說得是,我定謹記、公私分明。”他說罷轉頭,看向後麵的宦官張歡,便拱手道“我走閱門出宮,請先告辭了。”


    秦亮回禮道“府中偶有親朋好友相聚,公可時常過來走動。”


    諸葛誕再次拱手“多謝大將軍盛情。”


    張歡與諸葛誕相互揖見之後,便上前對秦亮說道“有關東吳之事,皇太後殿下想聽聽大將軍之言,請大將軍明日到東宮覲見。”


    秦亮揖道“臣奉詔。”


    張歡還禮,歎了口氣道“皇後殿下,也想最後見大將軍一麵。”


    秦亮皺眉道“最後?”


    張歡靠近半步,小聲道“皇後病重,這回恐怕是不行了。皇太後殿下說甄將軍回朝、能與皇後相見,便因大將軍此前上書請詔。皇後才想趁大將軍覲見之時,當麵道一聲謝。”


    秦亮道“毌丘儉叛亂之時,甄將軍還是明事理的,我隻是為他做了件小事。禦醫也沒有辦法嗎?”


    張歡道“召見了幾次禦醫,皆束手無策。”


    秦亮沉默片刻,說道“明日我再問問病情。”


    張歡揖道“仆便先告辭、回去複命了。”


    秦亮遂還禮道別。張歡又客氣說了聲“大將軍慢行。”


    (/_)


    1秒記住網:。


    頂點地址:


    移動端: 感謝您的收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魏芳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風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風緊並收藏大魏芳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