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須水不是裕溪河、而是從東興堤向南流向,濡須口大致在繁昌縣對岸;赭圻城位於繁昌縣附近。)
空中灰蒙蒙的,天色正在漸漸暗下去,若是晴天、不久前便該看到太陽下山的景象了。
呂據站在船樓的女牆邊,仰頭向西邊眺望,偏北的方向、地平線上有如烏雲般的影子,那是西嶺山脈。此地正在銅官集(銅陵市)西南。
他的目光稍微下移,隨即看到了江麵上飄著大小無數的船隻!從武昌一路經柴桑等地跑回來,他的兵力終於得到了大量補充,赭圻城來的吳軍船隊已經加入;還有第二路水軍差不多快到赭圻城了,很快亦能會合。看著這壯闊的場麵,呂據的心境為之豁然,情緒又漸漸燃起!
呂據轉過身,抬頭看了一眼上麵的旗幟,接著伸出指背、細心地觸摸著風向。
“吹得是正北風,仆測過了。”夏口督孫壹的聲音道。
呂據點頭,用一種很小心的奇怪語氣道:“是北風。”
孫壹道:“從赭圻城附近過來,雖是逆流、但大多江段是順風,留將軍(留讚)的第二路舟兵明早之前,必能到達!”
呂據又回顧身邊的幾個將領。陸抗一言不發,丹陽丞沈瑩開口道:“呂將軍若要戰,銅官集附近著實是最好的地段!不然隻能通過濡須口、繼續東下,很快便能與武進、石頭城趕來的第三路水軍會合,水軍戰船主力可盡數集結。”
孫壹
皺眉道:“但這樣的話,晉軍王濬部與巢湖水師也能會合,我軍占不到什麽優勢。”
大夥從夏口武昌一路跑了八百多裏,估計都很窩火,孫壹此時應該是主戰的。
呂據與孫壹的感受幾乎一樣,不過呂據現在是西線主將,責任重大!大江水麵,大概就是此時吳國抵擋晉軍、最可靠的屏障;擁有這道天塹,正是靠吳軍的這些水軍!
因此呂據表現得更慎重一些,沒有立刻明確決策,隻是說道:“伯玉之言沒錯,銅官集這數十裏的江麵,江水南北流向;逆流順風,最利於我軍。”
船隻航行、最快的條件當然是順風順流,但水上會戰,並非速度越快越好。
而像吳軍現在這樣,一旦調頭迎戰上遊晉軍,便是居北向南;逆流、但順著北風,這才是最好的情況!乃因船隻的風帆和船槳,都可能在交戰中損壞,然而風帆船槳、都不影響吳軍順流退回軍陣;進攻衝擊時又可以順風鼓帆,機動條件好、風向也能增加弓弩射程,故而進可攻退可守。
孫壹聽呂據這麽一說,立刻又道:“蜀兵雖善水戰,可王濬才到蜀地幾年?那幫人訓練不足,幾乎是烏合之眾,上次在西陵峽口大戰,純粹是靠人多。後來又把襄陽那邊的一些漢水水軍、拚湊到一起,算是半個旱鴨子!”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而我軍得到了朱將軍、留將軍兩路援兵之後,實力大增、
即至近三萬人,兵力人數對於王濬已無劣勢。今夜會合留將軍,明早反擊王濬部晉軍,必有勝算!”
陸抗開口道:“濡須口離此地已不足百裏。”
孫壹道:“故此更不能往後退了!離濡須口越近,晉軍巢湖水師臨時趕到戰場、越容易與王濬配合;那時便無法再分割東西兩路敵軍。而在銅官集附近,晉軍巢湖水師即便明早立刻出動、應該也來不及了。張特敢從濡須口出來,明日我軍擊敗王濬,調頭便滅張特,將他們分而殲之!”
他說罷又恍然道:“再說我軍的第三路援軍、亦能在兩天內抵達,到時援軍一過濡須口,張特還得麵臨兩麵夾擊。”
呂據再次環視左右,沈瑩等人都微微點頭,陸抗也沒有反對的意思。銅官集,此地至少可以一戰!
考慮一會,呂據迎著北方深吸了口氣,說道:“派人去與朱將軍(朱異)商議,朱將軍若無異議,明晨開戰!”
很快夜幕便逐漸拉開,天上不見月亮星辰、黑漆漆一片。江麵上卻能看到星星點點的亮光,宛若繁星落了下來。
戰船上都會掛上燈籠、或者點燃火把,否則這麽黑的晚上,戰船可能撞到一起損壞。
而且西岸的陸地上,也能隱約看到亮光。西岸離石亭掛車那邊不太遠,幾乎沒有什麽百姓,偶有人煙、晚上也舍不得點那麽亮的火把;所以岸上是晉軍的斥候。這是很正常的事,兩軍隔著
大江、在陸地上都有斥候,要盡量打探觀察對方的動向。
……西岸不僅有晉軍斥候,秦亮帶著馬隊也在江邊。不過吳軍應該想不到,天都黑了、晉朝皇帝會親自出現在前線!
張猛的前鋒馬兵主力,已在西嶺山東麓紮營、就在銅官集的斜對岸;皇帝中軍,暫時也設在張猛營中。但因此時正有吳軍船隊經過,秦亮方才率馬隊出了軍營,來到不遠的江邊親自觀察。
“是不是有點慢?”秦亮終於側目問身邊的人。
鍾會的聲音道:“臣也覺得,吳軍的船是比較慢。”馬茂等人也附和了一聲。
但是江上黑漆漆的,幾乎什麽都看不到。大夥隻能仔細觀察那些亮點緩緩移動,並要估計距離,因為越遠的船隻、角度變化看起來越慢。
這時秦亮向左側轉頭,臉上立刻感受到寒風迎麵吹來;有風的晚上,還能聽到岸邊傳來的水聲。雖然是晚上,但是這地方的方向很好判斷,江水幾乎是朝正北方向流向、大夥位於西岸。
觀望良久,秦亮收起了目光,伸手在臉上一摸、已是冰冷一片。他轉頭道:“留下一些人輪流當值,在這裏生火取暖,也好作為個據點,免得回來的斥候、找不到軍營的位置。”馬茂拜道:“喏。”
很快眾人跟著秦亮調頭,朝西邊的軍營騎馬回去。
或因此地的對岸、有銅官集的緣故,又有西嶺山脈遮蔽、周圍有湖泊阻隔,居然讓張
猛的人找到了一個小村子。百姓大概臨時跑到山林裏去了,村子遂被晉軍占領、構築成軍營。
幾個一起到達一座茅草簷頂的土院子,進得一間茅屋,裏麵還燒著一隻土砌的爐子。空氣中飄著一股薑茶的氣味,頓時讓人有了暖和的錯覺。
秦亮走到土牆上的地圖前,又回頭說了一句:“不必多禮了,入座罷。”鍾會等人道:“謝陛下。”
不多時,未跟著出行的賈充、亦已進屋見禮。秦亮看著牆上的大圖有點走神,等他轉過身來時,竟不知宮女何時盛上了薑茶。如果薑茶帶點鹹味,那必定是玄姬親手煮的,別人基本不會往茶裏放鹽。
簡陋破舊的土屋中,蠟燭的光亮明暗不定,秦亮朝門外看了一眼、院子裏黑漆漆一片。這麽晚了,幾個隨軍的大臣都沒有告辭的意思,大概都意識到今夜不平常。
秦亮便忍住了沒踱步,不想在人前表現出來。他隨即跪坐到草席上,從包袱裏翻出了另一幅地圖。
隻有包袱裏的一些圖是裴秀所作。沒有人能準確測量路程、尤其是蜿蜒大江的水路距離,因為以前大江都不受北方政權控製;不過即便是估算,裴秀的圖至少有比例尺,別的圖也就看個形狀方位。於是秦亮又拿出了一把木尺,在圖上量。
除了路程長度不準,江水流速、風速都沒法精準掌握,甚至時辰也是。不過秦亮叫人測量過、晉軍戰船在漂流
和用槳時的速度,再加上估計,還是能大概得出一些判斷。
秦亮放下直尺,端起溫熱的薑茶喝了一口,抬頭說道:“要是呂據明日再跑一天,就會靠近濡須口了。”
草席上的幾個人頓時陸續說起了話,鍾會的聲音道:“明日吳軍若繼續向東北退卻,便是打算與更多的援軍會合。”馬茂道:“呂據這樣做的話、我們沒辦法阻擋,那戰場形勢倒變得簡單了不少。無非兩軍主力各自聚集,南北對峙。”
因此複雜的局麵在於,如果呂據就在銅官集附近不走了呢?
秦亮不禁再次拿起了木尺,量著銅官集到濡須口之間曲折的線條,然後大致心算加了一下。
果然鍾會又道:“呂據不繼續東下的話,得看他們總共聚集了多少人。”
賈充道:“今日已有一大批吳軍戰船與呂據會合,另外張特奏報、第二撥戰船也靠近了濡須口,正向南而來。兩撥援軍加起來,估計有兩萬人。現在我們中軍還未得到別的消息,暫不知牛渚那邊、後續還有沒有吳國水軍,明日應能收到更多的奏報。”
秦亮一時沒吭聲,心裏仍在琢磨此時的處境。
如果呂據在銅官集附近等待,而王濬按兵不動的話、稍作耽誤,讓吳軍聚集起更大的優勢兵力;晉軍南北兩路水軍主力、便會被一分為二。而且銅官集這個位置很要命,晉軍巢湖水師如果出動早了、容易被圍殲,遲了又趕
不上王濬與呂據的會戰。
主要是吳軍各路正在運動之中,晉軍中軍對於吳軍的情報、一時間獲取得仍不太充分。
當然秦亮最保守謹慎的選擇,還是讓王濬、張特都不出動,等待軍情更加明了清晰。這樣水軍至少能自保,王濬可以往上遊避戰;張特在徐塘、濡須水有陸軍支援,且在濡須水中位於上遊,防守是有辦法的。不過從全局來看,水軍此刻的保守、定會讓戰事極大地拖延下去!秦亮抬眼再次朝門外看了一眼,心裏反複閃過各種各樣的因素和細節。
“呼……”忽然賈充長長地歎出了一口氣。
秦亮回顧左右,終於神情一凜、冷冷地說道:“連夜派人去,先下一道軍令給王濬,若未收到後續的命令,明日遇敵、即可全速進攻!”
眾人都轉過頭來,片刻之後,賈充才鄭重其事地頓首:“臣遵詔。”
空中灰蒙蒙的,天色正在漸漸暗下去,若是晴天、不久前便該看到太陽下山的景象了。
呂據站在船樓的女牆邊,仰頭向西邊眺望,偏北的方向、地平線上有如烏雲般的影子,那是西嶺山脈。此地正在銅官集(銅陵市)西南。
他的目光稍微下移,隨即看到了江麵上飄著大小無數的船隻!從武昌一路經柴桑等地跑回來,他的兵力終於得到了大量補充,赭圻城來的吳軍船隊已經加入;還有第二路水軍差不多快到赭圻城了,很快亦能會合。看著這壯闊的場麵,呂據的心境為之豁然,情緒又漸漸燃起!
呂據轉過身,抬頭看了一眼上麵的旗幟,接著伸出指背、細心地觸摸著風向。
“吹得是正北風,仆測過了。”夏口督孫壹的聲音道。
呂據點頭,用一種很小心的奇怪語氣道:“是北風。”
孫壹道:“從赭圻城附近過來,雖是逆流、但大多江段是順風,留將軍(留讚)的第二路舟兵明早之前,必能到達!”
呂據又回顧身邊的幾個將領。陸抗一言不發,丹陽丞沈瑩開口道:“呂將軍若要戰,銅官集附近著實是最好的地段!不然隻能通過濡須口、繼續東下,很快便能與武進、石頭城趕來的第三路水軍會合,水軍戰船主力可盡數集結。”
孫壹
皺眉道:“但這樣的話,晉軍王濬部與巢湖水師也能會合,我軍占不到什麽優勢。”
大夥從夏口武昌一路跑了八百多裏,估計都很窩火,孫壹此時應該是主戰的。
呂據與孫壹的感受幾乎一樣,不過呂據現在是西線主將,責任重大!大江水麵,大概就是此時吳國抵擋晉軍、最可靠的屏障;擁有這道天塹,正是靠吳軍的這些水軍!
因此呂據表現得更慎重一些,沒有立刻明確決策,隻是說道:“伯玉之言沒錯,銅官集這數十裏的江麵,江水南北流向;逆流順風,最利於我軍。”
船隻航行、最快的條件當然是順風順流,但水上會戰,並非速度越快越好。
而像吳軍現在這樣,一旦調頭迎戰上遊晉軍,便是居北向南;逆流、但順著北風,這才是最好的情況!乃因船隻的風帆和船槳,都可能在交戰中損壞,然而風帆船槳、都不影響吳軍順流退回軍陣;進攻衝擊時又可以順風鼓帆,機動條件好、風向也能增加弓弩射程,故而進可攻退可守。
孫壹聽呂據這麽一說,立刻又道:“蜀兵雖善水戰,可王濬才到蜀地幾年?那幫人訓練不足,幾乎是烏合之眾,上次在西陵峽口大戰,純粹是靠人多。後來又把襄陽那邊的一些漢水水軍、拚湊到一起,算是半個旱鴨子!”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而我軍得到了朱將軍、留將軍兩路援兵之後,實力大增、
即至近三萬人,兵力人數對於王濬已無劣勢。今夜會合留將軍,明早反擊王濬部晉軍,必有勝算!”
陸抗開口道:“濡須口離此地已不足百裏。”
孫壹道:“故此更不能往後退了!離濡須口越近,晉軍巢湖水師臨時趕到戰場、越容易與王濬配合;那時便無法再分割東西兩路敵軍。而在銅官集附近,晉軍巢湖水師即便明早立刻出動、應該也來不及了。張特敢從濡須口出來,明日我軍擊敗王濬,調頭便滅張特,將他們分而殲之!”
他說罷又恍然道:“再說我軍的第三路援軍、亦能在兩天內抵達,到時援軍一過濡須口,張特還得麵臨兩麵夾擊。”
呂據再次環視左右,沈瑩等人都微微點頭,陸抗也沒有反對的意思。銅官集,此地至少可以一戰!
考慮一會,呂據迎著北方深吸了口氣,說道:“派人去與朱將軍(朱異)商議,朱將軍若無異議,明晨開戰!”
很快夜幕便逐漸拉開,天上不見月亮星辰、黑漆漆一片。江麵上卻能看到星星點點的亮光,宛若繁星落了下來。
戰船上都會掛上燈籠、或者點燃火把,否則這麽黑的晚上,戰船可能撞到一起損壞。
而且西岸的陸地上,也能隱約看到亮光。西岸離石亭掛車那邊不太遠,幾乎沒有什麽百姓,偶有人煙、晚上也舍不得點那麽亮的火把;所以岸上是晉軍的斥候。這是很正常的事,兩軍隔著
大江、在陸地上都有斥候,要盡量打探觀察對方的動向。
……西岸不僅有晉軍斥候,秦亮帶著馬隊也在江邊。不過吳軍應該想不到,天都黑了、晉朝皇帝會親自出現在前線!
張猛的前鋒馬兵主力,已在西嶺山東麓紮營、就在銅官集的斜對岸;皇帝中軍,暫時也設在張猛營中。但因此時正有吳軍船隊經過,秦亮方才率馬隊出了軍營,來到不遠的江邊親自觀察。
“是不是有點慢?”秦亮終於側目問身邊的人。
鍾會的聲音道:“臣也覺得,吳軍的船是比較慢。”馬茂等人也附和了一聲。
但是江上黑漆漆的,幾乎什麽都看不到。大夥隻能仔細觀察那些亮點緩緩移動,並要估計距離,因為越遠的船隻、角度變化看起來越慢。
這時秦亮向左側轉頭,臉上立刻感受到寒風迎麵吹來;有風的晚上,還能聽到岸邊傳來的水聲。雖然是晚上,但是這地方的方向很好判斷,江水幾乎是朝正北方向流向、大夥位於西岸。
觀望良久,秦亮收起了目光,伸手在臉上一摸、已是冰冷一片。他轉頭道:“留下一些人輪流當值,在這裏生火取暖,也好作為個據點,免得回來的斥候、找不到軍營的位置。”馬茂拜道:“喏。”
很快眾人跟著秦亮調頭,朝西邊的軍營騎馬回去。
或因此地的對岸、有銅官集的緣故,又有西嶺山脈遮蔽、周圍有湖泊阻隔,居然讓張
猛的人找到了一個小村子。百姓大概臨時跑到山林裏去了,村子遂被晉軍占領、構築成軍營。
幾個一起到達一座茅草簷頂的土院子,進得一間茅屋,裏麵還燒著一隻土砌的爐子。空氣中飄著一股薑茶的氣味,頓時讓人有了暖和的錯覺。
秦亮走到土牆上的地圖前,又回頭說了一句:“不必多禮了,入座罷。”鍾會等人道:“謝陛下。”
不多時,未跟著出行的賈充、亦已進屋見禮。秦亮看著牆上的大圖有點走神,等他轉過身來時,竟不知宮女何時盛上了薑茶。如果薑茶帶點鹹味,那必定是玄姬親手煮的,別人基本不會往茶裏放鹽。
簡陋破舊的土屋中,蠟燭的光亮明暗不定,秦亮朝門外看了一眼、院子裏黑漆漆一片。這麽晚了,幾個隨軍的大臣都沒有告辭的意思,大概都意識到今夜不平常。
秦亮便忍住了沒踱步,不想在人前表現出來。他隨即跪坐到草席上,從包袱裏翻出了另一幅地圖。
隻有包袱裏的一些圖是裴秀所作。沒有人能準確測量路程、尤其是蜿蜒大江的水路距離,因為以前大江都不受北方政權控製;不過即便是估算,裴秀的圖至少有比例尺,別的圖也就看個形狀方位。於是秦亮又拿出了一把木尺,在圖上量。
除了路程長度不準,江水流速、風速都沒法精準掌握,甚至時辰也是。不過秦亮叫人測量過、晉軍戰船在漂流
和用槳時的速度,再加上估計,還是能大概得出一些判斷。
秦亮放下直尺,端起溫熱的薑茶喝了一口,抬頭說道:“要是呂據明日再跑一天,就會靠近濡須口了。”
草席上的幾個人頓時陸續說起了話,鍾會的聲音道:“明日吳軍若繼續向東北退卻,便是打算與更多的援軍會合。”馬茂道:“呂據這樣做的話、我們沒辦法阻擋,那戰場形勢倒變得簡單了不少。無非兩軍主力各自聚集,南北對峙。”
因此複雜的局麵在於,如果呂據就在銅官集附近不走了呢?
秦亮不禁再次拿起了木尺,量著銅官集到濡須口之間曲折的線條,然後大致心算加了一下。
果然鍾會又道:“呂據不繼續東下的話,得看他們總共聚集了多少人。”
賈充道:“今日已有一大批吳軍戰船與呂據會合,另外張特奏報、第二撥戰船也靠近了濡須口,正向南而來。兩撥援軍加起來,估計有兩萬人。現在我們中軍還未得到別的消息,暫不知牛渚那邊、後續還有沒有吳國水軍,明日應能收到更多的奏報。”
秦亮一時沒吭聲,心裏仍在琢磨此時的處境。
如果呂據在銅官集附近等待,而王濬按兵不動的話、稍作耽誤,讓吳軍聚集起更大的優勢兵力;晉軍南北兩路水軍主力、便會被一分為二。而且銅官集這個位置很要命,晉軍巢湖水師如果出動早了、容易被圍殲,遲了又趕
不上王濬與呂據的會戰。
主要是吳軍各路正在運動之中,晉軍中軍對於吳軍的情報、一時間獲取得仍不太充分。
當然秦亮最保守謹慎的選擇,還是讓王濬、張特都不出動,等待軍情更加明了清晰。這樣水軍至少能自保,王濬可以往上遊避戰;張特在徐塘、濡須水有陸軍支援,且在濡須水中位於上遊,防守是有辦法的。不過從全局來看,水軍此刻的保守、定會讓戰事極大地拖延下去!秦亮抬眼再次朝門外看了一眼,心裏反複閃過各種各樣的因素和細節。
“呼……”忽然賈充長長地歎出了一口氣。
秦亮回顧左右,終於神情一凜、冷冷地說道:“連夜派人去,先下一道軍令給王濬,若未收到後續的命令,明日遇敵、即可全速進攻!”
眾人都轉過頭來,片刻之後,賈充才鄭重其事地頓首:“臣遵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