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亮翻了一頁幾案上的折紙,又徑直說起了另一件事、設勳官製度。並要趕在明天大朝論功行賞時,詔令公諸於眾。


    目前晉朝的爵位,大致以五種列侯為主、從都亭侯到縣侯,宗室及少數勳貴則封王、公;列侯不分文武皆有食邑,但無法惠及人數最多的中下層將士。


    因此秦亮打算增設十級晉室勳官,授予的群體是軍中將士,不分洛陽中軍、中外軍、屯軍;無法世襲,脫軍籍則取消待遇、隻保留勳官名譽勳牌。


    食邑從五戶起,最多到三十戶止。勳官由宗正府管理,待遇預算也來自皇室財產,由糧食、絹布、銅錢組成。選拔的標準就是軍功,如成功殺敵、攻城野戰衝鋒在前、帶兵獲取勝利、得到朝廷嘉獎等都可以累計,需要詳細留存卷宗在宗正府。


    勳官不是爵位,人數眾多,所以每個人得到的食邑較少,無法保證富貴;卻至少能保障有功將士改善生活,不至於猛士窮得叮當響無法維持社會地位。


    除了保障待遇,關鍵還是征治特權!將領的提拔、優先勳官(大將很多都有爵位),識文斷句者可以脫籍、補缺各地官吏。秦亮起家就是靠戰爭,他對待將士不搞虛的,大夥為皇帝賣命、皇帝給錢和地位等實際好處。


    攻下東吳之後,江北兩千裏土地被秦亮劃入皇室財產。秦亮自己的生活算不上奢侈,收入當然可以劃出一部分分給將士。


    另外陣亡撫恤依舊一次性給予、並授勳牌,有土地、耕牛、錢糧等物。傷殘影響勞作的士卒,則每年給予撫恤、直到去世。


    普通士卒的待遇,主要是服役期間的田稅減半、不服徭役,以及戰時論功行賞和平時賞賜。士家分的土地、長遠看也有漏洞,隻是現在各地人口不足、荒地太多了,目前還不急。


    秦亮在軍中的信譽一向良好,說給的待遇從不賴賬。大多將士不識字,但是可以靠經驗判斷虛實。晉軍一路攻入建業,秦亮許諾會花錢贖城,大軍在南方數月,大夥都相信能拿到好處、故沒人擅自屠殺劫掠。


    大臣們又是一陣議論,隱約中聽到有聲音道:“這是幹係長遠的大事阿。”“陛下還要大舉用兵嗎?”


    秦亮沒有理會,什麽大事,他決定影響深遠的會戰策略時、考慮的時間也常常不會超過一天!


    城門校尉馬茂率先舉起象牙牌,說道:“陛下裁撤宮人,卻厚待將士,有明主在位,朝廷可長治久安矣。”


    宣德將軍王康、中書令陳安、領軍將軍令狐愚等人陸續讚同,紛紛道“陛下英明”。


    鍾會賈充陳騫等人在席位上頷首附和,還有一些人沒有明確表態,但和先前一樣,無人出來激煭反對。


    一來秦亮事先已有減少阻力的策略,起初就明確了、勳官待遇由皇室負責開銷,各家都不用掏錢、那還說什麽?在此之前,秦亮又有意識地霸占了大量無主之地,先為花銷找到了財源。至於以後皇室財產被侵占得太過分、無法支付開銷,隻要軍心尚在,還可以靠曝力掀桌子搶回來,除非皇帝被忽悠了。


    二來秦亮借助戰績、親自帶兵的威望,漸漸已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封建獨彩者。他幾乎完全掌握著決策權,在皇帝親自決策的事務中,大臣們無論是誰,隻能先找到充分的理由、設法說服皇帝,才可能改變決策。


    秦亮等了一會,便轉頭看向王明山和陳安,說道:“既然如此,剛才說的兩件事,中書省寫成詔書、今日之內送過來罷。”


    兩人捧著象牙牌揖道:“臣等奉詔!”


    秦亮便不再說剛才的事,接著讓賈充拿出名單、伐吳各次戰役中的有功之人,大家商議核對要怎麽封賞。有些人秦亮已經提前親口許諾過,他便一邊翻記錄回憶、一邊口述一遍。比如讓王濬做九卿、裴秀加爵鄉侯,各州刺史的人選等等。


    這些事比較龐雜,要花不少時間。其間還得核算一下朝廷大致還有多少錢糧、從吳國各城收繳的財貨,估計朝廷暫時還會虧本。不過長遠算帳、便是大賺!因為增加了吳國三州的賦稅、壟斷的鹽鐵等貨物銷量,並可占據大量土地為官田。


    宦官張歡也是在這時候、溜達出了閱門,把閱門的事暫且交給了別的宦官。


    張歡原先是秦亮作保舉薦給郭太後的人,不過在郭太後身邊呆了好幾年。詔令策封郭太後為北宮皇後,這樣的好消息、他當然要親自向郭太後道喜!先前他就到了閱門北側,告誡附近的宦官宮女、誰也不準擅離職守跑去後宮!


    待到張歡步行穿過偌大的太極殿宮院、中宮夾道、永巷、後宮宣光殿夾道,終於來到西園靈芝池和九龍池旁邊的靈芝殿時,他幾乎都要累趴下了!


    但張歡聽到樓上有琴聲,仍舊堅持著走上了靈芝殿閣樓,隻是放緩腳步、大張著嘴喘氣。


    “殿下!”張歡剛走上木梯,便顧不上禮節,氣喘籲籲地喊了一聲、尖尖的聲音都變音了,臉上是青一陣白一陣。


    郭太後的指套下也發出了“咚”地一聲突兀的聲音,不知是張歡急躁的模樣影響了她,還是那聲許久不聞的“殿下”稱呼有些奇怪。


    侍立的宮女,以及正在席間欣賞琴聲的甄瑤、甄夫人、潘淑都麵露詫異之色,紛紛側目看向急急忙忙走過來的宦官。


    郭太後伸出修長的手指、輕輕按在琴弦上,震動的餘韻很快就戛然而止。


    張歡不等郭太後說話,便上前揖道:“恭賀殿下!皇帝陛下在閱門與公卿大臣議事,已詔令策封殿下為北宮皇後!明早要開大朝,那時大鴻臚就會公開詔書,並賜殿下。”


    甄夫人等人立刻露出了笑容,紛紛向郭太後揖拜恭賀。連宮女們也七嘴八舌地道賀,個個都很高興的樣子。雖然都是服侍人,大家卻也擔心跟著郭太後、會被派到永寧宮去。


    郭太後的眼神微妙地變化著,她還保持著端莊的坐姿、並未像張歡等人那麽誇張;但她仿佛能感覺到、血液的流速也改變了,胸口“咚咚”作響,她一時間話也說不出來、怕一開口就讓人感覺到異樣,腦海中有點空白、好似剛剛泡進了景陽殿那邊的溫泉!


    其實此事並不讓人意外,仲明之前就許諾過,郭太後也相信他的話。不過忽然聽到確定消息的這一刻,她還是非常憿動。仲明確實是個值得信賴的人,遙記當年、郭太後第一眼看到仲明就沒看錯!而且仲明心裏有她、才會明白她真正需要什麽。


    她下意識地遠眺了一眼、想要平複一下此時身體不受控製的反應。


    西園這邊的風景確實漂亮,尤其是在晴天。陽光下的樹梢、新綠的顏色十分鮮豔,還有典雅的宮闕亭台、波光粼粼的湖水;若非有風吹拂著樹枝搖動,一切便仿佛是古典優美的風景畫。


    清涼的春風拂過湖水、樹梢,沿著宮殿扶搖而上,從敞開的木窗灌進了閣樓,春寒的風觸覺十分強煭,頃刻間郭太後感覺、宛若全身都籠罩在了清涼愜意的清風中。清新明媚的天空、讓目光所及遙遠,好似前麵還有無盡的遠方!


    莿激的寒意,終於稍微平抑了她微微發燙的臉,郭太後開口道:“陛下待人寬厚。當初我不滿司馬家所作所為、支持揚州軍勤王,如今我這個年紀了、陛下還要給我一個封號名位,隻是不願我去永寧宮居住罷了。今後我們依舊住在北宮,倒也名正言順。”


    當然她隻是這麽說說,既然有了晉朝後宮名分,她還能拒絕侍寢嗎?


    甄夫人似笑非笑地說道:“殿下修身養性,真是令人敬佩。”甄瑤也隻得幽幽道:“母……殿下所言甚是。”


    這時張歡歇了口氣,又繼續說道:“陛下又封了潘王後為惠妃。”說話時悄悄看了一眼潘淑,平時大家都叫潘淑為張夫人,但她一口酥軟的吳音、皇帝又忽然封潘後為後妃,張歡等哪裏猜不出來、這就是吳國潘皇後?張歡接著說,“甄妃為麗妃,甄夫人為修容。”


    張歡說罷、與眾宮女一起,又向三人揖拜恭賀。潘淑與甄瑤的臉都紅了,尤其是甄瑤又喜又羞、神色十分明顯,完全沒有郭太後控製儀態的功力。甄瑤做過魏朝皇後、齊王妃、罷黜的齊王妃,如今又成了晉朝的後妃,在人前著實有些情緒複雜憿動的樣子。不過連郭太後這樣的人都成了晉朝後妃,甄瑤的事也就不算誇張了。


    郭太後便未理會二人,隻是看向義妹甄夫人,回敬道:“卿是我的義妹,常在宮廷出入,陛下不熟悉妹、或許隻是想義妹在宮中陪著我。”


    “正如……殿下所言。”甄夫人看了郭太後一眼,卻忽然仰起頭道,“這樣也好,那些造謠罵我的人,不想獲罪的話,現在終於可以消停了!”


    郭太後不再彈奏、與身邊的人談論了一會,張歡便繼續詳說閱門的事。張歡說話不如黃豔那麽有趣、帶著動作神態表演,不過他倒也口齒清晰,能把事情說明白。


    此事果然有很多人反對,幾乎無人讚同,完全是皇帝力排眾議下詔!出麵勸誡的人居然是荀勖,侍中荀勖其實不算真正做過魏臣,他出仕就被征辟到了秦亮府、魏朝時沒到朝廷做過官,可見那些做過魏臣的人、更不可能當眾表明支持的主張!


    郭太後曾聽政多年,當然明白是怎麽回事,諸臣不見得真的很反對、隻是在做他們認為對的事罷了。但郭太後內心的感受,並不受事理的影響,她下意識還是有點畏懼公卿外臣,那些道貌岸然滿口之乎者也的人,以前真的可能讓她的秘聞示眾、仿佛隨時會讓她身敗名裂!


    不過郭太後很快回過神來,現在好了、名正言順的晉朝北宮皇後,還需要擔心他們嗎?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魏芳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風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風緊並收藏大魏芳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