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秦亮尚在長安之時,去雍涼都督府,拜見過曹爽等人,其實當時曹爽等人、就已經認可了秦亮的功勞。後來秦亮回到洛陽,朝廷諸公也多有稱讚。


    加上司馬師去年就許諾過,大概意思是,隻要秦亮不亂說話、有一點可能擺到場麵上的軍功,太守加將軍號很穩。


    所以秦亮這回做太守,基本沒有阻力。問題隻在於、能不能做廬江郡守?


    能做的事,秦亮都已全力去做了,沒有忽視任何有幫助的人。


    果不出其然,曹爽人在長安、便已表奏封賞了很多人。包括郭淮、司馬昭都有賞賜。其中郭淮被授以“假節鉞”的待遇,隻要在戰時,無須任何上報,便可以先斬後奏、直接將人處死。


    七月曹爽回到洛陽,立刻又提拔了一些人,並向令狐愚許諾兗州刺史、向李勝許諾荊州刺史。


    諸葛誕的上書請功、夏侯玄的建議,曹爽估計也聽從了,要升遷文欽為執掌洛陽各門屯兵的四品城門校尉。


    但秦亮的事,還沒有聽到確定結果。


    趁上朝的機會,秦亮提早來到太極殿外的庭院等著。見到令狐愚,他便上前見禮,打聽內情。


    令狐愚道:“事情有點波折,一會出宮之後,仲明上我的車,我們細說。”


    秦亮忍不住心急,便不動聲色道:“表叔先簡單說個大概。”


    令狐愚便點頭道:“大將軍挺痛快。夏侯玄在長安說過此事,言稱揚州既有公休(諸葛誕),不如調遷文欽。


    不久前大將軍回到洛陽,我哪能不給仲明說好話?我也在大將軍跟前說,許多人都有升遷,而仲明亦在秦川盡心出力,何不讓仲明接任廬江郡守?在我舅舅手下做官、也能得到一些庇護。”


    秦亮的心情很複雜,此刻聽起來好像很順利,但令狐愚事先又說過“有波折”。他便一聲不吭,隻待令狐愚繼續說。


    有人從路上經過,兩人偶爾會揖拜回禮,稍微打斷一下談話。但秦亮與令狐愚離路麵有一段距離,不是很熟悉的人、便沒理會。


    令狐愚小聲道:“大將軍馬上同意了。當時丁謐也在前廳,似乎並不願


    意讚同;但因大將軍已經聽從夏侯玄的話、要調走文欽,而仲明確有大功,我也出麵提及此事,丁謐便沒吭聲。所以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


    奏書還是我寫的,給大將軍過目後,便送去了中書省。不料中書令孫資不同意,要我重新考慮。”


    秦亮瞪眼道:“為啥?”


    令狐愚想了想,低聲問道:“仲明與那孫資有沒有過節?”


    秦亮道:“我從未與他打過交道,隻是在東堂見過麵,沒人引薦、連話也沒說過。”他立刻又悄悄說道,“這事可能與孫資關係不大,而是司馬家的意思。”


    令狐愚點頭道:“應該是。”


    秦亮頓時心下惱怒,暗道:我糙你瑪阿司馬師!你們做爛事的時候、我沒多話,現在你們父子倆專門與我過不去?


    令狐愚道:“回頭我請大將軍親自出麵,看事情還能不能有轉機。”


    秦亮點了點頭,揖拜道:“表叔幫了大忙。”


    令狐愚回禮,拍了一掌秦亮的膀子,“我們叔侄還說啥客氣話?”


    兩人也沒時間多說,便一起走進了東堂。曹爽、司馬懿等人都是姍姍來遲。


    司馬懿父子進來時,秦亮等人仍向其揖拜。司馬師專門拱手向秦亮回了禮,陰人果然是表麵客氣,如同馬糞皮麵光。


    很快太後皇帝也臨座了,眾臣依舊稽首如故。秦亮跟平常一樣,站在後麵旁聽。他忽然感覺朝會過程有點枯燥,隻有當郭太後開口簡短說話時、才仿佛有了點意思,至少郭太後的聲音很好聽。


    ……朝會結束之後,郭太後回到靈芝宮歇息,便聽說甄夫人在宮裏。甄氏最近有好一陣時間沒來了。


    郭太後隻把身上的許多配飾取下,並未更衣,仍穿著秋白色的蠶衣,便來到靈芝宮閣樓上、等到了甄氏。兩人坐在一起,先說了一些洛陽的逸聞趣事。


    待左右退下後,甄氏很快談起了秦仲明,“他托我進宮來、想請姐幫他說幾句話,他想做廬江郡守。”


    郭太後應了一聲,悻悻道:“仲明在伐蜀之役中有軍功,這陣子就要封賞,大將軍府為他請功、外任郡守倒也恰當。


    我知道這件事。”


    甄氏看了郭太後一眼,“姐反正不容易見到他,我才更不想他離京,但沒辦法,唉。他說了什麽話,我必定要告訴姐的,不可能瞞著姐。”


    她停頓了一下,沉吟道:“仲明應該是非常想做廬江郡守,為了讓我在姐麵前說好話,什麽都給我做了。”


    聽到甄氏的暗示、什麽都給做了,郭太後自然立刻意會。甄氏一提醒,她馬上輕易地想起了各種觸覺、溫度,以及自己回憶了很多遍的感受。


    郭太後記得當時自己俯在榻上,掛著幔帳。因為一開始,彼此都沒有說話,郭太後還以為、他尚不知殿下身份,她便沒露臉。再度想到那禦醫診脈般的做法、以及難堪的姿態,郭太後的臉馬上葒了,秋白色蠶衣哅襟也因呼吸而一陣起伏。


    她深吸了一口氣,看著甄氏無言以對。不提還好,甄氏一提起,卻是越說越難受。


    甄氏沉聲道:“仲明說,隻要殿下這回幫他,他會記著一輩子恩。不管以後殿下的要求、有多麽過分,他也會真心實意地舍命回報。”


    郭太後聽到這裏,立刻側目,心裏也重視起來,想了想道:“王淩在揚州,或許是這個原因。”


    甄氏點頭道:“興許罷。我看仲明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姐不如試試幫他?”


    郭太後道:“隻要他開口了,我當然會盡力。這種事,主要還是看大將軍與太傅的意思。不過他當眾說過、為大魏社稷不惜性命,我據此表明一下態度倒沒問題。”


    說到這裏,郭太後慢慢從筵席上站了起來。她在寬敞的廳堂裏來回踱了幾步,忽然轉頭道,“既然如此,我倒有個辦法。”她輕輕招了一下手。


    甄氏俯首過來,郭太後便在她耳邊、悄悄說了一番話。


    “叔父、義兄他們,好像與太傅府關係很好,真的要這麽做嗎?”甄氏正色小聲道。


    郭太後的貝齒輕輕咬了一下朱唇,心一橫、目光也明亮了幾分,“他的話說到了那個份上,願意舍命回報,我就幫他這一回。若仍然不成,那我也實在沒辦法了。”


    甄氏沉思一陣,終於輕輕點頭:“姐拿主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魏芳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風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風緊並收藏大魏芳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