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靈芝殿很寧靜。寬敞的樓上廳堂裏,皇後甄瑤又在郭太後這裏。
宦官張歡走上樓時,甄瑤仍跪坐在北側的筵席上。郭太後則起身來到了樓梯口這邊,站在窗戶旁邊。
郭太後回頭看了一眼皇後,麵對彎著腰的張歡道:“說罷。”
身材略顯單薄的張歡躬身道:“仆見到了衛將軍,衛將軍未受傷,不過他身邊的侍衛中了一劍。昨日大將軍王彥雲、驍騎將軍王公美(金虎)親自去過衛將軍府,晚膳後才離開。”
郭太後修長的黛眉緊蹙,她聽到這裏,不禁歎出一口氣。不知是慶幸的放鬆,還是不滿的感慨。
張歡把聲音壓得很低,他也側目悄悄看了一眼皇後那邊,繼續小聲說道:“衛將軍與領軍將軍令狐愚,都讚成那件事,不過王家人不同意。”
宦官說的“那件事”,便是指廢黜當今皇帝。這種事必定要權臣策動才行,但明麵上又必須借郭太後的名義,因為郭太後與皇帝有母子名分,所以秦亮之前便找機會知會了郭太後。
郭太後的雙手捧在在蠶衣寬袖內,輕輕走了兩步,說道:“我知道了。”
張歡卻依舊彎腰站在原地,沒有要走的意思。
郭太後明亮的目光從他臉上掃過。張歡微微一怔,終於支支吾吾地開口道:“仆還聽到了一些傳言。”
郭太後心情不太好,語氣生硬地說道:“直說。”
張歡道:“今早陛下的心情很好,還在寢宮裏說了一句話。”他模仿著語氣、隻是聲音仍然挺小,帶著一種興奮的口氣道,“好!打起來了,打起來了!”
宦官裏隻有黃豔說話喜歡拿捏語氣、比劃動作,往往演得惟妙惟肖,沒想到張歡也會模仿別人。不過張歡剛表演完,立刻就恢複了原本的嚴肅,變化太快的神情、讓人覺得有點怪異。
張歡把話說了出來,隱約鬆了口氣的樣子。
但郭太後卻被他模仿的興奮語氣一下子給莿激到了,仿佛聽到心裏“騰”地一聲,一股火氣毫無防備地湧上心頭!
郭太後好不容易才強忍住了心頭的氣憤,那股氣好像有形一般、把肺腑都填飽了。她一時間也隻能忍,曹芳畢竟是皇帝。
之前廷尉刑汛了毌丘儉的親信,郭太後得知結果後,幾乎可以確定,毌丘儉收到的皇帝密詔、必定不是矯詔,隻能出自曹芳之手;幽州叛亂與皇帝脫不了幹係。
而且去年謀刺秦亮的事,曹芳肯定也參與了其中,否則樂敦等近侍宦官、怎會與李豐許允勾結?
但是曹芳做過的所有事,都不用他本人付出什麽代價!他幾乎是在明目張膽地胡來,人們知道是他幹的、也拿他沒辦法!
郭太後不禁尋思,這次謀刺秦亮的事,會不會也與皇帝曹芳有關?
曹芳的年紀隻有那麽大、應該無法提前在王家安插臥底,但那些暗地裏“忠於”皇帝的大臣,是能做到的。隻要曹芳密詔,某些大臣就可能發動陰謀。
郭太後看了張歡一眼,一言不發地轉身而走。
張歡揖拜道:“仆請告退。”
郭太後長呼一口氣,在甄瑤對麵的筵席上跪坐下來。甄瑤抬眼觀察她的神情,說道:“母後與張歡在談秦仲明的事?”
郭太後點了一下頭。
“咳咳……”甄瑤拿起手絹遮住嘴,咳嗽了幾聲。
郭太後沉住氣,問道:“卿不舒服?”
甄瑤歎聲道:“最近幾年身體不好,體涼。夏天還好,天氣稍微有點下涼了,便覺畏寒。”
郭太後想起甄瑤剛進宮的時候、還是個什麽都不懂的單純女郎,一臉的稚氣,做了皇後這幾年卻一直被人折磨,還被打過。要是年紀大點的婦人或許還能忍受,甄瑤這種年紀的女郎可能是有些受不了。
郭太後便好言勸了一聲:“卿少去見他,眼不見心不煩。凡事也要往好處想,別與自己過不去。”
甄瑤一臉感動,聲音異樣道:“今年還好點了,幸好有母後照顧。”但郭太後覺得自己也沒怎麽幫到她,隻是稍微對她說了兩句好話,她就要哭出來似的。
甄瑤又道:“上次見過秦仲明,我覺得他對人誠懇用心,儀態端正有禮,不像是個奸臣或壞人。為何總有人想害他?”
郭太後聽罷立刻又想到了曹芳,不禁沉聲道:“恨不恨一個人,與他是不是好人無甚關係。”
甄瑤怔了一下,看著郭太後若有所思。
皇後年紀不大,起初也懂得不多,但她應該是個聰慧的女郎,十幾歲就能聽懂很多事了,哪怕郭太後有時候說得很隱晦。
甄瑤輕聲道:“難怪母後如此生氣。”
郭太後不禁把修長的手指輕輕放在豔麗的臉龐上,意識到自己把氣憤表露到了臉上,她脫口道:“何意?”
甄瑤道:“上次見麵時,秦仲明說了句話,隻要能讓殿下(郭太後)心滿高興,便是他莫大的榮幸。”
郭太後不動聲色道:“卿記得很清楚阿。”
甄瑤道:“秦仲明對母後這樣的心意,不怪母後為昨日之事生氣。母後與他的關係應該不一般……”說到這裏,甄瑤恍然明白自己說錯了話,急忙解釋道,“因為毌丘儉的檄文裏有提過、母後與秦仲明的事。”
這簡直是越描越黑!甄瑤也終於明白過來,頹然地住了口。她想了想,輕聲道:“母後對我那麽好,我其實不會在背後說君的壞話,望君明白我的心。”
郭太後有點心煩道:“罷了。”
過了一會,甄瑤又道:“下次母後召見秦仲明,還可以叫上我。我覺得他說話挺有道理的。”
就在這時,幾個宮女走上了樓,彎著腰站在門口。甄瑤回頭一看,恍然道:“我告訴了她們,晚膳之前要回昭陽殿,請先告辭了。”
眼看時辰不早,郭太後也不便多挽留她,從筵席上站了起來。
皇後站定款款揖拜,郭太後隨後還禮、目送她向門口走去。
宦官張歡走上樓時,甄瑤仍跪坐在北側的筵席上。郭太後則起身來到了樓梯口這邊,站在窗戶旁邊。
郭太後回頭看了一眼皇後,麵對彎著腰的張歡道:“說罷。”
身材略顯單薄的張歡躬身道:“仆見到了衛將軍,衛將軍未受傷,不過他身邊的侍衛中了一劍。昨日大將軍王彥雲、驍騎將軍王公美(金虎)親自去過衛將軍府,晚膳後才離開。”
郭太後修長的黛眉緊蹙,她聽到這裏,不禁歎出一口氣。不知是慶幸的放鬆,還是不滿的感慨。
張歡把聲音壓得很低,他也側目悄悄看了一眼皇後那邊,繼續小聲說道:“衛將軍與領軍將軍令狐愚,都讚成那件事,不過王家人不同意。”
宦官說的“那件事”,便是指廢黜當今皇帝。這種事必定要權臣策動才行,但明麵上又必須借郭太後的名義,因為郭太後與皇帝有母子名分,所以秦亮之前便找機會知會了郭太後。
郭太後的雙手捧在在蠶衣寬袖內,輕輕走了兩步,說道:“我知道了。”
張歡卻依舊彎腰站在原地,沒有要走的意思。
郭太後明亮的目光從他臉上掃過。張歡微微一怔,終於支支吾吾地開口道:“仆還聽到了一些傳言。”
郭太後心情不太好,語氣生硬地說道:“直說。”
張歡道:“今早陛下的心情很好,還在寢宮裏說了一句話。”他模仿著語氣、隻是聲音仍然挺小,帶著一種興奮的口氣道,“好!打起來了,打起來了!”
宦官裏隻有黃豔說話喜歡拿捏語氣、比劃動作,往往演得惟妙惟肖,沒想到張歡也會模仿別人。不過張歡剛表演完,立刻就恢複了原本的嚴肅,變化太快的神情、讓人覺得有點怪異。
張歡把話說了出來,隱約鬆了口氣的樣子。
但郭太後卻被他模仿的興奮語氣一下子給莿激到了,仿佛聽到心裏“騰”地一聲,一股火氣毫無防備地湧上心頭!
郭太後好不容易才強忍住了心頭的氣憤,那股氣好像有形一般、把肺腑都填飽了。她一時間也隻能忍,曹芳畢竟是皇帝。
之前廷尉刑汛了毌丘儉的親信,郭太後得知結果後,幾乎可以確定,毌丘儉收到的皇帝密詔、必定不是矯詔,隻能出自曹芳之手;幽州叛亂與皇帝脫不了幹係。
而且去年謀刺秦亮的事,曹芳肯定也參與了其中,否則樂敦等近侍宦官、怎會與李豐許允勾結?
但是曹芳做過的所有事,都不用他本人付出什麽代價!他幾乎是在明目張膽地胡來,人們知道是他幹的、也拿他沒辦法!
郭太後不禁尋思,這次謀刺秦亮的事,會不會也與皇帝曹芳有關?
曹芳的年紀隻有那麽大、應該無法提前在王家安插臥底,但那些暗地裏“忠於”皇帝的大臣,是能做到的。隻要曹芳密詔,某些大臣就可能發動陰謀。
郭太後看了張歡一眼,一言不發地轉身而走。
張歡揖拜道:“仆請告退。”
郭太後長呼一口氣,在甄瑤對麵的筵席上跪坐下來。甄瑤抬眼觀察她的神情,說道:“母後與張歡在談秦仲明的事?”
郭太後點了一下頭。
“咳咳……”甄瑤拿起手絹遮住嘴,咳嗽了幾聲。
郭太後沉住氣,問道:“卿不舒服?”
甄瑤歎聲道:“最近幾年身體不好,體涼。夏天還好,天氣稍微有點下涼了,便覺畏寒。”
郭太後想起甄瑤剛進宮的時候、還是個什麽都不懂的單純女郎,一臉的稚氣,做了皇後這幾年卻一直被人折磨,還被打過。要是年紀大點的婦人或許還能忍受,甄瑤這種年紀的女郎可能是有些受不了。
郭太後便好言勸了一聲:“卿少去見他,眼不見心不煩。凡事也要往好處想,別與自己過不去。”
甄瑤一臉感動,聲音異樣道:“今年還好點了,幸好有母後照顧。”但郭太後覺得自己也沒怎麽幫到她,隻是稍微對她說了兩句好話,她就要哭出來似的。
甄瑤又道:“上次見過秦仲明,我覺得他對人誠懇用心,儀態端正有禮,不像是個奸臣或壞人。為何總有人想害他?”
郭太後聽罷立刻又想到了曹芳,不禁沉聲道:“恨不恨一個人,與他是不是好人無甚關係。”
甄瑤怔了一下,看著郭太後若有所思。
皇後年紀不大,起初也懂得不多,但她應該是個聰慧的女郎,十幾歲就能聽懂很多事了,哪怕郭太後有時候說得很隱晦。
甄瑤輕聲道:“難怪母後如此生氣。”
郭太後不禁把修長的手指輕輕放在豔麗的臉龐上,意識到自己把氣憤表露到了臉上,她脫口道:“何意?”
甄瑤道:“上次見麵時,秦仲明說了句話,隻要能讓殿下(郭太後)心滿高興,便是他莫大的榮幸。”
郭太後不動聲色道:“卿記得很清楚阿。”
甄瑤道:“秦仲明對母後這樣的心意,不怪母後為昨日之事生氣。母後與他的關係應該不一般……”說到這裏,甄瑤恍然明白自己說錯了話,急忙解釋道,“因為毌丘儉的檄文裏有提過、母後與秦仲明的事。”
這簡直是越描越黑!甄瑤也終於明白過來,頹然地住了口。她想了想,輕聲道:“母後對我那麽好,我其實不會在背後說君的壞話,望君明白我的心。”
郭太後有點心煩道:“罷了。”
過了一會,甄瑤又道:“下次母後召見秦仲明,還可以叫上我。我覺得他說話挺有道理的。”
就在這時,幾個宮女走上了樓,彎著腰站在門口。甄瑤回頭一看,恍然道:“我告訴了她們,晚膳之前要回昭陽殿,請先告辭了。”
眼看時辰不早,郭太後也不便多挽留她,從筵席上站了起來。
皇後站定款款揖拜,郭太後隨後還禮、目送她向門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