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發球,短下旋。
羅九直接撇底線。
王超退台直接正手拉弧圈。
羅九對拉。
王超橫移,拉對角線。
羅九橫移,拉球變線,貼著球台邊緣拉出一條筆直的直線。
王超再度橫移,退台半步反手反拉前衝弧圈球。
羅九橫移,正手化攻為削,把球送到王超反手位近台大角度。
王超趨前半步,台內挑打。
羅九反手直接台內彈擊,打上升期回頭球。
王超迅速反應,把球推擋過去。
羅九轉換正手一板台內快帶,極其突兀的變線,把這個球不講道理的送到了王超正手位球台底線大角度。
王超橫移,卻來不及到位,於是順手把手臂捅出去,一個精妙的側切,居然切出一個沿著球台邊緣驚險飛過去的變線球,落到了羅九反手位球台底線大角度。
羅九迅速左移,倉促之間球拍反麵生膠並不足以把球拉起來,於是做了個非常生僻的動作,居然是王超去年發明卻很少用的兜拐,把球很險的送了回去,落在球台中央近點。
王超選擇重回擺短。
羅九選擇鬥短。
王超再擺。
羅九再擺。
王超繼續擺。
羅九也繼續擺。
這個球一口氣打了十多個回合,雙方展現了讓人眼花繚亂的技術,多次攻守互易,看起來驚險萬分,猶如走鋼絲一般,可打著打著,居然回歸了短下旋,觀眾們表示很懵逼。
他們倒不是不愛看,畢竟,這種純技術流的鬥法真的很賞心悅目。
他們隻是很需要一個人來掃盲,偏偏國際乒聯安排的現場官方解說是兩位匈牙利本土籍的前乒乓球職業選手,他們名義上是專業解說,但其專業程度,還不足以看懂華乒最頂級選手對決中所蘊含的種種細節。
老外有個優點,哪怕不懂,也絕不冷場。
所以兩個解說在胡說八道,觀眾們聽得一頭霧水,而當他們想自己來分析時,卻發現一頭霧水變成了兩頭霧水。
“這球打到最高境界後,還能打出無限循環來嗎?”某觀眾此時就在問身邊的另外一位觀眾。
“我不知道啊,不過,既然他們華乒這麽打,那就大概應該是這樣吧。”另外一位觀眾道。
一位裝比的數學家觀眾道:“這是一個莫比烏斯環?”
一位愛國的俄羅斯觀眾道:“這是套娃。”
一位華國某視頻網付費用戶深沉的道:“不,這是《開端》。”
……
何敬平和孫天龍這兩個明白人麵麵相覷,都有些哭笑不得。
他們自然看得出來,王超和羅九在找機會“休息”。
是的,他們在休息。
需要休息的不是身體,而是腦子。
剛剛那八個球打得太燒腦了,有點受不了,現在他們不約而同打起了基本功球,雖然看起來技術變化莫測,彷佛施展了渾身解數,但其實全是套路,全是他們修煉的“雙麵弧圈球全台無死角進攻體係”中的東西。
就像是你下象棋的時候開頭幾步閉著眼睛都會走一樣,屬於定勢。
當然,你如果硬要分析,你也會發現,他們每一個回合的應對都是完美符合乒乓球理論的,是臨場狀況下麵對當前局麵所能做出的最優秀的常規應對。
隻不過對於王超和羅九而言,這種應對並不需要真的去思考,而是憑借本能,輕車熟路。
然後,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
如果換成其他任何兩個選手,因為他們的技戰術體係不同,所以在這種基本功對碰中會迅速產生差距,形成明確的勝負關係。
但王超和羅九修煉的偏偏是一模一樣的東西。
偏偏他們的技術同樣的精湛。
他們還有兩塊同樣極度強調摩擦力和控製力的球拍。
雖然球拍反麵膠皮有區別,但這種不同造成的無非是擊出來的球在屬性上有一定的區別,偏偏他們又有著無與倫比的適應能力,都已經在開局的八個球裏適應了對方的球拍屬性。
所以,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旗鼓相當、勢均力敵。
這個球打了27個回合,其實並不算多,因為此前還有人打過更多的。
最終是羅九找到一個極為細小的機會,一記全力爆衝打穿了王超的防線,把比分改寫成5:4,重新拿到了微弱的優勢。
雙方選手表示情緒穩定,因為這種基本功對決充滿了偶然性,誰贏都正常,比的主要是技戰術的熟練程度和狀態的持續穩定度,以及一點點的運氣。
王超再次發球,依然是短下旋,接下來依然是讓觀眾眼花繚亂的高強度技術流對峙,又是漫長的25板後,羅九再次得分,比分變成4:6。
雙方選手依然情緒穩定。
於是繼續。
羅九拿到發球權,卻也不再發球偷襲,同樣選擇了短下旋。
事實上,在刨除掉最初那些拚命一般的燒腦球打法之後,單純的常規對決,羅九並不擔心自己被王超搶攻。
因為在常規模式下,王超其實是很難利用這一點點優勢轉化為勝勢的,所以打到最後,依然會變成純粹的狀態穩定度和硬實力基本功的對決。
羅九認為,他在這方麵,其實比王超稍微強那麽一點點。
原因是剛剛他連得了兩分。
他願意繼續這樣的節奏,隻是為了避免王超忽然變招,他依然謹慎的防範著,沒敢鬆懈。
比分忽然以一種奇異的節奏開始攀升,從4:6到4:7,然後到4:8,接著到4:9,又到4:10。
在比賽之初打法靈動無比的王超忽然好像變得僵化了,他跟羅九連續打了六個一模一樣的球,這六個球中甚至還有四個是他的發球輪,但他清一色選擇發短下旋。
他沒有變招,就這麽用純基本功跟羅九一直鬥了下去,鬥到現在的比分。
好在觀眾們並未意識到這一點。
因為從場麵上看,雙方打得其實非常之飄逸靈動,簡直像是絞盡腦汁求新求變,觀眾們不知道這全是戰術體係裏的套路,這是因為他們從來沒看到過這麽龐大複雜的體係,所以在觀眾們眼裏,王超彷佛是想盡辦法想要突圍,但無論怎麽想辦法,卻總是棋差一著,在最後關頭輸給羅九。
所以觀眾們在喝彩和鼓掌之餘,還有很多歎氣聲和呐喊聲,這是王超的球迷在給他加油助威,又在為他的功虧一簣而感到惋惜。
這些現場觀眾並不知道,他們的情感其實是錯付了……
他們以為一次次掙紮又一次次丟分的王超一定是絕望而沮喪的,而一直在得分的羅九則是越戰越勇信心百倍的,但其實真的不是這樣……
或者說,得反過來。
王超一直很澹定,反倒是羅九,情緒有些波動。
“他是真的很想贏啊。”孫天龍輕聲道。
何敬平卻怔了怔,問道:“你說誰?”
孫天龍也是一怔,想了想,忽的意識到什麽,忍不住笑了起來:“我本來是想說王超的,但我現在發現我片麵了。”
何敬平點點頭,隨後歎了口氣,有點無奈:“他倆都太想贏了,可是金牌隻有一塊啊……”
他倆並沒有注意到,其實他倆四麵八方的那些普通球迷們,都在悄悄的支著耳朵聽,想要從兩位大老的對話中聽懂這場球的底細,然而他們聽到現在,卻反倒越來越迷湖了,覺得兩位大老簡直是謎語人,說話雲山霧罩。
孫天龍和何敬平自然不是謎語人,他們隻是真的都看懂了眼前的局勢而已。
這局球打出現在這樣的比分,正是因為雙方都太想贏了。
羅九想贏,是因為他在這連續得分的六個球中付出了比外人想象中還要多的精力。
雖然雙方是在打常規球,但他一直在得分,於是他得失心會不斷加重,害怕王超反撲,隨時等待王超主動變招,他其實本質上是屬於嚴密防範的一方,但有句話叫“隻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所以他真的防得很辛苦。
他得的每一分,都是他付出的沉沒成本,等到比分領先得多了,他就不能接受這局球被逆轉,於是他就更加努力的防範。
雖然六個球打完,王超表現得很規矩,並沒有出幺蛾子。
雖然羅九就算不嚴密防範也不會出問題,但羅九的內心防禦是始終沒有鬆懈的。
現在比分4:10,看不懂的現場觀眾都以為王超壓力山大,但其實,羅九才是那個真正壓力山大的人,因為他患得患失,怕王超絕境翻盤,完成大逆轉。
不要以為這是在危言聳聽,要知道王超的技術穩定性是明擺著的,隻要王超能夠突然抓住羅九的一個破綻,並且窮追猛打,那就完全有可能在羅九做出完美防禦之前先把這個點打破。
羅九並不敢保證自己沒有破綻,也不敢確定王超一定沒有藏招。
所以這局球,羅九在後半截付出了非常多的精力。
但羅九並沒有意識到,他已經被算計了。
王超這局球其實是不在意輸贏的。
他開局就被羅九算計,連續消耗腦力,但他想不到辦法反過來消耗羅九的腦力,那他就開辟另一條賽道,他要算計羅九的精力。
所謂精力,確切點說,也可以叫做注意力,集中力,專注力。
如果還不懂可以想一下耿帥,耿帥就是因為長年擺爛,抽煙喝酒太多,加上心理障礙,導致專注力嚴重不足,比賽的時候隻能打一場球,第二場就會出現嚴重的精力渙散,注意力無法集中,導致無法贏球。
羅九今年27歲,本身注意力就遠不如年輕時,王超用送分的方式刺激羅九,讓羅九越來越專注,越來越重視,也就會讓羅九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覺中大量消耗,等他待會兒反應過來,從這種高度專注狀態中擺脫出來,就會感覺到異常疲倦,難以為繼。
而在這個過程中,王超則是在真正的休息。
但你能因為王超這局球故意輸掉,就說王超不在意輸贏嗎?
恰恰相反,這正說明王超有多在意輸贏。
去年的王超打球是不擇手段的,有過很多不能算光彩的算計,比如林梓君,其實王超是有些對不起他的。
但在被何敬平提醒之後,王超領悟了王者之心,此後就很少再打那種過於算計的球,而是始終努力去堂堂正正的贏。
但這一次他開始算計羅九。
不要說什麽羅九先算計的,要知道,羅九的算計來自於他的賽前準備,最終得分的那兩個球其實也帶著賭的成分,他這種程度的算計合情合理,沒有任何值得質疑的地方。
但王超的算計,則稍稍帶著一丁點的陰毒。
因為他其實算計的是羅九的年齡。
18歲的年輕人有著足夠強大的專注力,哪怕每場球都繃緊了打也無妨,但27歲的“老人”精力已經下滑,必須要在比賽中有所取舍。
羅九算計王超的腦力,是因為無論18歲還是27歲,腦力差距是不大的,這是公平前提下的算計。
王超算計羅九,則是擺明了要占年紀的便宜。
插敘一句,三月份王超贏孫天龍,其實也是贏在傷病,但因為孫天龍是主動送上門求戰的,所以其他人無話可說。但如果王超是趁著孫天龍傷病主動去求戰,那就會有很多人說閑話。
嗯,大概是這麽個意思。
如果是王超打外人,何敬平和孫天龍不會有這方麵的聯想,但羅九是王超的師兄,且一直以來對他極為友好,所以王超的算計中哪怕有一丁點的不對味,也會引發很多敏感者的質疑。
偏偏孫天龍和何敬平正好都是足夠純粹的人,所以這局球看到這裏,他們才會忍不住發出這樣的感歎。
倒是沒有苛責王超的意思,隻是從中實實在在看到了雙方選手對於這場勝利的執念。
第一局球比分並沒有輕易定格在4:11。
因為在4:10之後,王超連續得了兩分,才被羅九終結掉。
觀眾們隻覺得這最後三個球意義不大,屬於王超絕望下的掙紮,因為4:10看起來是無論如何也翻不過來的。
唯有孫天龍和何敬平看得出來,最後三個球的影響極大。
因為這代表羅九在拿到局點之後心態終究出現了波動,這種波動影響到了他的競技狀態和技術穩定性,讓他在自己的發球輪連丟兩分。
這已經算是很致命的疏漏了。
“這樣不行啊。”孫天龍低聲道:“其實比賽的時候,最好的狀態應該是想贏但是不怕輸,越是勝負不縈於懷,才越容易完美發揮,拿到最後的勝利。”
這是他的經驗之談。
孫天龍之所以能有如今的成就,其實也是因為他在無敵之後就一馬平川,他早早的拿到大滿貫,拿到了所有能拿的金牌,隨後他就變得很隨性,他參加比賽是想贏,但他也不怕輸,他遇到強大的對手時想贏,但不會因為對手的表現足夠出色而有壓力,反倒由衷的讚歎對方的出色表現,這樣的心態,讓他無往而不勝,甚至很多必敗的局麵都硬生生扳了回來。
正因為有著深刻的感悟,所以他才知道羅九現在的狀態很危險。
“他沒辦法。”何敬平輕歎:“相比起來,王超的處境寬鬆多了,小九是真的輸不起,也等不起了,現在華乒的情況你也知道,小九他沒辦法,必須要贏,今年大概是他此生最後的機會……可他越是想贏,就越是容易情緒波動,他是人,又不是泥塑木凋,他怎麽可能真的做到心如止水呢?”
孫天龍無言。
手心手背都是肉,這種時候他無論表現出對誰的傾向,大概都不是何敬平想聽到的,所以,千言萬語不不如一默。
羅九直接撇底線。
王超退台直接正手拉弧圈。
羅九對拉。
王超橫移,拉對角線。
羅九橫移,拉球變線,貼著球台邊緣拉出一條筆直的直線。
王超再度橫移,退台半步反手反拉前衝弧圈球。
羅九橫移,正手化攻為削,把球送到王超反手位近台大角度。
王超趨前半步,台內挑打。
羅九反手直接台內彈擊,打上升期回頭球。
王超迅速反應,把球推擋過去。
羅九轉換正手一板台內快帶,極其突兀的變線,把這個球不講道理的送到了王超正手位球台底線大角度。
王超橫移,卻來不及到位,於是順手把手臂捅出去,一個精妙的側切,居然切出一個沿著球台邊緣驚險飛過去的變線球,落到了羅九反手位球台底線大角度。
羅九迅速左移,倉促之間球拍反麵生膠並不足以把球拉起來,於是做了個非常生僻的動作,居然是王超去年發明卻很少用的兜拐,把球很險的送了回去,落在球台中央近點。
王超選擇重回擺短。
羅九選擇鬥短。
王超再擺。
羅九再擺。
王超繼續擺。
羅九也繼續擺。
這個球一口氣打了十多個回合,雙方展現了讓人眼花繚亂的技術,多次攻守互易,看起來驚險萬分,猶如走鋼絲一般,可打著打著,居然回歸了短下旋,觀眾們表示很懵逼。
他們倒不是不愛看,畢竟,這種純技術流的鬥法真的很賞心悅目。
他們隻是很需要一個人來掃盲,偏偏國際乒聯安排的現場官方解說是兩位匈牙利本土籍的前乒乓球職業選手,他們名義上是專業解說,但其專業程度,還不足以看懂華乒最頂級選手對決中所蘊含的種種細節。
老外有個優點,哪怕不懂,也絕不冷場。
所以兩個解說在胡說八道,觀眾們聽得一頭霧水,而當他們想自己來分析時,卻發現一頭霧水變成了兩頭霧水。
“這球打到最高境界後,還能打出無限循環來嗎?”某觀眾此時就在問身邊的另外一位觀眾。
“我不知道啊,不過,既然他們華乒這麽打,那就大概應該是這樣吧。”另外一位觀眾道。
一位裝比的數學家觀眾道:“這是一個莫比烏斯環?”
一位愛國的俄羅斯觀眾道:“這是套娃。”
一位華國某視頻網付費用戶深沉的道:“不,這是《開端》。”
……
何敬平和孫天龍這兩個明白人麵麵相覷,都有些哭笑不得。
他們自然看得出來,王超和羅九在找機會“休息”。
是的,他們在休息。
需要休息的不是身體,而是腦子。
剛剛那八個球打得太燒腦了,有點受不了,現在他們不約而同打起了基本功球,雖然看起來技術變化莫測,彷佛施展了渾身解數,但其實全是套路,全是他們修煉的“雙麵弧圈球全台無死角進攻體係”中的東西。
就像是你下象棋的時候開頭幾步閉著眼睛都會走一樣,屬於定勢。
當然,你如果硬要分析,你也會發現,他們每一個回合的應對都是完美符合乒乓球理論的,是臨場狀況下麵對當前局麵所能做出的最優秀的常規應對。
隻不過對於王超和羅九而言,這種應對並不需要真的去思考,而是憑借本能,輕車熟路。
然後,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
如果換成其他任何兩個選手,因為他們的技戰術體係不同,所以在這種基本功對碰中會迅速產生差距,形成明確的勝負關係。
但王超和羅九修煉的偏偏是一模一樣的東西。
偏偏他們的技術同樣的精湛。
他們還有兩塊同樣極度強調摩擦力和控製力的球拍。
雖然球拍反麵膠皮有區別,但這種不同造成的無非是擊出來的球在屬性上有一定的區別,偏偏他們又有著無與倫比的適應能力,都已經在開局的八個球裏適應了對方的球拍屬性。
所以,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旗鼓相當、勢均力敵。
這個球打了27個回合,其實並不算多,因為此前還有人打過更多的。
最終是羅九找到一個極為細小的機會,一記全力爆衝打穿了王超的防線,把比分改寫成5:4,重新拿到了微弱的優勢。
雙方選手表示情緒穩定,因為這種基本功對決充滿了偶然性,誰贏都正常,比的主要是技戰術的熟練程度和狀態的持續穩定度,以及一點點的運氣。
王超再次發球,依然是短下旋,接下來依然是讓觀眾眼花繚亂的高強度技術流對峙,又是漫長的25板後,羅九再次得分,比分變成4:6。
雙方選手依然情緒穩定。
於是繼續。
羅九拿到發球權,卻也不再發球偷襲,同樣選擇了短下旋。
事實上,在刨除掉最初那些拚命一般的燒腦球打法之後,單純的常規對決,羅九並不擔心自己被王超搶攻。
因為在常規模式下,王超其實是很難利用這一點點優勢轉化為勝勢的,所以打到最後,依然會變成純粹的狀態穩定度和硬實力基本功的對決。
羅九認為,他在這方麵,其實比王超稍微強那麽一點點。
原因是剛剛他連得了兩分。
他願意繼續這樣的節奏,隻是為了避免王超忽然變招,他依然謹慎的防範著,沒敢鬆懈。
比分忽然以一種奇異的節奏開始攀升,從4:6到4:7,然後到4:8,接著到4:9,又到4:10。
在比賽之初打法靈動無比的王超忽然好像變得僵化了,他跟羅九連續打了六個一模一樣的球,這六個球中甚至還有四個是他的發球輪,但他清一色選擇發短下旋。
他沒有變招,就這麽用純基本功跟羅九一直鬥了下去,鬥到現在的比分。
好在觀眾們並未意識到這一點。
因為從場麵上看,雙方打得其實非常之飄逸靈動,簡直像是絞盡腦汁求新求變,觀眾們不知道這全是戰術體係裏的套路,這是因為他們從來沒看到過這麽龐大複雜的體係,所以在觀眾們眼裏,王超彷佛是想盡辦法想要突圍,但無論怎麽想辦法,卻總是棋差一著,在最後關頭輸給羅九。
所以觀眾們在喝彩和鼓掌之餘,還有很多歎氣聲和呐喊聲,這是王超的球迷在給他加油助威,又在為他的功虧一簣而感到惋惜。
這些現場觀眾並不知道,他們的情感其實是錯付了……
他們以為一次次掙紮又一次次丟分的王超一定是絕望而沮喪的,而一直在得分的羅九則是越戰越勇信心百倍的,但其實真的不是這樣……
或者說,得反過來。
王超一直很澹定,反倒是羅九,情緒有些波動。
“他是真的很想贏啊。”孫天龍輕聲道。
何敬平卻怔了怔,問道:“你說誰?”
孫天龍也是一怔,想了想,忽的意識到什麽,忍不住笑了起來:“我本來是想說王超的,但我現在發現我片麵了。”
何敬平點點頭,隨後歎了口氣,有點無奈:“他倆都太想贏了,可是金牌隻有一塊啊……”
他倆並沒有注意到,其實他倆四麵八方的那些普通球迷們,都在悄悄的支著耳朵聽,想要從兩位大老的對話中聽懂這場球的底細,然而他們聽到現在,卻反倒越來越迷湖了,覺得兩位大老簡直是謎語人,說話雲山霧罩。
孫天龍和何敬平自然不是謎語人,他們隻是真的都看懂了眼前的局勢而已。
這局球打出現在這樣的比分,正是因為雙方都太想贏了。
羅九想贏,是因為他在這連續得分的六個球中付出了比外人想象中還要多的精力。
雖然雙方是在打常規球,但他一直在得分,於是他得失心會不斷加重,害怕王超反撲,隨時等待王超主動變招,他其實本質上是屬於嚴密防範的一方,但有句話叫“隻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所以他真的防得很辛苦。
他得的每一分,都是他付出的沉沒成本,等到比分領先得多了,他就不能接受這局球被逆轉,於是他就更加努力的防範。
雖然六個球打完,王超表現得很規矩,並沒有出幺蛾子。
雖然羅九就算不嚴密防範也不會出問題,但羅九的內心防禦是始終沒有鬆懈的。
現在比分4:10,看不懂的現場觀眾都以為王超壓力山大,但其實,羅九才是那個真正壓力山大的人,因為他患得患失,怕王超絕境翻盤,完成大逆轉。
不要以為這是在危言聳聽,要知道王超的技術穩定性是明擺著的,隻要王超能夠突然抓住羅九的一個破綻,並且窮追猛打,那就完全有可能在羅九做出完美防禦之前先把這個點打破。
羅九並不敢保證自己沒有破綻,也不敢確定王超一定沒有藏招。
所以這局球,羅九在後半截付出了非常多的精力。
但羅九並沒有意識到,他已經被算計了。
王超這局球其實是不在意輸贏的。
他開局就被羅九算計,連續消耗腦力,但他想不到辦法反過來消耗羅九的腦力,那他就開辟另一條賽道,他要算計羅九的精力。
所謂精力,確切點說,也可以叫做注意力,集中力,專注力。
如果還不懂可以想一下耿帥,耿帥就是因為長年擺爛,抽煙喝酒太多,加上心理障礙,導致專注力嚴重不足,比賽的時候隻能打一場球,第二場就會出現嚴重的精力渙散,注意力無法集中,導致無法贏球。
羅九今年27歲,本身注意力就遠不如年輕時,王超用送分的方式刺激羅九,讓羅九越來越專注,越來越重視,也就會讓羅九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覺中大量消耗,等他待會兒反應過來,從這種高度專注狀態中擺脫出來,就會感覺到異常疲倦,難以為繼。
而在這個過程中,王超則是在真正的休息。
但你能因為王超這局球故意輸掉,就說王超不在意輸贏嗎?
恰恰相反,這正說明王超有多在意輸贏。
去年的王超打球是不擇手段的,有過很多不能算光彩的算計,比如林梓君,其實王超是有些對不起他的。
但在被何敬平提醒之後,王超領悟了王者之心,此後就很少再打那種過於算計的球,而是始終努力去堂堂正正的贏。
但這一次他開始算計羅九。
不要說什麽羅九先算計的,要知道,羅九的算計來自於他的賽前準備,最終得分的那兩個球其實也帶著賭的成分,他這種程度的算計合情合理,沒有任何值得質疑的地方。
但王超的算計,則稍稍帶著一丁點的陰毒。
因為他其實算計的是羅九的年齡。
18歲的年輕人有著足夠強大的專注力,哪怕每場球都繃緊了打也無妨,但27歲的“老人”精力已經下滑,必須要在比賽中有所取舍。
羅九算計王超的腦力,是因為無論18歲還是27歲,腦力差距是不大的,這是公平前提下的算計。
王超算計羅九,則是擺明了要占年紀的便宜。
插敘一句,三月份王超贏孫天龍,其實也是贏在傷病,但因為孫天龍是主動送上門求戰的,所以其他人無話可說。但如果王超是趁著孫天龍傷病主動去求戰,那就會有很多人說閑話。
嗯,大概是這麽個意思。
如果是王超打外人,何敬平和孫天龍不會有這方麵的聯想,但羅九是王超的師兄,且一直以來對他極為友好,所以王超的算計中哪怕有一丁點的不對味,也會引發很多敏感者的質疑。
偏偏孫天龍和何敬平正好都是足夠純粹的人,所以這局球看到這裏,他們才會忍不住發出這樣的感歎。
倒是沒有苛責王超的意思,隻是從中實實在在看到了雙方選手對於這場勝利的執念。
第一局球比分並沒有輕易定格在4:11。
因為在4:10之後,王超連續得了兩分,才被羅九終結掉。
觀眾們隻覺得這最後三個球意義不大,屬於王超絕望下的掙紮,因為4:10看起來是無論如何也翻不過來的。
唯有孫天龍和何敬平看得出來,最後三個球的影響極大。
因為這代表羅九在拿到局點之後心態終究出現了波動,這種波動影響到了他的競技狀態和技術穩定性,讓他在自己的發球輪連丟兩分。
這已經算是很致命的疏漏了。
“這樣不行啊。”孫天龍低聲道:“其實比賽的時候,最好的狀態應該是想贏但是不怕輸,越是勝負不縈於懷,才越容易完美發揮,拿到最後的勝利。”
這是他的經驗之談。
孫天龍之所以能有如今的成就,其實也是因為他在無敵之後就一馬平川,他早早的拿到大滿貫,拿到了所有能拿的金牌,隨後他就變得很隨性,他參加比賽是想贏,但他也不怕輸,他遇到強大的對手時想贏,但不會因為對手的表現足夠出色而有壓力,反倒由衷的讚歎對方的出色表現,這樣的心態,讓他無往而不勝,甚至很多必敗的局麵都硬生生扳了回來。
正因為有著深刻的感悟,所以他才知道羅九現在的狀態很危險。
“他沒辦法。”何敬平輕歎:“相比起來,王超的處境寬鬆多了,小九是真的輸不起,也等不起了,現在華乒的情況你也知道,小九他沒辦法,必須要贏,今年大概是他此生最後的機會……可他越是想贏,就越是容易情緒波動,他是人,又不是泥塑木凋,他怎麽可能真的做到心如止水呢?”
孫天龍無言。
手心手背都是肉,這種時候他無論表現出對誰的傾向,大概都不是何敬平想聽到的,所以,千言萬語不不如一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