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間休息的時候,王超和羅九很神奇的保持著一模一樣的姿勢:嘴裏嚼著香蕉,閉著眼睛,垂著頭,手指輕輕按著太陽穴,一動不動。


    很多現場球迷都猜測這是不是何敬平門下弟子的某種獨門自我調節秘術,他們把兩人的動作拍下來,打算回去好好研究,師夷長技以製夷。


    但其實兩人隻是都在緊鑼密鼓的思考而已。


    羅九剛剛窺探到了王超下一局球的打法,他要趁這點時間思考一下如何應對。


    王超不小心被羅九窺探到了下一局球的打法,他要想想有沒有什麽辦法將計就計,達成反製。


    但最終雙方都沒想出東西來。


    因為他倆本就知根知底,即便是有一丁點的藏招,也在前兩局裏統統試探出來了,到了這時候,雙方基本上算是打明牌。


    當信息過於透明,硬實力過於接近,那就不存在什麽出奇製勝的可能性。


    所以這場球最終的勝負,在兩人看來,依然逃不過一個“耗”字。


    裁判吹哨,選手上場,第三局拉開序幕。


    王超果然是一個意料之中的超級高拋式發球。


    他知道羅九不吃假動作,但他仍然在發球的時候不厭其煩的做假動作,這一次是在球拍觸球的時候刻意做了個反向轉腕的動作。


    他知道羅九肯定能注意到這個小細節,他希望羅九因此覺得自己這個發球暗藏反向側旋,但其實,這個反向轉腕的動作是假動作。


    所謂假動作,並不是一定要在簡單的動作後麵添加隱蔽動作,讓它複雜化。


    也可以反過來。


    他把動作搞的很複雜,但其實發的就是個簡簡單單的球,後麵的隱蔽動作隻是虛招而已,若是羅九認真去對待他後麵的假動作,一樣要出問題。


    這就叫實則虛之,虛則實之。


    但羅九仍然做出了準確的判斷,並沒有被誤導,把這個球同樣用最簡單的姿勢搓了回去。


    然而這個球落點並不在球台的中央近點,這是因為王超發過去的球旋轉太強,力度太大,他掌控起來的難度本來就要大於常規發球。


    王超直接正手起板,台內暴挑。


    暴挑屬於賭博,要麽你死要麽我死,王超放出了勝負手,羅九並沒能跟上,隻是退了一步,抬手撈了一下,沒撈著,被直接打死。


    1:0,王超領先。


    王超再發高拋球,動作依然很花哨,不過這一次他確確實實是在最後關頭改變了膠皮摩擦的方向,讓這個看似右側旋的球變成了左側旋。


    然而無論他怎麽實,怎麽虛,羅九都不上當,再次把球穩穩搓了回來。


    隻是落點和高度依然不盡如人意。


    王超當然選擇台內主動挑打,又是一個凶狠的暴挑。


    羅九這一次有所預料,在王超抬臂挑球的第一時間把球拍豎起來,從某個角度往前狠狠懟出來。


    但他懟了個空。


    他這一懟當然考慮到了王超台內挑打的日常習慣,然而在他第一局利用這種方式連得兩分之後,王超就更換了日常習慣,不給羅九任何預判的機會。


    2:0,王超再次得分。


    羅九拿到發球權。


    他略略思索了一下,同樣發了一個高拋球,隻是沒有王超拋得那麽高。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畢竟雙方賽前的準備側重點並不一樣,王超能把球拋到比普通高拋球更高的地方,必然是練過的,而羅九此刻照本宣科,憑的卻是基本功。


    當然,這並不影響他發高拋球的效果。


    因為高拋球在這局球中存在的根本意義本來就不複雜,隻是純粹的為了提升發球質量而已。


    發球質量越高,對方接球難度就越大,也就越難精準控製球的落點,這是為自己爭取搶攻主動權的陽謀,打的是明牌,並不需要掩飾。


    實際上其他職業選手之所以在正賽時很少見高拋,並不是他們不知道高拋的好,而是他們的技術穩定性和控製力都不足,高拋發球本身是有難度的,弄的不好的話,不但發不出質量來,還有自殺的可能,它本身就是屬於高風險高收益的雙刃劍。


    然而在王超和羅九這兩個入微級別選手這兒,高風險是不存在的,唯有高收益是實打實的。


    王超接球的效果要略好於羅九,這個球基本上是落在近點,高度也較低,雖然不能說嚴密到無懈可擊,但至少羅九並沒有台內挑打的機會。


    羅九唯有回擺。


    王超繼續回擺。


    於是這球變成了台內鬥短。


    七個回合後,王超找到機會,台內挑打。


    但這一次他沒有暴挑。


    不是他不肯,而是他不能。


    他倆的台內鬥短比全世界任何其他人的鬥短都要更加細化一些,原因是他倆的風格和手感過於接近了,就像是一架超高精度且絕對平衡的天平,哪怕是往其中任何一邊放一根頭發絲,都能打破平衡。


    所以,七個回合之前王超接球時的那一點點不嚴密,也同樣被羅九敏銳的抓住了,羅九在每一次擺短的時候都能比王超多附加一丁點的側旋之力,而王超隻能抵擋,無法反過來製造側旋。


    所以七個回合之後,羅九隻是因為專注力下滑而導致接球稍稍冒高了一絲絲,但這個球身上的旋轉卻還是在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王超這個挑打,僅僅隻是找到了一個打破眼前僵持局麵的方式,卻還談不上抓到了進攻主動權。


    也是因此,他一挑打,羅九立刻後撤半步,反過來直接來了一個正手爆衝,拉出一個相當高質量的前衝弧圈球來,居然想要直接反客為主。


    王超選擇退台對拉。


    羅九再拉。


    王超也再拉。


    這個球若是放在第一局,兩人早已變招,但是打到現在,兩人雖然沒有明言,但心底都隱隱有著同樣的念頭:等對方先變招。


    變招需要思考,維持隻需要本能,兩人都很清楚,自己體力是夠的,但腦力是不夠的,所以能省則省。


    番茄


    但在連續六次對拉後,依然是羅九主動選擇變招。


    不是他想變,而是他發現這種相持局麵下,他撐不住。


    為什麽?


    因為對拉弧圈球這種事情,雖然技術含量不算太高,但因為雙方都是在盡情發力,所以球本身的強度夠高,於是盯球就是一件非常消耗專注力的事情,他雖然可以不主動變,卻必須防範王超忽然變招,又或是王超忽然爆發十成力量來一板重錘,他更怕自己哪個球拉過了頭,會給王超施展大蟒翻身的機會。


    他當然知道,王超麵臨的壓力不比自己小,也要耗費極大的專注力,尤其是自己的基本功稍稍領先對方,那麽王超的消耗還要大於自己。


    但問題是,他在精力方麵確實耗不過王超。


    不僅僅是因為前兩局被王超算計耗費了太多的精力,還因為他確實已經是個老將了,他這方麵已經天然劣勢。


    所以羅九咬著牙,硬著頭皮,迎著呼嘯而來的小球,在中台狠狠切了一板子。


    這個球切得很巧,又飄又轉,飛得並不快,但軌跡幾乎是一條水平線。


    事實上,選手側向切球是無論如何也切不出水平軌跡的,因為在垂直麵上,球隻會受到一個力,那就是風的阻力,風阻力在小球本身的旋轉影響下,會天然形成一道弧。


    但水平麵上很特殊,因為小球除了受到風阻力之外還會時時刻刻受到重力影響,所以,隻要選手切球的時候讓小球往前飛的角度比水平線略高,再配合小球旋轉與風阻力的作用,就能達成一個完美平衡。


    這樣切過去的球不但美輪美奐,而且非常難接,因為球身上的力量太微妙了,看起來猶如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但其實球不但高速旋轉,而且在整個飛行過程中的前進速度都是不恒定的。


    要化解這種球,對手感的要求極高。


    事實上,在乒乓球的賽事曆史上,往往這種中台切過去的長距離直線球一旦得分,都是可以直接歸類為“超級球”的。


    當然,越是難接的球,也越是難打出來,羅九切這一板其實屬於冒險,他是被逼無奈,強行放出勝負手,也相當於再次祭出了新的東西,他要跟王超在新的層麵上再鬥一鬥彼此的入微級手感。


    看到這個球,王超確實覺得很頭疼。


    他自己過去也打出過不少超級球,因此更清楚這種球有多難接。


    他並不打算回應羅九的邀請,而是提前落位,直接拉了一個高吊弧圈。


    這就相當於是示弱了。


    高吊弧圈在所有的上旋球裏,無一例外的屬於接球時的下策,它唯一的好處是很萬金油,基本上絕大部分拿不準的球都可以這麽接來試試,且極有可能湖弄過去。


    比如湯圓圓跟王超配混雙的時候就是這樣,一旦遇到沒信心接的球,她就會直接退台拉高吊弧圈,甭管對麵會不會起板,先把球安全的接過去再說。


    王超一示弱,羅九頓時飛快的上前兩步,一個凶狠的爆衝。


    王超擋住。


    羅九再次爆衝。


    王超再擋住。


    羅九第三次爆衝,打穿了王超的防禦。


    1:2,羅九扳回一分。


    事實上這個球觀眾們還有些不滿足,他們看過前兩局球,知道這兩人防禦力都超強,所以他們覺得,王超不應該被對方三板子就直接打死。


    他們並不介意兩人再隨便打個十六七板。


    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這兩人在之前的相持中早已互相把對方的平衡性破壞得七七八八,而等到那個超級球的側切出來,王超被迫拉高吊,本身就已經弱了氣勢,這時候再遇到羅九直接三板百分百發力的爆衝,他若是還能擋住,那就真是見鬼了。


    畢竟連占據主動權的羅九都已經是破釜沉舟,連續三板全力爆衝已經是羅九的極限,若是還打不死王超,他就得自己死了。


    總之,這球打完,觀眾們照例掌聲雷動,但羅九的表情卻有些嚴肅,甚至有些陰沉。


    因為很明顯,這一局的走勢已經非常不利。


    王超的兩次得分輕而易舉,自己這一分卻得來千辛萬苦。


    最重要的是,在王超的發球輪,他有著明確的優勢點,而自己的發球輪,優勢點卻相當細微,近乎於無,自己拚了命施展十八般武藝,才終於堪堪將這點優勢化作了勝勢。


    “這樣打下去,我撐不住啊……”


    羅九繼續發球,依然是高拋球,隻是這次他也像王超一樣,做了個假動作。


    他知道王超不太可能被假動作欺騙,正如王超也知道羅九不太可能被假動作欺騙,但他倆依然能做了不約而同的選擇,其目的隻有一個:消耗對方的腦力。


    哪怕是一丁點也是好的。


    畢竟,我主動做假動作,我是不用動腦的,但你需要觀察,需要反饋,需要做出判斷,你是必須動腦的。


    哪怕這種程度的思考對你來說輕而易舉,但是,能多一點也是好的。


    所謂的消耗戰,就是從這一點一滴的地方做起的。


    羅九發了個長下旋球。


    王超直接起板,拉一板高吊。


    這種時候拉高吊同樣是算計,因為現在新的一球剛剛啟動,他下盤穩固,狀態大好,若是羅九要趁機爆衝,哪怕是出全力,也休想三板子打死自己。


    這算得上是個小小的誘餌。


    羅九當然不會咬這種低水準的鉤,他選擇七分力氣爆衝,在不破壞平衡的前提下先把主動權拿到手裏再說。


    王超卻不跟他對拉,直接退開兩步,也是一個中台長距離的側切,同樣切出一個水平飛行的長球來。


    這一切的難度遠低於剛才羅九的側切,因為羅九那是在倉促中的強行掌控,而王超現在卻是滿狀態。


    但同樣,這種時候的側切對羅九的威脅也小得多,羅九毫不猶豫上前一步,正手又一個凶狠爆衝。


    為了避免吃下旋,這一衝隻有三分力向前,卻有七分力向上。


    王超早已回到台前,舉球拍硬懟。


    羅九幾乎同時舉拍,反懟回來。


    這一下又把王超懟死了。


    2:2。


    觀眾們瘋狂鼓掌,他們看懂了,這下子羅九好像又把王超的推擋習慣給猜對了。


    發球權重新回到王超手中,他笑了笑,有些無奈,也有些佩服。


    他當然是可以任意調節自己擊球習慣的,但他骨子裏畢竟還是個人,而不是一台機器,所以他需要時刻提醒自己,才能做到改變日常習慣,而若是憑本能下意識出手,懟出來的依然會是一個遵循原來習慣的球。


    羅九自從第一局連得兩分後,後麵又斷斷續續試過幾次,每次都賭錯,按理說,應該是死心了。


    所以王超這次放鬆了警惕。


    但羅九居然連姿勢都沒變,又來了一次。


    這一次,王超確實沒想通,師兄到底是蒙的,還是真的預判了自己的預判,又或者單純是運氣好,膽子大?


    無論如何,能在這一局把比分追平,真挺不容易的,畢竟,自己這一局是打算要開始逆襲的。


    他思忖著,把球高高的拋了起來。


    在他的發球輪,他確實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因為羅九明顯對他的發球不適應,會給出比較好的機會。


    而他在台內挑打搶攻時,也有相當大的主動選擇權。


    他可以選擇暴挑或者輕挑,可以在觸球的最後一刻再做決定,而羅九卻必須在一開始就做好判斷,退台,還是不退台?


    若是暴挑遇到不退台,那就是直接打死。


    若是暴挑遇到退台,自己同樣可以拿到較大的優勢。


    若是輕挑遇到退台,同樣是大優勢,因為羅九的平衡會被破壞很多。


    唯有輕挑遇到不退台,自己才會拿不到什麽優勢。


    這是一道閉著眼睛蒙都能占到便宜的選擇題。


    王超並不考慮羅九台內賭博強懟的這種可能性,因為從現在起,他會保證自己百分百提高警覺,不會有任何一個殺板球是羅九熟悉的樣子。


    他還年輕,才18歲,他前兩局“休息”得很好,所以從現在開始,他已經天然占據了優勢,可以開始追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乒乓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薑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薑哥並收藏乒乓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