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預循著聲音望去,見到說話的人的正是華琇。
“侍中之言,是覺得兗、豫之事已經不可為了嗎?”
“陛下,非不可為也,而是臣以為皇漢新複,殺伐手段已然令宵小膽裂,如今兗州豫州兩地的豪強不聽號令者,其實並不是感念晉室,而多是想自保而已,要是再以如今的辦法催逼太深,不僅無法把他們收為己用,反而會適得其反。”
聽到侍中華琇這麽說,劉預也是多想了幾分。
在兗州、豫州一帶征討豪強的將領是李豐和冉隆,另外還有薄盛、陳午、田禋等乞活軍,其中以李豐為首。
這幾人統領的軍隊足有七八萬之多,按說當地的豪強應該都是望風而降,可是自從最開始的一些忠於晉室的官吏組織的反叛或敗或逃之後,這兩地的叛亂卻並沒有減少多少,根據李豐等人上報,反而更有了遍地烽火的感覺。
“難道有什麽不為我所知的真相,隱藏在李豐等人的上報當中嗎?”
劉預不禁有了幾分懷疑,這倒不是懷疑李豐的忠臣,而是因為李豐除了忠心之外,對於其他的事務並不太熟悉,極為容易受到他人的誤導。
“司空,對兗州、豫州之事,可有何高見啊?”
一想到這裏,劉預非常客氣的向大漢司空荀藩詢問道。
自從荀藩非常配合的上表勸進之後,立刻搖身一變,從大晉司空變成大漢司空。
劉預此時的大漢朝廷,基本都是沿襲魏晉官製,以太宰、太保、太傅、司徒、司空、太尉、大司馬、大將軍這八個官職為“八公”,是最為尊崇的官職。
因為太宰、太傅、太保為“上三公”,輕易不授予。
又因為劉預曾經擔任大將軍,所以此職也是空置,僅剩的“司徒、司空、太尉、大司馬”這四個為百官最尊榮者。
其中晉室舊臣荀藩為司空,傅祗為司徒,遙授幽州的王浚為太尉,劉預的兄長劉益以宗室身份為大司馬。
不過司徒傅祗如今已經重病不省人事,如今的朝堂中就以荀藩為百官之首了。
雖然,荀藩的這個百官之首,並無實權,但是也是分量十足。
“陛下,臣老朽,已經不堪與聞政事,不過兗州豫州之事,還是略知一二的。”荀藩隨即說道,“我聽說薄盛、田禋、田蘭、郝亭等人,仗著兵馬強盛,多以編戶勘田為借口催逼豪強,這才令許多豪強大族不堪忍受。”
“不堪忍受?”
劉預聽到這個詞後,就是眉頭一皺。
他看了一眼荀藩,隻看到司空荀藩泰然自若的模樣,並沒有太多其他的東西。
荀氏一族的荀組、荀崧等人占據潁川,繼續尊奉晉室,也是得到劉預默認的,因此荀藩與他們之間的聯絡並不太受阻礙。
這荀藩說的話中,也可以是頗有根據的。
一想到這裏,劉預又看向了侍中華琇,出言問道。
“侍中,難道兗州豫州之事,已經如此了嗎?”
在荀藩的話中,李豐、薄盛等人在兗州、豫州的平亂已經完全是肆意的擴大化了,以至於使用“編戶勘田”這種借口來製造事端。
雖然“編戶勘田”的確能極大的增加因為蔭戶隱田帶來的財富,但在兗州豫州這一代,暫時卻並不太適用。
“陛下,的確有這些情況。”見到劉預問向自己,華琇不得不回答。
“李豐等人兵力強盛,每每攻破豪強之家,糧食、田客充為公用,財貨絹帛則都是為將士所分,往往都是分賞頗厚,所以。。。。。。”
華琇說道這裏,卻是不肯再繼續說下去了。
“所以就在討平叛亂豪強之後,繼續攻打劫掠那些豪強嘍?”
劉預此時卻是有微怒了。
兩晉亂世的格局,不管是匈奴漢國、成漢,還是後趙、燕、秦,其實都是以部族軍隊為主體,建立的軍事政權國家。
這些國家在本質上都沒有真正的實現大一統王朝的構建,這個所謂的大一統王朝,並不是完成疆域上的統一,而是在郡縣統治上的實現。
在這些軍事政權國家中,以軍隊占據中央和地方要地,控製著一定數量的編戶百姓,而許多的地方權力其實掌握在眾多豪強手中。
這些所謂的國家,往往會因為一場內亂或者外戰失敗,就會亡國滅族,就是因為沒有整合到眾多豪強的力量。
隻有到了以“草原霸主”的姿態南下的拓跋部開始,才以超強軍事逼迫地方由豪強宗主督護製,轉變成了三老縣鄉結構,算是完成了初步力量整合。
從此以後,不管是內亂也好,還是外戰失利也好,北魏再也不是之前那些動不動就滅國的諸胡前輩了。
“非叛亂奸逆之輩,隻要按例完稅交賦,兗州豫州的宗主督護之權,豈能如此輕奪?”
劉預非常不滿的說道。
其實他如何不知道吞並這些豪強的好處,可是以如今手中不過十萬兵員,要想吞並兗州、豫州、徐州一帶的豪強塢堡,絕對是難以辦到的。
因為僅僅豫州梁國一地,其大小塢堡就足足有數百之多,可以說,隻要有人聚居之地,就是一個塢堡。
“陛下,李豐等人此舉卻也是頗有成效,如今調戍兗州豫州的軍士,都有了足用的軍糧,可想而知那些豪強都是隱匿了多少,殺一殺他們的威風也並無什麽不妥。”
一旁的公孫盛,卻是替李豐等人打抱不平。
聽到公孫盛這麽說,華琇和荀藩等人立刻都是閉口不言了。
劉預看到這種情況,不僅心中微微一動。
如今朝堂中,雖然華琇、荀藩等士人占據大多數官職,但是以董平、李豐、公孫盛等青州軍部將為首的將領們卻更加有話語權。
不僅僅因為他們受到劉預更多的信任,還是因為如今亂世之中,所有人都知道,刀槍可比印綬說話管用的多。
“兗州、豫州叛逆多半已經平定,我本來也沒有打算在那裏重新編戶勘田,立刻下令給李豐等人,隻要不是之前擁晉叛亂者,不可再輕易侵奪攻破豪強。”
劉預說道這裏,想了一下,看向了自己的散騎常侍傅暢。
“此事,就由傅散騎替朕持節親往!”
兗州、豫州就是一個大泥潭,要想真正的實現編戶統治,沒有個三五年持續整治,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否則,這一帶的豪強也不可能有本事,在原本的曆史上於祖逖和石勒之間天天叛來叛去。
“臣領命!”傅暢趕緊叩首領命,他臉上的被重視的那種自豪卻是無論如何都掩飾不住。
傅暢兄弟在勸進劉預稱帝中屬於急先鋒,自然受到了劉預特殊的回報。
再加上最近劉預納了傅暢的女兒為夫人,又加上了一層外戚關係,更是驟升到了散騎常侍的要職。
一個時辰後。
在結束了議事朝會後,劉預獨自一人坐在略顯狹小的大堂中,卻是陷入了沉思中。
因為劉預感覺自己已經陷入了一個進退無方的境地中。
如今在他控製的三州中,僅有青州一地算是完全經營得力,可以發揮出來七八分的實力,剩下的兗州、徐州僅僅是恢複生息就得一年半載。
劉預控製的區域基本是沒有險要可守,周圍都是潛在的敵人,以至於讓劉預有些不知道該往何處破局了。
“從徐州南下江東?這並不是一個好策略,這個時候的江南可比後世的魚米之鄉差的遠了,別說是糧食產量,就連人口數量,恐怕也很難與青州這個偏僻州想比。”
劉預首先否定了這一個策略。
“要不然,加大兵力,繼續攻略兗州、豫州一帶?”
這個辦法似乎是非常有吸引力,因為這兩個州遍地都是刺頭塢堡豪強,但是隻要擺平了這些阻礙,實現了糧草輜重的自產自足,就能可南可北,複製當年曹操的成功路線。
不過,如今的形勢,似乎比曹操當年還要複雜,特別是深入豫州後,就要麵對王彌、趙固等胡漢的強盜襲擾,還要麵對淮南的晉軍,還有被拖長的河濟防線,也是需要更多的軍事力量。
劉預自信想了想,這樣就算是掌控了兗州豫州,吃下了這兩大塊肥肉,可是需要麵對的危險似乎是更加多了,所居的形勢也更加凶險了。
“如此一來,隻剩下最後一條路線。”
劉預想著。
“那就是從青州西進,渡過河水進軍冀州。”
“隻要拿下了冀州,不僅有了十郡,還有了數百萬人口,並且還能以太行的陘口關隘輕鬆的實現防禦。”
“控製了冀州,就能把兗州變成一個安全的區域,沒有了河北威脅後,就可以徹底想辦法消化兗州。”
劉預越想越覺得,進軍冀州的路線成功以後,得到的好處是最多的。
不過,如今冀州的行事卻是更加令人棘手。
因為不同於兗州豫州一帶的“水淺王八多”,冀州卻是數支大軍頭的角逐場。
“胡漢的石勒,已經徹底占據了襄國一帶,算是有半個冀州。”
“得到拓跋鮮卑支持的劉琨,出兵占據了井陘一帶,也算是難啃。”
“還有自己的嶽父王浚,不僅不接受自己的封賞拉攏,還發怒恨不得“借胡剿漢”,也是一大強敵。”
“冀州東部一帶的豪強和晉室官吏,此前都歸順了祖逖,如今祖逖被迫下野,也是不安定的一群勢力。”
雖然似乎困難許多,但是劉預越想越覺得,這是一條最好的路線。
以劉預如今掌控的地盤,必須要破局而出,向外發展。
否則,以青州為基本盤,想要種田發展根本就是坐以待斃,更何況劉預相信,等到周圍的胡漢、晉廷實力各自穩定後,也根本不會給自己種田發展的機會。
劉預這個時候,需要找個人商議,以此來擬定一個更加清晰的路線。
華琇、公孫盛兩人給劉預的感覺,處理事務上井井有條,但是總是缺少一種謀大局的感覺。
這個時候,劉預突然想到了一個人,雖然今日議事上,他沒有發一言,但當時劉預卻從他的臉上留意到了許多不同尋常。
“來人!”劉預想到這裏立刻向門外呼道。
很快,兩個宮人進來聽命。
“速去請郗鑒前來。”
如今的郗鑒,在大漢朝廷中擔任秘書監。
這個職位,可以算是天子的近臣親信,但是限於其職責,行政的權力不如尚書、中書和門下三台省。
郗鑒又屬於沒有派係支持之人,所以他的秘書監顯得並沒有太多話語權。
不過,劉預對於郗鑒的能力卻是早已經認同了。
等到郗鑒來到後,劉預立刻把自己的三個想法告訴給了他,並且讓他幫自己參謀一個最可行的。
郗鑒略一思考後,立刻說道。
“陛下以為,這其中哪一個最容易?”
見郗鑒不答反問。
劉預也故意應道。
“我覺得是經略豫州、兗州”
郗鑒搖了搖頭,說道。
“非也,兗州豫州雖然有天下最肥美的土地和丁口,但是卻是一塊泥淖之地,今日陛下派傅散騎去停止李豐等人攻掠豪強,可謂是一個良策。”
“否則將來隻會疲於應付,就算是全取中州一帶,也不過是得到了一塊四戰之地,能不能守住還是兩說。”
“那依郗君之見,是取何地?”劉預問道。
郗鑒笑了笑,說道。
“當然是取冀州!”
“冀州田土廣袤,有清河、漳水、大澤的豐沃之利,還有兩倍於青州的人口,更有常山趙郡一帶的馬苑,這些可都是大事之資。”
<a href="http://m.yawenku.com" id="wzsy">yawenku.com</a>
“隻要有了冀州,就可以南下司隸,西進並州,皆是討胡行軍的便利之道,正合陛下“討胡複漢”的號令,如此義旗之下,中州英豪誰人不望風來投,豈不是遠遠好過了,放任河北胡虜不管,而鑽營中州士人?”
“當年魏武擁兗豫中州,奮戰二十載不過略有北方,而光武有河北,僅僅數年即取天下。”
”如今陛下若能取河北,則可複光武之業。”
“侍中之言,是覺得兗、豫之事已經不可為了嗎?”
“陛下,非不可為也,而是臣以為皇漢新複,殺伐手段已然令宵小膽裂,如今兗州豫州兩地的豪強不聽號令者,其實並不是感念晉室,而多是想自保而已,要是再以如今的辦法催逼太深,不僅無法把他們收為己用,反而會適得其反。”
聽到侍中華琇這麽說,劉預也是多想了幾分。
在兗州、豫州一帶征討豪強的將領是李豐和冉隆,另外還有薄盛、陳午、田禋等乞活軍,其中以李豐為首。
這幾人統領的軍隊足有七八萬之多,按說當地的豪強應該都是望風而降,可是自從最開始的一些忠於晉室的官吏組織的反叛或敗或逃之後,這兩地的叛亂卻並沒有減少多少,根據李豐等人上報,反而更有了遍地烽火的感覺。
“難道有什麽不為我所知的真相,隱藏在李豐等人的上報當中嗎?”
劉預不禁有了幾分懷疑,這倒不是懷疑李豐的忠臣,而是因為李豐除了忠心之外,對於其他的事務並不太熟悉,極為容易受到他人的誤導。
“司空,對兗州、豫州之事,可有何高見啊?”
一想到這裏,劉預非常客氣的向大漢司空荀藩詢問道。
自從荀藩非常配合的上表勸進之後,立刻搖身一變,從大晉司空變成大漢司空。
劉預此時的大漢朝廷,基本都是沿襲魏晉官製,以太宰、太保、太傅、司徒、司空、太尉、大司馬、大將軍這八個官職為“八公”,是最為尊崇的官職。
因為太宰、太傅、太保為“上三公”,輕易不授予。
又因為劉預曾經擔任大將軍,所以此職也是空置,僅剩的“司徒、司空、太尉、大司馬”這四個為百官最尊榮者。
其中晉室舊臣荀藩為司空,傅祗為司徒,遙授幽州的王浚為太尉,劉預的兄長劉益以宗室身份為大司馬。
不過司徒傅祗如今已經重病不省人事,如今的朝堂中就以荀藩為百官之首了。
雖然,荀藩的這個百官之首,並無實權,但是也是分量十足。
“陛下,臣老朽,已經不堪與聞政事,不過兗州豫州之事,還是略知一二的。”荀藩隨即說道,“我聽說薄盛、田禋、田蘭、郝亭等人,仗著兵馬強盛,多以編戶勘田為借口催逼豪強,這才令許多豪強大族不堪忍受。”
“不堪忍受?”
劉預聽到這個詞後,就是眉頭一皺。
他看了一眼荀藩,隻看到司空荀藩泰然自若的模樣,並沒有太多其他的東西。
荀氏一族的荀組、荀崧等人占據潁川,繼續尊奉晉室,也是得到劉預默認的,因此荀藩與他們之間的聯絡並不太受阻礙。
這荀藩說的話中,也可以是頗有根據的。
一想到這裏,劉預又看向了侍中華琇,出言問道。
“侍中,難道兗州豫州之事,已經如此了嗎?”
在荀藩的話中,李豐、薄盛等人在兗州、豫州的平亂已經完全是肆意的擴大化了,以至於使用“編戶勘田”這種借口來製造事端。
雖然“編戶勘田”的確能極大的增加因為蔭戶隱田帶來的財富,但在兗州豫州這一代,暫時卻並不太適用。
“陛下,的確有這些情況。”見到劉預問向自己,華琇不得不回答。
“李豐等人兵力強盛,每每攻破豪強之家,糧食、田客充為公用,財貨絹帛則都是為將士所分,往往都是分賞頗厚,所以。。。。。。”
華琇說道這裏,卻是不肯再繼續說下去了。
“所以就在討平叛亂豪強之後,繼續攻打劫掠那些豪強嘍?”
劉預此時卻是有微怒了。
兩晉亂世的格局,不管是匈奴漢國、成漢,還是後趙、燕、秦,其實都是以部族軍隊為主體,建立的軍事政權國家。
這些國家在本質上都沒有真正的實現大一統王朝的構建,這個所謂的大一統王朝,並不是完成疆域上的統一,而是在郡縣統治上的實現。
在這些軍事政權國家中,以軍隊占據中央和地方要地,控製著一定數量的編戶百姓,而許多的地方權力其實掌握在眾多豪強手中。
這些所謂的國家,往往會因為一場內亂或者外戰失敗,就會亡國滅族,就是因為沒有整合到眾多豪強的力量。
隻有到了以“草原霸主”的姿態南下的拓跋部開始,才以超強軍事逼迫地方由豪強宗主督護製,轉變成了三老縣鄉結構,算是完成了初步力量整合。
從此以後,不管是內亂也好,還是外戰失利也好,北魏再也不是之前那些動不動就滅國的諸胡前輩了。
“非叛亂奸逆之輩,隻要按例完稅交賦,兗州豫州的宗主督護之權,豈能如此輕奪?”
劉預非常不滿的說道。
其實他如何不知道吞並這些豪強的好處,可是以如今手中不過十萬兵員,要想吞並兗州、豫州、徐州一帶的豪強塢堡,絕對是難以辦到的。
因為僅僅豫州梁國一地,其大小塢堡就足足有數百之多,可以說,隻要有人聚居之地,就是一個塢堡。
“陛下,李豐等人此舉卻也是頗有成效,如今調戍兗州豫州的軍士,都有了足用的軍糧,可想而知那些豪強都是隱匿了多少,殺一殺他們的威風也並無什麽不妥。”
一旁的公孫盛,卻是替李豐等人打抱不平。
聽到公孫盛這麽說,華琇和荀藩等人立刻都是閉口不言了。
劉預看到這種情況,不僅心中微微一動。
如今朝堂中,雖然華琇、荀藩等士人占據大多數官職,但是以董平、李豐、公孫盛等青州軍部將為首的將領們卻更加有話語權。
不僅僅因為他們受到劉預更多的信任,還是因為如今亂世之中,所有人都知道,刀槍可比印綬說話管用的多。
“兗州、豫州叛逆多半已經平定,我本來也沒有打算在那裏重新編戶勘田,立刻下令給李豐等人,隻要不是之前擁晉叛亂者,不可再輕易侵奪攻破豪強。”
劉預說道這裏,想了一下,看向了自己的散騎常侍傅暢。
“此事,就由傅散騎替朕持節親往!”
兗州、豫州就是一個大泥潭,要想真正的實現編戶統治,沒有個三五年持續整治,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否則,這一帶的豪強也不可能有本事,在原本的曆史上於祖逖和石勒之間天天叛來叛去。
“臣領命!”傅暢趕緊叩首領命,他臉上的被重視的那種自豪卻是無論如何都掩飾不住。
傅暢兄弟在勸進劉預稱帝中屬於急先鋒,自然受到了劉預特殊的回報。
再加上最近劉預納了傅暢的女兒為夫人,又加上了一層外戚關係,更是驟升到了散騎常侍的要職。
一個時辰後。
在結束了議事朝會後,劉預獨自一人坐在略顯狹小的大堂中,卻是陷入了沉思中。
因為劉預感覺自己已經陷入了一個進退無方的境地中。
如今在他控製的三州中,僅有青州一地算是完全經營得力,可以發揮出來七八分的實力,剩下的兗州、徐州僅僅是恢複生息就得一年半載。
劉預控製的區域基本是沒有險要可守,周圍都是潛在的敵人,以至於讓劉預有些不知道該往何處破局了。
“從徐州南下江東?這並不是一個好策略,這個時候的江南可比後世的魚米之鄉差的遠了,別說是糧食產量,就連人口數量,恐怕也很難與青州這個偏僻州想比。”
劉預首先否定了這一個策略。
“要不然,加大兵力,繼續攻略兗州、豫州一帶?”
這個辦法似乎是非常有吸引力,因為這兩個州遍地都是刺頭塢堡豪強,但是隻要擺平了這些阻礙,實現了糧草輜重的自產自足,就能可南可北,複製當年曹操的成功路線。
不過,如今的形勢,似乎比曹操當年還要複雜,特別是深入豫州後,就要麵對王彌、趙固等胡漢的強盜襲擾,還要麵對淮南的晉軍,還有被拖長的河濟防線,也是需要更多的軍事力量。
劉預自信想了想,這樣就算是掌控了兗州豫州,吃下了這兩大塊肥肉,可是需要麵對的危險似乎是更加多了,所居的形勢也更加凶險了。
“如此一來,隻剩下最後一條路線。”
劉預想著。
“那就是從青州西進,渡過河水進軍冀州。”
“隻要拿下了冀州,不僅有了十郡,還有了數百萬人口,並且還能以太行的陘口關隘輕鬆的實現防禦。”
“控製了冀州,就能把兗州變成一個安全的區域,沒有了河北威脅後,就可以徹底想辦法消化兗州。”
劉預越想越覺得,進軍冀州的路線成功以後,得到的好處是最多的。
不過,如今冀州的行事卻是更加令人棘手。
因為不同於兗州豫州一帶的“水淺王八多”,冀州卻是數支大軍頭的角逐場。
“胡漢的石勒,已經徹底占據了襄國一帶,算是有半個冀州。”
“得到拓跋鮮卑支持的劉琨,出兵占據了井陘一帶,也算是難啃。”
“還有自己的嶽父王浚,不僅不接受自己的封賞拉攏,還發怒恨不得“借胡剿漢”,也是一大強敵。”
“冀州東部一帶的豪強和晉室官吏,此前都歸順了祖逖,如今祖逖被迫下野,也是不安定的一群勢力。”
雖然似乎困難許多,但是劉預越想越覺得,這是一條最好的路線。
以劉預如今掌控的地盤,必須要破局而出,向外發展。
否則,以青州為基本盤,想要種田發展根本就是坐以待斃,更何況劉預相信,等到周圍的胡漢、晉廷實力各自穩定後,也根本不會給自己種田發展的機會。
劉預這個時候,需要找個人商議,以此來擬定一個更加清晰的路線。
華琇、公孫盛兩人給劉預的感覺,處理事務上井井有條,但是總是缺少一種謀大局的感覺。
這個時候,劉預突然想到了一個人,雖然今日議事上,他沒有發一言,但當時劉預卻從他的臉上留意到了許多不同尋常。
“來人!”劉預想到這裏立刻向門外呼道。
很快,兩個宮人進來聽命。
“速去請郗鑒前來。”
如今的郗鑒,在大漢朝廷中擔任秘書監。
這個職位,可以算是天子的近臣親信,但是限於其職責,行政的權力不如尚書、中書和門下三台省。
郗鑒又屬於沒有派係支持之人,所以他的秘書監顯得並沒有太多話語權。
不過,劉預對於郗鑒的能力卻是早已經認同了。
等到郗鑒來到後,劉預立刻把自己的三個想法告訴給了他,並且讓他幫自己參謀一個最可行的。
郗鑒略一思考後,立刻說道。
“陛下以為,這其中哪一個最容易?”
見郗鑒不答反問。
劉預也故意應道。
“我覺得是經略豫州、兗州”
郗鑒搖了搖頭,說道。
“非也,兗州豫州雖然有天下最肥美的土地和丁口,但是卻是一塊泥淖之地,今日陛下派傅散騎去停止李豐等人攻掠豪強,可謂是一個良策。”
“否則將來隻會疲於應付,就算是全取中州一帶,也不過是得到了一塊四戰之地,能不能守住還是兩說。”
“那依郗君之見,是取何地?”劉預問道。
郗鑒笑了笑,說道。
“當然是取冀州!”
“冀州田土廣袤,有清河、漳水、大澤的豐沃之利,還有兩倍於青州的人口,更有常山趙郡一帶的馬苑,這些可都是大事之資。”
<a href="http://m.yawenku.com" id="wzsy">yawenku.com</a>
“隻要有了冀州,就可以南下司隸,西進並州,皆是討胡行軍的便利之道,正合陛下“討胡複漢”的號令,如此義旗之下,中州英豪誰人不望風來投,豈不是遠遠好過了,放任河北胡虜不管,而鑽營中州士人?”
“當年魏武擁兗豫中州,奮戰二十載不過略有北方,而光武有河北,僅僅數年即取天下。”
”如今陛下若能取河北,則可複光武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