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殘存的族人
庶女狠毒:廢柴九小姐 作者:暮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鋒而不露的劍光幾乎是貼著季顏的臉頰,宛若蛟龍反身,然後收回到了對方的手中之劍。
持劍的一個胡子很長的老大爺,看著年齡不小,可身手矯健,單單一個收招的動作,就讓季顏覺得他的箭術趨於伽羅大陸的一流劍客。
她剛才沒躲,是因為劍招出現時就徹底封住了她的退路,強行躲避,更容易被劍所傷。
老大爺手中的劍短而古怪,劍身一段一段,又圓又扁,串連起來像一隻切片的糖葫蘆,他停下之後,又立刻有好幾個實力不俗的老者從石碑內飛出,有的拿著擀麵杖一樣的棒槌,有的直接拿著魚竿,還有一個很詭異的老人,肩上居然扛著一尊棺材……
他們的武器稀奇古怪,可一律給季顏深不可測的感覺。
她想起鄭桓樂在返回巶京的時候說過,鄭家家主從來都不是一個人。
難道這些人就是鄭家隱藏的神秘守護者?
拿著糖葫蘆劍的老大爺眯著渾濁老眼從上到下把季顏瞅了一遍後,不確定的說話了。
“請問,你是不是……顏小姐?”
季顏點了點頭,幾人臉上頓時露出如釋重負的一歎,老大爺看著季顏歎道:“你果然還是來了,瓊姑說過,無字碑的陣法,除了家主就隻有你能夠破解。”
“瓊姑……”想起她倒下來的一幕,季顏聲音一滯。
“容我介紹一下,我叫阿福,我和瓊姑……也就是阿祿、還有已經犧牲的阿壽是守護鄭家繼承者的福祿壽三侍,”阿福說著,又給季顏介紹後出來的三位,“這三位是鄭家的客卿,碑中還有鄭家族人數百,老人小孩都在裏麵。”
季顏往無字碑內看了一看,滿滿的都是驚慌不定的身影。
“鄭桓樂呢?他沒和你們一起嗎?”季顏沒有看到他,一種不好的預感,漫延了心脈。
阿福搖搖頭,臉上露出戚苦之色。
“你有所不知,這次巶京的災難,來的十分突然。而且,主導這次襲擊的正是那個出逃的鄭老二爺。他不知是從哪裏找來了一群實力奇高的強者幫手,再加上他也是鄭家血脈,竟然暗中破解了巶京護城陣法,直接帶著敵人潛入了巶京內部。”
阿福苦歎一聲,繼續說道:“家主察覺之時,已經有將近一半的鄭家血脈落入他們手中,鄭老二爺以此為要挾,命令家主自封筋脈投降,否則,他就殺死所有的人……”
季顏赫然攥緊拳頭,胸口一團怒氣,噴薄欲出!
“家主知道即使他交出自己,鄭老二爺也可能不會放過剩下的族人,所以他命令我們護送族人躲進無字碑,不管發生什麽,都不準現身去救他。隻有阿祿……”
想到瓊姑阿祿,阿福就是歎息,小家主從小失去了母親,一直是阿祿在照顧他,不知不覺中已經把主仆之情變成了母子之情。
“她過於放不下心,和我們一起安頓好族人之後,隻身離去,伺機解救家主……”
話說到這裏,已經是濃濃的歎息,拿著魚竿的老人接話道:“當時外麵形勢危急,她這一去,隻怕已經……”
持劍的一個胡子很長的老大爺,看著年齡不小,可身手矯健,單單一個收招的動作,就讓季顏覺得他的箭術趨於伽羅大陸的一流劍客。
她剛才沒躲,是因為劍招出現時就徹底封住了她的退路,強行躲避,更容易被劍所傷。
老大爺手中的劍短而古怪,劍身一段一段,又圓又扁,串連起來像一隻切片的糖葫蘆,他停下之後,又立刻有好幾個實力不俗的老者從石碑內飛出,有的拿著擀麵杖一樣的棒槌,有的直接拿著魚竿,還有一個很詭異的老人,肩上居然扛著一尊棺材……
他們的武器稀奇古怪,可一律給季顏深不可測的感覺。
她想起鄭桓樂在返回巶京的時候說過,鄭家家主從來都不是一個人。
難道這些人就是鄭家隱藏的神秘守護者?
拿著糖葫蘆劍的老大爺眯著渾濁老眼從上到下把季顏瞅了一遍後,不確定的說話了。
“請問,你是不是……顏小姐?”
季顏點了點頭,幾人臉上頓時露出如釋重負的一歎,老大爺看著季顏歎道:“你果然還是來了,瓊姑說過,無字碑的陣法,除了家主就隻有你能夠破解。”
“瓊姑……”想起她倒下來的一幕,季顏聲音一滯。
“容我介紹一下,我叫阿福,我和瓊姑……也就是阿祿、還有已經犧牲的阿壽是守護鄭家繼承者的福祿壽三侍,”阿福說著,又給季顏介紹後出來的三位,“這三位是鄭家的客卿,碑中還有鄭家族人數百,老人小孩都在裏麵。”
季顏往無字碑內看了一看,滿滿的都是驚慌不定的身影。
“鄭桓樂呢?他沒和你們一起嗎?”季顏沒有看到他,一種不好的預感,漫延了心脈。
阿福搖搖頭,臉上露出戚苦之色。
“你有所不知,這次巶京的災難,來的十分突然。而且,主導這次襲擊的正是那個出逃的鄭老二爺。他不知是從哪裏找來了一群實力奇高的強者幫手,再加上他也是鄭家血脈,竟然暗中破解了巶京護城陣法,直接帶著敵人潛入了巶京內部。”
阿福苦歎一聲,繼續說道:“家主察覺之時,已經有將近一半的鄭家血脈落入他們手中,鄭老二爺以此為要挾,命令家主自封筋脈投降,否則,他就殺死所有的人……”
季顏赫然攥緊拳頭,胸口一團怒氣,噴薄欲出!
“家主知道即使他交出自己,鄭老二爺也可能不會放過剩下的族人,所以他命令我們護送族人躲進無字碑,不管發生什麽,都不準現身去救他。隻有阿祿……”
想到瓊姑阿祿,阿福就是歎息,小家主從小失去了母親,一直是阿祿在照顧他,不知不覺中已經把主仆之情變成了母子之情。
“她過於放不下心,和我們一起安頓好族人之後,隻身離去,伺機解救家主……”
話說到這裏,已經是濃濃的歎息,拿著魚竿的老人接話道:“當時外麵形勢危急,她這一去,隻怕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