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道於‘護國法壇’之中推算天機,察覺嶽陽府中,誕生‘人道陣法’,乃是仙家後天至寶,非民心所向不可催生。此誠乃太後、陛下之福也。”


    大國師喜上眉梢,如是說著,又道,“此陣法頗有玄妙,乃是萬民立於憂而望於樂,亦可謂百姓立地憂國,望天而樂。若非二聖賢明,嶽陽府百姓,又豈能有這般感悟……”


    太後聞言,頓時大喜:“若如此,當嘉勉嶽陽府。”


    “袁師傅,‘人道陣法’有什麽用?既然是後天至寶,那肯定我也能拿來用吧?”


    “這是自然,陛下一道旨意,這‘人道陣法’自然可以收取,定於陣盤之中,用來護衛己身。”


    “哈哈,好好好,我要這個,我要這個……”


    國君連忙拍手,極為高興,“這樣我就能安安穩穩地長生。”


    “陛下所言甚是,所言甚是……”


    國師眉開眼笑,也是連連寬慰。


    太後有些猶疑,小聲道:“既然是地方誕生的寶物,若是取之,豈非有巧取豪奪之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凡是有人的地方,皆為人皇所治,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人皇欲取,便可取之。”


    說得極為坦然,國師更是道,“太祖定下大夏江山,凡山川水澤之神,有不敬者,或殺或禁或鎮或囚,可有不妥?至今快五百年矣。”


    “予不敢比較太祖,既無神通,亦無偉力,但求一份長生安逸……”


    “太後仁慈,實乃萬民之幸事,貧道深感欽佩。”


    拂塵一揚,國師又道,“然則長生之事,便是奪天地之造化,二聖長生之後,再補償嶽陽府便是。”


    “果如此,自然最好。”


    “貧道自然盡心盡力,護持二聖長生之路……”


    言罷,太後擬招,國君用璽,便將詔書賜給了大國師袁洪,由他命人去嶽陽府布置陣法,打造陣盤,然後將嶽陽府誕生的“人道陣法”收入陣盤之中,再帶回京城夏邑。


    一時間,飛舟盡出,夏邑熱鬧,不少達官貴人都是覺得奇怪,巡天監今天居然這麽大動靜,怕是有大事發聲。


    諸多勳貴幾經打聽,才從宮中探得消息,原來嶽陽府出現了“人道陣法”,號稱仙家後天至寶,有住世長生之功。


    現在除妖人雲集而出,便是為了飛舟前往,拿下至寶,獻於二聖。


    “後天至寶?就這國運衰退的鳥樣,還能有後天至寶?”


    “這有何不能?地方鍾靈毓秀,又有民心所向,自然可以誕生。曆朝曆代,還是有過這等事情的。”


    “曆朝曆代可沒有國師!”


    “這可未必,帝顓頊之前,舉凡古國古朝,那都是有國師的。”


    “哼!此事必有蹊蹺,那袁洪打得什麽主意!”


    “管那許多,反正如今已經決定裁撤督府,重設‘四方伯’,還不如多想想此事呢。如今燕山戰事順利,若是為‘北伯侯’,功勞無算啊……”


    “嗬,功勞無算?你知不知道前次大戰之所以能勝,不過是諸先鋒大將得天賜流光,乃是神兵在手,才有險勝?徐望闕的‘龍驤軍’差點被合圍!”


    “天賜流光,幻化神兵。其中有諸多變化,若是合為一體,未必不是仙家的那後天至寶。”


    “畢竟……”


    “畢竟……是‘國運化身’啊。”


    勳貴們感慨歸感慨,卻並不為“國運化身”的解體而感到悲傷。


    王朝更迭又如何?如今他們根深蒂固,國破家也不會亡,換個人家帝王,照樣是富貴人家。


    倘若大夏王朝再賞賜個傳世爵位,倒也不是不可以為國效力些許,但眼下嘛,國君自己都不在乎,他們又何必計較?


    夏邑的一通熱鬧,很快波及到了四方,傳到北陽府時,五潮縣縣令汪伏波陡然看到嶽陽府出祥瑞的通告,頓時眉頭緊皺:“一派胡言,國運衰退還有什麽狗屁祥瑞!”


    “大老爺注意儀態,注意儀態啊……”


    書辦見狀,連忙提醒汪伏波,最近的縣尊,越來越不注意言辭了,動不動汙言穢語,北陽府前來考績的官吏,都吃了一頓狂噴。


    這北陽府誰排第一不知道,但誰絕對不是第一,已經有了定論。


    然而汪伏波越來越我行我素,罵罵咧咧道:“入娘的,這朝廷裏的相公都是吃屎的嗎?!由得國運徹底衰敗下去?!現在連五軍都督府都要裁撤,重立‘四方伯’!怎麽不立‘五方伯’‘十方伯’!呸!昏君!”


    “大老爺——”


    書辦尖叫起來,“大老爺息怒,隔牆有耳,隔牆有耳啊……”


    “老夫怕什麽!老夫行得正坐得直,老夫問心無愧!老夫罵的也不是八歲的國君!而是他娘!垂簾聽政的昏君!”


    “大老爺饒命,學生家中還有雙親侍奉,大兒五歲,小兒滿月,還請大老爺饒命……”


    “行了行了行了,老夫絕不會連累你。”


    汪伏波煩躁無比,五軍都督府完蛋了,將來的東海,要是又起妖霧,該如何組織?地方府縣,還有兵力可以互相借調嗎?


    “四方伯”一旦重新設立,那是大大的諸侯,大大的諸侯啊——


    一想到這個事情,汪伏波就想念叨:天地無極,萬劍歸宗!


    果然還是殺個痛快最好!


    “大象說得對,大象做得好啊。是老夫愚昧了,是老夫愚昧了……”


    汪伏波眼神堅決,倘若今後朝廷不靠譜了,直接不鳥那些雞毛蒜皮都要一把抓的上峰。


    府城做人事,他就還是五潮縣縣令。


    府城不做人事,那他直接率眾抗拒!


    守城自保,才是出路。


    跟著一條破船去劈波斬浪,那不是勇敢,那是自尋死路。


    “大象啊大象,真希望你不隻是降妖除魔啊。”


    汪伏波並非依賴魏昊,而是發現自己跟五潮縣的百姓一樣,在危難時刻,竟然也希望有人挺身而出,不是為他們犧牲,而是帶著他們戰天鬥地。


    沒有出路又如何?


    群妖環伺之時,魏大象殺出了一條路。


    這是他汪伏波不具備的才能,但是魏大象有!


    秋冬的五潮縣捕魚也艱難起來,海潮入侵並沒有停止,這裏的糧食產量還是那麽低,不過因為五潮縣現在有了“五潮關”的名氣,附近的商人,也願意來這裏中轉結算。


    而且若是拿到“五潮關”的“赤俠像”,懸掛在船艙內,能驚退許多無腦水怪,不敢襲擾船舶。


    於是五潮縣目前排名前三的本地特產,一是“五潮蛇羹”,據說吃了之後能夠壯膽;二是“五潮羊肉”,吃了之後能夠正氣;三是“五潮關赤俠像”,懸掛車船能保平安,懸掛廳堂能退妖邪。


    前兩個吃了就沒了,第三個則是不同,算是五潮縣的一個產業。


    現如今縣城周圍種了不知道多少桃樹,除了能賞花吃桃之外,還能取材凋刻,做個“赤俠像”的掛件,隻要不點睛,好用得很。


    也因為此,五潮縣的人氣不但沒有因爲兩次妖災而衰退,反而更加旺盛,汪伏波更是祭出自己的拿手好戲,版築城牆二裏,專門擴了一個“互市城”,往來客商雲集於此,舊城則是用來居住,隻論氣象,還超過了國運衰退之前的規模。


    可惜勢單力薄,在整個江東一隅來說,也不過是稍微亮一點的星。


    但有了這些,汪伏波的確有了底氣對抗朝廷。


    這不是往日忠臣所為,但卻是當下大忠臣所為。


    保不住天下,保一方水土,也算是可以了。


    隻是如今朝廷奇葩招數不斷,汪伏波實在是不知道自己能周旋到幾時。


    “四方伯”一旦定下,此地,不僅僅是五潮縣,整個北陽府,都將是“東伯侯”管轄之地,他不相信會一派和諧。


    這種焦慮,也正是讓汪伏波如此煩躁的原因。


    也正是如此,汪伏波也就更加欣賞、佩服魏昊,自然也更希望魏昊不僅僅是降妖除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赤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燒大黑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燒大黑魚並收藏赤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