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軍三聖’……敗了。”


    夏邑皇城,鳳藻閣之中,皇太後盯著一座正在生煙的香爐,沉聲道,“朕雖知神人恐怖,但沒想到,連‘太微天庭’的星君,居然也不是對手。”


    “陛下,此間必有蹊蹺。”


    一個錦袍宦官躬身行禮之後說道,“‘破軍三聖’乃是‘北鬥天關蕩魔軍’的先鋒,尤其是那‘元靈獅王星君’,若論神力,六天之中也是位列‘百將’之中。就算魏逆修行‘烈士氣焰’,按照規則,他也至多跟‘元靈獅王星君’打個平手……”


    作為“十仙奴”之一的“天壤大神”自從丟了法寶“元始砂”之後,便跟另外幾位仙奴,徹底地投靠了太後。


    “此言作何解?”


    “陛下,若不能平手,說明,魏逆必有克製之處。依奴婢舊時在天界的見聞,通常星君之間鬥法,克製全在星辰規則之上。這‘破軍星君’的麾下先鋒,定是在星辰之力上,遭受了壓製。”


    “天壤大神”猛然抬頭,鄭重道,“奴婢猜測,魏逆很有可能……早已身負星光!”


    “他不修法力……”


    皇太後幽幽地說道,“你不要忘了這一點。”


    “陛下,誠然此賊不修法力,不過,星辰之力並非法力,是維持一方天地運轉的規則。五行、四象,乃至生老病死苦……皆在其中。”


    現在“天壤大神”有一個非常誇張的猜測,那就是,魏昊很有可能在規則上,將“元靈獅王星君”瞬間壓製,也就是最底層的規則,是眾生息息相關且認可的規則。


    毀滅、破壞、損失、死亡……


    種種帶來崩壞結果的規則,都有可能。


    更何況,之前大夏王朝的“國運化身”,還是“白虎星君”。


    白虎主兵,或許,就是白虎歸位的時候,留下來的三千天賜流光之一?


    其中一道,給了魏昊,讓他有可能拿到了殺戮的力量?


    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朕不想去猜測,朕隻想知道,現在可有什麽辦法鎮殺魏昊?”皇太後麵色漠然,“或者說,你覺得是掌握必定能殺死他的力量,而朕,需要付出什麽,拿出多大的代價……”


    “這……”


    沉吟了一會兒,“天壤大神”思來想去,鄭重道,“人間九州,除神州之外,尚有八州。這八州之中,同樣有八州大聖,在人間有神仙之力,在天界能雄霸一方。此八州大聖,若能來神州,能同魏逆一戰!”


    “那麽……代價呢?”


    皇太後盯著“天壤大神”,“朕,要付出什麽?”


    “若能賜八州大聖血脈踏入神州繁衍生息……當能打動。”


    “噢?隻如此,這些大聖……就敢冒險?”


    “陛下,功行於人間啊。”


    沒有太多的解釋,“天壤大神”隻這一句話,就讓皇太後微微點了點頭。


    的確,“功行於人間”,這就是最大的籌碼。


    當這些大聖的血脈可以在人間繁衍生息,何嚐不是人間的一份子?


    那麽久而久之,隻要血脈子孫越來越多,以他們的底蘊,踏上天路就是一方霸主……


    綿綿不絕的人心願力,就是最大的好處。


    隻是,想要做出這樣的裁定,絕非易事。


    曆朝曆代都可以有借口,但大夏王朝的太祖,是最後一代“人皇”,大禹王是最後“鼎鎮”九州,才有了現在的格局。


    凡是非人超凡之輩,五百年前隻要流露忤逆態度,都會被鎮殺。


    召即來,不來斬。


    夏室子孫,姒姓皇族,要是做出這樣的決定,那無異於自取滅亡。


    皇太後眯著眼睛,盯著“天壤大神”,“卿以為……朕應該賜封八州大聖血脈入主神州?”


    冬!


    “天壤大神”當即跪倒在地,連連磕頭宛若搗蒜:“陛下,奴婢絕無此意,奴婢絕非是想八州大聖血脈入主神州……”


    “起來吧。”


    揮了揮手,太後麵帶微笑,“若是萬族和諧,朕就算做出這個決斷,又有何妨?雖說背棄了太祖遺訓,但此一時彼一時也。”


    “……”


    匍匐在地瑟瑟發抖的“天壤大神”不敢搭話,半晌,太後忽然又問道:“你最後把握的……是哪路大聖?”


    “奴婢……奴婢……”


    結結巴巴的“天壤大神”額頭上冒著冷汗,他越來越像伴君如伴虎的內侍太監,而不是一個降世的神仙。


    “怎麽?話都不會說了?”


    “回陛、陛下的話……”


    猶豫了一下,“天壤大神”還是硬著頭皮道,“若論八州大聖之中,奴婢最有把握說服哪位……當是,西北肥州的一位遁世妖皇。此大聖,同奴婢尚有些許淵源,若奴婢為說客,興許能見上一見。”


    “噢?”


    太後有些意外,“沒想到,天壤卿還有這等本事。”


    “不敢……”


    “若能讓朕滿意,一切……都好說。”


    太後似乎並沒有因為“破軍三聖”的兵敗而過多愁惱,就像是發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而此刻,大勝之後的“五泉健兒”,則是在五泉縣校場開始了誓師。


    原本還小心翼翼的“五泉健兒”,如今都是信心大增,願意光明正大地討伐夏室!


    “從此以後,我部便是‘江中道五泉路義軍’!”


    馮瑜寧坐在巨大盤羊背上,看上去頗有神人韻味,讓五泉縣軍民都感覺有一種神秘力量摻雜其中。


    “天地可鑒!”


    “四方可知!”


    隨後,唐淞晨等嶽陽才子,執筆寫下祭文,卻是並不禱告上天,而是猶如衙門告示一般,告知給了南來北往的行者。


    這“江中道五泉路義軍”,原本光明正大願意造反的,不過是千幾百人,如今卻是湊足了七千五百之數,也算是三軍齊整,有了模樣。


    再加上他們是漢水兩岸首倡義軍,周遭零星造反的兵馬,也是紛紛派出使者前來打聽,其中更是不乏地方軍頭、諸侯的耳目眼線。


    數日之後,大江南北也都知曉,魏赤俠大戰“破軍三聖”,斬二俘一,當真是人間無敵!


    而這個消息,在“射陽湖”走訪的彭如晦確認之後,當即前往淮陰城招攬舊部,不為別的,隻為響應起兵。


    “淮東道射陽路義軍”旗號,竟是也立了起來。


    遙奉魏赤俠為諸道諸軍大元帥,彭如晦自領淮水東路義軍,亦是淮下首倡義軍。


    前後兩路義軍,又皆是本地朝廷命官為首,造成的影響,自然非同小可。


    嶽陽府中,諸多太平士紳還不覺得如何,但那些個江湖兒女卻不一樣,紛紛覺得可以響應。


    隻是不等他們商量由誰領頭,那北陽府的操江同知汪伏波,竟然也告知四方,立下“江尾道北陽路義軍”旗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赤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燒大黑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燒大黑魚並收藏赤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