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最初進京據說就是要想選秀女進宮的,這事兒馮紫英當然知曉,《紅樓夢》書中也提到過,隻不過後來無果而終。


    大周沿襲明製,宮中選秀女也好,封妃也好,一般說來都局限於民間身世清白的良家女子。


    士林女子一般不屑去選妃,而武勳女子皇家又有忌諱,不太願意選,主要是擔心外戚日後尾大不掉。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要看當事人怎麽想。


    比如像永隆帝的最後這一次選妃就是明顯采取了平衡妥協和稀泥的做法,既有武勳女子,也有一些京畿實權武將的女兒,帶著很強的目的性。


    不過這在隨著京畿形勢日漸明朗化之後,就無足輕重了,尤其是現在京營局麵主動權被永隆帝掌控,那就更不用說了,所以現在永隆帝甚至連多花些心思在幾位妃子身上的精力都懶得。


    馮紫英卻沒有薛家那麽早就打定主意想要讓寶釵選妃進宮,寶釵父親去世起碼也有十年了,那時候寶釵不過幾歲,就存著這心思,未免就有點兒誇張了。


    “振興一個家族如果寄希望於一個女子身上,未免也太虛無縹緲了,要麽你能當上皇後,要麽你就能當太後,否則幾乎都隻能是羊入虎口而已。”馮紫英淡淡地說了一句。


    “一個女兒罷了,若是有希望讓一個家族得以興旺,何足道哉?”王熙鳳一雙羊脂玉般的胳膊環抱在胸前,壓住蓋在身上的錦被,同樣報之以一種說不出情緒的感慨,既有些痛恨,也有些無奈。


    馮紫英默然,的確如此,一個女兒的幸福和未來如何能和一個家族的命運相比,哪怕再是珍貴的嫡出女,那也隻是一個女兒罷了,遲早也是外姓人,傳宗接代延續家族的始終是男兒。


    “也就是說政世叔和嬸嬸是感覺到了寶釵父母的意圖,就先下手為強了?”馮紫英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


    他一直以為賈政對這等虛名不是那麽在意的,未曾想到卻會在元春的事情上做出如此決策,據他所知王子騰也是一直不支持元春進宮的,照理說以王子騰對賈家的影響力,賈政應該不會拂逆王子騰的意願才是。


    “你要這麽說也沒錯。”王熙鳳把臉龐慢慢靠在馮紫英肩頭,“是不是覺得有些不符合老爺的為人?”


    “嗯,照理說王公不讚同,政世叔和嬸嬸不會這般決定才對。”馮紫英點點頭,還是說出了自己內心的疑惑。


    “十多年前還是太上皇當政,賈家也沒有那麽落魄,我二叔對老爺他們也沒有那麽大影響力,大姑娘進宮也並非指望現在的貴妃之位,而是太妃有意提攜,誰曾想幾年間時移勢易,卻是當今皇上了,至於後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王熙鳳對於賈府多年前的秘辛還是了如指掌的,有王夫人這個姑姑,這些對她來說都不是秘密。


    “再說了,東府那邊敬老爺當時在太子麵前紅得發紫,榮國府被壓得喘不過氣來,賈赦隻知道往自己腰包裏摟銀子,何曾管過府裏事情?老爺當家,難道說會沒有一點壓力?他的性子你也不是不知曉,沒有其他辦法,太妃既然有意,府裏邊自然也就……,後來情勢變了,但是答應了太妃之事,又豈能反悔?所以……”


    原來如此,馮紫英這才明白過來,十多年前還是元熙帝,義忠親王還是太子,永隆帝不過是幾個親王中一員,誰曾想風雲突變太子再度被廢,忠孝王搖身一變永隆帝,那個時候已經沒有什麽回旋餘地了。


    手環過王熙鳳頸後,讓對方臻首更舒服地靠在自己肩頭,馮紫英細細品味著。


    那現在賈家的局麵算什麽呢?賈敬依然站隊義忠親王,元春原本是可以作為一個棋子被太妃安排給永隆帝,這也算是兩頭站隊?這也是大家族的慣常操作,都能理解。


    隻可惜現在永隆帝根本無心這些,而賈家的實力太弱孱弱,若是元春是王子騰或者牛繼宗嫡親女兒,或許永隆帝還要高看一眼,現在京營在手,永隆帝帝位穩固,本身就對這些站隊義忠親王的武勳十分厭惡,隻怕連與賈家這些沒落之家虛與委蛇的心思都乏乏了。


    隻可惜了元春,這般被家族送入宮中,卻是連什麽作用都沒發揮上就被丟棄在一邊,淪為棄子,天生麗質卻落得個這樣的下場,連馮紫英都忍不住黯然惋惜。


    “你還沒說大姑娘讓抱琴出來找你做什麽呢,這等事情可千萬別去沾染,……”王熙鳳見情郎心不在焉,用胳膊碰了碰對方。


    賈元春想做什麽?馮紫英忍不住搖搖頭。


    當抱琴單獨見到自己把賈元春傳遞出來的話告知自己時,馮紫英都吃了一驚,這賈元春究竟想幹什麽?


    裘世安,裘炳眾?這二人有關係麽?


    起碼馮紫英從沒聽說過景田侯裘家和這位現在宮中內侍的二號人物扯得上什麽關係,這姓裘的多了去,哪裏有這麽巧的事兒?


    再說了,這也根本不是贖金的事兒,而是要給裘炳眾脫罪!


    這完全是兩個概念。


    若是贖金多寡,馮紫英倒覺得簡單,頂多也就是幾千萬把兩銀子銀子的事兒,宰賽那邊倒也還不至於不賣自己一個賬,再不濟王熙鳳這邊少抽點兒成,也能節省幾個下來,算是有個交代。


    可這脫罪就是兩碼事兒了,現在雖然朝廷一直沒有論及如何處置陸續回來的這些京營武勳,但是一個很明顯的征兆就是這些武勳幾乎都毫無例外的被閑置在家,甚至還要隨時接受龍禁尉的點卯,這就是要秋後算賬的架勢。


    具體論罪的話,那也是三法司的事情,龍禁尉會把他們掌握的一些情況交給都察院,然後都察院的禦史們會與刑部的官員加上大理寺的人,一並來研究商討,如果認定其中已經夠得上《大周律》法條,那麽就要由三法司來會審了。


    這其中起著主導作用的仍然是都察院,定性是他們來做出,然後具體細節要由刑部來調查清楚,包括把各項證據組合齊全,最後交由大理寺定案。


    雖然看起來大理寺才是最後拍板定案的,但是誰都知道都察院對大理寺仍然有著監督權力,若是大理寺的定案讓都察院不滿意,都察院的禦史們甚至可以彈劾大理寺的官員,所以如果沒有特別的情況,大理寺基本上是不會違逆都察院那邊的意見。


    賈元春還是很聰明,隻是把消息帶出來,並未給出任何建議,甚至抱琴那丫頭還很隱晦的表達了賈元春的一些猜測。


    裘世安通過自己這個渠道帶信出來,恐怕不僅僅是裘世安自己的想法,還有其他一些意圖。


    比如裘世安和蘇貴妃以及其所生的福王禮王走得很近,與夏秉忠鬥得很厲害,但現在夏秉忠卻又和似乎最受寵的梅妃和祿王走得近乎起來了了,所以讓裘世安感覺到了壓力,另外那位蘇貴妃是否有其他意圖在裏邊,甚至裘世安有沒有收到蘇貴妃的一些授意,都不太好說。


    就算是馮紫英一時間也無從判斷裘世安的真實意圖。


    一個太監內侍,就算是內廷都檢點太監,也還不至於狂妄囂張到覺得可以直接交通外臣吧?


    夏秉忠和裘世安都是永隆帝潛邸時候的老人,這一點上永隆帝還是比較念舊,所以這二人現在算是宮中最得寵的兩位,但這並不代表永隆帝就對內侍有多麽放手了,前明英宗時候的王振和武宗時候的劉瑾都有深刻教訓,所以大周一朝對太監既用卻也十分防範。


    正因為如此,馮紫英知道從太上皇時代的戴權到現在永隆帝時的夏秉忠和裘世安,雖然都貪財,但是卻鮮有傳出插手朝務的傳聞,所以抱琴帶話給自己時,馮紫英才會如此驚奇。


    不過抱琴提到裘世安和蘇貴妃之間的“盟友”關係時,馮紫英也就回過味來,隻怕這裘世安並非隻是為其自身了,甚至其背後還隱隱有其他角色。


    但馮紫英對這位蘇貴妃不太看好,既無許皇貴妃執掌六宮的權力,兒子也非長子,卻以為自己有兩個兒子就覺得自己希望別家都大,這種推斷未免太可笑了。


    反倒是像梅貴妃和郭貴妃兩人和她們的皇子不可小覷,當然那這一切都要建立在永隆帝的身體能支撐多久的前提下。


    元春隱隱透露出也就是裘世安能比較精準的提供永隆帝的身體狀況這層意思,似乎是在暗示自己和老爹應該需要這方麵的消息。


    這個判斷也不算錯,自己也就罷了,走了文官之路,層次也還不夠,但是老爹卻不一樣,坐鎮遼東,武勳出身,加上以文馭武的規製,皇帝的態度就很重要了。


    沒有皇帝支持的邊鎮總督、總兵,很容易就會被都察院的禦史們掃落馬下,老爹原來在大同擔任總兵不就是如此,被人家都察院禦史隨隨便便找個借口就迫使你辭職下野,否則結果還要更難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數風流人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瑞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瑞根並收藏數風流人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