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把一切都串聯起來的李明,心中很是高興,他覺得通過一個公主把王躍這樣的無雙國士綁到大夏這個戰車上,是非常劃算的。
要知道,大夏國的公主向來都是悲劇的,就比如說當今皇帝的妹妹雲燕公主,被送去北國和親之後,第二年就死在了北國。
可是滿朝文武,隻有當今皇帝李明稍微難過一些,滿朝文武都覺得死了一個不足輕重的人。
這也是為什麽,李明非常想要北伐的原因,一方麵是為了一統天下,另一方麵,其實也算是複仇。
隻可惜,世家不支持,北伐的夢想也就隻是夢想而已。
李明覺得李蓉這個親生女兒,嫁給王躍一個來曆不明的白身,雖然是有些委屈,可是比著去和親,已經是天大的恩德了,所以李明一點都不愧疚。
所以,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的李明,興奮的說道,“看在那王山主推薦糧食有功的份上,朕準了!”
李川看到自己父皇答應了,心裏麵鬆了口氣,他覺得自己姐姐,未來總算是逃脫這個牢籠了。
不用的擔心姐姐有一天會像是姑姑一樣,和親之後,一去就是永別。
隻不過李明想到這個聖旨,如果不是他親自送的話,沒準兒根本到不了山上,他也怕出現什麽變故,就連忙說道,“父皇,兒臣回來的路上去了一趟九如山剛好還沒有玩夠,不如傳旨的事情讓兒臣代勞吧。”
皇帝李明是個多疑的家夥,他立刻就覺得可能是李川想要趁機拉攏王躍,他當即就不容置疑的說道,“哪裏有讓你一個太子去賜婚的道理?你若想去玩兒,以後有機會再說。”
李川心裏很失望,卻還是向著皇帝行了一禮,然後才告退了。
而李明一邊寫著聖旨,一邊琢磨,等寫完了之後,他對著一直候在那裏的福來說道,“福來!你帶著聖旨去一趟,幫我看看這個王躍,到底可不可以為朕所用。”
他原本想著讓二皇子去的,隻是他想到王躍連上官家都不怕,如果王躍背後的勢力全力支持二皇子的話,恐怕他也是夜不能寐。
至於說為什麽忌憚王躍的實力卻還願意賜婚,他其實也有意用女兒的婚事,來試探一下王躍背後的勢力對皇室的態度。
在李明看來,王躍一定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方勢力的代表,隻是不知道是關隴集團,還是其他的勢力。
而福來能說不好嗎?即使是龍潭虎穴,他也要去的!
福來為了不給自己留下什麽把柄,連忙謙虛的表示,“陛下,你也太為難老奴了,老奴怎麽能看得懂是中是奸?”
皇帝對福來的話很受用,就鄙視的搖頭說道,“我就是讓你去看看而已,把你見到的聽到的,回來稟告一下就行。”
福來這才鬆了口氣,連忙拿著聖旨,帶著一隊羽林衛,就匆忙的離開了皇城。
在他離開沒多久,平樂公主被賜婚的消息已經傳了出來,隻可惜當時在場的人太少,所以根本不知道賜婚的人是誰。
原本就盯著平樂郡主的那些世家都不滿意了,就連那些期待著自己鴻運當頭的寒門子弟,也都是有些失望。
於是,幾方勢力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同樣的辦法,就是匆忙的進宮求見陛下,想要讓皇帝收回成命。
李明這個人非常多疑,世家大族支持的,他當然要反對,現在連寒門都反對了,這就讓他有些狐疑了。
不過,李明倒是沒想過撤回聖旨,反而在考慮寒門到底可不可靠。
他們是不是為了拿紅薯和土豆?
李明一直有個夢想就是北伐南征,徹底消滅大夏的隱患。
隻是想要打仗,那就要有足夠的糧食,可是以前的時候根本就沒有那麽多糧食讓士兵們使用,可如果有了足夠的紅薯和土豆的話,摻雜著軍糧怎麽也夠大軍使用了。
王躍拿出這兩樣東西間接的幫助了李明,讓他看到了有生之年消滅隱患的希望,也就對王躍先前的無禮,選擇了原諒。
所以,現在麵臨大臣們集體的勸說,皇帝非常懷疑寒門和世家是不是沆瀣一氣了。
要知道,寒門是落魄的世家,他們本質上還是有世家的屬性,但普通的百姓一旦吃飽了說不定他們也會讀書,那就和寒門形成了競爭力。
所以,李明嚴重懷疑這是寒門向世家的妥協,這可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大臣們看勸說不住皇帝了,原本就準備偃旗息鼓的,結果這個消息傳出去之後,馬上就有人坐不住了。
楊妃已經聽家族的人說了,想要讓他的弟弟求娶李蓉,也好穩固自家的地位,這會兒看皇帝堅決,她連忙去勸說李明。
她還是比較了解李明的,他沒有直接說阻止,而是勸說皇帝,讓李蓉舉辦一個賞花宴,可以讓京中的勳貴子弟見見這位山長的風采。
一來可以堵住悠悠眾口,二來也讓那些想要求娶李蓉的人明白,王山主那也是精挑細選的。
其實還有第三點,那就是李明可以親眼看看王躍到底是什麽樣的人。
而李明果然心動了,隻不過他畢竟下了聖旨賜婚,不可能讓李蓉辦什麽賞花宴,就交給了他比較信任的柔妃辦這個賞花宴。
柔妃聽了之後,心裏雖然有些不甘心自己提供的主意卻讓別人撿了果子,卻還是答應了下來,隻不過她準備在舉辦宴會的時候偷偷去看看。
而柔妃麵對砸過來的餡餅,心裏也高興壞了,她為了掩人耳目,還貼心的給那被下帖的人說,她是準備為李蓉的妹妹華樂公主選心儀的男子,所以這才舉行這次宴會。
李明看到柔妃這麽善解人意,心裏很是滿意。
李蓉也是直到這個時候,這才聽說了自己的婚事,她倒是沒有拒絕,隻是心情有些忐忑,不知道王躍會不會同意這門婚事?
原本李蓉夢裏重活了一次,心態早應該不像小女孩兒一樣這麽容易激動了,可是誰讓王躍像仙門中人一樣,她難得的再一次的老樹懷春了。
而皇後上官玥聽說了之後,立刻就讓人把李蓉叫進了自己的宮內,詢問到底怎麽回事?
奈何李蓉是真的很懵逼,她雖然有些心儀王躍,但是她還真的沒有求過賜婚。
畢竟,重生前的李蓉是心儀王躍的,重生後的她,卻被衝淡了一些。
……
在京城風雲湧動的時候,福來心懷忐忑的帶著羽林衛也來到了九廬山下。
他看著雲霧彌漫的九廬山,就想到了皇後娘娘派出去的那麽多死士,也都是有去無回,他知道帶這些羽林衛上山去恐怕就是徒增麻煩,可是不帶的話,他又怕自己在裏麵迷了路。
就在福來糾結的時候,秦臨緩步從霧中走了出來,他看到福來真的如王躍說的來了,就很鄭重的說道,
“天使既然來了,就跟我走吧,我家老師在山上等著呢。”
福來沒想到自己剛來就被人發現了,不過這樣也好,也省的太麻煩,他連忙讓羽林衛在下麵等著,他自己就拿著聖旨,跟著秦臨一起上山了。
福來倒是惦記著皇帝交給他的命令,所以,他一路上仔細的看著周圍的情況。
他年輕的時候陪著當時還是皇子的皇帝上過九廬山,隻是現在卻大變樣了。
先前還比較陡峭的山道,現在看起來似乎平等了很多,路兩側的花草也都是他沒有見過的,在寒冬的季節,卻依舊綻放著,讓他覺得很是詫異。
其實那隻不過是南方的植物罷了,原本按理說不應該出現在北方的,更不該這個時候綻放,隻不過王躍布置了陣法之後,強行改變了這邊的環境,所以也讓南方的植物可以在這邊種植了。
一路來到了山上之後,福來自然也見到了王躍。
因為這裏也沒有旁人的緣故,福來在宣讀聖旨的時候,看王躍沒有跪,就裝作沒看到,大大方方的就把旨意給讀了出來。
王躍很滿意福來的表現,等福來把旨意宣讀完畢之後,隨手一招就把聖旨招到了手中,他看了一眼聖旨的內容和宣讀的沒有錯,然後才嚴肅的說道,“福公公,這份旨意我接了,還請公公回到宮中之後回稟皇帝,看在將來他要成為我嶽丈的份兒上,我可以保證隻要我還在,大夏就不會亡。”
福來聽了王躍的豪言壯語之後,心裏苦笑不已,他覺得王躍不知道世家的恐怖,但他也沒有多說什麽,還是向王躍行了一禮,然後就恭敬的告辭了。
王躍知道口白話的話,可能不會有人相信,所以他淡笑的說道,“既然如此,我送侯公公一趟!”
福來剛想謙虛兩句說不用送的,結果沒想到他這邊還在謙虛,結果就感覺到自己身上被什麽力道推了一下,然後一眨眼,眼前的情形就發生了變化。等他站穩了之後,卻發現自己竟然在皇宮門口。
福來臉色一下子就白了,這樣的大神通,恐怕隻有仙人才能夠做的到吧?
他想到王躍的話,連忙就跑進了皇宮,向著李明的寢宮而去。
要知道,大夏國的公主向來都是悲劇的,就比如說當今皇帝的妹妹雲燕公主,被送去北國和親之後,第二年就死在了北國。
可是滿朝文武,隻有當今皇帝李明稍微難過一些,滿朝文武都覺得死了一個不足輕重的人。
這也是為什麽,李明非常想要北伐的原因,一方麵是為了一統天下,另一方麵,其實也算是複仇。
隻可惜,世家不支持,北伐的夢想也就隻是夢想而已。
李明覺得李蓉這個親生女兒,嫁給王躍一個來曆不明的白身,雖然是有些委屈,可是比著去和親,已經是天大的恩德了,所以李明一點都不愧疚。
所以,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的李明,興奮的說道,“看在那王山主推薦糧食有功的份上,朕準了!”
李川看到自己父皇答應了,心裏麵鬆了口氣,他覺得自己姐姐,未來總算是逃脫這個牢籠了。
不用的擔心姐姐有一天會像是姑姑一樣,和親之後,一去就是永別。
隻不過李明想到這個聖旨,如果不是他親自送的話,沒準兒根本到不了山上,他也怕出現什麽變故,就連忙說道,“父皇,兒臣回來的路上去了一趟九如山剛好還沒有玩夠,不如傳旨的事情讓兒臣代勞吧。”
皇帝李明是個多疑的家夥,他立刻就覺得可能是李川想要趁機拉攏王躍,他當即就不容置疑的說道,“哪裏有讓你一個太子去賜婚的道理?你若想去玩兒,以後有機會再說。”
李川心裏很失望,卻還是向著皇帝行了一禮,然後才告退了。
而李明一邊寫著聖旨,一邊琢磨,等寫完了之後,他對著一直候在那裏的福來說道,“福來!你帶著聖旨去一趟,幫我看看這個王躍,到底可不可以為朕所用。”
他原本想著讓二皇子去的,隻是他想到王躍連上官家都不怕,如果王躍背後的勢力全力支持二皇子的話,恐怕他也是夜不能寐。
至於說為什麽忌憚王躍的實力卻還願意賜婚,他其實也有意用女兒的婚事,來試探一下王躍背後的勢力對皇室的態度。
在李明看來,王躍一定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方勢力的代表,隻是不知道是關隴集團,還是其他的勢力。
而福來能說不好嗎?即使是龍潭虎穴,他也要去的!
福來為了不給自己留下什麽把柄,連忙謙虛的表示,“陛下,你也太為難老奴了,老奴怎麽能看得懂是中是奸?”
皇帝對福來的話很受用,就鄙視的搖頭說道,“我就是讓你去看看而已,把你見到的聽到的,回來稟告一下就行。”
福來這才鬆了口氣,連忙拿著聖旨,帶著一隊羽林衛,就匆忙的離開了皇城。
在他離開沒多久,平樂公主被賜婚的消息已經傳了出來,隻可惜當時在場的人太少,所以根本不知道賜婚的人是誰。
原本就盯著平樂郡主的那些世家都不滿意了,就連那些期待著自己鴻運當頭的寒門子弟,也都是有些失望。
於是,幾方勢力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同樣的辦法,就是匆忙的進宮求見陛下,想要讓皇帝收回成命。
李明這個人非常多疑,世家大族支持的,他當然要反對,現在連寒門都反對了,這就讓他有些狐疑了。
不過,李明倒是沒想過撤回聖旨,反而在考慮寒門到底可不可靠。
他們是不是為了拿紅薯和土豆?
李明一直有個夢想就是北伐南征,徹底消滅大夏的隱患。
隻是想要打仗,那就要有足夠的糧食,可是以前的時候根本就沒有那麽多糧食讓士兵們使用,可如果有了足夠的紅薯和土豆的話,摻雜著軍糧怎麽也夠大軍使用了。
王躍拿出這兩樣東西間接的幫助了李明,讓他看到了有生之年消滅隱患的希望,也就對王躍先前的無禮,選擇了原諒。
所以,現在麵臨大臣們集體的勸說,皇帝非常懷疑寒門和世家是不是沆瀣一氣了。
要知道,寒門是落魄的世家,他們本質上還是有世家的屬性,但普通的百姓一旦吃飽了說不定他們也會讀書,那就和寒門形成了競爭力。
所以,李明嚴重懷疑這是寒門向世家的妥協,這可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大臣們看勸說不住皇帝了,原本就準備偃旗息鼓的,結果這個消息傳出去之後,馬上就有人坐不住了。
楊妃已經聽家族的人說了,想要讓他的弟弟求娶李蓉,也好穩固自家的地位,這會兒看皇帝堅決,她連忙去勸說李明。
她還是比較了解李明的,他沒有直接說阻止,而是勸說皇帝,讓李蓉舉辦一個賞花宴,可以讓京中的勳貴子弟見見這位山長的風采。
一來可以堵住悠悠眾口,二來也讓那些想要求娶李蓉的人明白,王山主那也是精挑細選的。
其實還有第三點,那就是李明可以親眼看看王躍到底是什麽樣的人。
而李明果然心動了,隻不過他畢竟下了聖旨賜婚,不可能讓李蓉辦什麽賞花宴,就交給了他比較信任的柔妃辦這個賞花宴。
柔妃聽了之後,心裏雖然有些不甘心自己提供的主意卻讓別人撿了果子,卻還是答應了下來,隻不過她準備在舉辦宴會的時候偷偷去看看。
而柔妃麵對砸過來的餡餅,心裏也高興壞了,她為了掩人耳目,還貼心的給那被下帖的人說,她是準備為李蓉的妹妹華樂公主選心儀的男子,所以這才舉行這次宴會。
李明看到柔妃這麽善解人意,心裏很是滿意。
李蓉也是直到這個時候,這才聽說了自己的婚事,她倒是沒有拒絕,隻是心情有些忐忑,不知道王躍會不會同意這門婚事?
原本李蓉夢裏重活了一次,心態早應該不像小女孩兒一樣這麽容易激動了,可是誰讓王躍像仙門中人一樣,她難得的再一次的老樹懷春了。
而皇後上官玥聽說了之後,立刻就讓人把李蓉叫進了自己的宮內,詢問到底怎麽回事?
奈何李蓉是真的很懵逼,她雖然有些心儀王躍,但是她還真的沒有求過賜婚。
畢竟,重生前的李蓉是心儀王躍的,重生後的她,卻被衝淡了一些。
……
在京城風雲湧動的時候,福來心懷忐忑的帶著羽林衛也來到了九廬山下。
他看著雲霧彌漫的九廬山,就想到了皇後娘娘派出去的那麽多死士,也都是有去無回,他知道帶這些羽林衛上山去恐怕就是徒增麻煩,可是不帶的話,他又怕自己在裏麵迷了路。
就在福來糾結的時候,秦臨緩步從霧中走了出來,他看到福來真的如王躍說的來了,就很鄭重的說道,
“天使既然來了,就跟我走吧,我家老師在山上等著呢。”
福來沒想到自己剛來就被人發現了,不過這樣也好,也省的太麻煩,他連忙讓羽林衛在下麵等著,他自己就拿著聖旨,跟著秦臨一起上山了。
福來倒是惦記著皇帝交給他的命令,所以,他一路上仔細的看著周圍的情況。
他年輕的時候陪著當時還是皇子的皇帝上過九廬山,隻是現在卻大變樣了。
先前還比較陡峭的山道,現在看起來似乎平等了很多,路兩側的花草也都是他沒有見過的,在寒冬的季節,卻依舊綻放著,讓他覺得很是詫異。
其實那隻不過是南方的植物罷了,原本按理說不應該出現在北方的,更不該這個時候綻放,隻不過王躍布置了陣法之後,強行改變了這邊的環境,所以也讓南方的植物可以在這邊種植了。
一路來到了山上之後,福來自然也見到了王躍。
因為這裏也沒有旁人的緣故,福來在宣讀聖旨的時候,看王躍沒有跪,就裝作沒看到,大大方方的就把旨意給讀了出來。
王躍很滿意福來的表現,等福來把旨意宣讀完畢之後,隨手一招就把聖旨招到了手中,他看了一眼聖旨的內容和宣讀的沒有錯,然後才嚴肅的說道,“福公公,這份旨意我接了,還請公公回到宮中之後回稟皇帝,看在將來他要成為我嶽丈的份兒上,我可以保證隻要我還在,大夏就不會亡。”
福來聽了王躍的豪言壯語之後,心裏苦笑不已,他覺得王躍不知道世家的恐怖,但他也沒有多說什麽,還是向王躍行了一禮,然後就恭敬的告辭了。
王躍知道口白話的話,可能不會有人相信,所以他淡笑的說道,“既然如此,我送侯公公一趟!”
福來剛想謙虛兩句說不用送的,結果沒想到他這邊還在謙虛,結果就感覺到自己身上被什麽力道推了一下,然後一眨眼,眼前的情形就發生了變化。等他站穩了之後,卻發現自己竟然在皇宮門口。
福來臉色一下子就白了,這樣的大神通,恐怕隻有仙人才能夠做的到吧?
他想到王躍的話,連忙就跑進了皇宮,向著李明的寢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