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網提醒書友注意休息眼睛喲
祝各位書友元旦快樂!新年新氣象
不過畢竟都是讀書人,眼前的青年應該也是生員大軍中的一員,盡管不齒青年的為人,王昱倒也不好置之不理。一旦今日王昱對此熟視無睹的話,日後傳出去,在士林中的影響將十分惡劣。無奈的搖了搖頭,王昱翻身下馬,在圍觀眾人詫異的目光下,來到青年麵前,將青年扶起,問道:“這位仁兄,你怎麽樣?”
青年看向自己的目光中,那一閃而逝的羞憤與惱怒並未瞞過王昱的眼睛,想必是怪王昱多事。沒有幾個人願意把自己醜態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況且看王昱的打扮,也是士子。士林這個圈子,說大也大,說小也小,青年今日之事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變成一樁笑柄而在士林中流傳,作為目擊者,王昱的身份自然便尷尬了。
在這件事情上,王昱做的也的確有欠思量,他並未考慮到人性複雜與險惡。雖然一般的人都會存著一顆感恩圖報之心;但還是有些人並非如此,他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標榜所謂的寧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
眼前這青年正是如此。
王昱對青年的印象再一次大打折扣,不過王昱做事從來都是有始有終,半途而廢並非他的風格。雖然眼前這青年乃是中山狼一類的人物,王昱還是決定把這個好人做完。
青年借著王昱的攙扶,終於站了起來。打量著扶起自己的少年,十七八歲的年紀,麵如冠玉,臉上帶著和煦自然的笑容,衣飾雖不華貴,卻也十分精美,特別是腰間的那枚玉佩,潔白的沒有一絲瑕疵,上好的羊脂白玉!僅這一枚玉佩,便足夠一般人家富貴半生了,青年臉上勉強扯出一絲笑容,低聲說道:“多謝兄台援手,在下蒲州方淩。”
王昱拱了拱手,順手掏出了一錠銀子塞到了方淩手中,一邊說道,“在下王昱,既然方兄無甚大礙,小弟便告辭了。”說完對方淩拱了拱手,翻身上馬,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
方淩目光閃爍,看了看手中足有十兩的雪花白銀,又掃了王昱的背影一眼,最終還是難掩心中的羞憤與自卑,遂將一腔怨毒都轉化成了對王昱的恨意!又將目光從圍觀的眾人身上掃過,最後方淩艱難的轉過身,怨毒的目光狠狠的注視著讓他不名一文,顏麵掃地的素雲樓。
素雲樓的幾個打手站在門旁,見方淩猶自不走,便高聲罵道:“該死的窮酸,快滾!”
方淩怨毒的目光一一掃過那幾個叫囂怒罵的打手,嘴角扯出一絲冷笑,心中暗暗發誓,總有一天,方某會加倍償還今天的一切!
對於王昱而言,方淩的事情不過是一個小插曲罷了。既然又回到了城中,王昱便打算好好逛逛。他並非山西人,而是因為舅舅的緣故,這才舉家遷到了安邑縣。對於安邑,王昱根本不了解。
至少在以後的數年間,這裏將成為自己的容身之地,那還是好好的了解一下這座城市,以及這個時代吧。
如今已經是大明洪熙元年四月十三,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六天了,王昱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時間過得還真是快呢。
洪熙元年,靠!王昱突然想到了什麽,身形一震,差點從馬上摔了下去!
原來,他忽然想起,如今已經是四月中旬了,離五月二十九日,仁宗駕崩隻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了!曆來先皇駕崩,新君登基之時都是一個非常動蕩的時期,而每逢此時,總有一些手段老到,嗅覺靈敏的官員能夠把握住這千載難逢的好時機,成就自己的一番富貴,甚至澤及後輩。
仁宣兩朝成就了三楊、夏元吉、金幼孜等人。而此時的太子朱瞻基,也就是後來的宣德皇帝還在南京。朱瞻基也是得到父皇駕崩的消息後,才匆匆趕回帝都北京的。
如果這時找上朱瞻基,然後護送他回京,肯定是大功一件啊!王昱忽然想道。不過,轉眼間王昱便拋開了這個誘人的想法。他若是貿然去找朱瞻基,肯定會被懷疑別有用心,到時候恐怕連小命都保不住!而且據他了解,得知父皇駕崩後,朱瞻基得到消息說漢王朱高煦要在半途截殺他,然後自立為帝。左右都勸他整頓兵馬以作防範,但朱瞻基卻怡然不懼,言道:“君父在上,誰敢如此膽大妄為!”依然輕身出發,日夜兼程,趕回了北京。
麵對這樣一個大智大勇之人,王昱十分清楚,自己那點小花招根本沒有用武之地。
既然無法一步登天,王昱此時也隻有穩紮穩打了。解鹽東場便是他起步的根本,一定要經營好才是!
明初為了防禦蒙古統治者的侵擾,在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一線,先後設置遼東、宣府、大同、榆林、寧夏、甘肅、薊州、太原、固原九個軍事要鎮,史稱“九邊重鎮”。明廷於此一線秣馬三十六萬、厲兵十萬,造就了一個高額消費區。“九邊重鎮”山西有二,大同總兵駐大同,太原總兵駐偏關。在山西北部大同、左雲、偏關等地形成了兩道軍事防線,因地處要衝,更配置了重兵戍守。於是,靠近太原、大同的山西大商小販、地不足耕和破產的農民把住了這個機遇,捷足先蹬,蜂擁而至,為鎮邊明軍操起販運各種生活必需品的生意。
再加上開中製的實施,於是造就了此時山西的繁榮局麵。而後世那些所謂的晉商,正是利用開中製用大量的糧食換取食鹽,再把食鹽販賣出去,從而成為了引領一代潮流的著名商團!
如果按照這個軌跡發展下去,晉商的興起將不可避免!並逐漸將他們的觸角伸到了兩淮,終於成為富可敵國,足以影響天下的一股舉足輕重的力量。
對於經濟資本的本身,王昱沒有任何偏見,但晉商在滿人入關時的所作所為卻讓王昱有些疙瘩。況且麵對目前的山西這樣一大塊蛋糕,王昱當然不想被別人分走!
要想抑製這些商人的發展,甚至取而代之,必須要掌控住他們的經濟命脈――鹽!這顯然是不現實的,開中製的實施,不僅開放了鹽的私賣,更使這些商人極為容易的便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既然無法從源頭上控製,那麽便隻有分化一批、拉攏一批的同時,壯大自己的實力,等自己有足夠的實力之後,將他們一網打盡!
王昱當然不會幼稚的認為這個過程會如吃飯喝水那麽簡單;但同時,他也對自己有絕對的信心,作為一個穿越者,雖然前世的經驗不能成為自己的憑借,但至少能夠讓自己在大方向上不犯錯誤,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起碼也能夠趨吉避凶,如果運作的好,還能夠和當朝的那些大佬們搭上關係,這對自己而言更是極為重要的!
毋庸諱言,天朝自古以來便是一個講人情、講關係的社會,人脈在任何時候都是極為重要的!
王昱一邊想著自己的心事,一邊漫無目的的閑逛著,突然一聲“昱兒”的喊聲將他從對未來的規劃中喚醒。王昱循聲看去,卻是自己的舅舅,正喜笑顏開的衝自己招手。
王昱連忙走到舅舅身前,笑嘻嘻的問道:“舅舅,順利吧?”
趙子昂拍了拍自己鼓鼓囊囊的褡褳,對王昱擠了擠眼,壓低聲音說道:“那小子已經被嚇破膽了,都在這兒呢!”
王昱鬆了口氣,“總算是成了!”心情大好的王昱看著同樣喜不自勝的舅舅,不由感慨萬千,原來成功滋味是如此美妙!與成功的喜悅相比,金錢倒顯得不那麽重要了。
“對了,舅舅,今晚邀請的客人都請到了嗎?”王昱忽然想起了今晚的重頭戲,宴請一些重要的人物。比如安邑縣縣令、縣尉、平陽衛駐守在鹽場中的兩位百戶、聖惠鎮巡檢司的巡檢,以及那位安邑縣首屈一指的大商人李瑋書。趁著收拾完吳永的機會,將這些人請到一起,一來是拉近關係,二來也是告訴這些人,轉運司衙門,還是趙子昂這位副使說了算的!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是我們唯一的域名喲!
祝各位書友元旦快樂!新年新氣象
不過畢竟都是讀書人,眼前的青年應該也是生員大軍中的一員,盡管不齒青年的為人,王昱倒也不好置之不理。一旦今日王昱對此熟視無睹的話,日後傳出去,在士林中的影響將十分惡劣。無奈的搖了搖頭,王昱翻身下馬,在圍觀眾人詫異的目光下,來到青年麵前,將青年扶起,問道:“這位仁兄,你怎麽樣?”
青年看向自己的目光中,那一閃而逝的羞憤與惱怒並未瞞過王昱的眼睛,想必是怪王昱多事。沒有幾個人願意把自己醜態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況且看王昱的打扮,也是士子。士林這個圈子,說大也大,說小也小,青年今日之事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變成一樁笑柄而在士林中流傳,作為目擊者,王昱的身份自然便尷尬了。
在這件事情上,王昱做的也的確有欠思量,他並未考慮到人性複雜與險惡。雖然一般的人都會存著一顆感恩圖報之心;但還是有些人並非如此,他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標榜所謂的寧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
眼前這青年正是如此。
王昱對青年的印象再一次大打折扣,不過王昱做事從來都是有始有終,半途而廢並非他的風格。雖然眼前這青年乃是中山狼一類的人物,王昱還是決定把這個好人做完。
青年借著王昱的攙扶,終於站了起來。打量著扶起自己的少年,十七八歲的年紀,麵如冠玉,臉上帶著和煦自然的笑容,衣飾雖不華貴,卻也十分精美,特別是腰間的那枚玉佩,潔白的沒有一絲瑕疵,上好的羊脂白玉!僅這一枚玉佩,便足夠一般人家富貴半生了,青年臉上勉強扯出一絲笑容,低聲說道:“多謝兄台援手,在下蒲州方淩。”
王昱拱了拱手,順手掏出了一錠銀子塞到了方淩手中,一邊說道,“在下王昱,既然方兄無甚大礙,小弟便告辭了。”說完對方淩拱了拱手,翻身上馬,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
方淩目光閃爍,看了看手中足有十兩的雪花白銀,又掃了王昱的背影一眼,最終還是難掩心中的羞憤與自卑,遂將一腔怨毒都轉化成了對王昱的恨意!又將目光從圍觀的眾人身上掃過,最後方淩艱難的轉過身,怨毒的目光狠狠的注視著讓他不名一文,顏麵掃地的素雲樓。
素雲樓的幾個打手站在門旁,見方淩猶自不走,便高聲罵道:“該死的窮酸,快滾!”
方淩怨毒的目光一一掃過那幾個叫囂怒罵的打手,嘴角扯出一絲冷笑,心中暗暗發誓,總有一天,方某會加倍償還今天的一切!
對於王昱而言,方淩的事情不過是一個小插曲罷了。既然又回到了城中,王昱便打算好好逛逛。他並非山西人,而是因為舅舅的緣故,這才舉家遷到了安邑縣。對於安邑,王昱根本不了解。
至少在以後的數年間,這裏將成為自己的容身之地,那還是好好的了解一下這座城市,以及這個時代吧。
如今已經是大明洪熙元年四月十三,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六天了,王昱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時間過得還真是快呢。
洪熙元年,靠!王昱突然想到了什麽,身形一震,差點從馬上摔了下去!
原來,他忽然想起,如今已經是四月中旬了,離五月二十九日,仁宗駕崩隻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了!曆來先皇駕崩,新君登基之時都是一個非常動蕩的時期,而每逢此時,總有一些手段老到,嗅覺靈敏的官員能夠把握住這千載難逢的好時機,成就自己的一番富貴,甚至澤及後輩。
仁宣兩朝成就了三楊、夏元吉、金幼孜等人。而此時的太子朱瞻基,也就是後來的宣德皇帝還在南京。朱瞻基也是得到父皇駕崩的消息後,才匆匆趕回帝都北京的。
如果這時找上朱瞻基,然後護送他回京,肯定是大功一件啊!王昱忽然想道。不過,轉眼間王昱便拋開了這個誘人的想法。他若是貿然去找朱瞻基,肯定會被懷疑別有用心,到時候恐怕連小命都保不住!而且據他了解,得知父皇駕崩後,朱瞻基得到消息說漢王朱高煦要在半途截殺他,然後自立為帝。左右都勸他整頓兵馬以作防範,但朱瞻基卻怡然不懼,言道:“君父在上,誰敢如此膽大妄為!”依然輕身出發,日夜兼程,趕回了北京。
麵對這樣一個大智大勇之人,王昱十分清楚,自己那點小花招根本沒有用武之地。
既然無法一步登天,王昱此時也隻有穩紮穩打了。解鹽東場便是他起步的根本,一定要經營好才是!
明初為了防禦蒙古統治者的侵擾,在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一線,先後設置遼東、宣府、大同、榆林、寧夏、甘肅、薊州、太原、固原九個軍事要鎮,史稱“九邊重鎮”。明廷於此一線秣馬三十六萬、厲兵十萬,造就了一個高額消費區。“九邊重鎮”山西有二,大同總兵駐大同,太原總兵駐偏關。在山西北部大同、左雲、偏關等地形成了兩道軍事防線,因地處要衝,更配置了重兵戍守。於是,靠近太原、大同的山西大商小販、地不足耕和破產的農民把住了這個機遇,捷足先蹬,蜂擁而至,為鎮邊明軍操起販運各種生活必需品的生意。
再加上開中製的實施,於是造就了此時山西的繁榮局麵。而後世那些所謂的晉商,正是利用開中製用大量的糧食換取食鹽,再把食鹽販賣出去,從而成為了引領一代潮流的著名商團!
如果按照這個軌跡發展下去,晉商的興起將不可避免!並逐漸將他們的觸角伸到了兩淮,終於成為富可敵國,足以影響天下的一股舉足輕重的力量。
對於經濟資本的本身,王昱沒有任何偏見,但晉商在滿人入關時的所作所為卻讓王昱有些疙瘩。況且麵對目前的山西這樣一大塊蛋糕,王昱當然不想被別人分走!
要想抑製這些商人的發展,甚至取而代之,必須要掌控住他們的經濟命脈――鹽!這顯然是不現實的,開中製的實施,不僅開放了鹽的私賣,更使這些商人極為容易的便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既然無法從源頭上控製,那麽便隻有分化一批、拉攏一批的同時,壯大自己的實力,等自己有足夠的實力之後,將他們一網打盡!
王昱當然不會幼稚的認為這個過程會如吃飯喝水那麽簡單;但同時,他也對自己有絕對的信心,作為一個穿越者,雖然前世的經驗不能成為自己的憑借,但至少能夠讓自己在大方向上不犯錯誤,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起碼也能夠趨吉避凶,如果運作的好,還能夠和當朝的那些大佬們搭上關係,這對自己而言更是極為重要的!
毋庸諱言,天朝自古以來便是一個講人情、講關係的社會,人脈在任何時候都是極為重要的!
王昱一邊想著自己的心事,一邊漫無目的的閑逛著,突然一聲“昱兒”的喊聲將他從對未來的規劃中喚醒。王昱循聲看去,卻是自己的舅舅,正喜笑顏開的衝自己招手。
王昱連忙走到舅舅身前,笑嘻嘻的問道:“舅舅,順利吧?”
趙子昂拍了拍自己鼓鼓囊囊的褡褳,對王昱擠了擠眼,壓低聲音說道:“那小子已經被嚇破膽了,都在這兒呢!”
王昱鬆了口氣,“總算是成了!”心情大好的王昱看著同樣喜不自勝的舅舅,不由感慨萬千,原來成功滋味是如此美妙!與成功的喜悅相比,金錢倒顯得不那麽重要了。
“對了,舅舅,今晚邀請的客人都請到了嗎?”王昱忽然想起了今晚的重頭戲,宴請一些重要的人物。比如安邑縣縣令、縣尉、平陽衛駐守在鹽場中的兩位百戶、聖惠鎮巡檢司的巡檢,以及那位安邑縣首屈一指的大商人李瑋書。趁著收拾完吳永的機會,將這些人請到一起,一來是拉近關係,二來也是告訴這些人,轉運司衙門,還是趙子昂這位副使說了算的!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是我們唯一的域名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