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漸隱,群星黯淡!
院中戰事,隨著突然而起衝突,暫熄戰火。
就見路璐璐與默重陽默契暫時收手,分立院子兩個角落。
群雄低頭看向兩人,隻見路璐璐身體染血,身上隻有幾道不深不淺的劍痕,而默重陽卻是鼻青臉腫,狼狽不堪,一眼看出兩人高下。不過默重陽擦了擦嘴角的鮮血,狠狠瞪了小和尚一樣,剛剛若不是小和尚梵力幹擾,不斷洗滌與侵襲止戈流的邪力,自己也不會這麽狼狽。
眾人又看向闖入兩人,居然是兩個年紀都不大的和尚。他們一個身材高大,眉清目、秀虎背熊腰,一個身體修長,還是小沙彌。
那後者趕來正是急衝衝從突厥趕回的武僧,他斜眼看著對麵十七八歲的小和尚,露出不喜的表情,說道:“又是你這個小犢子,難得你師傅沒告訴你,插手旁人決鬥,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嗎?來來!還是跟貧僧一起稱量稱量吧!”
小和尚雙掌合十,輕輕說道:“阿彌陀佛,張師叔好重的煞氣,不愧是少林千年來最具豪氣的武僧。單單張師叔你一路擲矛為板,踩著投出戰矛,硬是在兩個時辰之內從突厥趕到洛陽,實在讓人佩服。”
“咦,你居然知道我是從突厥趕來。”武僧露出驚訝。
“隻是認識這柄阿古施華亞而已。”小和尚說道。
阿古施華亞?小和尚話音落下,群雄隻覺得名字有些耳熟,一時間又想不起來。已經知道阿古施華亞出處的人,則探出頭仔細打量戰矛,但是夜幕之下一時難以看清。有些功力深厚,能夠透過夜幕看清戰矛者,又感覺難以置信,根本無法接受。
這時候,就聽小和尚又道:“隻是張師叔,你如此奔行兩個時辰,不知道還剩多少力氣?”
“足夠打的你滿地找牙。”武僧猙獰笑道:“像你這樣練氣的邪道,又怎能明白真正佛武的玄妙?”
小和尚歎息一聲,說道:“張師叔,佛法無邊,武道無涯,氣練、國術皆是佛學修行一部分,你我武學同出少林,雖不是同一少林,卻是源於一脈,何來邪道之說?”
“切!你們這些歪門邪道,也就隻剩一張嘴了。什麽佛法無邊,武道無涯,世間萬物皆有繼續,神佛亦然。所謂無邊無涯,隻是修行不足,無法達到極限而已。”武僧冷笑道:“既然如此,你我也來一場三招之約。三招,我讓你知道,國術、練氣,究竟誰才是佛武正宗。”
“無奈啊!”小和尚再次哀歎,雙手合十說道:“也罷!小和尚唯有以少林玄武之學,領教師兄的少林禪武之道。”
“好說!”武僧猙獰笑道,“這樣才痛快。”
小和尚宛如菩薩低眉,卍字梵力從腳下而生,就見氣隨勁走,勁隨氣生,隱隱間梵音傳唱,佛法顯影,仿佛每一縷真氣都蘊藏一段佛法,每一縷佛法都凝成一縷真氣。正是以玄法演繹佛法,以佛法凝練玄道的玄武之道。
隻聽小和尚說道:“既然如此,就請張師兄拿出真本事吧!區區幻想殺手,恐怕在我手下走不過三合而已。”
武僧嗬嗬一笑,頓時暴喝一聲,“那你就看好吧!三招,我也打得哭著喊娘!”
隻見他雙手緊握,條條青筋乍起,宛如一道道線條不斷的鼓動,縷縷血絲浮現,居然化作一朵巨大的曼陀羅花。隻見曼陀羅花中,相貌猙獰的不動明王隱藏在一道道線條的後麵,仿佛在跳著剛勁的舞蹈。
小和尚看到此不由深吸一口氣,露出驚異目光。隻聽隨著武僧青筋層層疊疊扭動,仿佛世界在旋轉一般,曼陀羅的花紋最深處,不動明王隨心而舞,宛如將三界六道的循環束縛其中,化作不可思量之力。
正是通天塔中赫赫有名的佛教禁式:胎藏界曼陀羅。
胎藏界曼陀羅,在通天塔中,多少佛徒求而不得,修而不成的禁法,譽為佛學最難絕招之一。卻沒想居然被一名根本與佛教術式無緣的武僧,居然硬生生以自己丹勁扭動自身血管,繪織而成,這是何等諷刺。更諷刺是一個強化幻想殺手,本該與術式甚至真氣都完全絕緣的契約者,他的底牌居然恰恰是被最不可能的術式。
不可思量之力豁然無盡蘊生,武僧雙掌並攏,無鑄之力化作禪武丹勁,丹勁化作屈指一彈。
以禪為意,以意作武,武道歸禪,以禪道推動武道,以武道演繹禪道,禪即是武,武即禪,禪武合一,梵我不二,正是佛家體術最高境界的禪武之道,也是國術無上境界的打破虛空、見神不壞。
隻見武僧中指輕彈,一道寒光擊穿遠處柱子,隻聽武僧強忍體內不斷爆發力量,麵部極為猙獰的柱子後方,說道:“至於你,給我滾出來!佛爺我最討厭便是你這隻藏頭露尾的小人。”
“哎呀呀!被發現了。”一聲輕笑,隻聽清音玄唱,絲竹輕吟,就見一名穿著藍袍的儒雅青年,緩緩從柱子後走出。他緩緩伸出自己右手,其右手雙指並攏,雙指夾著一枚銅板。藍袍青年將手中銅板隨手扔個武僧,說道:“多謝你的銅板,隻是君子愛財取之以道,實在無顏受此‘嗟來之食’。”
藍袍青年緩步而行,蒼青氣息徐徐而生,宛如蒼穹般壓力猶然運出,逼得兩個和尚不得不警惕望向他。隻見轉瞬間,藍袍青年卻已經與默重陽身形並排一線,隱隱間互成犄角。默重陽手中墨狂輕化一圈,真元反複流淌經脈之間,微微驅散自身傷勢與痛楚,他依然死死盯著路璐璐,口中則道:“蘇聞,多謝了。”
藍袍青年蘇聞搖搖頭,歎息說道:“你這隻性子,早晚會害死你。”
“性情所至,興極而歸,為心而死,死又何方。”默重陽毫不在意的說道。
“罷了!”蘇聞說道:“我也勸不了你。隻希望你日後不要後悔才是。”
“日後會不會後悔,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你的麻煩來了。”默重陽持劍輕笑:“怎麽樣?需不需要我幫你打發了?”
默重陽話音一落,就見一股蓬勃的浩然之氣豁然而生,一道身影帶著蓬勃巨勁悍然墜落院中。蓬勃勁力衝擊整個院落,又將院子地皮再刮去一層,露出一位錦袍儒生。這儒生同樣非常年輕,但是一股油然而生的正氣,卻讓他顯的格位威嚴,手中戒尺輕握,卻仿佛握著半壁江水。蘇聞見到他後,頓時一拍腦袋,向默重陽笑道:“果然,真是麻煩,看了看接下來我幫不了你多少了。”
那個儒生見到蘇聞無視自己談笑風生樣子,頓時露出不虞之色,清冷的說道:“蘇聞,隻不過許些日子不見,你便是已經連一點上下尊卑了嗎?見了本執令,不說見禮叩拜,竟然連一個招呼都不打。不知道邱執令平時是怎麽教誨你的?一點禮數都沒有!”
蘇聞頓時抿嘴好笑,他輕輕一揮手,手中多出一柄折扇。隻聽蘇聞說道:“我還以為汪執令需要讓我跪拜,原來隻是叩拜就行了。”
蘇聞上下打量儒生一樣,咂咂嘴說道:“這到是出乎我的意料。汪執令也有縮的時候?當初柏溪法會上的不世之威,是去哪裏了?”
“他哪裏有什麽不世之威,狐假虎威而已。”默重陽隨口說道:“這裏濟武儒門給他撐腰,不老實一點,難得等著挨揍?”
“恩。”蘇聞微笑道,“言之有理。”
“你!蘇聞,身為白鹿學院首席,居然目無尊長,以下犯上,竟將禮法規矩忘得一幹二淨,真是好大的膽子!”這名儒生頓時氣的發抖。
蘇聞輕輕打開折扇,清冷低笑道:“汪川啊!汪川!你又何必惹我殺機哪?這裏可不是濟武之地,也不是柏溪儒門大院。在那裏,看在你我同為白鹿學院的同窗,你是我的學長的麵子上,我給你留三分薄麵。可你若是真覺你的所謂禮法規矩,在這裏還能有用,那就莫怪我笑你蠢貨。”
“你……蘇聞?”汪川大怒說道:“自古以來,天地君親師當有別,尊卑須有序,三綱五常,此為天理。儒門以禮為尊,我既是儒門執令,便是你的師長。你如此忤逆師長,大逆不道,是不是也要背叛儒門。”
“背叛儒門?”蘇聞嗤笑一聲,“儒道以仁為首,儒門之道便是仁之道。虧你還是來自現代,以禮代儒,這種話虧心的話你也能說出口?儒教雖然繁規,但其泵芯便是仁,不論其後禮義諸論如何發展,皆本於仁心。”
“儒雖重禮,所求卻為和,其性如木,通達曲直,引為生長、條達,育人如育木,因材施教,適性而長;儒士誌在社稷,治國成在通達,較於他教,更多梳理通達之意,而非為名與器。”
“所以,你還是將那些為了攀附君王、愚弄百姓,給人當狗的說辭,留給你的主子吧!”(未完待續。)
院中戰事,隨著突然而起衝突,暫熄戰火。
就見路璐璐與默重陽默契暫時收手,分立院子兩個角落。
群雄低頭看向兩人,隻見路璐璐身體染血,身上隻有幾道不深不淺的劍痕,而默重陽卻是鼻青臉腫,狼狽不堪,一眼看出兩人高下。不過默重陽擦了擦嘴角的鮮血,狠狠瞪了小和尚一樣,剛剛若不是小和尚梵力幹擾,不斷洗滌與侵襲止戈流的邪力,自己也不會這麽狼狽。
眾人又看向闖入兩人,居然是兩個年紀都不大的和尚。他們一個身材高大,眉清目、秀虎背熊腰,一個身體修長,還是小沙彌。
那後者趕來正是急衝衝從突厥趕回的武僧,他斜眼看著對麵十七八歲的小和尚,露出不喜的表情,說道:“又是你這個小犢子,難得你師傅沒告訴你,插手旁人決鬥,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嗎?來來!還是跟貧僧一起稱量稱量吧!”
小和尚雙掌合十,輕輕說道:“阿彌陀佛,張師叔好重的煞氣,不愧是少林千年來最具豪氣的武僧。單單張師叔你一路擲矛為板,踩著投出戰矛,硬是在兩個時辰之內從突厥趕到洛陽,實在讓人佩服。”
“咦,你居然知道我是從突厥趕來。”武僧露出驚訝。
“隻是認識這柄阿古施華亞而已。”小和尚說道。
阿古施華亞?小和尚話音落下,群雄隻覺得名字有些耳熟,一時間又想不起來。已經知道阿古施華亞出處的人,則探出頭仔細打量戰矛,但是夜幕之下一時難以看清。有些功力深厚,能夠透過夜幕看清戰矛者,又感覺難以置信,根本無法接受。
這時候,就聽小和尚又道:“隻是張師叔,你如此奔行兩個時辰,不知道還剩多少力氣?”
“足夠打的你滿地找牙。”武僧猙獰笑道:“像你這樣練氣的邪道,又怎能明白真正佛武的玄妙?”
小和尚歎息一聲,說道:“張師叔,佛法無邊,武道無涯,氣練、國術皆是佛學修行一部分,你我武學同出少林,雖不是同一少林,卻是源於一脈,何來邪道之說?”
“切!你們這些歪門邪道,也就隻剩一張嘴了。什麽佛法無邊,武道無涯,世間萬物皆有繼續,神佛亦然。所謂無邊無涯,隻是修行不足,無法達到極限而已。”武僧冷笑道:“既然如此,你我也來一場三招之約。三招,我讓你知道,國術、練氣,究竟誰才是佛武正宗。”
“無奈啊!”小和尚再次哀歎,雙手合十說道:“也罷!小和尚唯有以少林玄武之學,領教師兄的少林禪武之道。”
“好說!”武僧猙獰笑道,“這樣才痛快。”
小和尚宛如菩薩低眉,卍字梵力從腳下而生,就見氣隨勁走,勁隨氣生,隱隱間梵音傳唱,佛法顯影,仿佛每一縷真氣都蘊藏一段佛法,每一縷佛法都凝成一縷真氣。正是以玄法演繹佛法,以佛法凝練玄道的玄武之道。
隻聽小和尚說道:“既然如此,就請張師兄拿出真本事吧!區區幻想殺手,恐怕在我手下走不過三合而已。”
武僧嗬嗬一笑,頓時暴喝一聲,“那你就看好吧!三招,我也打得哭著喊娘!”
隻見他雙手緊握,條條青筋乍起,宛如一道道線條不斷的鼓動,縷縷血絲浮現,居然化作一朵巨大的曼陀羅花。隻見曼陀羅花中,相貌猙獰的不動明王隱藏在一道道線條的後麵,仿佛在跳著剛勁的舞蹈。
小和尚看到此不由深吸一口氣,露出驚異目光。隻聽隨著武僧青筋層層疊疊扭動,仿佛世界在旋轉一般,曼陀羅的花紋最深處,不動明王隨心而舞,宛如將三界六道的循環束縛其中,化作不可思量之力。
正是通天塔中赫赫有名的佛教禁式:胎藏界曼陀羅。
胎藏界曼陀羅,在通天塔中,多少佛徒求而不得,修而不成的禁法,譽為佛學最難絕招之一。卻沒想居然被一名根本與佛教術式無緣的武僧,居然硬生生以自己丹勁扭動自身血管,繪織而成,這是何等諷刺。更諷刺是一個強化幻想殺手,本該與術式甚至真氣都完全絕緣的契約者,他的底牌居然恰恰是被最不可能的術式。
不可思量之力豁然無盡蘊生,武僧雙掌並攏,無鑄之力化作禪武丹勁,丹勁化作屈指一彈。
以禪為意,以意作武,武道歸禪,以禪道推動武道,以武道演繹禪道,禪即是武,武即禪,禪武合一,梵我不二,正是佛家體術最高境界的禪武之道,也是國術無上境界的打破虛空、見神不壞。
隻見武僧中指輕彈,一道寒光擊穿遠處柱子,隻聽武僧強忍體內不斷爆發力量,麵部極為猙獰的柱子後方,說道:“至於你,給我滾出來!佛爺我最討厭便是你這隻藏頭露尾的小人。”
“哎呀呀!被發現了。”一聲輕笑,隻聽清音玄唱,絲竹輕吟,就見一名穿著藍袍的儒雅青年,緩緩從柱子後走出。他緩緩伸出自己右手,其右手雙指並攏,雙指夾著一枚銅板。藍袍青年將手中銅板隨手扔個武僧,說道:“多謝你的銅板,隻是君子愛財取之以道,實在無顏受此‘嗟來之食’。”
藍袍青年緩步而行,蒼青氣息徐徐而生,宛如蒼穹般壓力猶然運出,逼得兩個和尚不得不警惕望向他。隻見轉瞬間,藍袍青年卻已經與默重陽身形並排一線,隱隱間互成犄角。默重陽手中墨狂輕化一圈,真元反複流淌經脈之間,微微驅散自身傷勢與痛楚,他依然死死盯著路璐璐,口中則道:“蘇聞,多謝了。”
藍袍青年蘇聞搖搖頭,歎息說道:“你這隻性子,早晚會害死你。”
“性情所至,興極而歸,為心而死,死又何方。”默重陽毫不在意的說道。
“罷了!”蘇聞說道:“我也勸不了你。隻希望你日後不要後悔才是。”
“日後會不會後悔,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你的麻煩來了。”默重陽持劍輕笑:“怎麽樣?需不需要我幫你打發了?”
默重陽話音一落,就見一股蓬勃的浩然之氣豁然而生,一道身影帶著蓬勃巨勁悍然墜落院中。蓬勃勁力衝擊整個院落,又將院子地皮再刮去一層,露出一位錦袍儒生。這儒生同樣非常年輕,但是一股油然而生的正氣,卻讓他顯的格位威嚴,手中戒尺輕握,卻仿佛握著半壁江水。蘇聞見到他後,頓時一拍腦袋,向默重陽笑道:“果然,真是麻煩,看了看接下來我幫不了你多少了。”
那個儒生見到蘇聞無視自己談笑風生樣子,頓時露出不虞之色,清冷的說道:“蘇聞,隻不過許些日子不見,你便是已經連一點上下尊卑了嗎?見了本執令,不說見禮叩拜,竟然連一個招呼都不打。不知道邱執令平時是怎麽教誨你的?一點禮數都沒有!”
蘇聞頓時抿嘴好笑,他輕輕一揮手,手中多出一柄折扇。隻聽蘇聞說道:“我還以為汪執令需要讓我跪拜,原來隻是叩拜就行了。”
蘇聞上下打量儒生一樣,咂咂嘴說道:“這到是出乎我的意料。汪執令也有縮的時候?當初柏溪法會上的不世之威,是去哪裏了?”
“他哪裏有什麽不世之威,狐假虎威而已。”默重陽隨口說道:“這裏濟武儒門給他撐腰,不老實一點,難得等著挨揍?”
“恩。”蘇聞微笑道,“言之有理。”
“你!蘇聞,身為白鹿學院首席,居然目無尊長,以下犯上,竟將禮法規矩忘得一幹二淨,真是好大的膽子!”這名儒生頓時氣的發抖。
蘇聞輕輕打開折扇,清冷低笑道:“汪川啊!汪川!你又何必惹我殺機哪?這裏可不是濟武之地,也不是柏溪儒門大院。在那裏,看在你我同為白鹿學院的同窗,你是我的學長的麵子上,我給你留三分薄麵。可你若是真覺你的所謂禮法規矩,在這裏還能有用,那就莫怪我笑你蠢貨。”
“你……蘇聞?”汪川大怒說道:“自古以來,天地君親師當有別,尊卑須有序,三綱五常,此為天理。儒門以禮為尊,我既是儒門執令,便是你的師長。你如此忤逆師長,大逆不道,是不是也要背叛儒門。”
“背叛儒門?”蘇聞嗤笑一聲,“儒道以仁為首,儒門之道便是仁之道。虧你還是來自現代,以禮代儒,這種話虧心的話你也能說出口?儒教雖然繁規,但其泵芯便是仁,不論其後禮義諸論如何發展,皆本於仁心。”
“儒雖重禮,所求卻為和,其性如木,通達曲直,引為生長、條達,育人如育木,因材施教,適性而長;儒士誌在社稷,治國成在通達,較於他教,更多梳理通達之意,而非為名與器。”
“所以,你還是將那些為了攀附君王、愚弄百姓,給人當狗的說辭,留給你的主子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