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寒山寺”楊慶仔細品味門上的一副對聯,越是咀嚼心中的感歎越是深厚。
蕭美妞卻心急如箭,對這幅楹看也不看隻是用力敲擊大門獸頭上的門環,“咣咣”地發出清脆的作響。
“女施主,我寺在每天的卯時一刻閉寺修整不接受遊客燒香祈福,還請明天再來”,一位身著百衲直裰的光頭小僧對著蕭明珠合掌躬身說道,雖然很客氣,可也是不客氣,這都什麽時候了還來打擾咱們休息。
“不好意思小師傅,我是來麵見拾得上師,還請勞煩轉告”,蕭明珠也是合掌問禮,而後從懷裏掏出一把碎銀子遞給對方。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在哪裏都是行得通的,不耐煩的迎客小僧收下銀子,語氣馬上一轉,“你們先進來。”
楊慶一直沉浸在寒山寺的那一副高深久遠的楹聯中,突然看見這盛名絕響的古刹連一個開門的小僧都這麽市儈,這情景轉換也太快了吧!
蕭美妞領著楊慶和弟弟跟隨在迎客僧後麵步入寺院內部,整個寺院內部的格局是一個大大的四合院,正中間的一間大殿匾額上有四個燙金的大字,‘大雄寶殿‘。
兩邊則是羅漢堂,在建築的規模上沒有大雄寶殿來得高大雄偉,隻是偏安一隅。
院子的中間呈放著一件巨大的三腳青銅鼎,三尺高、五尺來寬,鼎內插著無數青煙繚繞的香火。
院子的的左邊則有一塊五尺多高的石碑,石碑下壓著一頭烏龜,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贔屭禦碑‘。
迎客僧用手引導著深夜造訪的女施主,“請往這裏來?”
說罷便引著他們來到這快石碑前麵,他用手指石碑上的一小塊經文說說道,“當初拾得上師遊曆天下歸來時,便在此處石碑上篆刻了閉客佛偈,誰能解開詞句佛偈便可見他?”
“哪一句”,石碑上篆刻的經文實在是太多,密密麻麻的就像蝌蚪一樣。
“這裏”,迎客僧用手指著碑文的末段,其中有一行突出的篆刻小字體。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蕭明珠輕聲讀,蹙著如刀裁的柳葉眉,這句話的意思她不懂,更不懂該如何去解開。
“你就告訴拾得上師故人來訪,我相信大師定會見我一麵的”,蕭明珠想了半天實在是沒有一點頭緒,遂就放棄了,她又從袖子裏摸出一小塊的銀子。
“還恕小僧失禮,拾得師叔早已警戒在先,任何人隻有解開此偈方能麵見”,迎客僧這次沒有收下對方遞過來的銀子,而是鄭重合掌解釋。
“你們也過來看看”,見到錢財失效,蕭明珠無奈隻能按照對方的規矩來辦事,老老實實想出這句佛偈的破解法門,也讓站在身後看風景的楊慶和弟弟也過來幫忙參考。
“我來看看”,楊慶在後麵早就等得不耐煩了,他現在對這聲名在外的寒山寺算是一點好感都沒有,就這一位迎客的小僧就給他帶來很深的負麵影響,很難想像這件寺廟的更深處有如何的齷蹉。【ㄨ】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楊慶也是大聲朗讀起來,怎麽讀起來有點順口和熟悉。
“等一下,拾得、寒山寺”,楊慶恍然大悟,想到之後他心裏就是覺得驚奇,這時空的重合率也實在是太多了點吧!
“你知道如何破解”,蕭明珠一展莫測,但是瞧見這個手下自從看過這個碑文後臉色一會黑、一會白的,匆忙問道。
“拿紙和筆來”,楊慶沒有讓老板失望,衝著這位迎客僧得意一笑。
對方立刻衝衝離開、一會又衝衝跑過來,嘴巴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拾得師叔已經謝客將近五年了,難道今天終於有人能夠破開他的佛偈嗎?
“大小姐你來寫”楊慶臉色一紅,自己雖然在朝歌學宮掃了盲認了字,但是寫起來還有點吃力。
“隻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楊慶將腦海裏最深處的記憶娓娓道出,他覺得很奇怪。
這兩句佛偈明明是寒山問拾得的,怎麽現在變成了拾得問我了,寒山大師身在何方?
“太精辟了“,蕭明珠寫到最後一筆,才是一語驚醒夢中人,隻看佛偈的上半闕那真是雲裏霧裏的,但是一旦上下兩句結合在一起才有畫龍點睛之妙。
“好咧“,迎客僧屁顛屁顛地拿著答案離開了,”終於有人解開了師叔的佛偈“,他心中那叫一個狂呼,這道佛偈不僅難倒了天下人、就連寺廟的所有師兄弟也是不得其法。
“哼,想不到你還有點用處“,蕭明珠看著迎客僧離開的身影,歪過來巧笑嫣然,好一頓上下打量這個手下,口中也是嘖嘖忍不住讚歎。
“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誰的護衛“,楊慶這一頓馬匹拍的小美妞又是一頓眉開眼笑、杏眼中那是不加掩蓋的欣賞和高興。
“拾得師叔請你們過去”,迎客僧揣著粗氣跑過來傳話,終於對楊慶三人放行了。
“走吧”,蕭女皇大手一揮挈領著手下和弟弟一腳邁進寒山寺的內院,經過了無數的禪房和經院,鍾聲佛號、雲霧靄靄,從寒山寺中傳出的一種叫做平淡和虛無在三位遊客的心裏發酵。
“拾得上師就在裏麵,你們進去吧!”迎客僧合掌低頭說完這句話後,便丟下這群人離開這個小院子。
傳說中的拾得上師正閉著眼睛跏趺坐在蒲團上,可能是看到了有人進來,他睜開了眼睛。
“大師”饒是氣場十足的蕭明珠在這道溫和如春風的目光下也是合掌打了一個佛號,恭敬的不能在恭敬。
楊慶看到這老僧的相貌差點一笑,整著一幅苦瓜臉就別說了,待看見這老僧的目光他就笑不出來了。
“真是名不虛傳”,楊慶臉色平靜,心裏卻是翻起巨浪,就這種‘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眼神,那是任何人一生都忘不掉的。
“也許這位大師曾經是位嗜殺成性的武修也說不定”,楊慶心裏在猜測,偉大來源於平凡、和平來自於戰爭。
那隻有經曆過死生的轉換、風雨的變色、人生的跌宕起伏、歲月的滄桑、大海的潮起潮落,才能擁有如此動人心魄卻溫暖如春的目光。
越是看見他清瘦的苦瓜臉,楊慶心裏越是厚重。他也在前世看到過那些所謂的得道高深,一個個都是肥頭大耳、油光滿麵,你說一個整天吃齋念佛、救苦濟難的僧人能夠修煉出這麽一幅魚肉外表也真是‘得道高深’。
以前他一直認為人的相貌取決與基因,越是外表美麗和英俊的人內心肯定是膚淺的,其實他錯了。
他在大學也碰見了無數人醜心作怪的人,反而那些俊美的才子佳人更能去欣賞生活的美好,對於別人也是不遺餘力地幫助。
他們克製對花花世界的享受,一日三餐、作息起伏很有規律,他們喜歡閱讀、運動、交流,這些人隨著歲月的沉澱相貌從普通越來越俊美、然後散發出時間的成熟,他們身材勻稱,沒有病災的拖累。
也許很多年輕男女在二十歲的時候憑借著基因有著出人意表的美麗和英俊,但是隨著後來歲月的放蕩和毫無節製的欲望,他們最終都落了一個‘形植黎累憂悲而不得誌’。
一個個都是大腹便便、百病叢生,更別說浪費年輕時無數大好時光從而使後半生鬱鬱不得誌,整個臉上都是一副蠟黃、死人的模樣,這就是‘相由心生’最佳的體現。
這些人後半生潦倒,被生活的窘迫、疾病的拖累讓他們已經失去了對未來的向往,他們開始憎惡、謾罵社會的不公和命運的坎坷,內心開始從正常走向不正常,這就是‘人醜多作怪’的由來。
所以明白這幅道理後他的人生觀就是‘以貌度人’,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身體都不去嗬護而放縱欲望去毀壞它,他不認為這些人能在生活或者思想上有深度。
這位大師光從這清瘦有神的外表,讓楊慶心裏生出了敬佩,更別說他那溫和光懷的目光。
“是哪位施主破了老衲的石碑佛偈”,拾得大師雙手合掌,眼神掃過楊慶和蕭明珠姐弟,最後把目光放在蕭美妞身上。
光從外相來講,蕭美妞是最有可能的,聰慧有神的目光、無數次的商業談判讓她的氣場也是十足。
楊慶從賣相上看就是一個打手,而且是那種不能招惹的打手,亡命之徒不過如此。
而蕭繼祖雖然也是富家公子打扮,可是年紀還很小,沒有足夠的人生經曆和體驗,如何能夠明白那句佛偈所代表的意思。
蕭美妞卻心急如箭,對這幅楹看也不看隻是用力敲擊大門獸頭上的門環,“咣咣”地發出清脆的作響。
“女施主,我寺在每天的卯時一刻閉寺修整不接受遊客燒香祈福,還請明天再來”,一位身著百衲直裰的光頭小僧對著蕭明珠合掌躬身說道,雖然很客氣,可也是不客氣,這都什麽時候了還來打擾咱們休息。
“不好意思小師傅,我是來麵見拾得上師,還請勞煩轉告”,蕭明珠也是合掌問禮,而後從懷裏掏出一把碎銀子遞給對方。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在哪裏都是行得通的,不耐煩的迎客小僧收下銀子,語氣馬上一轉,“你們先進來。”
楊慶一直沉浸在寒山寺的那一副高深久遠的楹聯中,突然看見這盛名絕響的古刹連一個開門的小僧都這麽市儈,這情景轉換也太快了吧!
蕭美妞領著楊慶和弟弟跟隨在迎客僧後麵步入寺院內部,整個寺院內部的格局是一個大大的四合院,正中間的一間大殿匾額上有四個燙金的大字,‘大雄寶殿‘。
兩邊則是羅漢堂,在建築的規模上沒有大雄寶殿來得高大雄偉,隻是偏安一隅。
院子的中間呈放著一件巨大的三腳青銅鼎,三尺高、五尺來寬,鼎內插著無數青煙繚繞的香火。
院子的的左邊則有一塊五尺多高的石碑,石碑下壓著一頭烏龜,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贔屭禦碑‘。
迎客僧用手引導著深夜造訪的女施主,“請往這裏來?”
說罷便引著他們來到這快石碑前麵,他用手指石碑上的一小塊經文說說道,“當初拾得上師遊曆天下歸來時,便在此處石碑上篆刻了閉客佛偈,誰能解開詞句佛偈便可見他?”
“哪一句”,石碑上篆刻的經文實在是太多,密密麻麻的就像蝌蚪一樣。
“這裏”,迎客僧用手指著碑文的末段,其中有一行突出的篆刻小字體。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蕭明珠輕聲讀,蹙著如刀裁的柳葉眉,這句話的意思她不懂,更不懂該如何去解開。
“你就告訴拾得上師故人來訪,我相信大師定會見我一麵的”,蕭明珠想了半天實在是沒有一點頭緒,遂就放棄了,她又從袖子裏摸出一小塊的銀子。
“還恕小僧失禮,拾得師叔早已警戒在先,任何人隻有解開此偈方能麵見”,迎客僧這次沒有收下對方遞過來的銀子,而是鄭重合掌解釋。
“你們也過來看看”,見到錢財失效,蕭明珠無奈隻能按照對方的規矩來辦事,老老實實想出這句佛偈的破解法門,也讓站在身後看風景的楊慶和弟弟也過來幫忙參考。
“我來看看”,楊慶在後麵早就等得不耐煩了,他現在對這聲名在外的寒山寺算是一點好感都沒有,就這一位迎客的小僧就給他帶來很深的負麵影響,很難想像這件寺廟的更深處有如何的齷蹉。【ㄨ】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楊慶也是大聲朗讀起來,怎麽讀起來有點順口和熟悉。
“等一下,拾得、寒山寺”,楊慶恍然大悟,想到之後他心裏就是覺得驚奇,這時空的重合率也實在是太多了點吧!
“你知道如何破解”,蕭明珠一展莫測,但是瞧見這個手下自從看過這個碑文後臉色一會黑、一會白的,匆忙問道。
“拿紙和筆來”,楊慶沒有讓老板失望,衝著這位迎客僧得意一笑。
對方立刻衝衝離開、一會又衝衝跑過來,嘴巴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拾得師叔已經謝客將近五年了,難道今天終於有人能夠破開他的佛偈嗎?
“大小姐你來寫”楊慶臉色一紅,自己雖然在朝歌學宮掃了盲認了字,但是寫起來還有點吃力。
“隻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楊慶將腦海裏最深處的記憶娓娓道出,他覺得很奇怪。
這兩句佛偈明明是寒山問拾得的,怎麽現在變成了拾得問我了,寒山大師身在何方?
“太精辟了“,蕭明珠寫到最後一筆,才是一語驚醒夢中人,隻看佛偈的上半闕那真是雲裏霧裏的,但是一旦上下兩句結合在一起才有畫龍點睛之妙。
“好咧“,迎客僧屁顛屁顛地拿著答案離開了,”終於有人解開了師叔的佛偈“,他心中那叫一個狂呼,這道佛偈不僅難倒了天下人、就連寺廟的所有師兄弟也是不得其法。
“哼,想不到你還有點用處“,蕭明珠看著迎客僧離開的身影,歪過來巧笑嫣然,好一頓上下打量這個手下,口中也是嘖嘖忍不住讚歎。
“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誰的護衛“,楊慶這一頓馬匹拍的小美妞又是一頓眉開眼笑、杏眼中那是不加掩蓋的欣賞和高興。
“拾得師叔請你們過去”,迎客僧揣著粗氣跑過來傳話,終於對楊慶三人放行了。
“走吧”,蕭女皇大手一揮挈領著手下和弟弟一腳邁進寒山寺的內院,經過了無數的禪房和經院,鍾聲佛號、雲霧靄靄,從寒山寺中傳出的一種叫做平淡和虛無在三位遊客的心裏發酵。
“拾得上師就在裏麵,你們進去吧!”迎客僧合掌低頭說完這句話後,便丟下這群人離開這個小院子。
傳說中的拾得上師正閉著眼睛跏趺坐在蒲團上,可能是看到了有人進來,他睜開了眼睛。
“大師”饒是氣場十足的蕭明珠在這道溫和如春風的目光下也是合掌打了一個佛號,恭敬的不能在恭敬。
楊慶看到這老僧的相貌差點一笑,整著一幅苦瓜臉就別說了,待看見這老僧的目光他就笑不出來了。
“真是名不虛傳”,楊慶臉色平靜,心裏卻是翻起巨浪,就這種‘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眼神,那是任何人一生都忘不掉的。
“也許這位大師曾經是位嗜殺成性的武修也說不定”,楊慶心裏在猜測,偉大來源於平凡、和平來自於戰爭。
那隻有經曆過死生的轉換、風雨的變色、人生的跌宕起伏、歲月的滄桑、大海的潮起潮落,才能擁有如此動人心魄卻溫暖如春的目光。
越是看見他清瘦的苦瓜臉,楊慶心裏越是厚重。他也在前世看到過那些所謂的得道高深,一個個都是肥頭大耳、油光滿麵,你說一個整天吃齋念佛、救苦濟難的僧人能夠修煉出這麽一幅魚肉外表也真是‘得道高深’。
以前他一直認為人的相貌取決與基因,越是外表美麗和英俊的人內心肯定是膚淺的,其實他錯了。
他在大學也碰見了無數人醜心作怪的人,反而那些俊美的才子佳人更能去欣賞生活的美好,對於別人也是不遺餘力地幫助。
他們克製對花花世界的享受,一日三餐、作息起伏很有規律,他們喜歡閱讀、運動、交流,這些人隨著歲月的沉澱相貌從普通越來越俊美、然後散發出時間的成熟,他們身材勻稱,沒有病災的拖累。
也許很多年輕男女在二十歲的時候憑借著基因有著出人意表的美麗和英俊,但是隨著後來歲月的放蕩和毫無節製的欲望,他們最終都落了一個‘形植黎累憂悲而不得誌’。
一個個都是大腹便便、百病叢生,更別說浪費年輕時無數大好時光從而使後半生鬱鬱不得誌,整個臉上都是一副蠟黃、死人的模樣,這就是‘相由心生’最佳的體現。
這些人後半生潦倒,被生活的窘迫、疾病的拖累讓他們已經失去了對未來的向往,他們開始憎惡、謾罵社會的不公和命運的坎坷,內心開始從正常走向不正常,這就是‘人醜多作怪’的由來。
所以明白這幅道理後他的人生觀就是‘以貌度人’,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身體都不去嗬護而放縱欲望去毀壞它,他不認為這些人能在生活或者思想上有深度。
這位大師光從這清瘦有神的外表,讓楊慶心裏生出了敬佩,更別說他那溫和光懷的目光。
“是哪位施主破了老衲的石碑佛偈”,拾得大師雙手合掌,眼神掃過楊慶和蕭明珠姐弟,最後把目光放在蕭美妞身上。
光從外相來講,蕭美妞是最有可能的,聰慧有神的目光、無數次的商業談判讓她的氣場也是十足。
楊慶從賣相上看就是一個打手,而且是那種不能招惹的打手,亡命之徒不過如此。
而蕭繼祖雖然也是富家公子打扮,可是年紀還很小,沒有足夠的人生經曆和體驗,如何能夠明白那句佛偈所代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