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興兒聞聲停下腳步,轉過身看去,隻見隔著坊門外的一條街巷,在道邊站著一位身著淺綠色袍服、年紀與自己相仿的小宦者,正笑吟吟地注視著自己。
“柱兒!”
來興兒立即認出他是自己初入東宮時一同在棲霞閣當差的四名小宦者之一的柱兒,驚喜地大叫一聲,三五步便竄到了那小宦者麵前,礙於雙手都拎著吃食,遂抬腳踢了柱兒一腳,嘴裏打趣道:“數月不見,我們的傻柱兒也長出息了噢,都綠袍上身啦。”
柱兒閃身躲過來興兒踢向自己的這一腳,他看到來興兒一雙手上滿滿當當拎的都是吃食,也笑著回敬他道:“如今我們的來掌書變成替人跑腿兒的小夥計啦。快去把手裏的東西放下,跟我走吧。”
“跟你走、去哪兒啊?你沒見哥哥如今的身份不同了嘛,我跟你走啦,晉國公府門前交給誰來護衛?”
來興兒隻道柱兒在同自己玩笑,不以為然地反問道。
“睦王殿下命我來傳你去,說是有一位貴客等著要見你。怎麽樣,你去還是不去?”
柱兒雙臂交叉抱在胸前,聲音雖不高,可顯得底氣十足。
“你什麽時候到了睦王府當差?可莫要戲弄哥哥。”來興兒瞧柱兒一副氣定神閑的派頭,心裏不由得打起鼓來。
“你那時在延英殿做掌書,被皇上拘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對宮裏發生的事知道多少?快去把手裏置買的東西交給人家,咱們邊走邊說,甭叫殿下等久了。”
柱兒的口氣不容置疑。來興兒隻好對他說聲“你在此稍等,我去去就來。”回身向坊門內跑去。
老黃和湯寬兩個人不知在聊些什麽,正說得熱鬧,猛然見來興兒打坊外滿頭大汗地跑來,俱吃了一驚,不約而同地向他問道:“出了什麽事,跑得這樣焦急?”
來興兒顧不得多說什麽,把兩隻手裏拎著的吃食往老黃懷裏一塞,匆匆向他報告道:“睦王派人來傳我馬上去見他,在下特地來向夥長告個假。”
老黃聽說睦王急等著要見來興兒,哪兒敢攔著,正要開口答應,台階上坐著的湯寬已拍拍屁股站了起來,搶先說道:“下官自回京後就沒再見著殿下啦,不如趁著這個機會與你同去拜見殿下,也好順便向殿下道個別。”
他聽來興兒說到睦王,眼前一亮,打起了求睦王為自己說情的主意。
來興兒方才已從老黃的言語間獲悉了湯寬與睦王之間的關係,遂沒有拒絕,兩個人朝老黃打了個招呼,一前一後相跟著向坊外走去。隻把個老黃的懷中滿滿地堆著些吃食,呆愣愣地瞅著兩人的背影,兀自還沒回過神來。
柱兒眼瞅著來興兒帶了一位紅袍官員從坊中走了出來,不認得湯寬是何許人也,便用疑惑的眼光瞧著來興兒。來興兒見他在湯寬麵前也不知行禮參見,頗有怠慢之意,遂向柱兒介紹道:“這位巴州刺史湯大人,乃是……”
那柱兒也不笨,才聽得這位其貌不揚的紅袍官員就是找到睦王的巴州刺史,不待來興兒說完,就拱手一揖拜了下去,口中賠禮道:“小的不識老大人尊顏,還請老大人莫怪。我家王爺今兒早起還念叨老大人來著,說是這兩日忙,待過幾天閑下來,要將老大人請入王府好生款待呢。”
湯寬聽得心花怒放,忙雙手扶起柱兒,嘿嘿笑道:“不敢當,不敢當。老朽與殿下已多日不見,心中甚是掛念,不如現在就隨著小公公一同去見殿下?”
柱兒既知他算得上睦王的半個救命恩人,聽他如此說,也不好阻攔,遂側身請湯寬先行,自己則和來興兒並肩走在後麵,朝距此不遠的十王宅走去。
這十王宅乃是諸皇子皇孫聚居的所在。由於自本朝立朝以來,皇族之中多發生為爭權奪利而骨肉相殘的醜事,出於約束人數眾多的皇家子弟的考慮,當今皇帝的祖父在位時便命將作監會同少府監、宗正寺在長安城東北隅劃出兩坊之地,集中興建了數十座獨立的院落,將所有的皇子陸續遷到這裏居住,統稱為十王宅。
來興兒和柱兒並肩一路走來,頗聽柱兒講了些他不知道的事情。原來,柱兒和鎖兒隨著東宮諸值役人等在皇帝登極的次日就遷入了大明宮。由於當時宮中尚不安寧,因此,他二人並沒有繼續留在景暄身邊當差,而是被分別派到了宣政殿和紫宸殿。
不久之後,宮中發生了張氏殘黨入宮刺殺夏昭儀的事件,為加強對十王宅諸皇子的護衛,柱兒便隨同出身東宮的十幾名年輕宦者被分別派到了諸皇子府上做了領班宦者。柱兒才到睦王府當差,因河中陷落於叛軍之手,皇帝啟用新帥傅奕統掌三軍,前方官軍中缺少得力的監軍,鎖兒又被皇帝親自選中,到河中軍中做了一名監軍小使。
柱兒還告訴來興兒,進入大明宮之前,景暄就替他和鎖兒起了大名:柱兒本家姓梁,取名喚做梁文謙;鎖兒本家姓劉,取名喚做劉文遜。
昔日的小夥伴,如今一個是睦王府的掌事宦者,另一個則入了行伍,做了監軍小使。來興兒為他倆感到高興的同時,心裏也悄然產生了一絲疑慮:睦王是皇帝的長子,傅奕則是皇帝做太子時的貼身侍衛,在他二人身邊,皇帝都親自安排了東宮的老人,會不會明為關懷,實則有監視之意呢?
湯寬按照柱兒的指示走在前麵,不時地回過頭來看兩人一眼。他順耳聽到柱兒的一番話,心中不免感慨道:“有道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哪,看這位小宦者的年紀,比起姓來的小軍士來尚小著一兩歲,如今已是堂堂王府的掌事宦者啦。而自己像他這般年紀時,雖然已算得滿腹經綸,得中明經,卻不過是個未入流的吏目,真可謂是學得好,不如生得巧啊。(未完待續。)
“柱兒!”
來興兒立即認出他是自己初入東宮時一同在棲霞閣當差的四名小宦者之一的柱兒,驚喜地大叫一聲,三五步便竄到了那小宦者麵前,礙於雙手都拎著吃食,遂抬腳踢了柱兒一腳,嘴裏打趣道:“數月不見,我們的傻柱兒也長出息了噢,都綠袍上身啦。”
柱兒閃身躲過來興兒踢向自己的這一腳,他看到來興兒一雙手上滿滿當當拎的都是吃食,也笑著回敬他道:“如今我們的來掌書變成替人跑腿兒的小夥計啦。快去把手裏的東西放下,跟我走吧。”
“跟你走、去哪兒啊?你沒見哥哥如今的身份不同了嘛,我跟你走啦,晉國公府門前交給誰來護衛?”
來興兒隻道柱兒在同自己玩笑,不以為然地反問道。
“睦王殿下命我來傳你去,說是有一位貴客等著要見你。怎麽樣,你去還是不去?”
柱兒雙臂交叉抱在胸前,聲音雖不高,可顯得底氣十足。
“你什麽時候到了睦王府當差?可莫要戲弄哥哥。”來興兒瞧柱兒一副氣定神閑的派頭,心裏不由得打起鼓來。
“你那時在延英殿做掌書,被皇上拘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對宮裏發生的事知道多少?快去把手裏置買的東西交給人家,咱們邊走邊說,甭叫殿下等久了。”
柱兒的口氣不容置疑。來興兒隻好對他說聲“你在此稍等,我去去就來。”回身向坊門內跑去。
老黃和湯寬兩個人不知在聊些什麽,正說得熱鬧,猛然見來興兒打坊外滿頭大汗地跑來,俱吃了一驚,不約而同地向他問道:“出了什麽事,跑得這樣焦急?”
來興兒顧不得多說什麽,把兩隻手裏拎著的吃食往老黃懷裏一塞,匆匆向他報告道:“睦王派人來傳我馬上去見他,在下特地來向夥長告個假。”
老黃聽說睦王急等著要見來興兒,哪兒敢攔著,正要開口答應,台階上坐著的湯寬已拍拍屁股站了起來,搶先說道:“下官自回京後就沒再見著殿下啦,不如趁著這個機會與你同去拜見殿下,也好順便向殿下道個別。”
他聽來興兒說到睦王,眼前一亮,打起了求睦王為自己說情的主意。
來興兒方才已從老黃的言語間獲悉了湯寬與睦王之間的關係,遂沒有拒絕,兩個人朝老黃打了個招呼,一前一後相跟著向坊外走去。隻把個老黃的懷中滿滿地堆著些吃食,呆愣愣地瞅著兩人的背影,兀自還沒回過神來。
柱兒眼瞅著來興兒帶了一位紅袍官員從坊中走了出來,不認得湯寬是何許人也,便用疑惑的眼光瞧著來興兒。來興兒見他在湯寬麵前也不知行禮參見,頗有怠慢之意,遂向柱兒介紹道:“這位巴州刺史湯大人,乃是……”
那柱兒也不笨,才聽得這位其貌不揚的紅袍官員就是找到睦王的巴州刺史,不待來興兒說完,就拱手一揖拜了下去,口中賠禮道:“小的不識老大人尊顏,還請老大人莫怪。我家王爺今兒早起還念叨老大人來著,說是這兩日忙,待過幾天閑下來,要將老大人請入王府好生款待呢。”
湯寬聽得心花怒放,忙雙手扶起柱兒,嘿嘿笑道:“不敢當,不敢當。老朽與殿下已多日不見,心中甚是掛念,不如現在就隨著小公公一同去見殿下?”
柱兒既知他算得上睦王的半個救命恩人,聽他如此說,也不好阻攔,遂側身請湯寬先行,自己則和來興兒並肩走在後麵,朝距此不遠的十王宅走去。
這十王宅乃是諸皇子皇孫聚居的所在。由於自本朝立朝以來,皇族之中多發生為爭權奪利而骨肉相殘的醜事,出於約束人數眾多的皇家子弟的考慮,當今皇帝的祖父在位時便命將作監會同少府監、宗正寺在長安城東北隅劃出兩坊之地,集中興建了數十座獨立的院落,將所有的皇子陸續遷到這裏居住,統稱為十王宅。
來興兒和柱兒並肩一路走來,頗聽柱兒講了些他不知道的事情。原來,柱兒和鎖兒隨著東宮諸值役人等在皇帝登極的次日就遷入了大明宮。由於當時宮中尚不安寧,因此,他二人並沒有繼續留在景暄身邊當差,而是被分別派到了宣政殿和紫宸殿。
不久之後,宮中發生了張氏殘黨入宮刺殺夏昭儀的事件,為加強對十王宅諸皇子的護衛,柱兒便隨同出身東宮的十幾名年輕宦者被分別派到了諸皇子府上做了領班宦者。柱兒才到睦王府當差,因河中陷落於叛軍之手,皇帝啟用新帥傅奕統掌三軍,前方官軍中缺少得力的監軍,鎖兒又被皇帝親自選中,到河中軍中做了一名監軍小使。
柱兒還告訴來興兒,進入大明宮之前,景暄就替他和鎖兒起了大名:柱兒本家姓梁,取名喚做梁文謙;鎖兒本家姓劉,取名喚做劉文遜。
昔日的小夥伴,如今一個是睦王府的掌事宦者,另一個則入了行伍,做了監軍小使。來興兒為他倆感到高興的同時,心裏也悄然產生了一絲疑慮:睦王是皇帝的長子,傅奕則是皇帝做太子時的貼身侍衛,在他二人身邊,皇帝都親自安排了東宮的老人,會不會明為關懷,實則有監視之意呢?
湯寬按照柱兒的指示走在前麵,不時地回過頭來看兩人一眼。他順耳聽到柱兒的一番話,心中不免感慨道:“有道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哪,看這位小宦者的年紀,比起姓來的小軍士來尚小著一兩歲,如今已是堂堂王府的掌事宦者啦。而自己像他這般年紀時,雖然已算得滿腹經綸,得中明經,卻不過是個未入流的吏目,真可謂是學得好,不如生得巧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