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大路兮,摻執子之兮。”【詩經鄭風】
椒房,是皇後所居殿名,亦稱椒室,處於前殿之北,是名副其實的後宮。它與前殿、宣室位於同一條中軸線上,兩側去羽翼般分布著數十個尚且完好的宮殿,這些宮殿宛如臂腋,環抱椒房殿,這整片宮殿群便稱之為掖庭。
如今中宮未立,皇帝身邊僅有伏壽、宋都兩個貴人。在身邊奴仆宦者缺乏的情況下,為了節省資源,兩個貴人都安排在了椒房殿的東西兩閣。一來可以互相照顧,二來也能交流往來,不至於獨居寂寞。
椒房殿東閣中,宋都正與皇帝說說笑笑,看著宋都被自己的一個笑話笑得花枝招展,皇帝心裏沒來由的一陣舒適愜意。自從穿越以來,總是忙於應付接二連三的大事,很少有這麽全身心放鬆的時刻了。
兩人坐了不多久,住在西閣的伏貴人在得知皇帝駕臨椒房後,也趕過來覲見。
皇帝立即召見了她,隻見伏貴人款款而至,她長的一團和氣,眉宇端莊,沒有宋都那樣的靈氣。雖然才十三歲的年紀,但一舉一動無不遵循覲見的禮製,像個刻意裝成熟的小大人。
“你來的正巧,剛想讓太官令他們送膳食來,我們三個幹脆就在一起用。”皇帝笑著招呼道。
伏壽嘴角牽起一抹微笑,隨即拜謝道:“謝陛下。”
皇帝覺得無趣,麵上的笑容逐漸淡了幾分。
宋都見了,立即纏著伏壽道:“壽姐姐有沒有給我帶好吃的果脯?”
“在陛下麵前,不許胡鬧。”伏壽毫無威懾的小聲責備道,最終還是在宋都的嬉皮笑臉中敗下陣來:“我哪的果脯都被你吃完了,現在隻給你帶了蜜餞,你若是不願意吃,那便算了。”
皇帝在一旁沉默的看著伏壽與宋都二人如姐妹般噓寒問暖,尤其是伏壽,自始至終都是溫言細語,態度和善,像個溫柔的大姊,絲毫不以宋都偶爾犀利的言辭動怒。
他細細觀察了之後,發現伏壽雖然外表老實忠厚,但並不愚笨,與宋都說話時率真情深,是個秀外慧中的人。
夕陽在窗欞上灑下一抹紅豔的餘暉,太官令孫篤這時帶著人送來了膳食,三人無聲的將各自的羹湯用完。
飯飽之後,伏壽的臉頰似是被燈火映照,浮現出一抹紅色。她比大大咧咧的宋都要細心的多,適才悄悄觀察,她發覺皇帝的氣質、談吐都與以往不一樣,渾然是孩童一夜之間長大,變得成熟穩重。
她有十三歲了,入宮之前沒少受過母親的‘教導’,此時正出神的想著女兒家的心事,竟是不曾發覺宋都連聲叫了她好幾次。
“啊,什、什麽?”
宋都仔細盯了伏壽好一會,說道:“壽姐姐你剛剛在想什麽?你以前可從未這麽走過神。”
伏壽像是做壞事被人撞見,支支吾吾,一時想不出合理的說辭來搪塞。無意間又撞上皇帝投來的眼神,那眼神深邃沉靜,讓伏壽愈加不知所措。
這時穆順從外麵走進來稟報:“萬年公主求見。”
伏壽這才從窘迫中緩過來,見皇帝與宋都的注意力都不在她身上,她悄悄鬆了口氣。
皇帝正想說些什麽,便隻聽一陣玉石交擊的叮當聲從門邊傳來,一位身披衣,裝扮華麗的女子走進殿中。她發梳墮髻,眉目姣好,長著一副瓜子臉,膚色白淨,模樣與皇帝有幾分相似。既不似伏壽那般拘謹、也不像宋都那樣活潑,整個人顯得落落大方。
隻是神情太過冷淡,倒還不如宋都叫人親近。
萬年公主對皇帝行過禮後,也不坐下,便往那一站,饒是宋都嬉笑慣了的,此時也規規矩矩的坐好。
皇帝知道她是孝靈皇帝的長女、在曆史上籍籍無名的萬年公主劉薑。她比皇帝大四歲,心智早熟,在後宮沒有太後、皇後主持大局的情況下,萬年公主劉薑儼然是掖庭的半個主人。
“隔著老遠就能聽見這裏頭的笑聲,也不知你們在談些什麽。”劉薑看了眼故意裝乖乖女的宋都,平靜的說道:“是有什麽好笑的故事麽?”
皇帝心裏頭其實是有些敬畏劉薑的,不僅是因為劉薑拿得起主意來,更是因為劉薑在這三年裏對他無微不至的照顧。氣氛逐漸僵硬,皇帝幹笑道:“不過是幾個笑話罷了,不值一提。皇姐可曾用過膳?”
劉薑麵色稍緩,回道:“來時已用過了,多謝陛下費心。”
有劉薑在,就連宋都也沒了說話的勁頭,四人之間說番話總要冷幾次場。伏壽還在為先前的念頭而忐忑,見天色漸晚,心裏又是期待又是害怕,最終還是害怕占據了上風,草草說了幾句後便借故告退。
這下可苦了宋都,她不像伏壽,身為客人,推辭一番就可以走。如今眾人都在她的居所,她有心躲避劉薑,又能躲到哪裏去?見劉薑還沒有走的意思,宋都腦中靈光一現,想出了一個趕人的點子。
她用手捂嘴打了個哈欠,露出無精打采的模樣。
這很快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他停下話頭,關切的說道:“時候不早,你快些安歇吧。”
說完皇帝便站了起來,準備離去:“我下次再來找你。”
這可出乎宋都的意料之外,她本來隻想借瞌睡讓劉薑識趣離開,沒想到劉薑還沒動作,皇帝卻要被她哄走了。宋都心裏極為後悔,恨不得立即抱住皇帝,不讓他離開。劉薑平日裏最不喜歡有人玩弄心計,如果知道了宋都是在裝困,還不知道要怎麽責備她。
眼看著皇帝就要走了,宋都又是後悔又是不舍,表情十分複雜。
皇帝還道是宋都舍不得她,像兄長憐愛妹妹似得,特意伸手揉了揉宋都的腦袋,隨即轉身離開。他這一走,劉薑也跟著起身,淡淡的看了宋都一眼,那眼神讓宋都不寒而栗,仿佛知道了什麽一樣。
椒房殿外的宮道上,皇帝與劉薑並肩走著,初升的月亮將光芒撒在宮宇檻瓦上,照出了亮堂的路、也照出了牆角的影。中黃門、衛士及郎衛們吊在後頭、或持著燈籠走在前頭,刻意留出一段距離給這對嫡親姐弟談話。
“陛下這幾日倒像是換了副模樣。”劉薑側過臉來看向皇帝,意味不明的說道:“若不是從小一起長大,我剛才還以為認錯了人。”
皇帝心裏明白這個姐姐的城府與手腕,能在這幾年皇室的風波中保全到現在,除了她本身就是一個不受重視的公主以外,自己明哲保身的能力也是原因之一:“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朝廷尚且今非昔比,更何況於人?”
劉薑目光一緩,將視線移到兩人跟前的影子上,說道:“陛下能有今日這樣的變化,對漢室、對朝廷來說都是件好事。隻不過,董卓在時,司徒王公曾對我等頗多維護,對朝廷也是盡心盡力。陛下這幾日的行徑,雖不說是錯的,但未免對王公太過苛待了。”
王允曾經對皇帝與劉薑二人百般維護不假,但這並不代表皇帝就要顧念這個恩情,去容忍王允在朝廷上的一家獨大。而劉薑畢竟是一個女子,不懂什麽政治鬥爭、帝王心術,隻知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a id="wzsy" href="https://m.wucuoxs.com">無錯小說網</a>
像皇帝在董卓一死立即就與王允作對的行為,在劉薑眼裏無疑是過河拆橋,是她所不喜的。劉薑剛才就想跟皇帝說這些話,隻是礙於伏壽與宋都兩人在場,隻好把話憋到了現在。
在得知董卓被殺的消息後,劉薑第一反應就是去找平時對自己千依百順的皇帝,讓他重重的封賞王允,既能獎勵誅董之功,又能報答回護之恩。
因為在劉薑的認知中,皇帝雖寬愛仁厚,但缺少主見,不是一個平天下的料子,既然如此,何不索性把朝政全托付給王允,讓他為漢室效命?王允既有能力、又有名望、對朝廷忠心耿耿,有霍光輔佐昭帝的典故在,漢室複興豈不是指日可待?
劉薑的這個想法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的,也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在王允的忠誠與能力得到保證的前提下,適時的放權,確實能夠很好的保存漢室高高在上的威嚴,同時也能使皇帝處於一種超然的地位,讓所有威脅都不會直接波及到皇帝。
而現在皇帝不是那個有德無能的劉協,自然不會甘心做出劉薑的選擇,因為他有自己認為的路要走:“這天下,說到底還是我劉氏的天下。如今四海之內民不聊生,我既為天子,自當由我還複天平,豈能交由他人之手?”
皇帝停下了腳步,站在掖庭與前殿交接的門闕下,轉身看向劉薑:“王允即便忠於國家,但他所為若是與我背道而馳、或是對我橫加阻撓,哪怕他有誅董大功,對我等有回護之恩,朝廷之大,我也容不下他。”
“那陛下為何就不能給王公一個機會。”劉薑脫口道:“陛下與王公若是能君臣一心,豈不是萬民之幸?”
“我倒是想給他機會,可他偏偏一意孤行。更何況……”皇帝喟然歎道,語氣裏流露出遺憾與慨然,甚至有些譏諷:“有人未必願意給他這麽個機會。”
看著皇帝逐漸走遠的身影,劉薑佇留在原地,因剛才那一番話而陷入了沉思。
椒房,是皇後所居殿名,亦稱椒室,處於前殿之北,是名副其實的後宮。它與前殿、宣室位於同一條中軸線上,兩側去羽翼般分布著數十個尚且完好的宮殿,這些宮殿宛如臂腋,環抱椒房殿,這整片宮殿群便稱之為掖庭。
如今中宮未立,皇帝身邊僅有伏壽、宋都兩個貴人。在身邊奴仆宦者缺乏的情況下,為了節省資源,兩個貴人都安排在了椒房殿的東西兩閣。一來可以互相照顧,二來也能交流往來,不至於獨居寂寞。
椒房殿東閣中,宋都正與皇帝說說笑笑,看著宋都被自己的一個笑話笑得花枝招展,皇帝心裏沒來由的一陣舒適愜意。自從穿越以來,總是忙於應付接二連三的大事,很少有這麽全身心放鬆的時刻了。
兩人坐了不多久,住在西閣的伏貴人在得知皇帝駕臨椒房後,也趕過來覲見。
皇帝立即召見了她,隻見伏貴人款款而至,她長的一團和氣,眉宇端莊,沒有宋都那樣的靈氣。雖然才十三歲的年紀,但一舉一動無不遵循覲見的禮製,像個刻意裝成熟的小大人。
“你來的正巧,剛想讓太官令他們送膳食來,我們三個幹脆就在一起用。”皇帝笑著招呼道。
伏壽嘴角牽起一抹微笑,隨即拜謝道:“謝陛下。”
皇帝覺得無趣,麵上的笑容逐漸淡了幾分。
宋都見了,立即纏著伏壽道:“壽姐姐有沒有給我帶好吃的果脯?”
“在陛下麵前,不許胡鬧。”伏壽毫無威懾的小聲責備道,最終還是在宋都的嬉皮笑臉中敗下陣來:“我哪的果脯都被你吃完了,現在隻給你帶了蜜餞,你若是不願意吃,那便算了。”
皇帝在一旁沉默的看著伏壽與宋都二人如姐妹般噓寒問暖,尤其是伏壽,自始至終都是溫言細語,態度和善,像個溫柔的大姊,絲毫不以宋都偶爾犀利的言辭動怒。
他細細觀察了之後,發現伏壽雖然外表老實忠厚,但並不愚笨,與宋都說話時率真情深,是個秀外慧中的人。
夕陽在窗欞上灑下一抹紅豔的餘暉,太官令孫篤這時帶著人送來了膳食,三人無聲的將各自的羹湯用完。
飯飽之後,伏壽的臉頰似是被燈火映照,浮現出一抹紅色。她比大大咧咧的宋都要細心的多,適才悄悄觀察,她發覺皇帝的氣質、談吐都與以往不一樣,渾然是孩童一夜之間長大,變得成熟穩重。
她有十三歲了,入宮之前沒少受過母親的‘教導’,此時正出神的想著女兒家的心事,竟是不曾發覺宋都連聲叫了她好幾次。
“啊,什、什麽?”
宋都仔細盯了伏壽好一會,說道:“壽姐姐你剛剛在想什麽?你以前可從未這麽走過神。”
伏壽像是做壞事被人撞見,支支吾吾,一時想不出合理的說辭來搪塞。無意間又撞上皇帝投來的眼神,那眼神深邃沉靜,讓伏壽愈加不知所措。
這時穆順從外麵走進來稟報:“萬年公主求見。”
伏壽這才從窘迫中緩過來,見皇帝與宋都的注意力都不在她身上,她悄悄鬆了口氣。
皇帝正想說些什麽,便隻聽一陣玉石交擊的叮當聲從門邊傳來,一位身披衣,裝扮華麗的女子走進殿中。她發梳墮髻,眉目姣好,長著一副瓜子臉,膚色白淨,模樣與皇帝有幾分相似。既不似伏壽那般拘謹、也不像宋都那樣活潑,整個人顯得落落大方。
隻是神情太過冷淡,倒還不如宋都叫人親近。
萬年公主對皇帝行過禮後,也不坐下,便往那一站,饒是宋都嬉笑慣了的,此時也規規矩矩的坐好。
皇帝知道她是孝靈皇帝的長女、在曆史上籍籍無名的萬年公主劉薑。她比皇帝大四歲,心智早熟,在後宮沒有太後、皇後主持大局的情況下,萬年公主劉薑儼然是掖庭的半個主人。
“隔著老遠就能聽見這裏頭的笑聲,也不知你們在談些什麽。”劉薑看了眼故意裝乖乖女的宋都,平靜的說道:“是有什麽好笑的故事麽?”
皇帝心裏頭其實是有些敬畏劉薑的,不僅是因為劉薑拿得起主意來,更是因為劉薑在這三年裏對他無微不至的照顧。氣氛逐漸僵硬,皇帝幹笑道:“不過是幾個笑話罷了,不值一提。皇姐可曾用過膳?”
劉薑麵色稍緩,回道:“來時已用過了,多謝陛下費心。”
有劉薑在,就連宋都也沒了說話的勁頭,四人之間說番話總要冷幾次場。伏壽還在為先前的念頭而忐忑,見天色漸晚,心裏又是期待又是害怕,最終還是害怕占據了上風,草草說了幾句後便借故告退。
這下可苦了宋都,她不像伏壽,身為客人,推辭一番就可以走。如今眾人都在她的居所,她有心躲避劉薑,又能躲到哪裏去?見劉薑還沒有走的意思,宋都腦中靈光一現,想出了一個趕人的點子。
她用手捂嘴打了個哈欠,露出無精打采的模樣。
這很快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他停下話頭,關切的說道:“時候不早,你快些安歇吧。”
說完皇帝便站了起來,準備離去:“我下次再來找你。”
這可出乎宋都的意料之外,她本來隻想借瞌睡讓劉薑識趣離開,沒想到劉薑還沒動作,皇帝卻要被她哄走了。宋都心裏極為後悔,恨不得立即抱住皇帝,不讓他離開。劉薑平日裏最不喜歡有人玩弄心計,如果知道了宋都是在裝困,還不知道要怎麽責備她。
眼看著皇帝就要走了,宋都又是後悔又是不舍,表情十分複雜。
皇帝還道是宋都舍不得她,像兄長憐愛妹妹似得,特意伸手揉了揉宋都的腦袋,隨即轉身離開。他這一走,劉薑也跟著起身,淡淡的看了宋都一眼,那眼神讓宋都不寒而栗,仿佛知道了什麽一樣。
椒房殿外的宮道上,皇帝與劉薑並肩走著,初升的月亮將光芒撒在宮宇檻瓦上,照出了亮堂的路、也照出了牆角的影。中黃門、衛士及郎衛們吊在後頭、或持著燈籠走在前頭,刻意留出一段距離給這對嫡親姐弟談話。
“陛下這幾日倒像是換了副模樣。”劉薑側過臉來看向皇帝,意味不明的說道:“若不是從小一起長大,我剛才還以為認錯了人。”
皇帝心裏明白這個姐姐的城府與手腕,能在這幾年皇室的風波中保全到現在,除了她本身就是一個不受重視的公主以外,自己明哲保身的能力也是原因之一:“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朝廷尚且今非昔比,更何況於人?”
劉薑目光一緩,將視線移到兩人跟前的影子上,說道:“陛下能有今日這樣的變化,對漢室、對朝廷來說都是件好事。隻不過,董卓在時,司徒王公曾對我等頗多維護,對朝廷也是盡心盡力。陛下這幾日的行徑,雖不說是錯的,但未免對王公太過苛待了。”
王允曾經對皇帝與劉薑二人百般維護不假,但這並不代表皇帝就要顧念這個恩情,去容忍王允在朝廷上的一家獨大。而劉薑畢竟是一個女子,不懂什麽政治鬥爭、帝王心術,隻知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a id="wzsy" href="https://m.wucuoxs.com">無錯小說網</a>
像皇帝在董卓一死立即就與王允作對的行為,在劉薑眼裏無疑是過河拆橋,是她所不喜的。劉薑剛才就想跟皇帝說這些話,隻是礙於伏壽與宋都兩人在場,隻好把話憋到了現在。
在得知董卓被殺的消息後,劉薑第一反應就是去找平時對自己千依百順的皇帝,讓他重重的封賞王允,既能獎勵誅董之功,又能報答回護之恩。
因為在劉薑的認知中,皇帝雖寬愛仁厚,但缺少主見,不是一個平天下的料子,既然如此,何不索性把朝政全托付給王允,讓他為漢室效命?王允既有能力、又有名望、對朝廷忠心耿耿,有霍光輔佐昭帝的典故在,漢室複興豈不是指日可待?
劉薑的這個想法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的,也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在王允的忠誠與能力得到保證的前提下,適時的放權,確實能夠很好的保存漢室高高在上的威嚴,同時也能使皇帝處於一種超然的地位,讓所有威脅都不會直接波及到皇帝。
而現在皇帝不是那個有德無能的劉協,自然不會甘心做出劉薑的選擇,因為他有自己認為的路要走:“這天下,說到底還是我劉氏的天下。如今四海之內民不聊生,我既為天子,自當由我還複天平,豈能交由他人之手?”
皇帝停下了腳步,站在掖庭與前殿交接的門闕下,轉身看向劉薑:“王允即便忠於國家,但他所為若是與我背道而馳、或是對我橫加阻撓,哪怕他有誅董大功,對我等有回護之恩,朝廷之大,我也容不下他。”
“那陛下為何就不能給王公一個機會。”劉薑脫口道:“陛下與王公若是能君臣一心,豈不是萬民之幸?”
“我倒是想給他機會,可他偏偏一意孤行。更何況……”皇帝喟然歎道,語氣裏流露出遺憾與慨然,甚至有些譏諷:“有人未必願意給他這麽個機會。”
看著皇帝逐漸走遠的身影,劉薑佇留在原地,因剛才那一番話而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