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則人懾吾威而庇吾勢,利害迫於前而禍福怵其心,故說易行而從者順。”【乾坤大略】


    就在董承苦苦思索該如何應付賈詡,不求將其收入麾下,隻求結為盟好時。領兵在軍營外的皇甫嵩派人進來傳話,讓董承等人立即準備搭建高台,因為過會皇帝要來檢閱三軍。


    他知道皇帝聰慧有膽識,敢於親登城頭鼓舞士氣,可董承萬萬沒想到皇帝還敢親自到剛歸降不久的十萬叛軍中來!這可不比有重重護衛的長安城頭,隻要稍微有個奸賊教唆起來,局勢就又得天翻地覆。


    可皇帝偏偏就那麽過來了,不僅帶來了長安城留守的所有軍隊,更是帶著司徒趙謙、車騎將軍皇甫嵩等一幹文武大臣進入帳中,當仁不讓的接受了董承這些新附將領的朝拜。


    也正是這種膽氣與豪氣,無形間震懾住了還有些跋扈的將校們,讓他們心甘情願的跪伏拜倒。


    眾人根據常侍謁者的唱喏依次起身,董承位居前列,壯著膽子偷偷打量了皇帝幾眼。


    <a id="wzsy" href="http://m.yawenku.com">雅文庫</a>


    隻見皇帝端坐主位,小小年紀便漸有龍章鳳姿,眉宇間透著少年人特有的銳氣。皇帝氣度沉穩,哪怕尚未說一句話,光是坐在那裏就給眾人一種莫名的壓力。


    皇帝突然朝董承看了一眼,董承不願低下頭去,就那麽直愣愣的與皇帝對視著。除了讓自己顯得很有底氣,更有意給身後的樊稠、王方幾個做出一副不懼皇帝的姿態來,助長他們跟隨自己的信心。


    對於董承這些人的處置方案,皇帝心裏差不多已有了腹稿,眼下朝廷的軍隊加起來將近有十五萬人,每日不知要花費多少錢穀,這對如今偏居長安的小朝廷來說是個極為嚴重的負擔。


    數量如此龐大的軍隊,如果都集中在少數人、尤其是曾經在董卓手下任事的舊部的手裏,哪怕是皇帝,也會寢食難安。


    要解決這個問題,當務之急就是精簡軍隊。趁著叛軍新附,無所適從的時候,先以軍威震懾宵小,再以勢逼人,大棒加蘿卜,才能事半功倍。


    皇帝沒有因為董承與他十分無禮的對視而發怒,他看著董承,溫和的笑道:“表舅!崇德殿一別,如今已經快四年未有相見了吧?”


    三年前皇帝由陳留王登臨帝位,董承作為皇帝祖母的親族,得以有幸與冒認外戚董氏之名的董卓一同上殿。董承在為皇帝慶賀的時候與其遠遠見過一麵,沒想到三四年過去了,皇帝還記得他。


    董承轉念一想,何不在此時試探一下皇帝,看看王斌評價皇帝‘謀略深遠,胸懷錦繡’的話到底有幾分真假?


    “臣鄙陋之軀,有勞君上掛念。”董承小心的措辭道:“如今大事已定,君上安坐宮中即可,剩下的事大可交由臣下來做,又何必親自駕臨一趟?”


    皇帝將目光從董承身上移開,掃視眾人,接口道:“不是我不想,而是我實在坐不住,如今朝廷之軍已有十五萬人,每日耗費糧草軍資無數。關中無事,朝廷又實在供養不起這麽多人,故而我想,趁著今天大家都在這,從軍隊裏裁除些老弱,好生精簡部眾,既可增強實力,又能減輕負擔。”


    這個決議顯然趙謙、皇甫嵩等人都已事先熟知內情,並未有太多反應。倒是賈詡一如既往的從容淡然的模樣,讓董承忍不住猜想這件事是不是早在他的預料之中。


    裁軍肯定是要裁大頭,對於軍中實力相對較弱的賈詡、張濟來說,裁軍傷及不到他們的根本,反倒是董承、樊稠這些人萬般不願。


    “君上。”看著樊稠投來的焦急的眼神,董承自覺要代表自己這一邊的人說些什麽:“十萬之軍新附朝廷,軍心未定,倉促行事,臣下擔心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不如暫緩議行,或是命眾將各自屯駐他縣,就食當地,這也能減少朝廷開支。”


    屯駐他縣,就食當地,儼然就是軍閥割據的做派,皇帝不能允許這件事發生:“涼州馬騰、韓遂等人已進上降表,現在涼州、三輔除了些許匪患以外,再無兵事。如今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朝廷不需要維持這麽多兵馬。”


    “陛下!我等手下將士供朝廷驅使多年,征戰不斷,即便未有立下功勳,也付出過血汗!”樊稠漲紅了臉,突然叫道:“我等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歸順朝廷,就是為了能再為朝廷效命,可不是為了讓陛下一句話就下詔裁撤的!還請陛下體悟軍心!”


    樊稠說的合情合理,貿然裁軍,確實會讓一些曾經在涼州戰場上為國殺敵的老兵寒心,一旁的張濟似乎有所觸動,心裏不由擔心起自己麾下士兵的前途來。


    張濟到底是沒有主見,拿不定主意,目光轉向賈詡,見賈詡微不可查的搖了搖頭,張濟便立即打消了出言附和的念頭。


    皇帝良久沒有說話,他看了看這些涼州將校,緩緩言道:“你們都想錯了,裁軍隻是要裁除老弱傷病等不能上陣者,這些人若不裁撤掉,浪費錢糧不說,日後上了戰場更是讓他們白白送死,這豈是爾等所願?”


    趙謙咳嗽一聲,搭話道:“爾等為手下人著想,難道就沒想過陛下在裁軍中的深意?這些人到底於國有功,被裁掉之後,朝廷豈會放縱不管?”


    董承等人俱是一臉訕訕,趙謙原為前將軍時,深受董卓敬憚,何況他們這些小輩?如今趙謙威風仍在,在與皇帝兩人一言一語說完後,董承一時也沒了話講。


    樊稠依然是那耿直的性格,脫口問道:“那這些人被裁撤之後,朝廷又將如何安置?”


    董承在一旁聽了,氣得隻想罵他讓他閉嘴,現在都還沒答應裁軍的事,樊稠就說什麽裁軍的後續事宜,這豈不就是默認了麽!


    趙謙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接口道:“陛下上個月整頓北軍,裁撤了北軍老弱,陛下擔憂他們的生計,特意命大司農在京兆尋覓無主荒地,命他們屯田,是為民屯。若有眷戀軍旅,身體矯健,隻是由於傷殘而被裁撤者,則歸入軍屯,閑時操訓,必要時亦可返回軍中效命。”


    “這次裁撤眾軍,不僅是爾等,就連皇甫將軍、羽林等部都要重新安排兵額。所裁撤下來的兵員,一概由朝廷授予田地屯墾,朝廷將為此設置典農中郎將、典農校尉等官負責。”


    話說到這個份上,眾人也都想明白了。既然裁撤的都是些沒什麽用的老弱,那他們留著除了數字上好看些以外其他的也沒什麽用,倒不如就此裁了,隻要不動他們手中實實在在的兵權就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興漢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武陵年少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武陵年少時並收藏興漢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