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自陷蠻夷,備嚐艱苦,肌膚毀剔,血淚滿池。”【紀聞吳保安】
裴茂打量著這個身材魁梧、英姿儀態俱是不凡的漢子,仿佛全然忘記了對方先前擅自闖入的無禮之舉。
良久,裴茂才突然笑道:“白馬將軍的威名,我早有耳聞,就連天子都以未能一睹將軍風采,而感慨惜哉呢。”
公孫瓚謙虛道:“不敢當此謬讚,在下為國守邊,這些年未能朝覲,本就心存愧疚,豈能讓天子掛念?”
裴茂但笑不語,隻聽劉虞在旁說道:“天使何不問一問奮武將軍,何來之遲也?”
不等裴茂答話,公孫瓚立即變了臉色,冷聲說道:“那劉幽州何不先說說自己又做了什麽!”
<a id="wzsy" href="http://www.fantuankanshu.com">fantuankanshu.com</a>
裴茂剛才給了公孫瓚一個下馬威,似乎這也給了劉虞莫大的底氣。
劉虞在最初的慌亂中平複了心境,很快鎮靜下來,仗著有裴茂這個天使在場,他根本不怵公孫瓚,針鋒相對道:“我自不解,還請將軍明示。”
公孫瓚額角青筋一跳,他可不會蠢到說這次被劉虞用糧草算計的事,於是換了別的說辭:“使君怠慢將士,稟糧不周,以至如今秋寒霜降,諸軍部眾仍無越冬糧草,這難道不是使君之過嗎?”
“將軍麾下之眾,老夫早已如數撥與,何來‘稟糧不周’?”劉虞與公孫瓚對視,坦然說道:“不是將軍屢違我旨,擅動刀兵、又私募部曲,怎至於糧草不濟?”
公孫瓚猶自不服,反駁道:“若不是我募兵征伐,驅烏桓於塞表,掃黃巾於孟津,使君哪裏能安坐於此!這又如何成了我的過失?”
裴茂有些看不過去,打著圓場,道:“薊侯言重了!兩位都是國家股肱之臣,彼此共事,何必鬧成這個樣子?”
他打算曉以大義,利用自己天使的身份進一步說和,最後拿出詔書,各自拜官封爵,即可了事。
沒想到公孫瓚與劉虞這兩個對頭不見倒還好,如今好不容易碰上,彼此心裏蓄積已久的怨憤立時就爆發了。
“烏桓期年不曾入塞寇略,境內民悅年登,安立生業,哪裏還需黷武濫戰?”劉虞自認占理,不肯順著裴茂的話往下說,打定主意要把公孫瓚趁勢拿下不可。
他句句誅心,無不夾槍帶棒:“倒是你放縱部曲,暴掠百姓,又擅自劫奪我給烏桓的賞賚,州府頻頻戒飭於你,卻屢不能禁。你到底是何居心?”
說起烏桓,公孫瓚心裏就來氣,早在中平五年的時候,張純與丘力居鈔略各地,他一路進討,以戰功得獲騎都尉。最後他追擊叛軍在屬國石門一戰,將張純打的拋妻棄子,遠遁塞外。
本想著乘勝追擊,結果太過深入境外,糧草無以為繼,結果被丘力居等人反包圍在遼西管子城,糧盡食馬,馬盡煮弩,士卒死傷慘重。若不是時多雨雪,叛軍亦是饑困交加,不願再戰,公孫瓚恐怕就折在那裏了。
若說是對烏桓的深仇大恨,整個幽州文武幾乎沒人比得過他,他恨不得將烏桓徹底擊敗於馬下,可偏偏他的上司是以懷柔為務、不喜言兵的劉虞。
在公孫瓚灰頭土臉的從管子城回來不久,劉虞蒞任幽州,很快以他在烏桓人中的聲望,對丘力居傳檄而定,讓烏桓主動獻上張純、張舉的人頭,不費吹灰之力就平定了叛亂。
人們在事後隻知道稱頌劉虞在此事所表現出的德望與懷柔的手腕,何曾理會過他公孫瓚在此前對烏桓元氣的重創?
沒有他先行擊敗叛軍,劉虞單憑名望,哪能讓唯利是圖的異族低頭?
公孫瓚一直就不服劉虞,此時聽到劉虞提起烏桓,心緒變得異常火爆:“烏桓虎狼之輩,一時蟄伏,那是勢不如我,屢次為我等將士所敗的緣故。使君不明其意,隻知示恩而忘戰,每年賞賚數以巨萬,而在下部眾衣食不足,使君可曾理會過?”
說到隙起之由,劉虞也不禁動容說道:“烏桓既已頹喪,這正是懷柔異族、安養生民的良機。難道非要傾全州之力,讓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百姓再受徭役苛賦之苦,就為了供將軍北上,與烏桓打得不死不休,才合乎將軍之意嗎?”
“哼。”公孫瓚強詞道:“使君年年賞賚,又大開邊市、交易鹽鐵,殊不知烏桓因此而逐漸恢複。養虎為患,終為大禍,使君難道還不清楚嗎?”
“既然如此,何不上奏朝廷、又何不上報州府?這難道就是將軍放縱麾下如匪類一般,劫掠百姓以自壯部曲的理由?也是將軍劫奪我代朝廷給烏桓的賞賚的理由?”
“朝廷播遷,如何上達奏疏?而使君又何曾理會過在下?”公孫瓚一直都被劉虞的威望所壓製,此時不忿的說道:“使君飼肉養虎,烏桓眼見又將成我幽州禍患,我身為朝廷詔拜的奮武將軍,自當募兵以預備胡虜。而州府不足額發放糧秣,我部眾缺衣少食、軍旅疲憊,也隻能出此下策!”
劉虞看向公孫瓚,淡淡說道:“將軍麾下將士的衣食甲胄,我從無半點克扣,這都有計簿可查。隻是你擅自擴充的部曲,非朝廷所有,我也絕無以公府之資、養私人之兵的道理。”
見雙方越吵越激烈,裴茂生怕把事情鬧得不可開交,急忙喝止道:“好了!”
裴茂知道兩人之間的恩怨不僅僅是出於政見,公孫瓚隻知埋怨劉虞在最後關頭踩在自己肩頭上摘了平叛的戰果,但他卻沒有想過,劉虞在中平五年上半年一到幽州,便廣樹恩信,設賞購叛賊之首。成功拉攏了烏桓峭王,分化了烏桓部族的勢力,所以才有了年底公孫瓚擊敗丘力居的戰果。
當年那場平叛,其實是兩人不知不覺間互相合作的結果。
隻是雙方各執一詞,都認為是自己的主張才得以平定叛亂,互伸己見,這才結下今天的仇怨。
這已經不是全靠一道詔書就能擺平的事了,非得要先與雙方合理溝通之後才能徹底解決問題。不然的話,光靠詔書調任,彼此之間也會互不服氣。
裴茂強行打斷了雙方喋喋不休的爭論,靜了靜心神,先將兩人都責備了一番:“爾等皆為朝廷疆臣,當庭訐告,像什麽樣子?”
劉虞與公孫瓚雖然鬧得凶,其實都希望借此給裴茂施加壓力,畢竟裴茂才是代表朝廷對他們雙方誰是誰非的最終裁決者。
見裴茂發話了,兩人都樂於給裴茂一個麵子,彼此冷麵相對,再也不發一言。
裴茂打量著這個身材魁梧、英姿儀態俱是不凡的漢子,仿佛全然忘記了對方先前擅自闖入的無禮之舉。
良久,裴茂才突然笑道:“白馬將軍的威名,我早有耳聞,就連天子都以未能一睹將軍風采,而感慨惜哉呢。”
公孫瓚謙虛道:“不敢當此謬讚,在下為國守邊,這些年未能朝覲,本就心存愧疚,豈能讓天子掛念?”
裴茂但笑不語,隻聽劉虞在旁說道:“天使何不問一問奮武將軍,何來之遲也?”
不等裴茂答話,公孫瓚立即變了臉色,冷聲說道:“那劉幽州何不先說說自己又做了什麽!”
<a id="wzsy" href="http://www.fantuankanshu.com">fantuankanshu.com</a>
裴茂剛才給了公孫瓚一個下馬威,似乎這也給了劉虞莫大的底氣。
劉虞在最初的慌亂中平複了心境,很快鎮靜下來,仗著有裴茂這個天使在場,他根本不怵公孫瓚,針鋒相對道:“我自不解,還請將軍明示。”
公孫瓚額角青筋一跳,他可不會蠢到說這次被劉虞用糧草算計的事,於是換了別的說辭:“使君怠慢將士,稟糧不周,以至如今秋寒霜降,諸軍部眾仍無越冬糧草,這難道不是使君之過嗎?”
“將軍麾下之眾,老夫早已如數撥與,何來‘稟糧不周’?”劉虞與公孫瓚對視,坦然說道:“不是將軍屢違我旨,擅動刀兵、又私募部曲,怎至於糧草不濟?”
公孫瓚猶自不服,反駁道:“若不是我募兵征伐,驅烏桓於塞表,掃黃巾於孟津,使君哪裏能安坐於此!這又如何成了我的過失?”
裴茂有些看不過去,打著圓場,道:“薊侯言重了!兩位都是國家股肱之臣,彼此共事,何必鬧成這個樣子?”
他打算曉以大義,利用自己天使的身份進一步說和,最後拿出詔書,各自拜官封爵,即可了事。
沒想到公孫瓚與劉虞這兩個對頭不見倒還好,如今好不容易碰上,彼此心裏蓄積已久的怨憤立時就爆發了。
“烏桓期年不曾入塞寇略,境內民悅年登,安立生業,哪裏還需黷武濫戰?”劉虞自認占理,不肯順著裴茂的話往下說,打定主意要把公孫瓚趁勢拿下不可。
他句句誅心,無不夾槍帶棒:“倒是你放縱部曲,暴掠百姓,又擅自劫奪我給烏桓的賞賚,州府頻頻戒飭於你,卻屢不能禁。你到底是何居心?”
說起烏桓,公孫瓚心裏就來氣,早在中平五年的時候,張純與丘力居鈔略各地,他一路進討,以戰功得獲騎都尉。最後他追擊叛軍在屬國石門一戰,將張純打的拋妻棄子,遠遁塞外。
本想著乘勝追擊,結果太過深入境外,糧草無以為繼,結果被丘力居等人反包圍在遼西管子城,糧盡食馬,馬盡煮弩,士卒死傷慘重。若不是時多雨雪,叛軍亦是饑困交加,不願再戰,公孫瓚恐怕就折在那裏了。
若說是對烏桓的深仇大恨,整個幽州文武幾乎沒人比得過他,他恨不得將烏桓徹底擊敗於馬下,可偏偏他的上司是以懷柔為務、不喜言兵的劉虞。
在公孫瓚灰頭土臉的從管子城回來不久,劉虞蒞任幽州,很快以他在烏桓人中的聲望,對丘力居傳檄而定,讓烏桓主動獻上張純、張舉的人頭,不費吹灰之力就平定了叛亂。
人們在事後隻知道稱頌劉虞在此事所表現出的德望與懷柔的手腕,何曾理會過他公孫瓚在此前對烏桓元氣的重創?
沒有他先行擊敗叛軍,劉虞單憑名望,哪能讓唯利是圖的異族低頭?
公孫瓚一直就不服劉虞,此時聽到劉虞提起烏桓,心緒變得異常火爆:“烏桓虎狼之輩,一時蟄伏,那是勢不如我,屢次為我等將士所敗的緣故。使君不明其意,隻知示恩而忘戰,每年賞賚數以巨萬,而在下部眾衣食不足,使君可曾理會過?”
說到隙起之由,劉虞也不禁動容說道:“烏桓既已頹喪,這正是懷柔異族、安養生民的良機。難道非要傾全州之力,讓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百姓再受徭役苛賦之苦,就為了供將軍北上,與烏桓打得不死不休,才合乎將軍之意嗎?”
“哼。”公孫瓚強詞道:“使君年年賞賚,又大開邊市、交易鹽鐵,殊不知烏桓因此而逐漸恢複。養虎為患,終為大禍,使君難道還不清楚嗎?”
“既然如此,何不上奏朝廷、又何不上報州府?這難道就是將軍放縱麾下如匪類一般,劫掠百姓以自壯部曲的理由?也是將軍劫奪我代朝廷給烏桓的賞賚的理由?”
“朝廷播遷,如何上達奏疏?而使君又何曾理會過在下?”公孫瓚一直都被劉虞的威望所壓製,此時不忿的說道:“使君飼肉養虎,烏桓眼見又將成我幽州禍患,我身為朝廷詔拜的奮武將軍,自當募兵以預備胡虜。而州府不足額發放糧秣,我部眾缺衣少食、軍旅疲憊,也隻能出此下策!”
劉虞看向公孫瓚,淡淡說道:“將軍麾下將士的衣食甲胄,我從無半點克扣,這都有計簿可查。隻是你擅自擴充的部曲,非朝廷所有,我也絕無以公府之資、養私人之兵的道理。”
見雙方越吵越激烈,裴茂生怕把事情鬧得不可開交,急忙喝止道:“好了!”
裴茂知道兩人之間的恩怨不僅僅是出於政見,公孫瓚隻知埋怨劉虞在最後關頭踩在自己肩頭上摘了平叛的戰果,但他卻沒有想過,劉虞在中平五年上半年一到幽州,便廣樹恩信,設賞購叛賊之首。成功拉攏了烏桓峭王,分化了烏桓部族的勢力,所以才有了年底公孫瓚擊敗丘力居的戰果。
當年那場平叛,其實是兩人不知不覺間互相合作的結果。
隻是雙方各執一詞,都認為是自己的主張才得以平定叛亂,互伸己見,這才結下今天的仇怨。
這已經不是全靠一道詔書就能擺平的事了,非得要先與雙方合理溝通之後才能徹底解決問題。不然的話,光靠詔書調任,彼此之間也會互不服氣。
裴茂強行打斷了雙方喋喋不休的爭論,靜了靜心神,先將兩人都責備了一番:“爾等皆為朝廷疆臣,當庭訐告,像什麽樣子?”
劉虞與公孫瓚雖然鬧得凶,其實都希望借此給裴茂施加壓力,畢竟裴茂才是代表朝廷對他們雙方誰是誰非的最終裁決者。
見裴茂發話了,兩人都樂於給裴茂一個麵子,彼此冷麵相對,再也不發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