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久不移,將士懈怠,其軍不備,可潛而襲。”【吳子論將】
南北軍在高順、徐晃等良將的操訓之下,對皇帝的突然演練反應很是及時,雖然最初還是有些慌亂,但很快就穩住了陣腳,讓皇帝大感欣慰。與之相比,一直被皇帝冷落忽視的平狄將軍馬騰、中郎將王方等人的軍隊在此之前從未料想過自己也會被皇帝納入檢閱之列,從未有過準備的他們在剛一得令的時候簡直可以用雞飛狗跳來形容。
“臣治軍無方,有損軍容,請君上賜罪!”衛將軍王斌顫巍巍的下拜道。
皇帝冷著臉掃了他一眼,又把目光轉向王斌身後眾人,沒有說話。
王方、李蒙立時慌慌張張的跪下說道:“末將治罪!”
馬騰兀自站在一旁,他所帶的部曲是這些人之中軍容稍稍看得過去的,隻是見皇帝麵色不豫,他略一遲疑,也跟著跪了下來。
“真是帶的好兵!”皇帝冷聲說著,也不知在指誰:“你們以為我眼睛直盯著南北軍,就不會管你們如何懈怠玩忽了?”
“末將不敢!”
王方等人實在是有苦說不出,他們二人手下不過五千餘人,當初皇帝拆分李郭留下的叛軍勢力,大部分原雒陽禁軍精銳都被調入南北軍,少部分則被董承、樊稠收去,除開老弱傷殘被遣返、安置屯田,剩下所剩無幾的普通士兵哪容得了他們幾個挑挑揀揀?能勉強保持一定的戰力就已不錯了,哪裏還能對他們嚴要求。
何況皇帝用兵時從來想到的都是南北軍,他們就像是撿來的一樣無人問津,久而久之,軍中風氣便開始荒怠了。
皇帝冷笑一聲,道:“不敢?爾等本是降將出身,朝廷恩出格外,給你們第二次機會,你們不知改過自新,像段煨、張濟那般對朝廷竭盡智忠,反倒貪圖享樂!真以為朝廷赦了爾等一次,爾等就可以有恃無恐了麽!”
“陛下!”李蒙不服氣的說道:“臣等的確犯下錯事,但自歸順以來,向來奉上唯謹。朝廷幾番動兵,每每都是禁軍先行,末將等何曾不想為陛下奮戰,奈何是陛下不給機會,又怎能怪臣等灰心!”
<a id="wzsy" href="https://m.yawenba.net">雅文吧</a>
“荒謬。”皇帝尚未及說話,趙溫在旁慢條斯理的說道:“行軍用兵,自有兵法可循,用不用你,也全在乎陛下一心。朝廷良將眾多,難道非得要朝廷用你不成?一旦不用,你到還心生怨懟,這是為人臣子該做的麽?”
“機會是不等人的。”皇帝看了眼故作強硬實則膽怯的李蒙,複又環顧在場的高順、徐晃、沮雋等眾將,然後便是法正、傅幹等近侍臣子,緩緩說道:“倘若你平時就勤練軍伍而不輟,今日這次檢閱你便會脫穎而出,我何嚐不會給你機會?又何至於這般狼狽?可見不是我偏袒,是爾等確實無用。”
話雖說得堂皇,其實在場眾人心裏都明白,皇帝確實是在很多方麵優先南北禁軍,但禁軍是皇帝的心頭肉,又的確是有那個被偏袒的資本。反觀李蒙、王方所部,既然身上有反叛過的汙點,不受朝廷重視,就更應該加倍努力上進才是,何至於破罐破摔,到現在看來連僅有的一點兵權都要抓不住了。
“陛下。”趙溫躬身說道:“李蒙於陛前出言頂撞,言行不敬,治軍無方。愚臣淺見,宜軍法處置,斬首以為後來者戒。”
李蒙與王方都是靠著董承才得以留存的涼州將校,而董承雖是皇帝的丈人,很大程度上唯皇帝之命是從,但依然有著自己的小心思與算計,皇帝用起來依然算不得趁手。現如今有了善於迎合上意、更為忠心、更有能力的趙溫,或許董承的地位也該降一降了。
隻不過董承近來也沒什麽錯處,皇帝不至於就這麽放任左手打右手。
躲在人群中的楊修悄悄觀察著眾人的神色,忽然想到了近來趙溫急於建立成績的舉動,頓時以為自己找到了答案,摸清了脈絡:‘看來是左手自己想掌握更大的力,所以才趁著這次機會,主動去打右手’。
現在,就得看皇帝的決斷了。
“陛下。”李蒙聲音發顫,似是委屈又是憤懣的稽首道:“陛下若要處置末將,末將甘願受罰!”
皇帝臉色一沉,他有些動容了,旋即一笑,說道:“那就成全你!”
長安,黃琬府邸。
自從因華山崩而被罷黜以後,原司空黃琬便一直退居家中修養,閉門謝客。在外人看來他這是不慕名利、生性淡泊的表現,但有心人卻會想到,黃琬若真的淡泊名利,何不在罷官之後回江夏老家,非得要在長安‘隱居’?
品嚐過權力的滋味的人,很少有得失自如的,黃琬在府中看似不問世事,其實一直在暗使人默默觀察著。
左中郎將劉範帶著劉誕、劉璋兩兄弟聯袂造訪,在見到黃琬的第一刻就以晚輩的身份稽首跪拜道:“小子見過外伯父。”
黃琬神情冷淡的點點頭,擺手道:“都是一家人,不用這麽生疏。”
長兄劉範帶頭應了一聲,隨即與劉誕、劉璋走近前來,依次在黃琬下首坐下。
說起來黃琬的父親黃瓊不僅與楊彪的父親楊賜在龍亢桓氏門下有過一段同學之誼,還與劉焉有一段姻親。黃琬的姑姑正是益州牧劉焉的母親,論資排輩,黃琬自然就是劉範等人的外伯父,同時也是劉範等人在朝的唯一依仗。
自從宗室宴飲哪天被劉虞責難之後,劉範一直心神不寧,尤其是他在聽聞荊州劉表派來的使者婁圭曾在私下裏走訪大臣,直言益州牧劉焉私造乘輿車具千乘、圖謀不軌的時候,劉範更是心裏不安。
所幸劉虞一開春就赴任並州,而皇帝自春耕以來便忙於勸農、推廣新式農具,朝廷又有接二連三的幾次災異,戰端,看似轉移了對益州的注意力,朝廷也沒有顯露出對劉焉的絲毫不滿。這讓劉範心裏才安定下來,可尚且沒過多久,上林苑因李蒙等人引發的事件,又隱隱將矛頭最終指向了益州。
“陛下閱兵的事,我已知道了。”
-- 上拉加載下一章 s -->
南北軍在高順、徐晃等良將的操訓之下,對皇帝的突然演練反應很是及時,雖然最初還是有些慌亂,但很快就穩住了陣腳,讓皇帝大感欣慰。與之相比,一直被皇帝冷落忽視的平狄將軍馬騰、中郎將王方等人的軍隊在此之前從未料想過自己也會被皇帝納入檢閱之列,從未有過準備的他們在剛一得令的時候簡直可以用雞飛狗跳來形容。
“臣治軍無方,有損軍容,請君上賜罪!”衛將軍王斌顫巍巍的下拜道。
皇帝冷著臉掃了他一眼,又把目光轉向王斌身後眾人,沒有說話。
王方、李蒙立時慌慌張張的跪下說道:“末將治罪!”
馬騰兀自站在一旁,他所帶的部曲是這些人之中軍容稍稍看得過去的,隻是見皇帝麵色不豫,他略一遲疑,也跟著跪了下來。
“真是帶的好兵!”皇帝冷聲說著,也不知在指誰:“你們以為我眼睛直盯著南北軍,就不會管你們如何懈怠玩忽了?”
“末將不敢!”
王方等人實在是有苦說不出,他們二人手下不過五千餘人,當初皇帝拆分李郭留下的叛軍勢力,大部分原雒陽禁軍精銳都被調入南北軍,少部分則被董承、樊稠收去,除開老弱傷殘被遣返、安置屯田,剩下所剩無幾的普通士兵哪容得了他們幾個挑挑揀揀?能勉強保持一定的戰力就已不錯了,哪裏還能對他們嚴要求。
何況皇帝用兵時從來想到的都是南北軍,他們就像是撿來的一樣無人問津,久而久之,軍中風氣便開始荒怠了。
皇帝冷笑一聲,道:“不敢?爾等本是降將出身,朝廷恩出格外,給你們第二次機會,你們不知改過自新,像段煨、張濟那般對朝廷竭盡智忠,反倒貪圖享樂!真以為朝廷赦了爾等一次,爾等就可以有恃無恐了麽!”
“陛下!”李蒙不服氣的說道:“臣等的確犯下錯事,但自歸順以來,向來奉上唯謹。朝廷幾番動兵,每每都是禁軍先行,末將等何曾不想為陛下奮戰,奈何是陛下不給機會,又怎能怪臣等灰心!”
<a id="wzsy" href="https://m.yawenba.net">雅文吧</a>
“荒謬。”皇帝尚未及說話,趙溫在旁慢條斯理的說道:“行軍用兵,自有兵法可循,用不用你,也全在乎陛下一心。朝廷良將眾多,難道非得要朝廷用你不成?一旦不用,你到還心生怨懟,這是為人臣子該做的麽?”
“機會是不等人的。”皇帝看了眼故作強硬實則膽怯的李蒙,複又環顧在場的高順、徐晃、沮雋等眾將,然後便是法正、傅幹等近侍臣子,緩緩說道:“倘若你平時就勤練軍伍而不輟,今日這次檢閱你便會脫穎而出,我何嚐不會給你機會?又何至於這般狼狽?可見不是我偏袒,是爾等確實無用。”
話雖說得堂皇,其實在場眾人心裏都明白,皇帝確實是在很多方麵優先南北禁軍,但禁軍是皇帝的心頭肉,又的確是有那個被偏袒的資本。反觀李蒙、王方所部,既然身上有反叛過的汙點,不受朝廷重視,就更應該加倍努力上進才是,何至於破罐破摔,到現在看來連僅有的一點兵權都要抓不住了。
“陛下。”趙溫躬身說道:“李蒙於陛前出言頂撞,言行不敬,治軍無方。愚臣淺見,宜軍法處置,斬首以為後來者戒。”
李蒙與王方都是靠著董承才得以留存的涼州將校,而董承雖是皇帝的丈人,很大程度上唯皇帝之命是從,但依然有著自己的小心思與算計,皇帝用起來依然算不得趁手。現如今有了善於迎合上意、更為忠心、更有能力的趙溫,或許董承的地位也該降一降了。
隻不過董承近來也沒什麽錯處,皇帝不至於就這麽放任左手打右手。
躲在人群中的楊修悄悄觀察著眾人的神色,忽然想到了近來趙溫急於建立成績的舉動,頓時以為自己找到了答案,摸清了脈絡:‘看來是左手自己想掌握更大的力,所以才趁著這次機會,主動去打右手’。
現在,就得看皇帝的決斷了。
“陛下。”李蒙聲音發顫,似是委屈又是憤懣的稽首道:“陛下若要處置末將,末將甘願受罰!”
皇帝臉色一沉,他有些動容了,旋即一笑,說道:“那就成全你!”
長安,黃琬府邸。
自從因華山崩而被罷黜以後,原司空黃琬便一直退居家中修養,閉門謝客。在外人看來他這是不慕名利、生性淡泊的表現,但有心人卻會想到,黃琬若真的淡泊名利,何不在罷官之後回江夏老家,非得要在長安‘隱居’?
品嚐過權力的滋味的人,很少有得失自如的,黃琬在府中看似不問世事,其實一直在暗使人默默觀察著。
左中郎將劉範帶著劉誕、劉璋兩兄弟聯袂造訪,在見到黃琬的第一刻就以晚輩的身份稽首跪拜道:“小子見過外伯父。”
黃琬神情冷淡的點點頭,擺手道:“都是一家人,不用這麽生疏。”
長兄劉範帶頭應了一聲,隨即與劉誕、劉璋走近前來,依次在黃琬下首坐下。
說起來黃琬的父親黃瓊不僅與楊彪的父親楊賜在龍亢桓氏門下有過一段同學之誼,還與劉焉有一段姻親。黃琬的姑姑正是益州牧劉焉的母親,論資排輩,黃琬自然就是劉範等人的外伯父,同時也是劉範等人在朝的唯一依仗。
自從宗室宴飲哪天被劉虞責難之後,劉範一直心神不寧,尤其是他在聽聞荊州劉表派來的使者婁圭曾在私下裏走訪大臣,直言益州牧劉焉私造乘輿車具千乘、圖謀不軌的時候,劉範更是心裏不安。
所幸劉虞一開春就赴任並州,而皇帝自春耕以來便忙於勸農、推廣新式農具,朝廷又有接二連三的幾次災異,戰端,看似轉移了對益州的注意力,朝廷也沒有顯露出對劉焉的絲毫不滿。這讓劉範心裏才安定下來,可尚且沒過多久,上林苑因李蒙等人引發的事件,又隱隱將矛頭最終指向了益州。
“陛下閱兵的事,我已知道了。”
-- 上拉加載下一章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