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典略】
城西是南鄭縣本地的豪強、以及漢中郡部分豪強的聚居之處,比如南鄭趙氏,成固李氏、張氏、陳氏等等。
李伏就是漢中成固人,成固李氏曾出過孝安皇帝時的司空李、孝衝皇帝時的太尉李固,可以說是漢中郡數一數二的大族,作為李氏族人,他比任何人說話的分量都要重:“昨日陽平傳來消息,言說朝廷遣派司隸校尉率軍八萬討伐漢中。形勢危急,我等如今俱立危房之下,若不早做籌劃,豈不要與張魯等賊偕亡?”
此時裴茂等人已經派氐人義從在陽平城下攻關數日,弄出的動靜不小,漢中百姓幾乎一日三驚,紛紛害怕朝廷來了之後會對他們這些曾屈服於米賊鬼道的人算賬。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有一些人已經開始打起別的注意了,比如李伏,直接稱張魯其人為‘賊’,來表達自己的立場。
“我等這些天已經勸說張公祺抽調黃金戍的守軍,如今黃金戍隻餘四五千人,軍械糧草也被調走大半。隻不過……”李伏遲疑問道:“朝廷真會如你所言,分兵走子午道進軍?”
他問的是南陽人李休,其為了逃避桑梓戰亂,故沿漢水西上,一路來到益州安居。此人頗有智略,知悉戰陣,與擅長內政的閻圃彼此合作,是張魯的左右手。
李休笑笑說道:“我隻是猜測,子午穀離長安最近,道路也不算壞,相較之下,朝廷斷不會舍棄近路,而謀求遠路。即便是要施假道伐虢之計,行奇兵之效,也不至於將所有的兵力放在一條道上。”
“那你起先說得這般篤定!”李伏大為詫異。
“我這也隻是那麽一猜,朝廷不乏多謀之士,或許另有良策尚未可知。”李休兩手一攤,很是無辜的說道:“總之,無論朝廷有沒有分兵間道子午穀的方略,我等為了自己身家所謀,就務必得先做好不虞之備。”
李伏剛定一定神,聽了對方這番話,複又憂心忡忡的說道:“如此一來,陽平關可就聚有數萬人,朝廷若是一時拿不下來,我等豈不是真成了米賊的幫手了?”
<a href="http://m.2kxs.la" id="wzsy">2kxs.la</a>
張魯在漢中廢除朝廷官製、推行鬼道,強迫百姓黎庶信從五鬥米道,像李伏這樣的本地豪強對此是百般不願,再加上張魯此前慫恿張修殺害前太守蘇固以及本地豪強趙嵩、陳調等人。漢中豪強對張魯乃至於五鬥米道都是怒不敢言,怨恨已久,此次得到了機會,如何也要設法算計不可。
隻是李休仍舊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說道:“你別看陽平關此刻兵馬眾多,有時候,兵多了,其實也不是什麽好事。”
李伏有些哭笑不得,他不懂如何打仗,隻好溫言細語的問道:“子朗,你就把話說明白了吧!”
“校尉楊白,此人尤為善妒,自己沒什麽打仗帶兵的能耐,卻瞧不起比他厲害的人物。早在黃金戍的時候,就經常與楊昂過不去,時不時鬧出事端來,讓張公祺很是頭痛。他以為是這二人性情不和,殊不知,楊白此人對誰都是如此。”張魯曾想讓李休做他的軍司馬,很多軍事調度都要詢問他的意見、也不避諱他。
是故李休對張魯手下將領的性情、能力都極為了解,此時一一為李伏剖析道:“張衛乃張公祺之弟,常自詡為其兄以下的漢中第二人,心氣極高,其胸襟與楊白比起來不遑多讓。至於楊任帶兵還算老成、做人卻很糊塗,經常得罪人而不自知。彼三人同處陽平,若都還能彼此無事,那才是一樁怪談。”
李伏這才算是徹底心服口服了,他真誠的對李休表示一番佩服:“隻可惜子朗身在巴蜀,此地安靜,今年鮮少禍亂,無有讓子朗一展所長之處。若是投身中原,得遇明主,必能建立一番功業。”
“現在正是建立功業的時候。”李休不以為意,他當初逃避戰亂,未嚐不有獨善其身的想法,此時無所謂的笑了笑,坦然說道:“若是朝廷大軍得入漢中,你我再說動沔陽、成固等地豪強,為朝廷盡力輸誠。”
“善、善!”李伏大為高興,拊掌道:“張魯一旦敗亡,不僅我漢中子民將重歸朝廷治下、再浴聖人教化、就連前太守蘇府君的大仇也能得報,陳元化與趙伯高若是泉下有靈,也能瞑目了。”
陳元化名喚陳調,是前漢中太守蘇固府下從事,聽聞蘇固被張修所殺,親帶賓客百餘人攻打張修營壘,隨後戰死。而趙伯高其人是蘇固所征辟的主簿,名喚趙嵩,他是為了救出當時被困的蘇固,杖劍直入張修營壘,壯烈身死。
如今這些人的家中盡是老弱婦孺,但他們的義烈卻聞名漢中,李伏以及其他豪強對其多有照顧。
李休對這些也是感悟頗深,他忽然說道:“此時若是能有閻功曹相助,我等才真正算是事行半、而所獲功倍。”
這個話,讓李伏一時躊躇了:“閻圃?雖然同為士人,但他卻是張魯所征辟的僚屬,‘君臣之義’尚在,豈會與我等合謀共計?”
“正是因為這份君臣之義,等到張公祺身處危亡之地的時候,他難道還不會出言相救麽?”李休悠悠說道:“我看他與駱曜不和已久,駱曜一直想著勸張公祺攻取益州,而他卻一直想讓張公祺‘上匡天子,次及竇融’。你看前些天初聞朝廷發兵陳倉的時候,眾人議論軍謀,他卻不發一言,其心裏想著什麽,便就不難得知了。”
李伏想到了那天駱曜反對讓楊昂全軍調往陽平時,對方在詫異的神情之後,看向閻圃的那一眼不自在的目光。他腦海中像是飛快的掠過了什麽東西似得,很快問道:“你是不是瞞著我什麽?”
“也沒什麽,就與我說了幾句話。”李休很誠實的說道,閻圃的城府比他要深沉許多,其實他也有些弄不清楚對方到底是什麽態度,當日之所以看向他,主要還是那句話的緣故:“他說,即便是竇融,當年在歸順光武皇帝的時候也要親眼見到虛實。”
“那就是要幫我等了。”李伏心裏一鬆,舒了口氣。
李休仍有些不確定的說道:“此人最是看重‘君臣之義’,即便張魯施行鬼道,他也輔佐如初。若真是有意相助我等,我不知他會如何相幫。再者說了,一切不要想得太好,關鍵還是得看朝廷、得看領兵的司隸校尉裴茂以及那八萬大軍能否攻下陽平。”
城西是南鄭縣本地的豪強、以及漢中郡部分豪強的聚居之處,比如南鄭趙氏,成固李氏、張氏、陳氏等等。
李伏就是漢中成固人,成固李氏曾出過孝安皇帝時的司空李、孝衝皇帝時的太尉李固,可以說是漢中郡數一數二的大族,作為李氏族人,他比任何人說話的分量都要重:“昨日陽平傳來消息,言說朝廷遣派司隸校尉率軍八萬討伐漢中。形勢危急,我等如今俱立危房之下,若不早做籌劃,豈不要與張魯等賊偕亡?”
此時裴茂等人已經派氐人義從在陽平城下攻關數日,弄出的動靜不小,漢中百姓幾乎一日三驚,紛紛害怕朝廷來了之後會對他們這些曾屈服於米賊鬼道的人算賬。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有一些人已經開始打起別的注意了,比如李伏,直接稱張魯其人為‘賊’,來表達自己的立場。
“我等這些天已經勸說張公祺抽調黃金戍的守軍,如今黃金戍隻餘四五千人,軍械糧草也被調走大半。隻不過……”李伏遲疑問道:“朝廷真會如你所言,分兵走子午道進軍?”
他問的是南陽人李休,其為了逃避桑梓戰亂,故沿漢水西上,一路來到益州安居。此人頗有智略,知悉戰陣,與擅長內政的閻圃彼此合作,是張魯的左右手。
李休笑笑說道:“我隻是猜測,子午穀離長安最近,道路也不算壞,相較之下,朝廷斷不會舍棄近路,而謀求遠路。即便是要施假道伐虢之計,行奇兵之效,也不至於將所有的兵力放在一條道上。”
“那你起先說得這般篤定!”李伏大為詫異。
“我這也隻是那麽一猜,朝廷不乏多謀之士,或許另有良策尚未可知。”李休兩手一攤,很是無辜的說道:“總之,無論朝廷有沒有分兵間道子午穀的方略,我等為了自己身家所謀,就務必得先做好不虞之備。”
李伏剛定一定神,聽了對方這番話,複又憂心忡忡的說道:“如此一來,陽平關可就聚有數萬人,朝廷若是一時拿不下來,我等豈不是真成了米賊的幫手了?”
<a href="http://m.2kxs.la" id="wzsy">2kxs.la</a>
張魯在漢中廢除朝廷官製、推行鬼道,強迫百姓黎庶信從五鬥米道,像李伏這樣的本地豪強對此是百般不願,再加上張魯此前慫恿張修殺害前太守蘇固以及本地豪強趙嵩、陳調等人。漢中豪強對張魯乃至於五鬥米道都是怒不敢言,怨恨已久,此次得到了機會,如何也要設法算計不可。
隻是李休仍舊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說道:“你別看陽平關此刻兵馬眾多,有時候,兵多了,其實也不是什麽好事。”
李伏有些哭笑不得,他不懂如何打仗,隻好溫言細語的問道:“子朗,你就把話說明白了吧!”
“校尉楊白,此人尤為善妒,自己沒什麽打仗帶兵的能耐,卻瞧不起比他厲害的人物。早在黃金戍的時候,就經常與楊昂過不去,時不時鬧出事端來,讓張公祺很是頭痛。他以為是這二人性情不和,殊不知,楊白此人對誰都是如此。”張魯曾想讓李休做他的軍司馬,很多軍事調度都要詢問他的意見、也不避諱他。
是故李休對張魯手下將領的性情、能力都極為了解,此時一一為李伏剖析道:“張衛乃張公祺之弟,常自詡為其兄以下的漢中第二人,心氣極高,其胸襟與楊白比起來不遑多讓。至於楊任帶兵還算老成、做人卻很糊塗,經常得罪人而不自知。彼三人同處陽平,若都還能彼此無事,那才是一樁怪談。”
李伏這才算是徹底心服口服了,他真誠的對李休表示一番佩服:“隻可惜子朗身在巴蜀,此地安靜,今年鮮少禍亂,無有讓子朗一展所長之處。若是投身中原,得遇明主,必能建立一番功業。”
“現在正是建立功業的時候。”李休不以為意,他當初逃避戰亂,未嚐不有獨善其身的想法,此時無所謂的笑了笑,坦然說道:“若是朝廷大軍得入漢中,你我再說動沔陽、成固等地豪強,為朝廷盡力輸誠。”
“善、善!”李伏大為高興,拊掌道:“張魯一旦敗亡,不僅我漢中子民將重歸朝廷治下、再浴聖人教化、就連前太守蘇府君的大仇也能得報,陳元化與趙伯高若是泉下有靈,也能瞑目了。”
陳元化名喚陳調,是前漢中太守蘇固府下從事,聽聞蘇固被張修所殺,親帶賓客百餘人攻打張修營壘,隨後戰死。而趙伯高其人是蘇固所征辟的主簿,名喚趙嵩,他是為了救出當時被困的蘇固,杖劍直入張修營壘,壯烈身死。
如今這些人的家中盡是老弱婦孺,但他們的義烈卻聞名漢中,李伏以及其他豪強對其多有照顧。
李休對這些也是感悟頗深,他忽然說道:“此時若是能有閻功曹相助,我等才真正算是事行半、而所獲功倍。”
這個話,讓李伏一時躊躇了:“閻圃?雖然同為士人,但他卻是張魯所征辟的僚屬,‘君臣之義’尚在,豈會與我等合謀共計?”
“正是因為這份君臣之義,等到張公祺身處危亡之地的時候,他難道還不會出言相救麽?”李休悠悠說道:“我看他與駱曜不和已久,駱曜一直想著勸張公祺攻取益州,而他卻一直想讓張公祺‘上匡天子,次及竇融’。你看前些天初聞朝廷發兵陳倉的時候,眾人議論軍謀,他卻不發一言,其心裏想著什麽,便就不難得知了。”
李伏想到了那天駱曜反對讓楊昂全軍調往陽平時,對方在詫異的神情之後,看向閻圃的那一眼不自在的目光。他腦海中像是飛快的掠過了什麽東西似得,很快問道:“你是不是瞞著我什麽?”
“也沒什麽,就與我說了幾句話。”李休很誠實的說道,閻圃的城府比他要深沉許多,其實他也有些弄不清楚對方到底是什麽態度,當日之所以看向他,主要還是那句話的緣故:“他說,即便是竇融,當年在歸順光武皇帝的時候也要親眼見到虛實。”
“那就是要幫我等了。”李伏心裏一鬆,舒了口氣。
李休仍有些不確定的說道:“此人最是看重‘君臣之義’,即便張魯施行鬼道,他也輔佐如初。若真是有意相助我等,我不知他會如何相幫。再者說了,一切不要想得太好,關鍵還是得看朝廷、得看領兵的司隸校尉裴茂以及那八萬大軍能否攻下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