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不與驕期,而驕自至;富不與侈期,而侈自來。”【孔傳】
陶謙身死、劉備徐州豪強的擁戴下火速坐穩徐州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壽春。
“我有生之年,從未聽聞天下有劉備。”袁術一把推開了懷中的美婢,隨手整理了衣冠,走下來對閻象說道:“他是個什麽微末人物,還敢與我爭奪徐州?”
閻象似是有些心虛,不敢與袁術站得太近,小小的往後退了半步,進言道:“劉備新得徐州不久,立足未穩,手下兵馬可戰者不過萬餘,又有臧霸、昌等人心思未定。君侯當趁此時機,以劉備、陶謙、陳登等人擅相議定州牧、私相授受、藐視朝廷法度等罪,出兵討之。”
袁術陰鷙的看了閻象一眼,兩手背在身後,慢悠悠的往旁邊踱了幾步。他今天穿著一件皂色的繒袍單衣,外麵罩著一件黑色暗紋的袍子,將他還算健碩的身材撐出了幾分氣勢來。隻不過他那陰沉的臉色與麵容,實在未見得有多少堂堂正氣,反倒顯得過分陰毒。
他緩緩走著,眼睛猶如盯視獵物般盯看著閻象,像是在思索閻象所提的這個計謀的可行性、又像是在審視著閻象本人。
閻象被他看得渾身不自在,不敢與之對視,隻好把視線下移,放在袁術腰間,那把黃金錯的魚鱗刀、一對為紫綬所飾的白玉印……種種裝飾,無不彰顯著主人位比王侯的尊貴。
“還看什麽?”袁術仍看著閻象,對一旁呆站著的美婢吩咐道,見她好似沒個動靜,這才將視線轉向美婢:“出去!喚李業二人進來。”
“閻君,你且坐下。”袁術目視著美婢慌慌張張的走出去,轉身走回了自己的席榻,沒有坐下,卻是在一側站著。閻象覷視著袁術微隆的背部,那裏肯坐,隻聽袁術背對著他說道:“陳這老兒,當年曾與我偕行同遊,他的脾性,我是最了解不過。看似忠直,其實最為譎詐,輕易信他不得……”
閻象恍然,知道這是前些天他奉袁術之命,試探陳氏口風。那時張勳等人兵臨下邳、陶謙將死,彼等豪強的利益將無人保障,在閻象看來,放眼四周,唯有袁術堪稱強大,這時不投袁術又能投誰?何況陳氏早在很久以前就與他建立聯係,不僅態度誠懇、告知了許多徐州的‘機密’,又許下諸多利好。
<a id="wzsy" href="https://m.ranwena.net">燃文</a>
這才讓閻象信以為真,極力促成袁術與陳氏緩和關係,並勸說袁術釋放陳應、陳琮等人回下邳,以示信於人而袁術果真出於種種原因,聽信了他的話。
依如今的情形,不消多言,閻象也明白自己是實實在在的被人擺了一道。連帶著袁術都備受屈辱,現在隻要一想,就仿佛能見到故友陳的那張老臉對他露出誌得意滿的嘲笑。
“是屬下失於覺察,致使敗壞了君侯大計。”閻象跪伏在地,瞬間理解了剛才袁術為何一副怨毒的看著他。
袁術抿著嘴,深深呼出一股鼻息,低頭看著食案,一副將要發作的樣子。
正在此時,其手下謀臣李業匆匆趕至,無形之中為閻象解了圍
“沛相劉備竊奪徐州,目無朝廷,我身為大漢後將軍,理應伐之。”袁術也不廢話,徑直說道:“即刻點齊兵馬二萬,我要親往徐州討伐劉備!”
“君侯!”李業心裏早有籌算,應聲說道:“如今廣陵無主,民心惶然,我軍隻要奪得下邳國的盱眙、淮陰二縣,便可憑恃淮河,隔絕徐南!”
“善,這是先斬他一臂!”袁術拊掌說道,隻要拿下淮陰等淮河下遊的要隘,進可威逼下邳、東海等淮北之地,退也可輕鬆得到廣陵一郡:“著即傳令,命張勳、橋蕤二人領所部萬人,進軍盱眙……等我大軍來了,再一齊攻城。”
閻象心裏一驚,忙道:“機不可失,不妨先讓張勳等將先攻盱眙,搶占要衝,再不行,君侯亦可另遣大將,又何必親自領軍?”
袁術領兵的實力他可是見識過的,當初輸給曹操倒還可以解釋為遭遇兩麵夾擊,不得已而敗,這回若是一著不慎、輸給了劉備……
閻象不敢說劉備用兵一定比袁術要強,但在這個關頭,一切都要謹慎穩妥為上。
奈何袁術也有自己的考量,亂世以兵權為重,他若不時刻將兵權拿在手裏,親手指揮打贏幾場仗,如何得以服眾?難道還真要將所有的戰事都托付給張勳、紀靈、乃至於孫策他們?
在他看來,劉備隻在青州打過幾場仗,比不得曹操剿除青州黃巾那樣身經百戰,正好是一個可以供他拿捏的軟柿子。此戰一下,憑他以一己之力拿下徐州,自己在軍隊中的威權會愈加鞏固,從而也就不需再忌憚孫氏這些軍中的山頭。
袁術俯身拿起桌案上的酒樽,麵帶不屑,儼然是沒有把閻象的話放在心上:“張勳手下才萬餘人,未必敵得過劉備接手的丹陽兵,非得我精兵齊至,一鼓而前才行。”見閻象還與再說,他果斷的把左手一揮,另一隻手拿著酒樽,緩緩喝完了杯中的美酒,一氣說道:“我意已決,你不必多言。”
李業領了軍令,立即下去開始調動萇奴、李豐等人兵馬。就在幾日後,袁術披掛齊整,打算出兵之際,長史楊弘趕來說道:“城外流民聚眾鼓噪,欲入城求糧。”
“那個地方的流民!”袁術不悅的說道,當即想起來這些正是前些天從下邳國逃來、又被他趕出城的流民。就一個思索的功夫,袁術很快改了接濟的主意,說道:“大軍起行,何來的粟麥給他們?把他們趕過江去,笮融不是好佛麽?就讓他接濟這些信徒,少留在這裏給我增添麻煩。”
這本是個很合情合理的考慮,那些流民的行徑非同一般,確實不能等閑待之、更不能粗線條的放任彼等留在後方。但這話從袁術的嘴裏說出來,卻顯得那麽的暴虐與不近人情,楊弘眉頭皺了皺,想起一事,說道:“正有丹陽來的軍報要呈於君侯,說是秣陵薛禮死了。”
“薛禮?他怎麽死的?”袁術正欲走下台階的腳步頓時一停,看向楊弘:“是吳景攻下秣陵了?”
薛禮本為陶謙手下彭城相,後因他事,為陶謙所逼,帶兵屯於丹陽郡的秣陵縣,憑恃秣陵的地理險要,硬生生的阻擋了吳景大軍數月之久。如今他死了,可能就意味著秣陵這個橋頭堡被攻下,江東門戶大開,吳郡、會稽等郡的平定指日可待。
而楊弘的回答卻讓孫策略為失望:“是笮融,他重施故伎,在宴席上以伏兵殺了薛禮,吞並部署,自稱丹陽太守。”
陶謙身死、劉備徐州豪強的擁戴下火速坐穩徐州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壽春。
“我有生之年,從未聽聞天下有劉備。”袁術一把推開了懷中的美婢,隨手整理了衣冠,走下來對閻象說道:“他是個什麽微末人物,還敢與我爭奪徐州?”
閻象似是有些心虛,不敢與袁術站得太近,小小的往後退了半步,進言道:“劉備新得徐州不久,立足未穩,手下兵馬可戰者不過萬餘,又有臧霸、昌等人心思未定。君侯當趁此時機,以劉備、陶謙、陳登等人擅相議定州牧、私相授受、藐視朝廷法度等罪,出兵討之。”
袁術陰鷙的看了閻象一眼,兩手背在身後,慢悠悠的往旁邊踱了幾步。他今天穿著一件皂色的繒袍單衣,外麵罩著一件黑色暗紋的袍子,將他還算健碩的身材撐出了幾分氣勢來。隻不過他那陰沉的臉色與麵容,實在未見得有多少堂堂正氣,反倒顯得過分陰毒。
他緩緩走著,眼睛猶如盯視獵物般盯看著閻象,像是在思索閻象所提的這個計謀的可行性、又像是在審視著閻象本人。
閻象被他看得渾身不自在,不敢與之對視,隻好把視線下移,放在袁術腰間,那把黃金錯的魚鱗刀、一對為紫綬所飾的白玉印……種種裝飾,無不彰顯著主人位比王侯的尊貴。
“還看什麽?”袁術仍看著閻象,對一旁呆站著的美婢吩咐道,見她好似沒個動靜,這才將視線轉向美婢:“出去!喚李業二人進來。”
“閻君,你且坐下。”袁術目視著美婢慌慌張張的走出去,轉身走回了自己的席榻,沒有坐下,卻是在一側站著。閻象覷視著袁術微隆的背部,那裏肯坐,隻聽袁術背對著他說道:“陳這老兒,當年曾與我偕行同遊,他的脾性,我是最了解不過。看似忠直,其實最為譎詐,輕易信他不得……”
閻象恍然,知道這是前些天他奉袁術之命,試探陳氏口風。那時張勳等人兵臨下邳、陶謙將死,彼等豪強的利益將無人保障,在閻象看來,放眼四周,唯有袁術堪稱強大,這時不投袁術又能投誰?何況陳氏早在很久以前就與他建立聯係,不僅態度誠懇、告知了許多徐州的‘機密’,又許下諸多利好。
<a id="wzsy" href="https://m.ranwena.net">燃文</a>
這才讓閻象信以為真,極力促成袁術與陳氏緩和關係,並勸說袁術釋放陳應、陳琮等人回下邳,以示信於人而袁術果真出於種種原因,聽信了他的話。
依如今的情形,不消多言,閻象也明白自己是實實在在的被人擺了一道。連帶著袁術都備受屈辱,現在隻要一想,就仿佛能見到故友陳的那張老臉對他露出誌得意滿的嘲笑。
“是屬下失於覺察,致使敗壞了君侯大計。”閻象跪伏在地,瞬間理解了剛才袁術為何一副怨毒的看著他。
袁術抿著嘴,深深呼出一股鼻息,低頭看著食案,一副將要發作的樣子。
正在此時,其手下謀臣李業匆匆趕至,無形之中為閻象解了圍
“沛相劉備竊奪徐州,目無朝廷,我身為大漢後將軍,理應伐之。”袁術也不廢話,徑直說道:“即刻點齊兵馬二萬,我要親往徐州討伐劉備!”
“君侯!”李業心裏早有籌算,應聲說道:“如今廣陵無主,民心惶然,我軍隻要奪得下邳國的盱眙、淮陰二縣,便可憑恃淮河,隔絕徐南!”
“善,這是先斬他一臂!”袁術拊掌說道,隻要拿下淮陰等淮河下遊的要隘,進可威逼下邳、東海等淮北之地,退也可輕鬆得到廣陵一郡:“著即傳令,命張勳、橋蕤二人領所部萬人,進軍盱眙……等我大軍來了,再一齊攻城。”
閻象心裏一驚,忙道:“機不可失,不妨先讓張勳等將先攻盱眙,搶占要衝,再不行,君侯亦可另遣大將,又何必親自領軍?”
袁術領兵的實力他可是見識過的,當初輸給曹操倒還可以解釋為遭遇兩麵夾擊,不得已而敗,這回若是一著不慎、輸給了劉備……
閻象不敢說劉備用兵一定比袁術要強,但在這個關頭,一切都要謹慎穩妥為上。
奈何袁術也有自己的考量,亂世以兵權為重,他若不時刻將兵權拿在手裏,親手指揮打贏幾場仗,如何得以服眾?難道還真要將所有的戰事都托付給張勳、紀靈、乃至於孫策他們?
在他看來,劉備隻在青州打過幾場仗,比不得曹操剿除青州黃巾那樣身經百戰,正好是一個可以供他拿捏的軟柿子。此戰一下,憑他以一己之力拿下徐州,自己在軍隊中的威權會愈加鞏固,從而也就不需再忌憚孫氏這些軍中的山頭。
袁術俯身拿起桌案上的酒樽,麵帶不屑,儼然是沒有把閻象的話放在心上:“張勳手下才萬餘人,未必敵得過劉備接手的丹陽兵,非得我精兵齊至,一鼓而前才行。”見閻象還與再說,他果斷的把左手一揮,另一隻手拿著酒樽,緩緩喝完了杯中的美酒,一氣說道:“我意已決,你不必多言。”
李業領了軍令,立即下去開始調動萇奴、李豐等人兵馬。就在幾日後,袁術披掛齊整,打算出兵之際,長史楊弘趕來說道:“城外流民聚眾鼓噪,欲入城求糧。”
“那個地方的流民!”袁術不悅的說道,當即想起來這些正是前些天從下邳國逃來、又被他趕出城的流民。就一個思索的功夫,袁術很快改了接濟的主意,說道:“大軍起行,何來的粟麥給他們?把他們趕過江去,笮融不是好佛麽?就讓他接濟這些信徒,少留在這裏給我增添麻煩。”
這本是個很合情合理的考慮,那些流民的行徑非同一般,確實不能等閑待之、更不能粗線條的放任彼等留在後方。但這話從袁術的嘴裏說出來,卻顯得那麽的暴虐與不近人情,楊弘眉頭皺了皺,想起一事,說道:“正有丹陽來的軍報要呈於君侯,說是秣陵薛禮死了。”
“薛禮?他怎麽死的?”袁術正欲走下台階的腳步頓時一停,看向楊弘:“是吳景攻下秣陵了?”
薛禮本為陶謙手下彭城相,後因他事,為陶謙所逼,帶兵屯於丹陽郡的秣陵縣,憑恃秣陵的地理險要,硬生生的阻擋了吳景大軍數月之久。如今他死了,可能就意味著秣陵這個橋頭堡被攻下,江東門戶大開,吳郡、會稽等郡的平定指日可待。
而楊弘的回答卻讓孫策略為失望:“是笮融,他重施故伎,在宴席上以伏兵殺了薛禮,吞並部署,自稱丹陽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