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隻茶杯,隻有兩隻保存還算完好,就這樣,其中一隻口沿還有衝。
這麽算起來,隻有一隻是完美品。
看著有缺口的茶碗,這倒是不嚴重,陳文哲可以修複。
至於口沿有衝的,甚至都不用修複,直接用金、銀、銅等材料,包起來就可以了,甚至可以包的很漂亮。
至於有裂的,鋸瓷也是一門很好的手藝,特別是那鋸釘,製作成泥鰍背,釘入瓷器之中,也有一種別樣的美感。
一一看過這六件白瓷碗,通過缺口,陳文哲已經看到了其內典型的糯米胎,這是德化白瓷的特點。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德化白瓷的白,也是很不一樣的。
其實剛開始看到這些白瓷碗的時候,陳文哲有一瞬間,認為這有可能是定窯白瓷,或者是永樂宣德時期的甜白瓷。
能夠跟德化白瓷媲美的,也就這兩種瓷器品種了。
不過,隻是稍微一看,陳文哲就認為這是德化白瓷,而不是其他兩種。
這些瓷碗壞了,自然很可惜,但是通過缺口,陳文哲可以看到內部的胎質,還能看到釉層、釉料的特點等等。
對於製瓷工藝,陳文哲現在可是全麵晉升大師級了。
他就算做不出德化白瓷,但是,對於德化白瓷的製瓷工藝,隻是稍微看一眼,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德化白瓷的特點還是很容易辨別的,比如胎骨細柔堅致,俗稱“糯米胎”,帶有晶瑩的光澤。
釉水也不同,德化白瓷的釉水潔淨勻厚,與胎骨結合緊密,渾然一體。
呈色也比較特別,可以說是溫潤如玉,剔透光滑。
器體在光線照耀下,可映見指影。
叩之聲音清悅悠揚,猶如敲擊金屬,鏗然作響。
其美妙的胎釉質感,直逼玉器之“五德”,它的問世,曾經引起瓷壇的巨大反響。
國內很多鑒賞家稱讚:“似定器無開片,若乳白之滑膩,宛如象牙光色,如絹細水瑩厚”。
這種瓷器與其他名瓷迥不相同,它的質地滑膩如乳白,宛似象牙。
總結一下,就是說,德化白瓷胎體致密,胎骨細膩潔白,胎與釉結合緊密,釉色純淨,透光性極其良好,即使是少數的中低溫白瓷出現開片的現象,也顯得十分溫潤細膩。
這樣的特點,跟定窯白瓷和永宣時期的甜白瓷,是不一樣的。
明清的許多陶藝著述,往往將德化白瓷與定窯白瓷、永樂宣德時期的甜白瓷媲美。
或稱“建之粉定”,或謂“類永、宣之甜白”。
其實,德化白瓷較之定窯白瓷、JDZ甜白瓷,不僅胎釉中的化學元素構成含量不同,而且外觀上釉層更為純淨,胎與釉結合緊密堅致,色澤滋潤明亮,工藝技術更臻成熟。
這種優秀品質的得來,其實不止是依靠技術,很大一部分是依靠材料。
也是因為這一點,就算陳文哲的技術水平,現在已經達到大師級,有很多瓷器他也是做不出來的。
比如德化白瓷、甜白瓷、定窯白瓷,甚至還有一些特殊的瓷器。
還有同樣屬於青瓷的耀州窯青瓷,越窯青瓷,這些瓷器燒製出來,也有著如玉一樣的質感,但是跟龍泉青瓷又有不同。
還是說回德化白瓷,德化白瓷的燒製成功,除了當時的瓷工藝人,能恰到好處地掌握火焰氣氛外,與瓷土原料有著密切的關係。
現代研究表明,定窯白瓷是用氧化鋁含量較高的粘土燒製的,粘土含助熔物質少,故瓷胎不夠致密,透光度較差。
而德化窯白瓷,則是用氧化矽含量較高的瓷土製成。
瓷土處理極為精細,瓷土內氧化鉀含量高達6%。
再加上瓷土中含鐵、鈦等雜質較低,燒成後玻璃相較多,因而瓷胎滑潤致密,潔白如玉,透光度特別好。
由於胎質細白,加之氧化鐵含量極低,氧化鉀含量特高的純白釉,焙燒時又采用中性氣氛,德化窯白瓷釉色顯得格外純淨。
燒製成功之後,德化白瓷的釉麵晶瑩光亮,乳白似象牙,如凝脂凍玉,美不勝收,超越了以往任何時候任何窯口的白瓷,一躍成為華夏白瓷的代表。
至於甜白瓷,它是在元代樞府器的基礎上,明代永樂年間景鎮官窯所創製的高白度瓷器。
文獻稱其“白如凝脂、素猶積雪”。
它的色調恬靜柔潤,在視覺上給人以“甜”的感覺,故稱“甜白瓷”。
永樂甜白瓷特征之一是釉質潔白,肥厚如脂,無棕眼,迎光透視,胎釉呈現肉紅或粉紅色;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info">xiaoshuting.info</a>
另一特點是在器物足邊和折角積釉處,常閃爍著灰青的光澤。
釉麵偶然顯現如同青、灰、白三色交織在一起的極淡的蝦青色,甚為奇特。
而宣德白釉器的釉麵亦呈乳白色,施釉較厚,並且有密集的小橘皮棕眼。
與之相比,德化白瓷瓷胎致密,透光度極好,釉層較薄,但卻有凝脂似玉之感,迎光透視,色澤光潤明亮,晶瑩剔透,釉中隱現粉紅或乳白,釉層均勻細膩、光滑潔淨,無永、宣甜白瓷出現的灰暗、蝦青雜色,更罕見橘皮棕眼。
所以,陳文哲確認,這是德化白瓷,而且是其中的精品,就是不知道它經曆了什麽,居然混的這麽慘!
確定了這是德化白瓷,那麽還要確定他的年代。
這個就比較難了,因為這一套茶碗,沒有留下任何能表明身份的信息。
也是這個原因,陳文哲最先看到的時候,認為是普通的民間生活用瓷。
可通過缺口,看到了其內的胎質、釉質,加上其特殊工藝製作出來的那種特殊的白,這才讓陳文哲認識到,這肯定不是普通的瓷器,而是蘊含著一種低調的奢華的高檔茶碗。
看似樸實無華,可懂行的都知道,這種工藝燒製出來的任何東西,都不普通。
所以,這東西就算沒有留款,也能賣上大價錢。
看著手中的一隻茶碗,陳文哲想著,他是不是要擦去外麵的汙垢?看看其釉色到底是什麽樣子?
雖然鑒定年代比較困難,但是,並不是鑒定不出來。
德化白瓷的白,年代不同,燒製出來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白,肯定是都白的,但是,白也分很多種類。
這麽算起來,隻有一隻是完美品。
看著有缺口的茶碗,這倒是不嚴重,陳文哲可以修複。
至於口沿有衝的,甚至都不用修複,直接用金、銀、銅等材料,包起來就可以了,甚至可以包的很漂亮。
至於有裂的,鋸瓷也是一門很好的手藝,特別是那鋸釘,製作成泥鰍背,釘入瓷器之中,也有一種別樣的美感。
一一看過這六件白瓷碗,通過缺口,陳文哲已經看到了其內典型的糯米胎,這是德化白瓷的特點。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德化白瓷的白,也是很不一樣的。
其實剛開始看到這些白瓷碗的時候,陳文哲有一瞬間,認為這有可能是定窯白瓷,或者是永樂宣德時期的甜白瓷。
能夠跟德化白瓷媲美的,也就這兩種瓷器品種了。
不過,隻是稍微一看,陳文哲就認為這是德化白瓷,而不是其他兩種。
這些瓷碗壞了,自然很可惜,但是通過缺口,陳文哲可以看到內部的胎質,還能看到釉層、釉料的特點等等。
對於製瓷工藝,陳文哲現在可是全麵晉升大師級了。
他就算做不出德化白瓷,但是,對於德化白瓷的製瓷工藝,隻是稍微看一眼,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德化白瓷的特點還是很容易辨別的,比如胎骨細柔堅致,俗稱“糯米胎”,帶有晶瑩的光澤。
釉水也不同,德化白瓷的釉水潔淨勻厚,與胎骨結合緊密,渾然一體。
呈色也比較特別,可以說是溫潤如玉,剔透光滑。
器體在光線照耀下,可映見指影。
叩之聲音清悅悠揚,猶如敲擊金屬,鏗然作響。
其美妙的胎釉質感,直逼玉器之“五德”,它的問世,曾經引起瓷壇的巨大反響。
國內很多鑒賞家稱讚:“似定器無開片,若乳白之滑膩,宛如象牙光色,如絹細水瑩厚”。
這種瓷器與其他名瓷迥不相同,它的質地滑膩如乳白,宛似象牙。
總結一下,就是說,德化白瓷胎體致密,胎骨細膩潔白,胎與釉結合緊密,釉色純淨,透光性極其良好,即使是少數的中低溫白瓷出現開片的現象,也顯得十分溫潤細膩。
這樣的特點,跟定窯白瓷和永宣時期的甜白瓷,是不一樣的。
明清的許多陶藝著述,往往將德化白瓷與定窯白瓷、永樂宣德時期的甜白瓷媲美。
或稱“建之粉定”,或謂“類永、宣之甜白”。
其實,德化白瓷較之定窯白瓷、JDZ甜白瓷,不僅胎釉中的化學元素構成含量不同,而且外觀上釉層更為純淨,胎與釉結合緊密堅致,色澤滋潤明亮,工藝技術更臻成熟。
這種優秀品質的得來,其實不止是依靠技術,很大一部分是依靠材料。
也是因為這一點,就算陳文哲的技術水平,現在已經達到大師級,有很多瓷器他也是做不出來的。
比如德化白瓷、甜白瓷、定窯白瓷,甚至還有一些特殊的瓷器。
還有同樣屬於青瓷的耀州窯青瓷,越窯青瓷,這些瓷器燒製出來,也有著如玉一樣的質感,但是跟龍泉青瓷又有不同。
還是說回德化白瓷,德化白瓷的燒製成功,除了當時的瓷工藝人,能恰到好處地掌握火焰氣氛外,與瓷土原料有著密切的關係。
現代研究表明,定窯白瓷是用氧化鋁含量較高的粘土燒製的,粘土含助熔物質少,故瓷胎不夠致密,透光度較差。
而德化窯白瓷,則是用氧化矽含量較高的瓷土製成。
瓷土處理極為精細,瓷土內氧化鉀含量高達6%。
再加上瓷土中含鐵、鈦等雜質較低,燒成後玻璃相較多,因而瓷胎滑潤致密,潔白如玉,透光度特別好。
由於胎質細白,加之氧化鐵含量極低,氧化鉀含量特高的純白釉,焙燒時又采用中性氣氛,德化窯白瓷釉色顯得格外純淨。
燒製成功之後,德化白瓷的釉麵晶瑩光亮,乳白似象牙,如凝脂凍玉,美不勝收,超越了以往任何時候任何窯口的白瓷,一躍成為華夏白瓷的代表。
至於甜白瓷,它是在元代樞府器的基礎上,明代永樂年間景鎮官窯所創製的高白度瓷器。
文獻稱其“白如凝脂、素猶積雪”。
它的色調恬靜柔潤,在視覺上給人以“甜”的感覺,故稱“甜白瓷”。
永樂甜白瓷特征之一是釉質潔白,肥厚如脂,無棕眼,迎光透視,胎釉呈現肉紅或粉紅色;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info">xiaoshuting.info</a>
另一特點是在器物足邊和折角積釉處,常閃爍著灰青的光澤。
釉麵偶然顯現如同青、灰、白三色交織在一起的極淡的蝦青色,甚為奇特。
而宣德白釉器的釉麵亦呈乳白色,施釉較厚,並且有密集的小橘皮棕眼。
與之相比,德化白瓷瓷胎致密,透光度極好,釉層較薄,但卻有凝脂似玉之感,迎光透視,色澤光潤明亮,晶瑩剔透,釉中隱現粉紅或乳白,釉層均勻細膩、光滑潔淨,無永、宣甜白瓷出現的灰暗、蝦青雜色,更罕見橘皮棕眼。
所以,陳文哲確認,這是德化白瓷,而且是其中的精品,就是不知道它經曆了什麽,居然混的這麽慘!
確定了這是德化白瓷,那麽還要確定他的年代。
這個就比較難了,因為這一套茶碗,沒有留下任何能表明身份的信息。
也是這個原因,陳文哲最先看到的時候,認為是普通的民間生活用瓷。
可通過缺口,看到了其內的胎質、釉質,加上其特殊工藝製作出來的那種特殊的白,這才讓陳文哲認識到,這肯定不是普通的瓷器,而是蘊含著一種低調的奢華的高檔茶碗。
看似樸實無華,可懂行的都知道,這種工藝燒製出來的任何東西,都不普通。
所以,這東西就算沒有留款,也能賣上大價錢。
看著手中的一隻茶碗,陳文哲想著,他是不是要擦去外麵的汙垢?看看其釉色到底是什麽樣子?
雖然鑒定年代比較困難,但是,並不是鑒定不出來。
德化白瓷的白,年代不同,燒製出來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白,肯定是都白的,但是,白也分很多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