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是清朝第八位、清軍入關後的第六位皇帝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的年號。</p>
他在清代也算是一位長壽皇帝,這個年號共使用三十年。</p>
旻寧在位期間,爆發了震驚中外的鴉片戰爭,這標誌著我國近代史的開端。</p>
而我國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p>
所以,不管現在的一些國內專家,怎麽給道光皇帝清洗,也清洗不到他一次次喪權辱國的事實。</p>
就是在道光之時,大中華被人連最後一絲底褲都扒光了,這還怎麽洗?</p>
說他勤政愛民?屢敗屢戰?百折不撓?</p>
都是扯澹,這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敗家子,當然,嘉慶、乾隆都是一樣的貨。</p>
如果說滿清有那幾個值得稱道的皇帝,那就隻能算一個半。</p>
一個是雍正,另外半個算康熙,其他都不當人子!</p>
對於道光,陳文哲不感興趣,隻不過,道光時期的瓷器,應該是還有清三代最後的一點餘輝,還能看一看。</p>
如果數量眾多,那這次的收獲,肯定也差不了。</p>
“再看那邊,還有一件瓷器,好像是一件白釉粉盒,這是純粹的外銷瓷,好像從唐宋時期,外國人來華,都要買這種瓷盒啊!”</p>
之前陳文哲在那艘宋代沉船之上,也發現了很多青白釉的瓷盒。</p>
其他有報道的,很多沉船之上,都有這東西。</p>
沒想到在這條清代晚期的沉船之上,又發現了這種東西。</p>
之後,發現的瓷器就更多了,其中的代表是青褐釉瓷瓶。</p>
而這種瓷瓶,好像在“泰興”號上也有發現。</p>
其實,想一想這也正常,因為道光時期是一個很特殊的時期。</p>
這一時期出現在這裏的帆船,可視為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後的見證和縮影。</p>
因為“泰興”號沉沒於1822年,它之後不到20年鴉片戰爭爆發。</p>
從此之後,我國古代的帆船,就此永遠從海上消失了。</p>
這一段時間,世界各國列強,都看到了清國的虛弱。</p>
既然弱,那大海上的利益,就要讓出來。</p>
所以,在這一階段,滿清出海的輪船,就會遭到大量所謂海盜圍獵。</p>
泰興號不是偶然,陳文哲發現的這條沉船,也不是個例。</p>
從這個角度出發,可以說綿延2000多年的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伴隨著“泰興”號等木質帆船的沉沒,最終走向終結。</p>
“泰興”號和這一艘未知沉船,就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後的“帆影”。</p>
這一艘船沉沒的時間,應該不會比泰興號晚多少。</p>
所以,這艘船上的瓷器,應該也跟泰興號上的瓷器相差不大。</p>
果然,隨著潛航器不停靠近那艘船,陳文哲等人看到了灑落在海底的無數青花瓷。</p>
密密麻麻,無數青花瓷,遍布海底。</p>
從痕跡上看,泥沙之中掩埋的數量,也應該不少。</p>
而隻是從暴露出來的那部分瓷器看,這艘沉船運載的器物,十分的豐富多彩。</p>
當然,從此也可以看出,船上運載的貨物,絕大多數為陶瓷器。</p>
隻是隨便看看,這海底的瓷器,就超過幾萬件。</p>
這些瓷器中絕大部分為青花瓷,還有一部分白釉、五彩、青褐釉瓷器。</p>
甚至在其中,陳文哲還看到了一些紫砂等。</p>
這些瓷器大都是18世紀和19世紀初,德化生產的用於出口亞洲市場的青花瓷。</p>
瓷器種類主要以青花盤、碗、杯、碟、罐、蓋碗等日用瓷為主。</p>
像是青花折枝團花紋盤、青花折枝牡丹紋盤等等,都是些標準的出口外銷瓷。</p>
其中的五彩瓷,應該更有價值。</p>
這樣的瓷器,當年的泰興號上也有發現,並且拍賣過。</p>
泰興號出水五彩盤、青褐釉碟,當年打撈上來的部分德化青花瓷器,都在德意誌斯圖加特拍賣。</p>
這些瓷器的故鄉德化,也曾前往拍回了72件古瓷珍品。</p>
然而大部分出水瓷器,現在流散世界各地,且多數為私人藏家收藏,國內罕有收藏。</p>
很長一段時期泰興號出水瓷器的整體麵貌,我們是不清楚的,對其研究也是不充分的。</p>
直到2018年11月,泮廬集團從英倫聯邦貴金屬公司,購回12萬件“泰興”號沉船遺物。</p>
</p>
這批隨著“泰興”號沉寂海底200年的珍寶,終於有機會踏上故土。</p>
2020年,泮廬集團向華夏航海博物館,捐贈100件“泰興”號沉船出水瓷器。</p>
之前因為國內很少能見到“泰興”號沉船出水瓷器,研究也並不充分,所以幾乎沒有舉辦過“泰興”號沉船主題的展覽。</p>
“泰興”號沉船出水文物特展,是以華夏航海博物館館藏“泰興”號出水瓷器為基礎,聯合德化陶瓷博物館和泮廬集團聯合舉辦。</p>
是國內就“泰興”號沉船出水文物,首次大規模展出,也是一次難得的原創展。</p>
展覽中展出400餘件“泰興”號沉船出水瓷器,涵蓋青花、白釉、五彩、青褐釉等多個門類。</p>
囊括碗、盤、碟、杯、缽、瓶、盒、凋塑等10餘種器型,基本可以展現“泰興”號出水德化窯瓷器的整體麵貌。</p>
現代社會,隨著網絡的興起,很多東西都被曝光在網絡之上,因此泰興號上出水過一些什麽瓷器,才為我們所知。</p>
像是德化窯青花靈芝紋盤、德化窯白釉人物像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p>
還有出水的青花花卉紋盤,也是其中的代表作。</p>
晚晴時期的青花瓷,主要是以碗、盤、碟、杯、盒、勺等日用品為主。</p>
這些瓷器裝飾洞石、花卉、花籃、圈點、人物、文字、山水、動物等圖桉,布局疏朗、器型規整、紋飾多樣。</p>
比如眼前的一件青花粉盒,這種產品在德化各窯址中都有出土。</p>
從此也可以充分體現了德化窯,作為我國古代外銷名窯的重要地位。</p>
以前陳文哲知道德化窯出口厲害,但是他沒有一個清楚的認知。</p>
可現在他知道了,通過這幾次發現沉船,特別是沉船出水瓷器,就絕對看到德化窯在出口方麵的優勢地位。</p>
這一切的發現,再現了德化窯這一著名外銷窯口的千年發展史。</p>
也讓德化,坐實了我國三大古瓷都之一的江湖地位。</p>
他在清代也算是一位長壽皇帝,這個年號共使用三十年。</p>
旻寧在位期間,爆發了震驚中外的鴉片戰爭,這標誌著我國近代史的開端。</p>
而我國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p>
所以,不管現在的一些國內專家,怎麽給道光皇帝清洗,也清洗不到他一次次喪權辱國的事實。</p>
就是在道光之時,大中華被人連最後一絲底褲都扒光了,這還怎麽洗?</p>
說他勤政愛民?屢敗屢戰?百折不撓?</p>
都是扯澹,這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敗家子,當然,嘉慶、乾隆都是一樣的貨。</p>
如果說滿清有那幾個值得稱道的皇帝,那就隻能算一個半。</p>
一個是雍正,另外半個算康熙,其他都不當人子!</p>
對於道光,陳文哲不感興趣,隻不過,道光時期的瓷器,應該是還有清三代最後的一點餘輝,還能看一看。</p>
如果數量眾多,那這次的收獲,肯定也差不了。</p>
“再看那邊,還有一件瓷器,好像是一件白釉粉盒,這是純粹的外銷瓷,好像從唐宋時期,外國人來華,都要買這種瓷盒啊!”</p>
之前陳文哲在那艘宋代沉船之上,也發現了很多青白釉的瓷盒。</p>
其他有報道的,很多沉船之上,都有這東西。</p>
沒想到在這條清代晚期的沉船之上,又發現了這種東西。</p>
之後,發現的瓷器就更多了,其中的代表是青褐釉瓷瓶。</p>
而這種瓷瓶,好像在“泰興”號上也有發現。</p>
其實,想一想這也正常,因為道光時期是一個很特殊的時期。</p>
這一時期出現在這裏的帆船,可視為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後的見證和縮影。</p>
因為“泰興”號沉沒於1822年,它之後不到20年鴉片戰爭爆發。</p>
從此之後,我國古代的帆船,就此永遠從海上消失了。</p>
這一段時間,世界各國列強,都看到了清國的虛弱。</p>
既然弱,那大海上的利益,就要讓出來。</p>
所以,在這一階段,滿清出海的輪船,就會遭到大量所謂海盜圍獵。</p>
泰興號不是偶然,陳文哲發現的這條沉船,也不是個例。</p>
從這個角度出發,可以說綿延2000多年的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伴隨著“泰興”號等木質帆船的沉沒,最終走向終結。</p>
“泰興”號和這一艘未知沉船,就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後的“帆影”。</p>
這一艘船沉沒的時間,應該不會比泰興號晚多少。</p>
所以,這艘船上的瓷器,應該也跟泰興號上的瓷器相差不大。</p>
果然,隨著潛航器不停靠近那艘船,陳文哲等人看到了灑落在海底的無數青花瓷。</p>
密密麻麻,無數青花瓷,遍布海底。</p>
從痕跡上看,泥沙之中掩埋的數量,也應該不少。</p>
而隻是從暴露出來的那部分瓷器看,這艘沉船運載的器物,十分的豐富多彩。</p>
當然,從此也可以看出,船上運載的貨物,絕大多數為陶瓷器。</p>
隻是隨便看看,這海底的瓷器,就超過幾萬件。</p>
這些瓷器中絕大部分為青花瓷,還有一部分白釉、五彩、青褐釉瓷器。</p>
甚至在其中,陳文哲還看到了一些紫砂等。</p>
這些瓷器大都是18世紀和19世紀初,德化生產的用於出口亞洲市場的青花瓷。</p>
瓷器種類主要以青花盤、碗、杯、碟、罐、蓋碗等日用瓷為主。</p>
像是青花折枝團花紋盤、青花折枝牡丹紋盤等等,都是些標準的出口外銷瓷。</p>
其中的五彩瓷,應該更有價值。</p>
這樣的瓷器,當年的泰興號上也有發現,並且拍賣過。</p>
泰興號出水五彩盤、青褐釉碟,當年打撈上來的部分德化青花瓷器,都在德意誌斯圖加特拍賣。</p>
這些瓷器的故鄉德化,也曾前往拍回了72件古瓷珍品。</p>
然而大部分出水瓷器,現在流散世界各地,且多數為私人藏家收藏,國內罕有收藏。</p>
很長一段時期泰興號出水瓷器的整體麵貌,我們是不清楚的,對其研究也是不充分的。</p>
直到2018年11月,泮廬集團從英倫聯邦貴金屬公司,購回12萬件“泰興”號沉船遺物。</p>
</p>
這批隨著“泰興”號沉寂海底200年的珍寶,終於有機會踏上故土。</p>
2020年,泮廬集團向華夏航海博物館,捐贈100件“泰興”號沉船出水瓷器。</p>
之前因為國內很少能見到“泰興”號沉船出水瓷器,研究也並不充分,所以幾乎沒有舉辦過“泰興”號沉船主題的展覽。</p>
“泰興”號沉船出水文物特展,是以華夏航海博物館館藏“泰興”號出水瓷器為基礎,聯合德化陶瓷博物館和泮廬集團聯合舉辦。</p>
是國內就“泰興”號沉船出水文物,首次大規模展出,也是一次難得的原創展。</p>
展覽中展出400餘件“泰興”號沉船出水瓷器,涵蓋青花、白釉、五彩、青褐釉等多個門類。</p>
囊括碗、盤、碟、杯、缽、瓶、盒、凋塑等10餘種器型,基本可以展現“泰興”號出水德化窯瓷器的整體麵貌。</p>
現代社會,隨著網絡的興起,很多東西都被曝光在網絡之上,因此泰興號上出水過一些什麽瓷器,才為我們所知。</p>
像是德化窯青花靈芝紋盤、德化窯白釉人物像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p>
還有出水的青花花卉紋盤,也是其中的代表作。</p>
晚晴時期的青花瓷,主要是以碗、盤、碟、杯、盒、勺等日用品為主。</p>
這些瓷器裝飾洞石、花卉、花籃、圈點、人物、文字、山水、動物等圖桉,布局疏朗、器型規整、紋飾多樣。</p>
比如眼前的一件青花粉盒,這種產品在德化各窯址中都有出土。</p>
從此也可以充分體現了德化窯,作為我國古代外銷名窯的重要地位。</p>
以前陳文哲知道德化窯出口厲害,但是他沒有一個清楚的認知。</p>
可現在他知道了,通過這幾次發現沉船,特別是沉船出水瓷器,就絕對看到德化窯在出口方麵的優勢地位。</p>
這一切的發現,再現了德化窯這一著名外銷窯口的千年發展史。</p>
也讓德化,坐實了我國三大古瓷都之一的江湖地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