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艾利斯複出之前,霍納塞克會更多地出現在二號位上。


    像他這種注定會成才的球員,隻要別讓他去擔任力不能及的角色,他就不會讓人失望。


    在尼克斯,霍納塞克大部分時間裏主要擔任斯托克頓的替補,二號位人員告急的時候,他能憑借一手射術和聰明的走位靈活搖擺。


    這就是路易喜歡搖擺人的原因。


    尼克斯對後衛的要求,就兩點,能帶球打戰術,或者接球射中空位三分。


    這都是霍納塞克所擅長的,在尼克斯出道,讓他的三分球比另一個版本的他更早地達到了一個極高的水準。


    隊內訓練賽裏,霍納塞克左右兩個點的空位底角三分是值得重視的——幾乎從不投丟。


    斯托克頓、霍納塞克、斯蒂文斯、麥克海爾和奧克利的陣容,是個典型的4out陣。如果奧克利的射程可以拓展到罰球線之外,他也可以進入5out。但畢竟是80年代,路易會要求球員擴大射程,但不會強製逆時代潮流,逼他們投三分。


    順其自然就好。


    霍納塞克被活塞的防守忽略,他用3中2的三分球讓戴利指出:“底角的那個白人是他媽誰防的?別再漏了!”


    威爾遜不在場,尼克斯少了一個可以隨時點名對方防守漏洞或者打錯位的持球大核,但45out陣容的核心,就是極致的空間。


    四五個球員全部紮在高位利用投籃威脅把人都調出來,再用戰術製造投籃或者突破機會。


    斯托克頓在對上杜馬斯的時候,路易認為他會吃大虧,但結果十分出人意料。


    杜馬斯在麵對斯托克頓的時候並沒有表現出多麽明顯的優勢。


    就算沒擋拆,杜馬斯想防住斯托克頓的突破也不容易。


    斯托克頓在尼克斯很少突破,因為路易不需要他那麽做。隻有隊內對抗賽的時候,路易才能看見斯托克頓果敢地持球突破。


    他的突破有兩個特點,沒有超級勁爆的啟動速度,也沒有複雜多變的節奏,但每一步都出得紮實穩重,一旦被他的突破奪去了防守位置,想再奪回來就難了,這與他的第二個突破特點有關。


    他的突破伴隨著大量的手部動作,極其喜歡在與防守人發生對抗的時候抬起肘部照著對方的任意部位來一下。


    今天對杜馬斯,他的辦法就是腳下為輔,肘擊為主。


    他是個風格打法都極為肮髒的球員。


    斯托克頓不厭其煩地運球突破傳球給霍納塞克,在由霍納塞克執行第二次運球突破,再次傳球。


    空間不斷地被拉扯。


    斯蒂文斯在各種混亂中尋找到機會,切入,接球,灌籃。


    尼克斯每個回合的終結者都不一樣,場上的五個球員都可能成為得分手。


    同樣的戰術核心,同樣把球員集中在高位逼迫活塞的人員離開籃下製造禁區真空,以威爾遜為核心的45out和以斯托克頓們為核心的45out,打著理念全然不同的兩種比賽。


    次節過了4分鍾,45比30。


    情況危急,戴利請求暫停。


    尼克斯的進步超出了想象,這支球隊在上賽季還處處都透著一股稚嫩的感覺,雖然他們打出了聯盟第一的戰績。但是如果在季後賽裏碰到,戴利有把握贏。


    可是,現在卻不一樣了。


    年輕人的成長速度比他預計的要快,無論是首發的五人,還是第二陣容,尼克斯簡直是沒有死角的。


    就在這時,路易開始整活。


    他選擇如此陣容出場:斯托克頓、霍納塞克、米勒、威爾遜、布拉德·羅浩斯。


    你隻有在小球時代才可能看見這種首發。


    “尼克斯現在場上隻有一個內線,而且布拉德·羅浩斯隻是新秀,缺乏經驗並且球風偏軟!”活塞隊的主場播音員厄尼·哈維樂觀地說。


    然而,尼克斯的對手一點都不樂觀。


    戴利對杜馬斯說道:“把球給阿德裏安!讓他來打開局麵!”


    杜馬斯對此抱有疑慮:“ad(丹特利)會傳球嗎?”


    尼克斯居然要使出這樣的陣容,那麽遇到活塞的強點進攻的時候,包夾肯定是他們唯一阻止進攻的方法。


    杜馬斯的死亡之問——丹特利會傳球嗎?


    戴利心裏有答案,但他沒說。


    “暫時不管這個!”戴利說,“先穩住局麵要緊!”


    地球人都知道,丹特利是不可能傳球的。


    他對進攻的執著,就像某些明星對於壓軸演出位的執著一樣。


    丹特利在低位果然無堅不摧,尼克斯沒人能防住他。


    而且,他沒有戴利想象的那麽獨,如果活塞出動兩人以上的包夾,他還是會傳球的。


    問題似乎不再是丹特利傳不傳球,而是隊友能不能把握住丹特利的傳球。


    第二節後半段,丹特利有幾個被夾擊時直接找到底角隊友的回合。如果站在底角的人是伊洛,戴利會很高興。但可惜不是,站在那裏的人是杜馬斯。


    杜馬斯有三分能力,可是底角三分恰恰是他的冷區。


    戴利看著尼克斯的防守,感覺其中有些陰謀。


    丹特利總是在同樣的位置接到球,為了掩護他,杜馬斯得去底角罰站。可是杜馬斯的底角三分不準,所以斯托克頓夾擊的時候並不猶豫。


    戴利不敢相信尼克斯能做到這一步,剛剛好讓丹特利在一個特殊的位置接到球,又剛好,可以把杜馬斯牽製在底角動彈不得,又剛好知道杜馬斯無法投進那個位置的三分球……戴利恐慌了起來,如果有這麽多的“剛好”難道全都是巧合嗎?連續幾個回合一模一樣?


    丹特利陸續出現失誤,且並不出現在被夾擊時——丹特利護球能力和基本的出球能力都沒問題。但尼克斯絕對對活塞的進攻站位進行了研究,米勒和霍納塞克總是會出現在一個該死的位置把傳球截斷。


    畢竟,丹特利不是魔術師,總指望他在被夾擊時傳出安全的球並不現實。


    太詭異了。


    就像兩人打牌,一個在打明牌卻不自知,戴利感覺活塞的每一步動向都在路易的掌握之中。


    特別是丹特利那些詭異的進攻。


    尼克斯並不是每一次防守都能把丹特利給防住,有時候他們的夾擊會失敗,有時候,他們連夾擊都防不住丹特利。這種回合就像是獎勵小孩的糖果。


    無形中,他們給了丹特利一些暗示。


    乖,就這麽打,你是最棒的。


    戴利反應過來時,活塞輸20分了。


    丹特利成功代入了一種人為製造的情境裏。


    “非我發揮不給力,實乃隊友太垃圾。”


    畢竟他一個人吸引了那麽多的防守,而且也給隊友製造出了空位投籃的機會。他的球也傳出去了,你們都知道他不喜歡傳球,可是他這次傳了又怎麽樣,有好結果嗎?這些不好的結果不恰恰說明他之前不傳球是正確的嗎。


    戴利在驚慌中請求暫停。


    54比34


    尼克斯方麵,霍納塞克對路易的調度感到欽佩:“教練,他們果然像你說的,隻會給丹特利單打,而且杜馬斯每次都站底角。”


    路易笑了笑,這沒有什麽可得意的。


    不過是對活塞進行了一些細致的研究,再結合對方陣容針對性的防守。


    而且這不是路易一個人的主意,趙遠征認為活塞會加強低位進攻,菲爾·傑克遜提供了一組關鍵數據:杜馬斯的底角三分率隻有18%。


    路易結合他們給出的建議,啟用了一個大膽的陣容,明麵上看起來是領先太多,得意忘形了,實際上是請君入甕讓活塞自己埋自己。


    現在活塞落後20分,是否會輸還不一定,但接下來的比賽肯定不好打。


    路易換下霍納塞克,換上尤因提供籃板和防守的保障。


    打到這種地步,留給活塞調整空間已經不大。


    他們接下來的打法,無非就是那個了——暫停結束,不出所料,戴利決定以杜馬斯、沃西、馬洪、帕裏什、馬龍的四大一小,來淹沒尼克斯的進攻與防守。


    這種陣容隻有大球時代才可能出現。


    因為此時的三分手還不多,各個球隊並沒有足夠的射手來懲罰活塞的內線群。因此,他們的前場陣容會帶來相當大的球場壓迫力。


    但是這種不講道理的無腦身體壓製流,隻能對付那些沒投籃還沒內線的球隊。


    尼克斯這種突投結合,進攻體係成熟,投籃分布均衡且理念高度現代化的球隊,是活塞的克星。


    查克·戴利和活塞隊很快就明白,他們一味地把目標放在凱爾特人身上可能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除了凱爾特人,還有尼克斯。


    他們一心對付凱爾特人,組成驚人的前場陣容——大方向還錯了——可是回頭看看東部又出了一個新興的超級球隊。


    球風和打法正好克製活塞。


    第二節結束前,尼克斯的投籃如雨落,加上尤因的防守和籃板讓球隊沒有被爆籃板——半場結束時,活塞落後26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餘下的,隻有噪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默的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默的愛並收藏餘下的,隻有噪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