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虛在哪裏?
現代人飲食營養不知比以前好了多少倍,非但疾病沒有減少,反而有增多,有年輕化的趨勢。而且疾病非但沒有變得容易治,反變得束手難醫。是醫生技術水平下降了嗎?是人的體質不如從前了嗎?都不是,最大的原因是現代人能量消耗得比以前厲害。聽多了消耗耳朵(腎)的能量,說多了消耗了口(脾胃)中能量,看多了消耗眼睛(肝)能量,這還是次要的。
真正嚴重消耗人全身能量的是生氣。人生一次氣,三天都恢複不過來,所以人在生氣後往往會很累。而很多大病起來或大災難加身之前,人在事後回憶都會有幾次大生氣,激動在先。可見生氣也是引動大病災疾的導火線。所謂“生病起於過用”。生氣激動就是最厲害的過用身體的儲備能量啊!
普遍的病人大多求醫心切,尚補成風。(.)隻要醫生說這藥能補什麽,那藥又能補什麽,就很樂意地去吃,但不管怎麽補,去檢查,不是缺鈣就是貧血,要不就是其他髒腑虛損。其實虛是決定虛的,但補是決定補不進去的。人們都知道拿一個漏底的桶去打水,那是永遠都打不到水的,都被漏得一幹二淨,這叫“竹籃打水,一場空”。可我們為何不反思一下?我們怎麽能企求拿“漏底”的身體去吃“補藥”呢?漏在哪裏?便是漏在“脾氣”。
一個人一天的能量80%以上都是消耗在脾氣的較量上。不信但看有些人吃得不多卻一天到晚精力充沛,沒有別的秘訣,少在脾氣上較量。而相反,有些人一天吃到晚,都覺得沒勁,精神不好,好像營養不良的樣子,那就隻有一個原因,愛生氣,愛較勁,多少能量都在這裏漏掉了。
中醫有種說法叫“虛不受補”,其實說得還不夠到位,嚴格而言,應該叫“漏不受補”。亡羊補牢,縱養多少羊也徒勞。吃補藥不節製脾氣,總愛生氣、激動,便是仙丹秘方也難補。所以一句話,脾氣最耗,生氣最漏,而溫柔最補,和氣最益。憨山大師曰:“一劑養神平胃散,兩盅和氣二陳湯。”即是說溫柔和氣,平靜養神,就是最好的平胃散,最好的二陳湯,治肝胃不和,莫過於此。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
現代人飲食營養不知比以前好了多少倍,非但疾病沒有減少,反而有增多,有年輕化的趨勢。而且疾病非但沒有變得容易治,反變得束手難醫。是醫生技術水平下降了嗎?是人的體質不如從前了嗎?都不是,最大的原因是現代人能量消耗得比以前厲害。聽多了消耗耳朵(腎)的能量,說多了消耗了口(脾胃)中能量,看多了消耗眼睛(肝)能量,這還是次要的。
真正嚴重消耗人全身能量的是生氣。人生一次氣,三天都恢複不過來,所以人在生氣後往往會很累。而很多大病起來或大災難加身之前,人在事後回憶都會有幾次大生氣,激動在先。可見生氣也是引動大病災疾的導火線。所謂“生病起於過用”。生氣激動就是最厲害的過用身體的儲備能量啊!
普遍的病人大多求醫心切,尚補成風。(.)隻要醫生說這藥能補什麽,那藥又能補什麽,就很樂意地去吃,但不管怎麽補,去檢查,不是缺鈣就是貧血,要不就是其他髒腑虛損。其實虛是決定虛的,但補是決定補不進去的。人們都知道拿一個漏底的桶去打水,那是永遠都打不到水的,都被漏得一幹二淨,這叫“竹籃打水,一場空”。可我們為何不反思一下?我們怎麽能企求拿“漏底”的身體去吃“補藥”呢?漏在哪裏?便是漏在“脾氣”。
一個人一天的能量80%以上都是消耗在脾氣的較量上。不信但看有些人吃得不多卻一天到晚精力充沛,沒有別的秘訣,少在脾氣上較量。而相反,有些人一天吃到晚,都覺得沒勁,精神不好,好像營養不良的樣子,那就隻有一個原因,愛生氣,愛較勁,多少能量都在這裏漏掉了。
中醫有種說法叫“虛不受補”,其實說得還不夠到位,嚴格而言,應該叫“漏不受補”。亡羊補牢,縱養多少羊也徒勞。吃補藥不節製脾氣,總愛生氣、激動,便是仙丹秘方也難補。所以一句話,脾氣最耗,生氣最漏,而溫柔最補,和氣最益。憨山大師曰:“一劑養神平胃散,兩盅和氣二陳湯。”即是說溫柔和氣,平靜養神,就是最好的平胃散,最好的二陳湯,治肝胃不和,莫過於此。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