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貓手中的狼眼手電看去,隻見距離我們差不多也就是四五米開外的地方,居然出現了一個個足球大小的球狀物體,這些球狀物體的數量非常多,一個挨著一個,密密麻麻的排列,而且球狀物體不僅僅是局限分布於我們的左側,如果我們持續向前走的話,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很快也會遇到這種球狀物體。
我注意到周圍的這些球狀物體的質地非常的特殊,他們表麵大致上為墨綠色,但是在這墨綠色的表麵,還分布有一條條密密麻麻的波浪紋痕跡,這種痕跡的出現,使得這裏的球狀物體更像是一個個的西瓜。球狀物體在狼眼手電的照射下,有明顯的吸光和反射光線的情況,這樣來看,這裏的球狀物體應該不是石質。看起來更像是某種金屬。
可是問題來了,如果這裏的球狀物體是金屬的話,那麽按照這裏的濕度來看,這些東西早就被腐蝕了,不過,現在看去,這裏的球狀物體壓根就沒有受到水汽腐蝕的影響。
“這是玩兒的哪處兒?還冒出這麽多石頭西瓜來。”光頭瞅著四周的球狀物體問道。
“你這個眼神兒以後也別盜墓了,這二五眼,有空去眼科醫院把眼睛打打,我同學在哪做主治醫師,讓她給你打個折扣。這球狀物體明顯就不是石頭做的,應該是金屬一類的東西。”我調侃的說了一句。
就在光頭又要和我拌嘴的時候,林熙惠時時地打斷了我們的話,一邊搖了搖頭,一邊對我們說到,在她看來,這裏的球狀物體,應該既不是石質也不是金屬製,而看起來更像是隕石!
隨後林熙惠介紹說,隕石在高空飛行時,表麵溫度甚至可以達到幾千度。在這樣的高溫下,隕石表麵融化成了液體。後來由於低層比較濃密大氣阻擋的雲因,隕石的速度越來越慢,融化的表麵冷卻下來,形成一層薄殼叫“熔殼”。
熔殼很薄,一般在1毫米左右,顏色是黑色或棕色的。在熔殼冷卻的過程中,空氣流動在隕石表麵吹過的痕跡也保留下來,叫“氣印”。氣印的樣子很像在麵團上按出的手指印。所以那些球狀物身上的“條紋”有些類似。那些球狀物體身上的“條紋”,可能就是這樣形成的。
這裏到處都是水,可是那些球狀物身上卻沒有一點被侵蝕的跡象,不論是石質還是金屬製的球體,在千百年的時間中,侵在水中的部分應該會有侵蝕。
隨後林熙惠話鋒一轉,但是隕石就有所不同了,隕石中鐵隕石由鐵、鎳、矽、酸和鹽礦物組成,並含有礦物鎳紋石、隕硫鐵、鉻鐵礦、石墨等。所以隕石的形態並不易發生改變。這就又和這裏的球體特征相吻合,形態長期沒有變化。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林熙惠才覺得那些球狀的東西可能是隕石,而並非是普通石頭或者是金屬。
不過現在全球已知發現的隕石,一共才隻有40000塊左右,這裏的球狀物倘若真是隕石造成,那我們也算是一批“發現者”了。
我注意力非常集中地在聽著林熙惠解釋,同時,我也在留意周圍的這些球狀物體,如果像是林熙惠說的那樣,這些球狀東西真的是隕石,那隕石在人工打磨的情況下,也不可能被打磨的如此精細。
在大學的時候,考古界的泰鬥金智教授,曾經來哈工大給我們講過一趟公開課。我對這堂課印象非常深,因為從小對曆史比較感興趣,所以凡是學校來學者講師,我一定到場聆聽。
據金教授講,在1938年的時候,一支納粹遠征軍就曾發現了一尊隕石佛像。研究發現這尊佛像,由一塊罕見的鎳鐵隕石雕成。所展示的文化信仰,據信介乎佛教和早期藏傳佛教時期的苯教文化之間,隕石上所刻畫的佛,就是——毗沙門天王,聽說毗沙門天在西藏被稱之為“藏巴拉”。後來才了解到,當時金教授說的那尊佛像,是現今已知唯一一尊使用隕石雕成的人形雕像,也是唯一一件隕石雕刻的物件。價值之大不可估量。
想到這裏,我又看向了周圍的這些疑似隕石製成的球體,如果這裏的球體真的是隕石打造,那麽價值之大簡直就是不可估量。
“如果真的是隕石,這裏的東西會不會有放射性?從而對人體有一定潛移默化的影響?”張隊突然問道。
張隊的話音剛落,我就聽到老貓回答到,隕石的放射性來源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宇宙射線,第二類是放射性元素。
宇宙射線,這個概念比較簡單,就是指的隕石母體直接暴露於宇宙射線之中,在隕石內部會有所累積,這種積累產生所謂的宇宙射線。這種累積和釋放對人體是無害的。宇宙射線是宇宙中無處不在的帶電粒子流,放射性非常微弱,而且衰變速度非常快。即使是剛剛落地的目擊隕石,所殘存的宇宙射線也不會對人造成傷害。
再者就是隕石自身含有的放射型物質。一般認為放射性元素是在恒星內部的極端高溫高壓環境中生成,並伴隨著恒星的消亡而廣泛分布在宇宙中。換句話說,這種放射哪裏都有,但是哪裏都很少。地球作為大型的固態岩石星球,具有大量的液態水和頻繁持久的地質活動,導致放射性物質的富集。而小行星和月球、火星等隕石的來源地不具有類似的富集條件,隕石中的放射性物質含量遠遠低於地球岩石。
隕石之中隻要不含有元素鈾、釷和鐳這樣的金屬物質,就不會對人體產生有害的輻射。
光頭這個時候打斷了老貓的話,急忙問道,“小哥,你這說了和沒說有什麽區別?你又不是元素探測器,你也不知道這裏的元素有沒有毒啊。你想想這個地方為什麽這麽多“怪球”?肯定是為了防止有人從這裏經過,怪球之中含有有毒元素,那麽就是一了百了啊。”
說到這裏,光頭的話音一頓皺著眉頭來了一句,“我操,我怎麽覺得渾身上下這麽不舒服啊!”
我注意到周圍的這些球狀物體的質地非常的特殊,他們表麵大致上為墨綠色,但是在這墨綠色的表麵,還分布有一條條密密麻麻的波浪紋痕跡,這種痕跡的出現,使得這裏的球狀物體更像是一個個的西瓜。球狀物體在狼眼手電的照射下,有明顯的吸光和反射光線的情況,這樣來看,這裏的球狀物體應該不是石質。看起來更像是某種金屬。
可是問題來了,如果這裏的球狀物體是金屬的話,那麽按照這裏的濕度來看,這些東西早就被腐蝕了,不過,現在看去,這裏的球狀物體壓根就沒有受到水汽腐蝕的影響。
“這是玩兒的哪處兒?還冒出這麽多石頭西瓜來。”光頭瞅著四周的球狀物體問道。
“你這個眼神兒以後也別盜墓了,這二五眼,有空去眼科醫院把眼睛打打,我同學在哪做主治醫師,讓她給你打個折扣。這球狀物體明顯就不是石頭做的,應該是金屬一類的東西。”我調侃的說了一句。
就在光頭又要和我拌嘴的時候,林熙惠時時地打斷了我們的話,一邊搖了搖頭,一邊對我們說到,在她看來,這裏的球狀物體,應該既不是石質也不是金屬製,而看起來更像是隕石!
隨後林熙惠介紹說,隕石在高空飛行時,表麵溫度甚至可以達到幾千度。在這樣的高溫下,隕石表麵融化成了液體。後來由於低層比較濃密大氣阻擋的雲因,隕石的速度越來越慢,融化的表麵冷卻下來,形成一層薄殼叫“熔殼”。
熔殼很薄,一般在1毫米左右,顏色是黑色或棕色的。在熔殼冷卻的過程中,空氣流動在隕石表麵吹過的痕跡也保留下來,叫“氣印”。氣印的樣子很像在麵團上按出的手指印。所以那些球狀物身上的“條紋”有些類似。那些球狀物體身上的“條紋”,可能就是這樣形成的。
這裏到處都是水,可是那些球狀物身上卻沒有一點被侵蝕的跡象,不論是石質還是金屬製的球體,在千百年的時間中,侵在水中的部分應該會有侵蝕。
隨後林熙惠話鋒一轉,但是隕石就有所不同了,隕石中鐵隕石由鐵、鎳、矽、酸和鹽礦物組成,並含有礦物鎳紋石、隕硫鐵、鉻鐵礦、石墨等。所以隕石的形態並不易發生改變。這就又和這裏的球體特征相吻合,形態長期沒有變化。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林熙惠才覺得那些球狀的東西可能是隕石,而並非是普通石頭或者是金屬。
不過現在全球已知發現的隕石,一共才隻有40000塊左右,這裏的球狀物倘若真是隕石造成,那我們也算是一批“發現者”了。
我注意力非常集中地在聽著林熙惠解釋,同時,我也在留意周圍的這些球狀物體,如果像是林熙惠說的那樣,這些球狀東西真的是隕石,那隕石在人工打磨的情況下,也不可能被打磨的如此精細。
在大學的時候,考古界的泰鬥金智教授,曾經來哈工大給我們講過一趟公開課。我對這堂課印象非常深,因為從小對曆史比較感興趣,所以凡是學校來學者講師,我一定到場聆聽。
據金教授講,在1938年的時候,一支納粹遠征軍就曾發現了一尊隕石佛像。研究發現這尊佛像,由一塊罕見的鎳鐵隕石雕成。所展示的文化信仰,據信介乎佛教和早期藏傳佛教時期的苯教文化之間,隕石上所刻畫的佛,就是——毗沙門天王,聽說毗沙門天在西藏被稱之為“藏巴拉”。後來才了解到,當時金教授說的那尊佛像,是現今已知唯一一尊使用隕石雕成的人形雕像,也是唯一一件隕石雕刻的物件。價值之大不可估量。
想到這裏,我又看向了周圍的這些疑似隕石製成的球體,如果這裏的球體真的是隕石打造,那麽價值之大簡直就是不可估量。
“如果真的是隕石,這裏的東西會不會有放射性?從而對人體有一定潛移默化的影響?”張隊突然問道。
張隊的話音剛落,我就聽到老貓回答到,隕石的放射性來源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宇宙射線,第二類是放射性元素。
宇宙射線,這個概念比較簡單,就是指的隕石母體直接暴露於宇宙射線之中,在隕石內部會有所累積,這種積累產生所謂的宇宙射線。這種累積和釋放對人體是無害的。宇宙射線是宇宙中無處不在的帶電粒子流,放射性非常微弱,而且衰變速度非常快。即使是剛剛落地的目擊隕石,所殘存的宇宙射線也不會對人造成傷害。
再者就是隕石自身含有的放射型物質。一般認為放射性元素是在恒星內部的極端高溫高壓環境中生成,並伴隨著恒星的消亡而廣泛分布在宇宙中。換句話說,這種放射哪裏都有,但是哪裏都很少。地球作為大型的固態岩石星球,具有大量的液態水和頻繁持久的地質活動,導致放射性物質的富集。而小行星和月球、火星等隕石的來源地不具有類似的富集條件,隕石中的放射性物質含量遠遠低於地球岩石。
隕石之中隻要不含有元素鈾、釷和鐳這樣的金屬物質,就不會對人體產生有害的輻射。
光頭這個時候打斷了老貓的話,急忙問道,“小哥,你這說了和沒說有什麽區別?你又不是元素探測器,你也不知道這裏的元素有沒有毒啊。你想想這個地方為什麽這麽多“怪球”?肯定是為了防止有人從這裏經過,怪球之中含有有毒元素,那麽就是一了百了啊。”
說到這裏,光頭的話音一頓皺著眉頭來了一句,“我操,我怎麽覺得渾身上下這麽不舒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