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鄉試分三場進行,每場時間是三天兩夜。鄉試題目一般都是由主考官自行擬定,考題須於考試前一日刻印完畢。
他們在八月初九卯時三刻,聽到炮聲後才進場。隻要一進場,就要到十七早上才能出考場。當然考官們也同樣如此,但待遇可比他們這些秀才強多了!
董釗吐槽道:“鄉試最可怕的就是要在裏麵住九天,上次我在裏麵時,到了後麵兩天,感覺已經神誌不清了,最後一天題還沒做完,我就被抬出來了。
還有我帶去的饅頭都已經發黴,最後隻能自己煮粥喝,煮的味道也怪怪的,粥還沒喝完我就暈了過去。”想起三年前的事,他就一臉苦澀。
當年年輕不懂事,以為鄉試還好就待九天,沒想到最後他是躺著出來的。
眾人看著董釗臉都發白了,心有餘悸的樣子,對於鄉試考場的環境也多了許多擔憂。
鄉試的正副主考官都是由朝廷直接下派的欽差大臣充任,翰林院的兩榜進士的官員,身居四品才能擔任主考官。
除了主考官外,還有四個同考官,總體就是由本省巡撫、總督等官員充任,還有其它官員若幹。
改卷子的時候,官府請來整個省的大儒或的高級官員(三品以上)請來一起閱卷。多數人的層層監督,就是為了減少作弊的可能。
全部卷子都是糊名,考生不得在試卷上做出答題以外的標記,不然成績多少,都將作廢論處。
眾人聽了董釗的話,真的是擔憂,但還是乖乖地站好排隊的範圍提著自己的考籃。
考籃裏放了卷袋、筆袋以至包菜包蠟的油紙,都收拾得妥貼;底下放著的便是飯碗、茶盅,又是一分匙箸筒兒,合銅鍋、銚子、蠟簽兒、蠟剪兒、風爐兒、板凳兒、釘子錘子,米、茶葉、鹹菜疙瘩、用油紙包好小包的肉幹,桐油、茶油、幹蘑菇、還有幾件薄衣,蠟燭,驅蟲藥包,雄黃藥包和解暑和治拉肚子的藥,還有一些常用小物件等等這些想著應該帶齊了。
帶風爐兒適合用在考場煮熱水或煮點吃的,用油做燃料,這樣再前麵幾天吃衙吏那買的飯菜湊合下九天應該能過了!
幾人經過經過重重檢查,頭發絲都檢查到了,鞋子連鞋底都給磨下,驗明正身後,沒有夾帶,士兵才放他們貢院。
貢院內的號房一律南向成排,長的有上百間,短的也有五六十間,看著就是一條條小巷子,很是壯觀,考生進了號房就鎖上了,旁邊還備水缸,想來應該是用來飲用和滅火的。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info">小書亭</a>
號房大小就是剛好可以攣縮的躺下一個七尺男兒,如果身高超了,也是這個待遇。裏麵隻有一桌板、和凳子腿歪斜的凳子,兩塊並在一起晚上就能睡了,地上放著一碗清水用來做筆洗用的水。認真看了看角落還有一塊地方,可以讓他做點吃的。
號房裏十步一崗,李文山在士兵的注目,掀開桌板,走進屬於自己的號房,看著位置還算幸運起碼不是臭號。
頂上的屋頂看著破了個洞,李文山帶了油紙,想著用油紙補一下,下點小雨應該能頂的住。比了比距離是凳子那個位置,這樣看來還算幸運。
李文山首先脫下身上的那件薄皮襖,為了防止夜晚突然變冷,董釗告訴他們要帶一件厚衣服。
把考籃等東西放下後,李文山拿出錘子和釘子開始修凳子了,不然坐不了,還考什麽。又拿出幾片大油紙,把桌和凳子合並,踩上去,用油紙把破洞的位置定好。
全部處理完,擦擦汗後。挽起袖子,開始擦拭灰塵,仔細檢查號房裏的邊邊角角,處理了一遍,還發現一隻老鼠,幾隻蜘蛛。把驅蟲藥雄黃藥拿出來整個號房灑了不少,留一半過幾天再用。
他怕碰上蛇尤其是毒蛇,那如果被咬了死在考場,還都隻能自認倒黴,十幾年前一屆鄉試就有出現這種事。
李文山把東西歸置好後,準備好筆墨硯,開始等著試卷下發,開始考試了。
衙吏先發下來一疊草稿紙。第一場考試正場農曆八月初九把試卷散發給考生每人一份,考試時間三天兩夜。
第一場《四書》製義題三,五言八韻詩題一,題目的旁邊有很多小字,大部分是對考生卷麵上的要求。
按著要求,在毛筆沾上墨水後,先填寫卷頭,寫下自己的姓名、籍貫、年齡、形貌。寫下自己曾祖、祖父、父親三代人的名字和身份,有無犯罪。
第一場題目為"子曰為政以德"來自於《論語》卷一為政第二。
第二題的題目“切切偲偲怡怡”,出自《論語·卷七·子路第十三》,原文是“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所以這題為截上下題。
第三題題目“今有璞玉,琢之”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
李文山看著題目覺得除了第二題刁鑽點外,他都答的出來,想了一會兒在草稿紙上答題。
在草稿紙上寫了兩個時辰,衙吏把午飯送到了,說是一葷一素,看著就是兩個素菜,應該也是經過多重檢查,連送飯的衙吏都是三人,有點冷了,還好現在天氣不影響吃飯。
吃完飯衙吏們過來收走食盒,李文山看著他已經寫出簡單的兩題,第二題他寫了一小半。稍微走動幾圈,李文山繼續坐下來答題。
一個時辰後李文山看著已經做出來了,仔細檢查,之後又修改了一次,把避諱的詞和禁忌詞給改了。
開始把答案抄寫在試卷上,仔細檢查紙上沒什麽問題,繼續開始抄寫稿子上的答案。
酉時末點上蠟燭之前,李文山抄完了一題。
抬頭看了看對麵的考生,把蠟燭點上了,李文山為了保險也把蠟燭點上,小心翼翼的把蠟燭移遠點,開始抄寫第二題。
抄了一半到了戊時,李文山停筆準備睡覺,明兒再抄,三天兩夜時間夠他寫完這張卷子了。
把卷子和草稿紙小心收入考籃裏,收拾好桌子,折疊下來桌板和凳子拚成一張床,準備休息,看到對麵考生都還在忙著,還是準備入睡。
他們在八月初九卯時三刻,聽到炮聲後才進場。隻要一進場,就要到十七早上才能出考場。當然考官們也同樣如此,但待遇可比他們這些秀才強多了!
董釗吐槽道:“鄉試最可怕的就是要在裏麵住九天,上次我在裏麵時,到了後麵兩天,感覺已經神誌不清了,最後一天題還沒做完,我就被抬出來了。
還有我帶去的饅頭都已經發黴,最後隻能自己煮粥喝,煮的味道也怪怪的,粥還沒喝完我就暈了過去。”想起三年前的事,他就一臉苦澀。
當年年輕不懂事,以為鄉試還好就待九天,沒想到最後他是躺著出來的。
眾人看著董釗臉都發白了,心有餘悸的樣子,對於鄉試考場的環境也多了許多擔憂。
鄉試的正副主考官都是由朝廷直接下派的欽差大臣充任,翰林院的兩榜進士的官員,身居四品才能擔任主考官。
除了主考官外,還有四個同考官,總體就是由本省巡撫、總督等官員充任,還有其它官員若幹。
改卷子的時候,官府請來整個省的大儒或的高級官員(三品以上)請來一起閱卷。多數人的層層監督,就是為了減少作弊的可能。
全部卷子都是糊名,考生不得在試卷上做出答題以外的標記,不然成績多少,都將作廢論處。
眾人聽了董釗的話,真的是擔憂,但還是乖乖地站好排隊的範圍提著自己的考籃。
考籃裏放了卷袋、筆袋以至包菜包蠟的油紙,都收拾得妥貼;底下放著的便是飯碗、茶盅,又是一分匙箸筒兒,合銅鍋、銚子、蠟簽兒、蠟剪兒、風爐兒、板凳兒、釘子錘子,米、茶葉、鹹菜疙瘩、用油紙包好小包的肉幹,桐油、茶油、幹蘑菇、還有幾件薄衣,蠟燭,驅蟲藥包,雄黃藥包和解暑和治拉肚子的藥,還有一些常用小物件等等這些想著應該帶齊了。
帶風爐兒適合用在考場煮熱水或煮點吃的,用油做燃料,這樣再前麵幾天吃衙吏那買的飯菜湊合下九天應該能過了!
幾人經過經過重重檢查,頭發絲都檢查到了,鞋子連鞋底都給磨下,驗明正身後,沒有夾帶,士兵才放他們貢院。
貢院內的號房一律南向成排,長的有上百間,短的也有五六十間,看著就是一條條小巷子,很是壯觀,考生進了號房就鎖上了,旁邊還備水缸,想來應該是用來飲用和滅火的。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info">小書亭</a>
號房大小就是剛好可以攣縮的躺下一個七尺男兒,如果身高超了,也是這個待遇。裏麵隻有一桌板、和凳子腿歪斜的凳子,兩塊並在一起晚上就能睡了,地上放著一碗清水用來做筆洗用的水。認真看了看角落還有一塊地方,可以讓他做點吃的。
號房裏十步一崗,李文山在士兵的注目,掀開桌板,走進屬於自己的號房,看著位置還算幸運起碼不是臭號。
頂上的屋頂看著破了個洞,李文山帶了油紙,想著用油紙補一下,下點小雨應該能頂的住。比了比距離是凳子那個位置,這樣看來還算幸運。
李文山首先脫下身上的那件薄皮襖,為了防止夜晚突然變冷,董釗告訴他們要帶一件厚衣服。
把考籃等東西放下後,李文山拿出錘子和釘子開始修凳子了,不然坐不了,還考什麽。又拿出幾片大油紙,把桌和凳子合並,踩上去,用油紙把破洞的位置定好。
全部處理完,擦擦汗後。挽起袖子,開始擦拭灰塵,仔細檢查號房裏的邊邊角角,處理了一遍,還發現一隻老鼠,幾隻蜘蛛。把驅蟲藥雄黃藥拿出來整個號房灑了不少,留一半過幾天再用。
他怕碰上蛇尤其是毒蛇,那如果被咬了死在考場,還都隻能自認倒黴,十幾年前一屆鄉試就有出現這種事。
李文山把東西歸置好後,準備好筆墨硯,開始等著試卷下發,開始考試了。
衙吏先發下來一疊草稿紙。第一場考試正場農曆八月初九把試卷散發給考生每人一份,考試時間三天兩夜。
第一場《四書》製義題三,五言八韻詩題一,題目的旁邊有很多小字,大部分是對考生卷麵上的要求。
按著要求,在毛筆沾上墨水後,先填寫卷頭,寫下自己的姓名、籍貫、年齡、形貌。寫下自己曾祖、祖父、父親三代人的名字和身份,有無犯罪。
第一場題目為"子曰為政以德"來自於《論語》卷一為政第二。
第二題的題目“切切偲偲怡怡”,出自《論語·卷七·子路第十三》,原文是“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所以這題為截上下題。
第三題題目“今有璞玉,琢之”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
李文山看著題目覺得除了第二題刁鑽點外,他都答的出來,想了一會兒在草稿紙上答題。
在草稿紙上寫了兩個時辰,衙吏把午飯送到了,說是一葷一素,看著就是兩個素菜,應該也是經過多重檢查,連送飯的衙吏都是三人,有點冷了,還好現在天氣不影響吃飯。
吃完飯衙吏們過來收走食盒,李文山看著他已經寫出簡單的兩題,第二題他寫了一小半。稍微走動幾圈,李文山繼續坐下來答題。
一個時辰後李文山看著已經做出來了,仔細檢查,之後又修改了一次,把避諱的詞和禁忌詞給改了。
開始把答案抄寫在試卷上,仔細檢查紙上沒什麽問題,繼續開始抄寫稿子上的答案。
酉時末點上蠟燭之前,李文山抄完了一題。
抬頭看了看對麵的考生,把蠟燭點上了,李文山為了保險也把蠟燭點上,小心翼翼的把蠟燭移遠點,開始抄寫第二題。
抄了一半到了戊時,李文山停筆準備睡覺,明兒再抄,三天兩夜時間夠他寫完這張卷子了。
把卷子和草稿紙小心收入考籃裏,收拾好桌子,折疊下來桌板和凳子拚成一張床,準備休息,看到對麵考生都還在忙著,還是準備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