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決定走!


    留是不是能留,留下去性命堪憂,而走卻是廣闊天地大有所為。


    李清這些年已經知道在大乾的旁邊還有個名為大周的國家,相比已經很大的大乾,大周則更為廣闊,那裏發展空間巨大。


    將此時給兩位娘子一說,都是非常同意,於是李清開始收拾起來。


    李清此番收拾是為了前往大周,但在城內的很多人看來,李清這是要前往京城了,一時間祝賀之人多不勝數,許多都是承過李清恩澤的,可以說李清在臨行之前,還受到了極大的尊敬。


    ......


    這一日,天色尚早,空中還有夜晚的薄霧沒有散去,李清的全部家當都放在了三輛馬車上,這就要啟程離去。


    他這番離去並沒有通知任何人,隻有趕車的馬夫知道,但誰成想在李清的馬車來到街道上後,隻見因為天早還有些寒冷的街道上,竟已經密密麻麻占滿了人,他們都是自發來送李清的。


    “李城主,您慢走!”


    “李城主,到了京城別忘了我們,我們都會一直記得您的。”


    “李城主,一路小心。”


    “......”


    聽著周圍傳來的各種關切之聲,李清不免有些感動,他一直強忍著自己的情緒,笑著跟眾人揮手再見。


    而等到了城門處,馬車卻停了下來,原來前麵有人攔路,要李城主下車。


    剛等李清下車,一個城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就拿著一把傘走了過來,走到李清跟前,是雙手向前將這傘遞給了李清,李清見狀連忙接過。


    接過傘,李清又親手打開,這一下他的眼淚就忍不住掉了出來,這傘竟然是個百家傘。


    隻見撐開的傘麵上,密密麻麻的分布著一塊塊不規整的布塊,顏色各異,都被針線細心縫了起來,做成了一把傘。


    李清知道這種傘代表了城中百姓的心意,一個官員要是能在離去之前接到這種傘,那真是不枉此生,代表了城中居民的最大敬意。


    李清此時傘,跟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握了握手,老人看著李清,眼中也有淚花閃過,兩人對視之間,誰也沒說話,一切都在不言中。


    “老人家,我要離去了,日後多加保重。”


    李清鬆開手說道。


    老人點頭,李清又看向在自己身後已經在馬車周圍圍著的百姓,他大聲說道:“大家回去吧,外麵天冷,大家的心意我都知道了,我永生難忘。”


    “李大人,我們要送你出城!”


    “對,我們要送李大人出城!”


    “......”


    人群再一次響起了喧囂,這次李清更加感動。


    此刻,他坐進馬車內,車夫揮動車鞭,馬車緩緩向前而去,身後城中百姓緊緊跟隨,一時間形成了浩浩蕩蕩的人群,猶如一字長蛇一般,隻見頭不見尾。


    路上,早晨的薄霧開始消散,似乎是被人群吹散的一般。


    李清的馬車在坦平的路麵上平穩的走著,後麵的百姓腳步細微,一步一步的跟著。走了約莫有十裏路,太陽已經出來,李清叫停馬車,看著身後的百姓,他開口說道:


    “大家回去吧,不要再送了。”


    李清說完還親自下車,讓人群回去,人群雖然百般不舍,但還是聽從李清的命令,開始向回走。


    重新坐在馬車上,看著已漸漸返回的人群,李清這才送了口氣,吩咐車夫快馬加鞭,他們就要離開此地。


    車夫向前而去,漸漸不見了蹤影。


    卻說城中的百姓,在李清離去後,又自發的組織起來,在與李清離別的地點,城中眾人集資修建了一個石亭,名叫相送亭,此亭日後竟還頗有盛名,不少文人墨客都開拜訪,留下詩作。幾年後,奪權的皇帝久久不見李清的蹤跡,還特意來了一番,當看到這個亭子也是感動不已。


    這是後話不談,離去的李清幾人,此時向前沿著大路直奔了好一陣,李清卻突然叫停了車夫。


    “給西北方而去?”


    車夫有些疑惑,他們是知道李清要去京城赴任的,這怎麽還給西北方去了,那可不是京城啊。


    但李清可沒給駕著馬車的車夫解釋,車夫是拿錢辦事,此時李清要給西北去,那就給西北方去。於是三輛馬車,同時一轉朝著西北而去,而那正是大周的方向。


    馬車內,李清與蘆玉淩雨三人,此時都有些高興。


    實在是早晨的一番相送,不但讓李清得到莫大的安慰,就是蘆玉與淩雨也感到心情不一般。


    “夫君,你可真厲害。”蘆玉開口說道。


    “是啊,那些百姓都那麽舍不得你。”淩雨在旁邊也說道。


    李清一笑,“我可不厲害,我隻是做了些自己能做的,其實說來百姓要的很簡單,隻要安居樂業即可,我並沒有做多少。”


    “夫君,你真謙虛。”淩雨又說完。


    李清一笑,搖了搖頭,他心道自己做的真是不值一提,做的隻是分內的事。而為何這麽多百姓會感謝自己,李清心道,可能其他人,連分內的都沒有做到吧。


    搖了搖頭,李清不再去想,此行離去日後恐就告別官場,他自當清靜下來。


    拿起一本書看,李清卻沒有什麽興致,這麽多年來,在李清超強的理解能力下,這書已經是看的沒有新鮮東西了,起碼,在大乾,沒有李清為之一喜的書了。


    此時馬車行駛的還算平穩,李清心中一動,也算是為自己找個事,他鋪開一張紙,開始寫了起來。


    蘆玉與淩雨開始還以為李清在寫書中的東西,但再一看,卻發現李清寫的完全是一個陌生的東西。


    似乎...似乎是一篇文章。


    不錯,李清此時在寫一篇文章,或者說是。他如今行路中也無事,想到前世的那麽多經典,李清也就選了一本,結合自己的想法,開始寫了起來。


    至於李清選的是那一本,不是三國演義也不是水滸傳,更不是西遊記,因為這些都不合適,而是紅樓夢。


    相比其他三本,這紅樓夢背景比較貼合這個時代,李清隻要稍加修改就能自圓其說,寫的也甚為輕鬆。


    而在李清寫的時候,蘆玉與淩雨也目不轉睛的再看,開始倒也沒什麽,李清介紹背景一類,但當李清寫到原著中的那首詞時,蘆玉與淩雨都心中一驚。


    難道李清恢複記憶了?


    不怪她們會這麽想,實在是這個詞有些不一樣: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金銀忘不了。終朝隻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當然,這個詞說來是蘆玉與淩雨誤會李清了,這根本就是李清抄的原著的詞,但蘆玉與淩雨又讀兩遍,心中卻又驚訝三分。


    這詞中的道理,可真不是不一般人能悟透的,似乎隻有做過神仙,才懂得。


    看了自家夫君一眼,自家夫君似乎又沒有恢複記憶。蘆玉與淩雨此刻以為是自家夫君心中所想,自己感慨寫出的這詞,蘆玉與淩雨此番更是不敢提起什麽修仙恢複記憶之事。


    其實經過這麽多年,蘆玉與淩雨一直想著讓李清恢複記憶,畢竟修仙路長,再次啟程要早些時日才是。此日離城,蘆玉與淩雨心道這就是個很好的機會,在路上也許能夠挑明,讓李清記起以前的東西,來個皆大歡喜。


    但現在,蘆玉與淩雨卻是不敢了,這首名為好了歌的詞讓她們一時坐立難安。


    李清哪知道這些,寫完後,他繼續寫到下麵:“......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麽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正歎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梁,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夫君?”


    一直看著李清的淩雨小聲叫了一句。


    “啊?”李清正投入間,突然回過神來。說來這詞雖然是抄的,但李清一寫,這其中就代入進去了,此時神情之間有些恍惚。


    “夫君,此時中午了,吃點飯吧。”淩雨說道。


    李清點頭,此時馬車也停下,李清吃起了臨行前帶著的幹糧,其中還有城中百姓為他烙的餅。李清吃的很香,但蘆玉與淩雨卻不那麽香。


    李清要寫些什麽,她們不在意,但這寫的也太...太那啥了。


    蘆玉與淩雨就有些擔心,自己夫君的文采那是一等一的,這詞敢問天下誰有能寫的出來,但此行離去應是高興,不應這些悲傷。剛才一首好了歌就已讓人覺得不大,這又來一首這詞,開始還高興的蘆玉與淩雨都有些遲悶了。


    飯畢,李清還要寫,蘆玉卻製止了他。


    李清有些納悶,但隨著蘆玉的眼神,拿起自己寫好的一看,卻也有些明了,此番本就離去,又身處馬車這麽狹小的空間內,自己一心寫這個,可是不妙。說來自己前世讀過幾遍,對此不甚在意,但想到自家的兩位娘子,可能會受到影響,李清就將筆墨收了起來。


    他心道這等書還是之後安定下來再寫吧,在馬車上是有些不合適的。而且此時的路也變得顛簸,再寫下去,也是寫不成了。


    見到李清收起,蘆玉與淩雨卻都鬆了口氣。


    馬車一路而去,車夫隻管給西北方向而去,行了足足十日,就已來到了大乾與大周的邊界,這是一處名為滄浪江的河流。


    和李清當初成為先天時過這個滄浪江不同,他這次來到的是一處寬闊的水麵,其中修有船塢,裏麵多有船隻。


    李清和蘆玉淩雨商量一番,直接包下了一艘船,他們此行可不止是過江,此江彎曲之間可達大周腹地,李清三人決定,直接坐船前往大周境內的城池。


    行李一眾東西放好,船隻起錨,逆流而上,朝著大周腹地進發。


    船家共有兩人,一夫一妻,此時對於李清行李中的一顆桂花樹是好奇不已,不時詢問。說來,李清此番離去,本來是不帶這個桂花樹的,主要是此樹相比之前又大了一截。但在蘆玉的勸說下,還是決定帶著,為了方便,是把樹冠削的極小,李清都懷疑它不能活,但蘆玉對此卻是格外有信心,李清也就放下心,帶就帶著吧。


    船家的眼睛自從行船起就盯在了這顆桂花樹上,主要是他們行船這麽久,什麽都見過,就是樹沒見過幾回,尋常人家趕路帶個花都已是了不得的事了,這竟然還有棵樹。


    對於船家的問題,李清都笑著回答,並沒有什麽,船家聽後也驚歎不已。


    說來這行船平坦,倒是能寫書,但李清還是沒有寫,畢竟要為了自家娘子著想。


    船隻一路逆水而上,滄浪江如今正是水多的季節,江麵平緩無比,白日夜晚行船不停,一路經過了許多城池。


    而在船隻路經某個城池補給的時候,李清也買來了地圖,細細去查看。


    這大周內的城池是無比之多,差別也是無比之大,李清與蘆玉還有淩雨一番選定,最終選擇了一個名為林州城的城池。此城在大周算是大城,人口過五十萬,其中交通便利,是個安居的好去處。更為重要的是,此城臨水,船隻可以直接到達。


    李清三人在船隻到達林州城後,付清船錢,而後就在林州城安頓了下來。


    他們這些年,也有些銀兩積蓄,在城中買個房問題不大,李清三人選定了一處。相比在鶴鳴城的房屋,此個房要大上不少,足足八間房屋,也寬敞不已。


    李清三人住下後,一時也安定下來,至於桂花樹,讓李清驚訝的是,正如蘆玉所說,真的活了過來。


    這其中,說來還有件小事,李清買屋時本來還擔心鄉貫一事,畢竟在鶴鳴城買房可有過這事。但令李清沒想到的是,在這林州城買房,竟然完全不需要,甚至不止是林州城,在整個大周都不需要。


    李清問過牙行的人,當聽到李清乃是大乾而來的,他笑著告訴李清,大周可不是大乾的小地方可比的,是極為包容。


    聽到一個牙行夥計說大乾是小地方,李清有些哭笑不得,當然了,夥計也沒說錯,大乾相比大周卻是麵積上小一些,但李清心道,別說是大乾,就是大乾的一個齊南道,能通徹走一遍的,估計也沒有幾人。


    大小不是按畫在地圖上的麵積而算,而是按照自己能見到多少而算,當然了,這話也就李清心中自己想想。


    安定下來後,李清正式開始寫了起來,這番蘆玉與淩雨也不能阻止他,自己夫君如今無事,不寫些東西還能幹什麽呢,雖然寫的讓人有些憂愁,但毫無疑問是寫的極好的。


    而在李清忙起來後,蘆玉與淩雨寫閑了起來,而蘆玉最近是一心修煉,而她也已經摸到了金丹期的門檻,這等速度淩雨已經是見怪不怪了。而淩雨當初是個元嬰期,如今也已經提升了一階段,達到了元嬰中期,當然這跟李清當初還差得遠。


    過了有半年,一日下午,李清還在寫,淩雨卻與蘆玉借口要去城中遊玩,李清也沒在意。


    但誰料,到了傍晚兩人還沒回來,而城中竟下起了好大的雨,這雨有些奇怪,今日本是晴朗天氣,但從下午開始就變得陰沉,而後漸漸變得一片模糊,緊接著就是好大的雨,一時間,城內都沒有人逗留,在這種情況下,蘆玉與淩雨還沒有回來。


    李清決心去找,拿起一把傘,李清關好門,在城中找了起來,風雨很大,李清勉強能站穩身,但根本看不清前麵的路,正當李清心道要不要去報官時,已經淡黑的天色卻頓時變得清明,烏雲消散,一時城中又明亮起來,一抹未逝去的晚霞,讓城內雨後的街道變得銅黃,地上的水滴如同一個個金粒一般粘在地麵上。


    雨剛停,李清忽然心有所感,回頭看去,自家兩位娘子從街道的另一邊走來。


    “娘子,你們去哪了?”李清收起傘問道。


    淩雨與蘆玉互相一看,笑著說道:“夫君,我們去城外遊玩了,剛才雨下的大,沒有回來。”


    “哦!”


    李清點點頭,但他的心中有些疑惑,雨剛停就回來,還沒有傘,自家兩位娘子怎麽衣服都還幹著啊。


    再一細看,李清還發現,自家娘子蘆玉好像變得漂亮不少,具體哪裏也說不出來,但就是漂亮不少。


    帶著疑惑,李清與自家娘子回屋,而他不知的是,蘆玉此番已經突然到了金丹期。


    說來,今日下午淩雨與蘆玉商量好,要到城外去突破,淩雨為蘆玉護法,本來一切皆好,在城外的一處隱蔽之處,蘆玉正在突破,但誰知那處突然來人,淩雨與蘆玉為了不被發現,又轉移到了城外的滄浪江邊,誰知這一下壞事了。


    蘆玉一突破,這滄浪江的水就如同翻滾了一般,快要爆炸了一樣,為了不影響蘆玉突破,淩雨不得已隻得使出法術把江水化為雨落在了城中,這才造成了城中下午突如其然的大雨。


    不過,雖然出了點小意外,但蘆玉已經成功突破到了金丹期,往後修為增長不說,壽命也更加悠長。


    回到屋後,李清並沒有做飯,淩雨與蘆玉連忙去做,等三人吃完飯,天色已是大黑,李清看著自家變得更加漂亮的娘子,是再次大發神威。而剛突破的蘆玉,也是極為配合,兩人外加淩雨是直到下半夜才堪堪睡著。


    第二日,李清醒來後繼續寫書,經過這半年,紅樓夢已經寫得差不多了,他主要是添補某些章節,與查找與這個世界不對路的地方。


    而蘆玉與淩雨醒來後,今天還要到城中一趟,主要是買些屋中的日常用品。


    蘆玉與淩雨的相貌都是一頂一的,與李清在時不會改變,但等到了二人獨自出門,就有意識的遮掩,使出法術改變一二,不是為了別人看見,而是省些麻煩。


    這日,蘆玉在城中菜集買了兩隻王八要拿回去給李清燉燉,而淩雨見了卻直發笑,笑容不言而喻,氣得蘆玉對淩雨說道:“你也不是能用到,有什麽好笑的。”


    淩雨自然知道蘆玉說的什麽,相比蘆玉,淩雨卻還是有些害羞的,臉上的羞紅一時沒有落下。


    二人又買了些其他菜,與耗費的針線布匹之類,在回去前,蘆玉與淩雨卻突然在城中一處偏僻角落看到了一個隻有六七歲大的女孩,正跪地磕頭,要賣身葬父。


    這在城池中是非常多的,蘆玉與淩雨之前也見過不少,在之前未有所舉動,而這次卻不同了,淩雨走了過去,蘆玉也奇怪的跟了過去。


    女孩跪地一直不起,要是她再大點,興許就有人回出錢買下她,但她實在太小,回去還得養好些年,於是她的賣身葬父並不受歡迎,此時見到身前來人,她期盼的抬起頭。


    “你叫什麽名字?”


    淩雨問道。


    小女孩搖搖頭,她不是不回答,而是她根本就沒有名字。


    問了幾句後,淩雨叫她起來,帶著自己去她父親的遺體處看看,女孩連忙起身帶路,朝著一處更加偏僻的巷子走去。


    蘆玉有些不解,淩雨解釋道:“她有靈根!還不低。”


    “靈根?”


    蘆玉恍然明白。


    到了遺體處一看,女孩的父親已經死去多事,都有些發臭了,淩雨與蘆玉商量了一番,決心買下這個女孩,一來將來當個幫手,二來,她的靈根將來也能修煉,可以當個徒弟養。


    不過要買這個女孩,當然得給李清說,要是李清不同意,有靈根那也不行。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模擬器從低武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好看的杏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好看的杏樹並收藏修仙模擬器從低武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