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辰運氣調息到後半夜,終於覺得體內靈力勉強順暢了些,便裹了大氅倒頭睡了。一覺醒來神采奕奕,見旭日高升,灑下萬丈光芒,情緒也不由得為之一振。


    再想昨天發生的事情,心裏平和許多。


    他裹著衣裳坐了一會兒,心道,這一路追查去李國舊地,也該好好看看、想想。李定口中的臨西君是一代明君雄主,倘若真將他所轄的地盤治理得井井有條、叫人們安居樂業,那也用不著一定要將他視作敵手。


    自己本也不是什麽好高騖遠、貪戀權勢的人。倘若因一己私欲而搞得民不聊生,與平時厭惡的匪類小人又有什麽區別?


    想到這裏,他忍不住笑了兩聲我這是,真覺得自己可以執宰天下了吧?人心之變化,真是有趣!


    心胸之中既然通達了,他就站起身將馬牽到河邊飲水,自己則脫光衣服,痛痛快快洗了個澡。而後上岸將剩下的幹餅都吃了、飲盡水囊中的水、又喂了白馬幾把豆子,就上了路。


    距楓華穀口約一裏地時候,漸漸看到行人。但大多是出穀的,而沒幾個入穀的。他聽那些人說話,多是李國口音,神色也很萎頓,或許是逃難的。


    等遠遠看到穀口的哨站,發現那裏兵卒不少。


    哨站兩側的樁上拴了六匹戰馬,路邊棚中有十幾個著甲的軍士在歇息。道路一側立著木告,上麵張貼了幾張榜文。李伯辰走得近了,一眼就看見自己的畫像。他在別處也見過,知道自己的罪名是逃軍、謀逆。


    他下了馬,牽馬走到哨卡前。除了歇著的十幾個軍士,還有兩個兵守在門口查看通關的文牒。李伯辰待前麵一個人被問了幾句、放行了,便走上前去將自己的文牒遞上。


    他這東西半真半假的確是官府開具的,不過是自己在一個縣城使了錢買的。


    守關的小兵接過文牒看了看,覺得沒什麽異常,便掃了一眼他的臉,張嘴問道:“去那邊做什麽?”


    李伯辰曉得此乃例行問詢,便以李國口音道:“探親,再接家人過來。”


    小兵點點頭,伸手要將文牒遞還給他。這時候,無意中向那木告上掃了一眼,隨後臉色一變,忍不住又看看李伯辰,再看一眼木告上的榜文。隨後,手就僵了僵。


    李伯辰沒急著去接那文牒,而隻盯著他的臉,沉聲道:“軍爺,哪裏不妥麽?”


    小兵的臉慢慢變白,眼神閃了閃,瞥向路邊棚中那十幾個軍卒。那些人此時正攏了一堆火聚在一起飲酒閑聊,倒沒在意這邊的事。


    他一時間似乎不知該說些什麽好,隻道:“你……”


    李伯辰瞧他唇上隻剛生了一層絨毛,身子也很單薄。被軍衣罩著,像是個瘦瘦的衣架子。如今似乎是將自己認出來了,驚懼得像是要哭。他便心道,這人眼力倒是不錯自己蓄了須,還沒逃得過他的眼。


    他就也往那木告上掃了一眼,笑笑:“軍爺覺得我像那個人?上麵說那人連貴國王孫都敢殺,隻怕是個亡命凶徒。”


    此時棚中的幾個軍卒往這邊看來,一人作勢要起身,道:“小六,怎麽了?”


    小兵像是被那人的聲音下了一跳,手一顫,一把將文牒塞進李伯辰手中,道:“沒事,沒事!”


    那人便又掃了幾眼,重坐下了。


    李伯辰將文牒收入懷中,笑笑:“多謝軍爺。”


    小兵慌著不看他,低聲道:“快走吧!”


    李伯辰抬腳走了一步,忽又停下,道:“軍爺前幾天有沒有見到兩個人從這兒過?其中一個五十上下,身形魁梧,長這個樣子。”


    他抬手又從懷中取了一塊刻了葉盧容貌的木牌,遞給小兵看。


    小兵隻掃了一眼,忙道:“有、有,四天前從這兒過的……你快走吧!”


    見李伯辰仍沒有邁步的意思,壓低聲音拖著哭腔道:“另一個年紀也差不多,但是白胡子一把……真的,快走吧!”


    <a href="http://m.2kxiaoshuo.com" id="wzsy">2kxiaoshuo.com</a>


    李伯辰笑道:“多謝。”


    便翻身上馬,馳入穀中去了。前行一段,忍不住又回頭看了看,在心裏低歎口氣。那小兵看起來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眼力好,將自己認出來了。可該是知道自己這“前無量軍統領”並不好惹,既能殺了王孫公子,也不會在乎在關口大開殺戒,才不欲惹事吧。


    看他的軍服,該是鎮軍,或許還是被新征入伍的。各地為了捉拿自己這個叛賊,顯然都加強了關防,棚中那十幾個老兵也該是新增調過來的。但這些人看起來都沒什麽戰鬥力,怕都是淘下來的老弱。


    鎮兵當中的精銳是不是也被調去北邊了?


    這一個月來他也想打探打探北方戰事如何,但尋常百姓似乎都不知情,甚至不少人還以為北邊在捷報頻傳。隋國雖大,可也不知能捱到什麽時候,真到妖獸軍南下了,不曉得那些百姓該如何。


    他又低歎一聲,策馬疾馳。


    過了不到一個時辰便出了穀,但此時是早春,沒遇著山上楓葉如火的景象,倒是尋到一處清泉灌滿了水囊。


    出穀之後瞧見一馬平川,心知那裏就該是李國地界了。李伯辰駐了馬,輕出一口氣往前方看了看。此時仍是上午,眼前的廣袤平原上都該是成片的田野,卻不見有人勞作,田中更是倒伏著荒草。


    他想璋城之外的田中都覆著稻草,此處卻顯得有些荒涼。李國舊地在十幾年前經曆了那場戰亂,如今已元氣大傷了。


    其實大傷的何止是李國北原就是十幾年前伐李時被魔國奪去的。


    若在從前,也還要經過一道李國的關防哨卡,但如今被五國共治,倒是少了這些麻煩。


    他一夾馬腹向前緩行,心道,這裏就是我的故鄉麽?要自己真是北辰,原本這裏的人也算是自己的“子民”吧。踏入李國舊地之前未覺得有什麽,可如今又覺得肩上沉甸甸的。


    到中午時,看到前方隱隱現出一座城關。依著他從前的經驗,該是還離得極遠的,便打算暫且歇歇馬。此時看見自旁邊一片林中走來一個老翁,牽了個孩童。


    李伯辰便下馬打了個招呼,道:“老丈,向你打問個事情。”


    老翁在頭頂結了個散髻,穿黑布衣,原本要避著他的馬走,聽了他的招呼才站下,將他上下打量一番,道:“官人要問什麽?”


    李伯辰道:“可知道這附近哪裏有樹葉糕麽?”


    老翁一愣,笑道:“官人問的可是‘蘇葉糕’?”


    李伯辰一想,正是了蘇字在隋國發樹音,原來是這麽個叫法兒,忙點頭道:“對。”


    老翁道:“前些年我還吃過,可這些年沒什麽人做了,不過也不稀奇官人要是想嚐嚐,往前麵散關城裏就有賣。”


    李伯辰道:“多謝老丈。”


    他拱了拱手,便想要牽馬到路旁叫它吃些草料。但那老翁又道:“官人,這年月路不好走,應小心些。散關城的官府差役凶得很,已不是十幾年前了。”


    這人倒是熱心腸。李伯辰何嚐不知前方暗藏凶險?但又不能不去。便又笑笑:“多謝。”


    老翁就慢慢邁開步子,牽著那孩童又走了。


    等他們走出一段、又下了一條小路,李伯辰心中才微微一動


    隻是個路人,怎麽忽然提醒自己“路不好走”?從此處往前方的散關城中去,明明是一片坦途的,難道話裏有話?


    是什麽人?


    他立即轉臉,可一老一少已經沒入小路旁的林中,不見蹤影了。李伯辰記起老翁手中還挎了個藤編的籃子,籃中放了一柄小鏟,看著是去田間挖野菜的。


    他又想,是不是我多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畏真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沁紙花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沁紙花青並收藏無畏真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