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九年四月中旬,大寧威武軍城,李玉亭在宮中大寧礦務籌備所的公房裏整理了整整一天資料。


    就在他剛幹完活,準備離了公房到宿舍休息的時候。籌備所裏的幾個管事快步的走進了公房。


    “玉亭、將你手中的活先放一下。咱們七人管事開個要會。”所長胡海林給李玉亭吩咐了一句後,就坐在了主座上。跟著他一起進來的人,也紛紛落了座。


    李玉亭雖然年齡小,但他也是七人領導組的成員, 自然也有他的位子。


    見眾人坐定,胡海林開口說道:“這幾天吾與劉礦長他們又去了一趟銅礦場,仔細的對礦場又勘探了一遍。現在差不多能肯定,此處礦場不但有銅礦、亦有金礦!此事非同小可,咱們得趕緊議一個章程,最好是明後天將奏章發到京師。”


    “所長、現下能不能預估出金礦的規模?若是一個小礦場, 產不了多少金子, 咱們興師動眾的報到京裏, 就有點不美了?”底下一個管事說出了自己的疑慮,有金礦並不是什麽大事。關鍵在於出產到底有多大?整的動靜太大,結果是一個小礦場,到時候宮裏和朝廷會埋怨的。


    “王副所,以吾的經驗來看,此地的金礦場決然不小。我們在附近的蒙人部落中打聽過,這邊是有出過狗頭金的傳說。根據咱們探礦的印證,傳言很可能是真的。能出狗頭金的礦定然不是小礦。”


    “既然劉礦長覺得很有可能是個大金礦,吾覺得報到上邊去應該是沒問題的。咱們七人組先舉手表決,看是否現在就往上報。”


    包括李玉亭在內,七個人一致舉了手,通過了現在就往上寫奏章匯報情況的決議。


    “玉亭、你來執筆,咱們連夜將奏章寫好,明日一早便通過快馬, 送到京城。”


    李玉亭是七人中年齡最小的,又是掌管機宜辦公的管事, 所以、一般的文書起草之類的活都由他來幹。


    眾人直議到了第二天天快亮的時候,才將要往上發的報告文書起草好。李玉亭沒有休息, 當天早晨便帶著文書到了軍城裏通傳重要軍情的驛所,發了一封急文到京城。


    兩天時間,京城的皇帝侍從室就接到了這封公文。大寧很可能發現了一座大金礦?這還了得?侍從室不敢怠慢,趕緊匯報給了皇帝。


    赤峰一帶本來就有金礦,此事朱由檢知道,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麽短的時間裏,宮裏派出的探礦隊就發現了這事。


    “通知內閣、戶部和工部的人到寢殿議事,將大寧傳來的文書先給他們謄抄一份,讓參會官員心裏有個定數。”


    朱由檢吩咐下去沒一會功夫,周延儒他們就趕來參會。金子的魅力果然是大的了得,一聽大寧發現了金礦,朝中重臣們的辦事效率明顯快了不少。估計他們這是將自己手頭的工作全放到了一邊,跑過來專心操心金礦的事。


    <a href="http://m.xiashuba.com" id="wzsy">xiashuba.com</a>


    “諸位應該知道要議的事了,宮裏派出的礦務所說探查出來的這座金礦規模應該不會小。大家說說,對開發大寧的金礦有什麽想法?”


    “陛下、此事還用考慮?朝廷這就組織人手過去采礦,將采出來的金子全部入庫!”傅淑訓不待其他人說意見,就態度鮮明的說出了他對金礦處置的辦法。


    “這麽做、朕認為不妥!是將金礦的價值變小了。咱們得利用大寧發現了金礦的事, 盡可能的將其利益最大化。”朝廷直接派人去開采金子, 這個操作有點太簡單粗暴, 不符合朱由檢的行事風格。


    “陛下、如何做才能將利益最大化?”周延儒眼神相當銳利的看了一眼皇帝, 他和所有的朝臣一樣最擔心的是皇帝將金礦占成宮產。任何人在聽到金礦的事後,都像狼看見了肉,護食護的厲害。


    “太師、你覺得大寧現下最缺的是什麽?”


    “眼下的大寧百業待興,想必是啥都缺吧?”


    “總有個最缺的吧?太師、你不覺得大寧最缺的是人嗎?隻要大寧有了人氣,其地自然就變成了熟地。”


    “照理來說,確如陛下所言,人氣有了,朝廷守住大寧定然會容易不少。”


    “所以讓金礦的利益最大化,就應該著落到人氣上來。朕是這樣想的,目前在大寧發現的金礦和銅礦,宮裏隻占三分之一。剩下的礦場,凡是能組織兩百人以上去大寧開采的商家,皆可獲得一份在大寧開礦的許可憑證,他們不光可以在已經發現的礦場采礦,還可以自己組織人探礦和采礦,規則和前邊一樣,隻要組織兩百人以上,大寧那邊就頒發憑證。”


    “陛下、哪可是金礦啊,怎麽可以輕易的讓與人?”傅淑訓一聽朱由檢的決定,當場炸了。這政策比讓宮裏開采還坑啊。


    “堂堂大明國庫,靠一座金礦怕是撐不起來吧?將大寧經營好了,所產生的稅源,比不上一座金礦?去大寧采礦同樣要上稅,頒個文書,以後私人開采金銀礦戶部稅務司、還有監理司衙門會專門派駐機構進行監稅,此類礦場繳稅兩成。在大寧開采其它礦,則按原有的體例走。”


    既然發現了金礦,哪就先將去大寧淘金的熱度吵起來。商人們聽到有金礦可采的風聲,必然會趨之若鶩,組織兩百人以上才能獲得采礦權的門檻不算高。


    在淘金潮的大誘惑下,大多數人是不會淡定的。等他們將人組織過去後,淘不出金子、或者是淘出來的金子比成本小,他們就得想辦法挽回損失。大寧的金礦未必有多大,但大寧其它的礦藏也很豐富啊,挖不出來金子,挖點其它礦將本撈回來也行。一來二去,大寧不就被迅速開發起來了?


    炒作淘金熱,是歐洲殖民大地大發展時期,開發地方的慣用套路,北美的舊金山還有澳大利亞的新金山不就是用這種套路做起來的?開發大寧,借鑒點歐洲老油子的辦法何嚐不可?要是時間寬裕,朱由檢也不會用這麽個辦法。可時間實在不寬裕啊,兩三年內,大寧就得發展的像個樣子,成為光複遼東的前沿基地,不用點非常手段還真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絕境求生崇禎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波不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波不停並收藏絕境求生崇禎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