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名臣集團,朱由檢就是一陣火大!這股勢力純粹就是他瞎弄給整出來的!剛穿越的時候、腦子不夠用,琢磨出來一個軍閥化的昏招。結果到最後,沒幫上一點忙,現在又成了心腹大患。


    要是沒有瞎搞,這幾個貨應該早就變成曆史了。看來以後自己還是得長點心,人有沒有能力另說, 關鍵得看能不能為自己所用,同時也不能讓人失去了控製。有能力的人一旦失去控製,造成的後果將相當嚴重。同樣是失去控製,還占據著好地方的東林黨的那幫貨,朱由檢就一點不擔心。


    “去傳一下太師,讓他晚上閑的時候到宮裏來一趟, 朕要和他聊聊。”板蕩識誠臣,這般時候、朱由檢反倒覺得還是周延儒這樣的奸臣更可愛一些。什麽東林正臣、什麽國之柱石!通通靠不住!像老周這樣,能力還夠用,膽子小愛鑽營,心不狠、誌不堅,但見識還行,心裏有點小理想的人最是好用了。


    到了晚上,專門吩咐禦膳房做了一桌子好菜等著周延儒。這家夥到是機靈,來的不早不晚剛好合適。


    “太師,來的正巧!剛剛禦膳房說晚宴備好了,你就來了。”


    “老臣有福,得陛下賜宴,正好免得回家吃了,省一頓飯錢。”


    “省飯錢?大明的首相可不能缺飯錢啊。不然隻能說朕這個當家人,做的不夠好。”


    “再是天下盛事,能省還是要省。也是幸得天子愛民, 眼下朝廷治下的地方, 不但像老臣這樣的人不愁飯事,升鬥小民也能飽食。”


    兩人有一句沒一句的閑聊起來, 從本質上來說, 朱由檢還是將後世待人接物的習慣帶到了大明,因此周延儒等人在皇帝麵前,也越來越自在和舒服。


    “太師、朝廷治下的地方應該說民生有了起色。可大明不止眼下這些地盤,還有不少黎民在受苦啊,朕為此憂心不已。”


    “陛下是想要平靖腹內了?”


    “有了此意!事態有些變化,得早做打算了。”


    “是因為周王僭越之事?”


    “一個垂暮王爺,朕還沒將他放在眼裏。令人憂心的是哪幾個大明名臣還有席卷兩廣的獻賊。這些人都有一定的治政能力,時間長了民心未必向我!”


    “白穀他們確實是幹吏,然、陛下覺得獻賊也有這般能力?”


    “獻賊的幾個幹兒子,能力非同小可,他們也就是從了賊!實話說、若是有可能朕都想大用他們。其潛力,隻比孫傳庭等人高,萬萬不可小覷。”


    獻賊的幾個幹兒子有那麽好用?周延儒聽了皇帝的評價,有些不信!


    他不是穿越客,自然不知道真實的曆史上張獻忠的幾個幹兒子幹了什麽。要不是因為內鬥,李定國掌軍、孫可望理政,永曆政權還真有割據西南,虎視天下的機會。


    “陛下準備何時啟動平天下的大戰?”


    “三年後吧, 不能再遲了。在這三年裏, 必須要基本解決遼事!同時要再增兵十個主戰師,十五萬兵馬。朕的想法是海軍原有的計劃保持不變,三年裏將鬆江、寧波、福州、廈門、廣州等府攻克,這其中廈門、福州是鄭家的大本營,其部有四五萬之眾,是個勁敵。另外就是在廣州很可能要和獻賊交鋒,以及可能會遇到紅毛番,總之不會容易,但也基本可控。陸上這塊,也得有些動作,大同和山東大部朝廷得控住。要這兩個地方,主要是為了兵源,靠北直隸一地增兵十五萬不現實!”


    “山東之兵可戰否?”大明這邊一直不大看上南北兩直以及山東出來的兵,覺得他們是腹地弱兵,不堪一戰。實際原因是這一帶的兵經曆的戰事少,武備鬆弛,自然沒法作戰。當年浙江一帶,不也是出弱兵的地方?但戚繼光帶領下的浙兵卻能縱橫無敵,說白了就是組織不當而已。


    “現下朝廷的主力兵馬,不都是從北直出來的嗎?戰力朕看著也不差啊。遼東一帶大部分人祖籍是山東人,皆是悍勇非常。山東多大漢,是出好兵的地方、可不能冤枉了他們,之前隻是朝廷組織不力而沒出來戰力而已。”


    一個國家如果邊兵戰鬥力比腹地之兵以及中樞禁衛軍強,隻能說明這個國家的軍事係統已經腐化,離帝國崩塌不遠了。集中了全國力量建立的中軍出不來戰力,為何邊兵就能出來戰力?不就是邊兵一直在作戰,保障還過得去、戰鬥經驗多嗎,哪你養一堆廢軍幹什麽?養廢軍,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朱由檢想過平定天下後的軍事布置,絕對不能有專屬的中軍存在,所有主戰部隊都得是中軍,且駐地和兵員要隨時更換,不能再出現明軍和宋軍的情況,花大價錢養中軍,然而養的是一支一點都不能用的軍隊,這叫什麽事?冤大頭也不是這麽當的。


    “增十五萬陸軍、夠用嗎?”


    “第一階段來說,差不多夠用!將遼事平了以後,應該還能騰出六七萬人馬出來。”


    “三年平遼,是不是有些冒險?陛下、咱們能有把握嗎?”


    “萬分把握,朕也沒有!但時間不等人,隻能稍微操切一些了。實際是所謂的三年平遼也不完全對,應該說三年內解決平遼的第二階段戰事。平遼第二階段戰事,當以恢複沉陽及以西地區國土、以及殲滅六萬左右敵軍為主要任務。”


    “遼事的第二階段?陛下、腹內第一階段的戰事目標是什麽?”


    “底線是光複中原和山西兩省,中略是再將陝西拿下!當然、最好的情況是將陝甘川三省以及魯晉豫都光複了!”


    “陛下是想先北後南來打光複之戰?”


    “正是!自古以來的光複之戰不都是這麽打的嗎?將整個北地光複了,天下的門戶也就開了。稍微整合一兩年,光複整個天下,不是難事!”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org">小書亭</a>


    三年後發起光複之戰,再用兩三年一舉蕩平天下!若是能實現這個藍圖,我老周豈不是成了正兒八經的中興首相嗎?周延儒覺得自己成為曆史名臣的事,已經是坐上了軌道車,正在飛速的往既成事實上發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絕境求生崇禎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波不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波不停並收藏絕境求生崇禎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