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開完後、朱由檢並沒有讓這些高級將領立馬回到戰區,而是請他們到了新建的大劇院去看正在首演的話劇《風雨樓往事》,讓他們放鬆一下心情!反正軍隊的部署,已經早在兩個月之前就開始了,主將們沒那麽著急往過趕,耽誤個一兩天時間影響不大。</p>


    準備了大半年的《風雨樓往事》終於是確定了最後的劇本,完成了最後的拍練,到了和觀眾見麵的時候了。弄這個劇,相當費勁,光劇本就改了十幾稿、排練排了六個多月。</p>


    大劇就是大劇,這大半年裏有三百來號人為這事忙乎,光上台的演員就有六十多人,道具、場景的布置同樣費了很大的功夫。全劇時長兩個多時辰,大場景就得換四次,中間還有四五次的小場景轉換,這樣規模的準備在中國戲劇史上應該是史無前例的。</p>


    為了對的起這番功夫,花出去的這筆錢,首演的時候級別也是空前的。大明皇帝和軍政高層基本上全都到場了,弄的後台做準備的演職人員高度緊張。</p>


    “師大家、沉主編,老夫就拜托你們在後場多盯著了。一定要將戲演好,陛下和朝中重臣、重將都在台下看,可不能出漏子。”阮大铖在開演之前跑到了後台,做最後的交代。作為此劇的總導演,首演本來是需要他在後台親自指揮調度的。但是皇帝過來看,他的在台下陪看,沒辦法隻能讓沉夢庚和師雨薇兩人開分擔他的工作。</p>


    實話說、老阮還真不放心將這攤子事放下跑到觀眾席上當觀眾。盡管在實際執行中,師雨薇才是執行導演,可問題是師雨薇多半時間要在台上演錢琪,沒法將精力全放在後台調度上,如此一來實際導演就成了沉夢庚這個首席編劇。一個編劇能幹導演的活?阮大铖心裏沒譜啊。</p>


    朱由檢坐在劇場的第一排、旁邊是周延儒、黃得功一眾文武和皇親國戚,身後則是文武百官,這麽大的陣勢,整的劇場嚴肅異常。</p>


    大幕拉開、演員剛一入場的時候,看到底下嚴肅異常的重量級觀眾,恍忽間就忘了自己要幹什麽,愣在了舞台上!</p>


    朱由檢等了半天見舞台上的幾個演員還愣著,就明白他們是冷了場,趕忙在台下帶頭鼓掌,鼓勵演員繼續演戲。在掌聲的鼓勵下,演員終於回過了神,開始進戲!</p>


    一部戲整整演了兩個多小時才結束,看戲的過程中,朱由檢特別留意觀眾們的反應,想要看看話劇這種舞台劇的形式,到底能不能被大明人接受。</p>


    別說、戲演了一會後,朱由檢就看到身邊看戲的觀眾們居然真的津津有味的看起了戲,有不少人甚至被戲裏的情節帶著入了迷,不怎麽注重形象!看來、這部劇排的還行啊。</p>


    《風雨樓往事》是一部價值觀導向相當明顯的戲,這種強價值觀輸出的戲,很容易出現內容枯燥乏味的毛病,朱由檢最擔心的也是這個。在看到首演觀眾的反應後,他的心算是放下了一半,至少首映觀眾是喜歡這個戲的。整個過程,觀眾反應都很好,首演算是相當成功。</p>


    “阮社長、此次話劇首演朕認為是成功的,朕和諸位愛卿看的是津津有味大受感動。等會你陪著朕和太師他們到後台,去看看演員、向他們首演成功表示祝賀。接下來、朕建議你們趁著首演成功的契機,現在京城裏舉行為期五天的售票演出,讓這部戲和更多的百姓見麵看看他們的真實反應,好真實的知道這部劇到底能不能被百姓認可,還有那些內容是要調整的,以便於繼續打磨此劇,讓其更加成熟。”</p>


    文武百官們的反應並不能代表百姓,這幫家夥說不準是為了迎合皇帝的口味,假裝情緒哪。一個劇是不是成功,還得看有沒有觀眾能舍得為此花錢。</p>


    慰問完演員後,朱由檢又將阮大铖找來,再次叮囑了接下來售票演出的事。專門交代售票演出期間,任何人來看戲都得花錢買票,哪怕是朝中重臣!演完後,要針對售票情況做一個真實的統計出來,看一看這部劇到底是不是受百姓歡迎。</p>


    “嗨、得一兄,你買上風雨樓的票了沒?”京城的一處茶館,一個中年人進茶館之後,開口就問他的朋友搞到了風雨樓的票了沒。</p>


    “沒搞到啊!大清早的我就趕過去排隊買票,結果烏泱泱的全是人!還沒到跟前哪,票就買光了。”</p>


    “哎呀!現在這票還真他娘難搞,明日就是開票的最後一天,也不知道能不能買到票趕上最後一場熱鬧。聽人說,風雨樓這戲可比其它的戲有意思多了,不看一場就錯過了大熱鬧。”</p>


    沒錯、這幾天京城的老少爺們,開口閉口談的都是風雨樓這部劇,買不上票去看一場,都沒法和人聊天,沒有共同話題。大劇院一次隻能買六七百張票,根本就供不應求,連演五天、一天比一天火爆,到了最後一天、排隊買票的人差點將劇院的售票窗口給擠爆。不得已、新民劇社隻得臨時做出調整,再加演三天!</p>


    話劇能有這麽好的市場反應,朱由檢都有些意外。連演五場、光收上來的票錢就有一千多兩銀元,老百姓還意猶未盡,想著再演幾場才罷休。按這個節奏,純粹靠市場、話劇就能很好的活下去啊!</p>


    </p>


    實際上朱由檢的想法是受固有思維給影響了,他以為的國人不喜歡看話劇,哪是在後世的時空,而不是現在這個時空。後世話劇之所以沒有市場,是因為它傳到國內的時間比較晚,它傳過來的時候,電影、廣播這些體驗更方便的娛樂方式已經出現了,與這些比、話劇的優勢並不大。但是在沒有電影等載體的情況下,話劇並不一定在國內沒市場,至少在表現形勢上,它要比傳統戲劇更有優勢。</p>


    相較於傳統戲劇,話劇給觀眾的觀感刺激更大,內容栽量也更大,對缺乏娛樂的大明百姓來說,是有大吸引力的。</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絕境求生崇禎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波不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波不停並收藏絕境求生崇禎帝最新章節